历史长河中的高血压史

高血压仍然是全球的主要死亡原因,每年有1040万人死于高血压。2010年全球估计有13.9亿人患有高血压。尽管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全球范围内高血压的流行和对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不利影响正在增加。

《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The Cambridge World History of Human Disease)认为:在过去的很多世纪里,估算血压的唯一途径是通过诊脉,而对脉搏的力度和节奏的解释被证明有助于预测疾病和死亡。

血压的概念是由我们祖先首次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的。因为2000多年前的 《黄帝内经》 一书中对人类脉搏有这样描述:“盛而坚曰胀。”短短这五个字,被有些学者认为是世界上最早有关动脉压力升高的记载。

罗马医学中也提到:“脉搏的频率和压力在人们运动、激动,甚至医生到来时会增加。”这可能就是最早对“白大衣高血压”的文字记载。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认为卒中会引起肢体瘫痪,二者都是起因于脑供血过多。他还建议对卒中的患者进行放血,这种治疗方法一直持续到18世纪。

三国时,司马懿在从曹爽手里夺回兵权后非常激动和高兴,但乐极生悲,不幸落马,之后他“口不能言”,只能“以手示意”。司马昭则是酒筵上酒酣耳熟之际突然病倒,同样“口不能言”,仅以手指于司马炎而亡。根据现在判断,司马懿和司马昭父子可能都死于高血压所致的脑卒中。

英国科学家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1578~1657),在1628年出版了《心血运动论》中,他发现了血液循环和心脏的功能,同时也描述了当人体动脉被割破时,血液在血压的驱动下喷涌而出,这种力在触摸脉搏时也可以感受到。正如哈维自己所说,血液循环学说的提出,将对医学,生理学,病理学等诸多相关学科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多少不明或疑难可以被揭示,但要完成它,我的一生是不够的……。哈维生前并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测量血压的办法,第一次对动物血压的测量,也是血液循环学说出现之后百多年的事了。

血压计是如何被发明的?

1733年12 月,英国学者、皇家学会会员斯蒂芬·黑尔斯(Stephen Hales,1677-1761)为一匹大约14 岁的母马实行了血压测量术,步骤如下:将马捆缚使其卧倒在地, 切开其距离腹部约7.6cm(3 英寸)的左小腿动脉(事先在其上部结扎)。他插入准备好的尾端接有小金属管的长9英尺(274厘米)直径六分之一英寸的玻璃管,使连接的玻璃管与地面保持垂直;解开结扎动脉的绳子,此时血液立即涌入玻璃管内,高达8.3英尺(270厘米)。这表示马的血压可维持270厘米的柱高。在该实验中,牧师也观察到了血液的高度会随着马的心跳稍微升高或降低,这就是后来定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当时的画家记录下了1733年海耶斯牧师首次为马测量血压的情形。

1819年,法国医生、物理学家普赛利(Jean Louis Marie Poiseuille, 1797-1869)为了便于察看血液在玻璃管内的高度。采用内装水银的玻璃管来测量血压,由于水银的密度是水的13.6倍,此法大大减少了所用玻璃管的长度。比起黑尔斯来,这种血压测量方法前进了一小步。

显而易见,黑尔斯和普赛利的这种有创的血压测量方法十分恐怖,不能应用于人类。真正意义上的血压计诞生在1896 年。意大利医生罗克西(Scipione Riva Rocci,1863-1937)首创了将袖带与血压计连接起来测量血压的方法。罗克西选择肱动脉作为测量位置,用没有伸缩性的材料包绕一条宽约5cm 的橡胶带后缠绕上臂一周,通过附着在橡胶带上的橡胶球将空气打入袖带内直到不能触及桡动脉搏动。然后释放袋内空气直至桡动脉搏动再次出现,此时水银下降所至的读数就是收缩压。罗克西的设计是一次重大的突破,但是它只能测量动脉的收缩压,而且测量出的数值也只是一个推测性的约数,欠准确性。

1905年,俄国军医科尼古拉柯洛特 (Nikolai Kortkoff,1874~1920)在测量血压时,加用上了听诊器。他发现,用臂带绑扎上臂并加压,然后再减压,随着外面压力的降低,从臂带内的听诊器中可以听到血流再次冲击血管的声音。他对血压测量的改进,使血压测量飞跃到一个全新的水平,直到如今仍然是血压测量的基本方法。

由于尼古拉柯洛特并没有对血压计的基本结构作出重大改变,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袖带血压计的发明者为罗克西。后人们为了纪念罗克西,那些在高血压的研究领域获得突出成绩的医学工作者,将会被意大利高血压学会授予罗克西奖。

1916年,美国的生理学家约瑟夫·厄兰格(1944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得主)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他指出,在测血压时血液搏动声突然变得低沉时,血压计显示的是心脏舒张压力,即为舒张压或俗称的“低压”。

人类对于高血压认识的漫长过程

人类对高血压的认识历程中,不但充满了探索和追求、勇气和智慧,还间或交织着谎言与欲望、利益与贪婪。

1914年,西北互助人寿保险公司顾问费希尔(J. W. Fisher)报道了为时数年的血压水平与过早死亡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收缩压越高死亡风险越大。收缩压高于 160mmHg 的人群发生早死的概率是收缩压 140mmHg 的人群的 2.5 倍。保险公司因此建议血压水平持续高于同龄人 15 毫米汞柱的保险申请应该进一步审查。费希尔可能是最早将计量学引入高血压研究的人,而他做这项研究的最初目的,似乎只是想让自己的公司少赔点钱。

科学界一直对是什么造成了这个新发现的同时也是高流行性的疾病兴趣浓厚。《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展现了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人们对于交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肾脏系统在动脉压力影响方面的实验,成功发现了几种类型的继发性高血压病。然而,大多数的病例,那些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致病原因仍然是个谜。

直到今天,高血压防治指南中,依然将高血压分类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而找不到确切病因的原发性高血压仍占到高血压总数的 90% 左右。

令人遗憾的是,人们虽然较早了解到高血压的存在,却始终未能明确高血压的具体危害。

在上世纪中叶,人们(包括医学界)的普遍观点认为:“动脉硬化后,需要更高的血压让血液通过狭窄的血管,所以高血压是一种代偿机制,不应该干预。” 20世纪40年代,世界上没有降压药物,只食用谷类、水果和维生素片而禁用包括盐、肉在内的饮食方式来降低重度甚至恶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要么采用一种危险的手术,切断病人的胸部、腹部或盆腔的交感神经。广大高血压患者没能得到必要的降压治疗,最终成为高血压并发症的受害者。

高血压研究的真正转折点出现在1945年。雅尔塔会议结束仅2个月后,一天早晨,罗斯福突感枕部剧烈疼痛,并跌倒在地后昏迷不醒。15分钟后,匆匆赶来的医生为其测量血压,竟高达300/190mmHg,不久即宣布罗斯福死亡,享年63岁!

据一位心脏科医生的病例记载,过去10年期间,罗斯福的血压一路飙升:1935年测量为136/78mmHg,2年后为162/98mmHg,1944年升到了188/105mmHg,诺曼底登陆前不久,他的血压记录是226/118mmHg,1944年3月,罗斯福因心力衰竭而住院。从高血压发展到“高血压性心脏病”最后导致“心力衰竭”,这是高血压慢性并发症进展过程之一,但当时的医生却意识不到这些严重性。1944年竞选总统时,他的心电图显示心脏肥大,尿蛋白 ,说明此时高血压已经导致心脏、肾脏损害。罗斯福去世的第2年,即1946年,仍有专家秉持如下观念:体循环血压的升高,是为了保证心、脑、肾更加正常循环而产生的自然反应。

斯大林同样死于高血压,1953年3月4日,《真理报》发表的“政府公告”中说道:“3月1日夜间斯大林同志在莫斯科他的住宅里患脑溢血,溢血侵蚀了对生命起着重要作用的脑区。斯大林同志失去知觉。右臂右腿瘫痪。丧失说话能力。心脏活动和呼吸严重失调。”1953年3月5日9时50分,斯大林离开了人世。

据德国历史学家马西亚斯·乌尔找到的斯大林验尸报告称:“有关斯大林死因的阴谋论不是真的,他因身体原因在莫斯科附近别墅中去世。”报告显示,斯大林患有严重高血压,脑部和心脏动脉硬化,脂肪肝已经快要病变为肝硬化。其左侧大脑中风,伴随胃出血,导致其最终窒息死亡。

抽着雪茄的丘吉尔,早在1949年就第一次轻度中风(脑梗塞),脑血管动脉硬化成了他最主要的疾病。1953年6月丘吉尔再次出现中风(脑梗塞),1955年因健康原因辞去第二任首相职务。75 岁到逝世的16 年里,他发生过五次中风。1965年初最后的那次中风,丘吉尔昏迷了半个月后去世。当然,丘吉尔意志坚强、酷爱运动、兴趣广泛也使他活到了91岁。

在罗斯福死后的1948年,当时的美国杜鲁门总统签署《国家心脏法案》,成立国家级的心脏研究所,并从国库中拨出巨款来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研究,并最终在以后的十年中,将高血压定义为疾病。

20世纪50~60年代,以美国Framingham心脏研究为代表的开展的大量人群血压分布及血压与心血管病关系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证实了高血压是引起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Framingham心脏研究在对5209名成人居民随访10多年后,于1961年在《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公布了研究结果,提出了高血压、高胆固醇、左心室肥大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自此,整个学术界开始觉醒。后续研究陆续证明,吸烟、喝酒、长期饮食不良、长期食盐过量,肥胖、紧张、不爱运动等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重要诱发原因。

2017 国际公共卫生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高血压流行病学和防控现状》的报告提到:我国62%的脑卒中死亡由高血压直接导致,49% 的心肌梗塞由高血压直接导致。而高血压可使冠心病患病风险增加 20%,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风险分别增加 39% 和 54%。

治疗理念不断更新

治疗高血压的武器——降压药不断诞生。从上个世纪50年代诞生的利尿剂,到1964年,β-受体阻滞剂面世,再到60年代末-70年代中期钙通道阻滞剂的出现,70年代后期开发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90年代后又诞生了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近10年来,单片复方制剂由于能够提高降压治疗的依从性和疗效,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广泛用于临床。

2017年以来,美国、欧洲高血压学会、英国、加拿大、中国和日本等国相继发表了新的高血压实践或防治指南。这些指南带来的新进展包括重新定义高血压,建议更广泛的应用诊室外血压测量,推荐起始使用单片复方制剂,以及制定了更低的血压目标值。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血压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病,一些与高血压相关的新的危险因素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诸如早发的更年期、环境污染、社会心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进一步认识到高血压是一种综合征,我们在降压的同时还需要对高血压患者并存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并存的相关疾病(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进行干预。

中国在1999年发布了由中国高血压联盟领导制定的第一部高血压防治指南,并分别在2005、2011、2018年进行了更新。定期更新的高血压指南有效地推动了高血压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然而我国有将近3亿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只有50%左右,控制率约17%,高血压防治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