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再无张季鸾
作者:李赋英
世人皆知张季鸾。他是一代报人,人称文坛巨擘、报界宗师。
世人亦知李仪祉。他是近代水圣,一生所学所为,惠及民生。
这两位赫赫有名的先生与于右任先生当年并称「陕西三杰」,风云一时。张季鸾先生唯一的胞妹张季贞,嫁于李仪祉先生胞兄李约祉。报界宗师与近代水圣同样情系百姓,共谋福祉。
张季鸾(1888-1941),名炽章,陕西榆林人。与于右任先生、李仪祉先生合称“陕西三杰”。
张季鸾出生在山东邹平,其父于光绪三年丁丑进士,以知县分发山东各地任职,后殁于济南。张季鸾随母偕妹扶灵回籍,一家人窘困异常,“既至贫甚,几不能举火”。
张父“教子孙专致经史,勿循举业,其风操如此”,张季鸾便刻苦求学。1905年,陕西高等学堂遣官费生留学日本,他以优异成绩入选,时年18岁。这年,孙中山的中国革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次年,张季鸾先生经革命先驱井勿幕先生介绍,加入同盟会陕西分会,投身革命。
张季鸾先生的报人生涯从1908年便开始了,“发愿终身做记者,春风吹动耐寒枝”。在辛亥革命的整个过程中,他的议论以惊涛骇浪之势冲击着中国这个封建王朝。
「得罪」了袁世凯、段祺瑞 两陷囹圄
仗义执言,难免触犯专制统治的当权者。张季鸾先生曾两陷囹圄:一是痛诋窃国大盗袁世凯在上海暗杀国民党理事宋教仁,一是揭露段祺瑞出卖国家主权与日本达成大借款协定的消息。先生每次被囚禁数月之久,“几遭不测,经友人多方营救,始得自由”。
孙中山大总统宣言为其所撰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布中华民国成立,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张季鸾先生担任孙中山秘书,参与了《临时大总统宣言》等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
他从南京给上海民立报拍发孙中山就任大总统的专电,是中国第一条新闻专电。“中国报纸自有新闻电,确以季鸾先生一电为嚆失”(徐铸成语),这是他对中国新闻报刊事业开拓性的贡献。
孙中山先生
大总统誓词
秉持秦人质直尚义之风
办报「四不」不党、不卖、不私、不盲
袁世凯窃国之后,张季鸾先生结束了他一生极为短暂的政界生涯,专心致力于新闻。
1926年,张季鸾与胡政之、吴鼎昌三人接管了《大公报》,从此有了自办的报纸,标志着张季鸾开始步入他办报生涯的鼎盛时期。
张先生本人秉持秦人质直尚义之风,办报自然很有原则。同年9月1日,第一刊报纸他的社评《本社同人之志趣》明确提出:“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的办报方针。
所谓“不党”,就是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凡其行为利于国者,吾人拥护之;其害国者,纠弹之;
“不卖”就是不以言论做交易;
“不私”就是除愿忠于报纸固有之职务外,并无私图,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
“不盲”就是不盲从,不盲信,不盲动,不盲争。
大公报创刊号
与此同时,报纸声明“不以议论作交易,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的金钱辅助,且不接受政治方面之入股投资”。“是以吾人之言论,或不免囿于知识及感情,而不断为金钱所左右”。其宗旨,即在强调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极端重要性,力图保持报纸的独立、客观和公正,颇得中国文人论政及近代西方新闻自由之实质。
张季鸾先生还与他的同仁相约,“三年内不担任有俸给之公职”。他曾拒受国会议员之选,并非自为清高,乃师司马迁“戴盆何以望天”之意。“由新闻界之言论记载皆属政治范围内事,如果参与政事即失立言之自由”,只有保持报纸的独立性,才能有不偏不倚的公正立场。
张季鸾先生的社评文章犀利朴实,言论行谊,有国士风,从不板起面孔训人,终是以情动人,其热情忠悃,常流于笔端。先贤有诗云:“从古江山闲不得,半归名士半风流”,将风流潇洒的名士与创造时势的英雄同等看待。
在近代百年中国士林,《大公报》主笔张季鸾先生,不仅是一代风流名士,还是凛凛群惊、标高千古的无双国士,在历史长空留下璀璨的光华。
周恩来曾对报界记者说,“要像张季鸾那样,有优哉游哉的气慨,如腾龙飞虎,游刃有余”,给予了确切的评价。
胡政之先生
胡政之先生撰文说:“季鸾是一位新闻记者,乃一文人论政的典型,他始终是一个热情横溢的新闻记者,他一生的文章议论,就是这一时代的活历史。读者今日重读其文,将处处接触到他的人格与热情,也必将时时体认到这一时代的历史。”
专栏「明耻」、「教战」连载两年半
洋洋洒洒两百万言,无一日中断
“九一八”事变的前几年,大公报就连篇累牍地发表社评及专文,呼吁关注东北危机,警惕日本军国主义侵吞中国的狼子野心,眼光敏锐远大。
及至事变爆发,组织报道之密集无报能比,在全国最早提出挽救国难之道,严厉斥责不抵抗主义,表现出大义凛然的国士本色。
作为当时全国权威媒体主笔,张季鸾先生深知自己笔下的分量轻重,在《大公报》上开辟了“明耻”和“教战”两个专栏,由王芸生先生编辑,系统讲述甲午以来中国对日本的屈辱史,竟然连载了两年半,洋洋两百万言,无一日中断,每篇开头均冠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国耻认明,国难可救!”
王芸生先生
张季鸾先生当时还创办《军事周刊》,请军事理论家蒋百里将军主编,刊登军事知识,帮助国人掌握战斗本领。张季鸾先生在社评中说,在物质实力暂不足御侮的情况下,全国上下,忍辱奋发,众志成城,百折不挠,化悲痛为力量,沉着顽强,勤俭建国,以图他年之申。
前无古人 飞机空投散发公开信
呼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张学良晚年曾说:“大公报有关九一八的报道和社评,文中有血有泪,有些文句,到现在还留在我的脑中,虽然半个世纪过去了。”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兵谏要求全面抗战。当时国难当头,又出内讧,张先生昼夜焦虑,连发社评,呼吁各界镇定团结,维持大局,考求消弭内忧之方法。
中国从满清以来就积贫积弱,民国以后又连年军阀混战,谈不上基础建设和工业发展,以这样的国力抵抗准备了几十年的日本军国主义是何等的艰难。如今我们没有机会、没有时间再重建一个领导抗日的核心,我们必须团结在当前的抗日政府、抗日领袖之下,才有胜利的希望。
西安事变几天后的18日,张季鸾先生在《大公报》发表“给西安军界的公开信”,严责张、杨立即释放蒋介石,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他写道:“我盼望飞机把我们这一封公开的信快带到西安,快快化乖戾之气为祥和。”南京政府将这份信翻印数万份用飞机运到西安空投散发。
张季鸾先生纪念碑雕刻的大公报
(本期图片均来自网络)
《大公报》社评「给西安军界的公开信」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 星期五 西历丙子年十一月初五日
我们只是爱中国,爱中国人,只是悲忧目前的危机,焚香祷告逢凶化吉。求大家成功,不要大家失败。今天的事情,关系国家几十年乃至一百年的命运,现在尚尽有大家成功的机会,所以不得不以血泪之辞,贡献给张学良先生与各将士……
这份《给西安军界的公开信》,由飞机自空中向西安散发,也成为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把如此数量的报纸,由飞机散发特例。
张季鸾先生这一篇大作,可抵十万雄师,对发动事变的军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说:那篇文章说得入情入理,特别把东北军的处境和遭遇说得透彻极了,我们都受了莫大的感动。大家又说:大公报不支持我们,还有什么话可说?军人们拿着报纸去找副司令,见副司令张学良也正在读这篇文章。张学良直到90岁之后仍能一字不差地背出这封信的内容。
时至24日,在各方——包括周恩来的努力下,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释放政治犯等条件。从而建立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全面抗战的转捩点。次日张学良陪送蒋返回南京。
共产党盛赞
「季鸾先生,文坛巨擘,报界宗师」
在整个西安事件的过程中,张季鸾先生基于国家兴亡、民族生存这一爱国主义立场上,共写下11篇社评。他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也充分肯定。
张季鸾先生1941年病逝时,毛泽东从延安发来唁电称先生“坚持团结抗战,功在国家。”周恩来、董必武在重庆参加吊唁活动,敬称:“季鸾先生,文坛巨擘,报界宗师。谋国之忠,立言之达,尤为士林所矜式。”评价之高,不可多见。
自“西安事变”开始,张季鸾先生主笔的大公报,成为中国新闻舆论界宣传抗战的一面旗帜,执国内言论之牛耳,朝野关注,中外瞩目。张季鸾先生提醒国人:“莫要眩于日本之假强,而忘却中国之真强,中国过去完全自误,一旦觉醒而奋斗,这种力量比日本不知要强大几十倍,以无穷之抵抗,当有限之侵略,中国最后当然要胜利,当然能驱逐敌军出中国。”
在汪精卫、周佛海投敌叛国的时候,张季鸾先生的社评驳斥了中国必亡必败的论调,鼓舞了人心士气。抗日战争时期,《大公报》全力鼓吹抗战,被称为“战时精神长城”。
1939年11月,张季鸾先生出席“大公报号”滑翔机飞行表演仪式
1940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评选《大公报》为年度全世界最优报纸,并赠送荣誉奖章,在美举行颁奖典礼。同时赠与的奖状,原文如下:
在中国遭受国内外严重局势之长时期中,《大公报》对于国内外新闻的报导始终充实而精粹,其勇敢而锋利之社评影响国内舆论者甚巨,该报自1902年创刊以来,始终能坚守自由进步之政策;在长期作战期间,始终能坚执其积极性新闻之传统;虽曾遇经济上之困难,机器上之不便,以及外来之威胁,仍能增其威望。该报之机器及内部人员,曾不顾重大之困难,自津迁沪迁汉以及渝港两地,实具有异常之勇气机智与魄力。
该报能在防空洞中继续出版,在长时期中虽曾停刊数日,实具有非常之精神与决心,且能不顾敌机之不断轰炸,保持其中国报刊中最受人敬重最富启迪意义及编辑最为精粹之特殊地位。大公报自创办以来之奋斗史,已在中国新闻史上放一异彩,迄无可以颉颃者。
同日,张季鸾与胡政之代表《大公报》对美国广播致辞,题为《自由与正义胜利万岁!》
中国抗战,为不愿丧失独立自由,做日本的附庸。我们军事经济政治的自由,都必须确保,领土不容侵占。我们不做日本的奴隶,也不做日本侵略其它国家的工具,同时我们并不要侵略日本,不侵害日本人民的自由,我们所求,只是与日本平等。这种目的,绝对必要,也绝对合于道理,所以中国人民能以劣势的军备作长期抗战。
抗战四年的效果,业已达到一种消极目的,就是日本绝对不能征服中国。
我们对世界前途是乐观的,相信反侵略的势力,一定最后胜利,因为反侵略合乎道德。
这些七十多年前的铿锵话语,也是今日现实的写照。
以南董之直笔,作社会之导师
《大公报》取得的荣誉与张季鸾的勤奋和努力是分不开的,张季鸾的名字与《大公报》早已溶为一体。五十岁时,张先生唯一的儿子出生。在他五十岁生日时,于右任先生赋诗《寿张季鸾》——
榆林张季子,五十更风流。
日日忙人事,时时念国仇。
豪情托昆曲,大笔卫神州。
君莫谈民立,同仁尽白头。
这首诗可说是对张季鸾先生多方奔走,动员全民族各方形成统一抗日战线,维护国家统一所作贡献的中肯评价。
张季鸾先生之所以取得成功,是由“其最高兴趣和最低享受实造而成之”。他的工作相当繁重,总是亲力亲为,处理重要新闻、主要标题,对于版面安排都要斟酌推敲,反复思考,他每晚工作到两、三点,甚至熬到天亮日出,“治业废寝忘食,故年甫五十,即发白体羸。”
1941年9月,张季鸾先生54岁逝于重庆,迨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被肺结核过早地夺去了生命,可惜他没有亲眼看到他倾情竭力为之奋斗的日本投降的这一天。
次年,先生遗体迁葬于古城西安,全国新闻界为他举行国葬。蒋介石携夫人亲往吊唁,气氛隆重。张季鸾先生的安葬创造了两最:一是国共两方面对之均有崇高的评价,先生唯一;二是中国史上对一位报人如此的至高至敬,先生唯一。
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全文如下:
张炽章学识渊通,志行高洁,从事新闻事业,孜孜矻矻,历三十年。以南董之直笔,作社会之导师,凡所论列,洞中窾要。抗战以来,尤能淬立奋发,宣扬正谊,增进世界同情,博得国际称誉。比年连任参政员,对于国计民生,并多贡献。兹闻积劳病逝,轸悼殊深,应予明令褒奖,用昭懋绩。此令。
张季鸾先生在西安的坟茔
2014年,张季鸾先生陵寝迁往榆林(何志铭 摄)
张季鸾先生遗骨归葬榆林故里
张季鸾墓园现状
报界宗师张季鸾灵骨回迁榆林安葬
有类先生之声者,几绝于耳
呜呼哀哉!
七十多年后的2014年清明,我去先生坟前祭扫,看见供桌上先我来者压在砖头下的一篇祭文,风雨侵袭,文字尚可辨析,兹录在文尾,足见先生思想和人格影响之深远,世世代代为国人敬仰和怀念:
呜呼先生,报界宗师,一生克俭,为国为民。生逢乱世,大厦将倾,秉士人之传统,铁肩并妙手,担道义、着文章,不私不盲,不党不卖,此实乃吾辈后生之楷模。今日中华,四海安定,国家富强,媒体业之繁荣,更古未现,然今之媒体记者多迫于生计,人云亦云,或随波逐流,有类先生之声者,几绝于耳,呜呼哀哉!追慕先生,吾辈当奋蹄自强,以尽先辈未尽之业,哀哉!尚飨。
陕西××大学二学生叩拜
甲午三月廿七日
本文作者李赋英为李约祉先生之女、张季鸾先生之外甥女。一九三八年生。陕西省水电工程局退休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