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西北农大、河海大学……你知道这些高校,不一定知道这位老先生和它们的渊源

来源:足为世范李仪祉

强国富民,教育先行。中国近代水利事业一代宗师李仪祉先生,不仅致力于治理水患惠及万民,也身体力行投身实业教育践行办学。

1.崇拜「千古奇丐」武训 深受父祖影响  

李仪祉投身教育的思想与他从小崇拜武训有关。

千古奇丐武训

武训是中国近代群众办学的先驱者,是饮誉中外的贫民教育家、慈善家。武训行乞38年,建有三处义学,教育无数穷家子弟,是中国历史上以乞丐身份致力兴教而被载入正史的唯一人,享誉为千古奇丐。

李仪祉自幼深受其伯父李仲特先生、父亲李桐轩先生倡导新学的影响。

李仲特、李桐轩当年历经寒窗之苦,在1878年(清光绪四年)同时中了秀才,成为陕西关中地区的知名人士。后经辛亥革命的先驱、陕西同盟会创始人“西北革命巨柱”井勿幕先生介绍,李氏兄弟都积极地加入了同盟会。

井勿幕先生

他们两人淡泊功名利禄,提倡新学。出于力图改变陕西教育落后局面的道义,李仲特、李桐轩于1908年,联系了当时陕西地区的名人张拜云、焦子静、王子端等有志之士,一同创办了陕西省健本学堂。

该学堂推崇爱国,主张反抗外族侵略,以适应当时的新政,“废科举兴学堂”,积极宣扬革命思想,培养一大批革命力量。武昌起义爆发后,陕西最早响应,这与健本学堂培养大批进步人士积极参与息息相关。

特别是李仪祉之父李桐轩先生。早在1902年,李桐轩就与同县举人张拜云于同州创办求友学堂,以科学知识和爱国思想教育学生。

在研究社会教育问题时,李桐轩发现戏曲对启迪民智、辅助教育、移风易俗、推陈出新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遂与同为陕西省修史局的同事、陕西临潼人孙仁玉先生等诸位贤达发起,于1912年7月,在西安创办了易俗社。

孙仁玉先生

李仪祉先生就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熏陶下,潜移默化地认识到教育对社会进步的至关重要性。李仪祉先生后来有句名言:做大事不做大官,求实际不图虚名,因此他对做官名利颇为不屑一顾,而全身心投入到兴办教学中去。

2.青年时期 受聘教员  

 不当「局长」 创办「公学」

1903年,陕南商州知州四川人杨宜瀚礼聘三原县于右任、茹欲立,蒲城县李仪祉诸先生,为商州中学堂任教习。

于右任先生

茹欲立先生

时年21岁的李仪祉,白天给学生认真教授数学等课程,晚上在油灯下刻苦自学博览群书,为兴教办学打夯奠基。

李仪祉在商州任教时间并不长,但自此成为他从事文化教育践行育才的发端。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同盟会会员于右任出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他特请同窗好友、刚从德国留学归来的李仪祉出任津浦铁路局局长。

但李仪祉认为这个职位和他的志向不符而婉言谢绝,毅然回陕,并在陕坚决拒绝了陕督举荐他为省参议的“抬举”而放弃做官,与此同时,却积极参与到朋友在西安创办私立三秦公学的实业教学中。

李仪祉先生

1911年10月22日,陕西与湖南作为首先响应武昌起义的两个省份,推动了辛亥革命。大革命中投笔从戎的留日返陕学生、陕西各学堂师生和进步的政界、文化界人士,都痛切地感触到,“百废待举,教育特一端耳,夫国力视物质为强弱,物质随人智为发达,人智以教育为先导。”

战事历经5个多月,局势刚刚安定下来不久,陕西文化名人(大多数是同盟会会员)的刘定球、田种玉、宋向辰、王来庭、焦子静等诸位先贤就着手筹建陕西近代两所最为著名的学校之一的三秦公学(另一为西北大学)。

焦子静先生

三秦公学突出以传授西学为主、以留学预备教育为主和以传授科学技术知识为主的三大办学特色,开创了以引入西学为特征的陕西近代科学教育的新风尚。

学校广聘社会名流和学者任教,学生入校学习三年毕业。在学科上设有英、德、日文,数理化、高等预备、蚕桑等6个科目。所设科目中,最具特色、最受欢迎的是:1912年9月由三秦公学首任教务长李仪祉主持的“附设留学预备科”。

其时秦陇复汉军大统领兼民政长(省长)张凤翙先生特为此发布“大都督于三秦公学特设留学预备科招生文”,其中道:“……本都督鉴此特兴三秦公学筹设留学预备科……选吾秦年力富强、聪颖子弟先入科预备二三年,将来派送出洋,即可直接入彼国专门学校……庶几,新政设施不必借才异地,科学发达,足与欧美抗衡”。

张凤翙先生

这实际上就是在三秦公学特设留学预备科的办学宗旨,亦点明了其科学教育的性质。

李仪祉将该科分为英文、德文、日文三个班,每班以20名学生为限,并详细拟定了入学规则,其中明确规定:凡国文明通、身体强健、年龄在17岁以上20岁以下,以及中学毕业及在中学修业三年以上和有相当程度者可具备入学资格;凡收录学生,有品行不端、取入时未及察觉者,得随时查看,令其退学。

三秦公学的毕业生,后来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的杨钟健先生,回忆在三秦公学的求学经历时感慨说:“留德预备班由从德国回来的李仪祉先生主持,学生很少。留洋预备科选拔学生的一个条件,就是要年纪小,尤以留德为然。李先生在学生中选择到了我,叫我入留德专修班。由李先生亲教我们德文,从字母学起。此外,功课以国文、数学、物理、化学为主”,凸显实业教育特色。

杨钟健先生

1922年,杨钟健年实现了赴德留学的愿望。他赴德前夕,专程去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拜望了恩师李仪祉。杨钟健以后成为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古人类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事实上在三秦公学招收的400余名学生中,除了杨钟健,另有刘天章(曾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魏野畴(曾任中共陕西军委书记)、李子洲(曾任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长、代理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等革命家和科学家,他们都是三秦公学中出类拔萃的学生,也都曾对政界、思想界、教育界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刘天章

魏野畴

李子洲

1914年初,袁世凯派其亲信陆建章进入陕西主政。陆是有备而来,他刚一到陕西,即下令解散了革命党人创办的三秦公学,将公学中部分学生并入到省立三中(今西安市第四十一中学),其余学生则全归入西北大学。至此,三秦公学成为历史。在此前不久,李仪祉身负治水历史使命,离开三秦公学二次赴德留学。

3.协助张謇 创建河海学校

 乃中国第一所水利高等学府  

1915年,留德学成归国的李仪祉,受北洋政府水利总裁张謇之邀,协助张謇创建了中国第一所水利专业学校——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河海大学前身),并被聘为教授兼教务长。

张謇先生

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所聘用的教授,都具有一定的专长和真才实学、热心为国家培养人才、有志于献身中国的教育事业。教员除国文、图画、地理、体操之外,均系留学欧美大学工程科毕业者担任。

创办人张骞曾设想:“教员则需请荷兰有经验之工程师一二人”,但后来,不管是理论教学还是课程实验,完全依靠中国教师来教授,施教实践证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的教学质量出色,进入社会的毕业生优秀,深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这种情形在当时国内各工科院校中极为罕见。据《河海大学校史(1915~1985)》中记载,在“河专”,最受教师和学生敬仰及爱戴的为师者就是李仪祉教授。

李仪祉对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的创建和发展有着很大的贡献。建校初期,由于李仪祉担任教务长职务,他每天面对着大量的事务性工作:租用、整理校舍,聘请教师,向国外订购参考书、进口仪器,并日以继夜地编写教学计划等等。

开课后,李仪祉除教授水工结构、机械、力学、路工、数学、地质、地理、德文等大量课程外,他还兼任进德部(斋务部)主任、出版部主任、研究部主任等多项职务,并在校长外出或病假时代理校务。

可见李仪祉那时在学校授课最多,兼职最多,事事认真,从不苟且。他学识渊博,诲人不倦;他注重教学质量,不断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他身体力行,厚德励学,精心育才。

河海大学旧影

4.自编教材 不迷信西方  

当时中国缺乏有关水利方面的书籍,张謇先生的意见是,我们既然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河专”的专业课教材就应直接从国外引进,且全部用外语来对学生进行教学。

李仪祉则认为,我们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没错,但不应该完全迷信西方,鉴于外国教材难以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完全把西方学校的课程教材照搬过来意义不大。

故李仪祉提出,购置大量的西方有关水利方面的参考书,借鉴西方先进之水利科学,结合中国古代水利和中国的实际情形,自编教材,并且用国语教学为好。

李仪祉先生的意见最终得到张謇支持和上下一致的赞同,于是李仪祉率先编写中文教材讲义。

他著的教材正式出版的有:《水功学》《水工试验》《实用水力学》《最小二乘方》等。不少教师深感教学之法在于联系实际,结合中国具体情况撰写教材,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报效国家。

于是便以李仪祉为范,相继效法,编译教材讲义,出版的有汪胡祯著《给水功学》、译《水力学》,许心武著《水文学》,郑肇经著《河工学》等。

1926年6月,李仪祉以学校名义呈送民国政府的“拟合全国工程教育界提倡本国工程述意见书”,倡导在教育、工程中广泛采用中文,开创了当时工科院校用国语教学的先河。

为了联系中国的水利资源实际、讲述近代水利科学技术、阐述中国古代治河名家的著述及水利建设的经验和成就,李仪祉先生因陋就简,建立了中国水利史上的第一个水工实验室。

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

李仪祉跑遍南京大街小巷,找来几个手艺高明的木工师傅,制作出由他亲自设计并监制的一批水工模型:有重力坝、拱坝、土坝、溢流坝、进水闸、分水闸、航道船闸、引水渠道和分水建筑物以及发电的水轮机,等等。另外还有:铁路隧洞、木质桥梁、钢制桥梁、轻便铁轨、矿车及打桩机、卷扬机等施工机具模型,其内容远远超出了水工实验的范围,囊括了水工、土建、桥隧等各个相关领域。

李仪祉把其博学专才发挥到了极致,使学生大大扩展了知识的视野。他还收集了各种建筑材料样品、地质矿物标本等建立起陈列室,供教员直观教学之用,缘此,李仪祉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们的钦佩和尊敬。

5.治水救国  

「民主问题的解决,全凭建设事业的完成」

李仪祉始终把治水救国的思想灌输给学生,日常教育学生,要为社会尽一番责任,工程家最容易实行。

他说:“实行爱国,惟有工程家做得远大,实行打倒帝国主义,也惟有工程家做得结实”;“民主问题的解决,全凭建设事业的完成,工程家是建设新中国的灵魂,是建设新中国的导师。”

他通过大禹治水的故事来感召引导学生,希望同学们将来能像大禹一样,不计个人利益得失,努力治水,拯救中国;希望同学们学有所成,成为国家的栋梁。

除课堂教学外,李仪祉还特别注重组织学生出校参加社会实践。他要求各班学生每年分别由老师带领参观工厂、水利工程,进行实地测量实习,或开展调查研究。

据《河海大学校史(1915~1985)》中记载: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在南京就地参观实习、测量地形外,并于暑假赴南通测量江岸地形、水下地形,测量镇江北固山、南京栖霞山地形;寒假则赴安庆测量南洲地形,并沿南京、上朔、武汉等地,考察研究水道地形,在武汉参观铁厂、矿山、水泥厂、砖瓦厂、电厂、机器厂、兵工厂等,并要求每个学生回校后必须写出实习和参观报告。

1918年夏,李仪祉抓紧教学间隙,一人独自沿运河北上,在山东、河北实地考察了黄河、海河、白河、永定河、子牙河、南运河及上游诸分流之水利工程情况,写出了图文并茂的详实的考察报告,深刻阐述了各种工程的建造方法、功用、材料、利弊,供教学与实践使用。他回校后写了大量的科学论著,例如:《潮汐论》、《森林与水工之关系》、《黄河交回诸名题》、《北五省旱灾之主因及根本救治之法》、《黄河之根本治法商榷》、《重农救国策》等,被学生们当作最实用的经典教材来学习。

李仪祉先生在考察中

李仪祉等教师亲自带领学生到各地考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教学任务需要而进行的社会实践,多数的情形实际上是,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特应水利机关和社会上有关部门的请求,选派教师带领高年级学生支援抗灾抢险和水利工程建设。

这样的利国利民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解决了社会上出现的危及人身安全的险情而受到了人民大众的欢迎。

例如1917年海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天津街道水溢高涨都可以行船,在津的外国商人以此大肆抨击当时政府管理无能。受到外抨民怨的北洋政府紧急成立京畿水灾河工善后处,进行修复堤坝,并向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紧急求援。

于是学校选派一些教师,由李仪祉负责,带领本科二年级29名学生参加施工救灾善后事宜。

从1918年5月到9月,这些师生被分派到南北运河、大清河、子牙河和永定河参与施工技术与抗洪抢险,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受到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参加这次抢险和修复工程的师生,均被政府授予二等河工奖章。这种情形,在古今中外教育史上,也大概鲜有来者罕有后者吧。

李仪祉不仅认真教授在校学生,而且还对已经毕业进入社会工作中的学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帮助。他们在工作实践中写的报告、论文,也经常受到李仪祉的认真批阅与修改。

由于“河专”办学方针明确,特别是以李仪祉为代表的多数教师,在学术和思想修养上都能对学生循循善诱,一丝不苟,从而使“河专”形成了团结、爱国、谨严、朴实的校风,造就了一大批具有献身精神、拥有真才实学的埋头苦干的专门人才,成为中国现代水利界、工程技术界、高等教育的重要骨干力量。

中国水利界许多老前辈、老专家和著名学术权威,例如:刘钟瑞、孙绍宗、宋希尚、沙玉清、汪胡祯、须恺、胡步川以及革命家沈泽民、张闻天、严俦等,都是李仪祉在校期间,由“河专”培养出来的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

汪胡祯先生

须恺先生

胡步川先生

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创建于中国内忧外患交困、新旧思潮激烈斗争的动荡时代,办学兴教异常困难。但“河专”异军突起,在教学任务十分繁重中,埋头读书的空气却相当浓厚,师生们大都怀有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和爱国热忱。

李仪祉更具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革命意识。年轻时期,他就和伯、父、胞兄一起参加了旨在推翻清王朝的革命组织——同盟会。他对动乱腐败的北洋政府极为不满,经常教导学生们要深明大义。

在课堂上,李仪祉先生对学生们说:“政府对人民事业都抱有一种放任主义,除了催缴赋税纳粮之外,一切人民的疾苦,社会的建设,均置之不相过问。千百年来直至今日,社会公共事业无一进步……”

他的义正词严、愤世嫉俗,学生们佩服这位老师的不畏权贵、直言不讳的凛然正气。

1919年5月4日,在古都北平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的爱国群众运动,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各界民众同仇敌忾,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的师生们对“21条卖国条约”反响尤为强烈。

沈泽民、张闻天、严俦等一大批爱国学生与进步教员,不惧反动警察的棍棒与高压水龙头的威胁,上街游行示威。

李仪祉连夜奋笔疾书撰写文章,投书报刊声援学生的爱国运动。在此期间,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的革命、进步学生层出不穷,一时被社会上称为“红帽子大学”而受到北洋政府的严密监视。

出于关怀,有人善意地提醒李仪祉要小心注意人身安全,李仪祉则说:“管他红帽子白帽子,就是割头,也不能不做一名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6. 创办陕西水利道路专门学校 并入西大  

 曾任西北大学校长  

1922年,李仪祉先生由南京回到西安,开始着手筹划引泾灌溉工程,这是他在心中梦寐以求策划了多年的宏伟蓝图。

当时陕西水利人才极度匮乏,考虑到即将要进行巨大的水利工程,必须尽快地培养出大量的具有水利专业的人才。于是李仪祉四处奔走,呼吁社会各界,捐款建校。在多方人士的大力资助下,李仪祉很快就在他早期创办的“水利道路技术传习所”的基础上,创新筹建了“陕西水利道路专门学校”。

学校建立之初,社会上对水利认识不够,所以报考者寥寥无几。尽管报名来学习水利的学生不多,但李仪祉还是对学生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今后陕西的水利工程,要靠他们来动手实施。

李仪祉废寝忘食、日以继夜地编写针对陕西地方性很强的水利、工程等速成教材。

此时,李仪祉身兼水利局局长等职,每天要处理大量的公务,但他对陕西水利道路专门学校的教学却非常重视,尽量多抽出时间给学生亲自上课。

他除了在课堂上授课外,还经常把学生召集到庭院,在大树下面围坐一圈,耐心地大讲治水兴国之重要性。

李仪祉对学生说:“陕西历岁凶悍,灾祲极重,蝗虫、冰雹、黑霜、毒雾、黄沙循环降临,演成空前未有之浩劫,流亡死伤,元气匮竭,就以关中区为最甚……饥民之多,达数千万,农村间十室九空,都市中哀鸿塞途,掘草为食,剥树充饥,既卖房舍,复鬻妻女,残喘饿毙,情况极惨。”常常是讲到这里,忧国忧民之心,使李仪祉先生情不自禁,泪水盈眶,伤感万分。

他说,陕西土质坚韧,气候干燥,交通梗塞,民智稚穉,加以连年干旱,遂使农村经济陷入破产。接着他又讲了治水兴农,强国富民的道理,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吾国以农立国,至今仍是农业社会。此在西北,尤为显著。惟自海通以来,外受资本国家之经济侵略,内因政治之紊乱而人们不能安居乐业,逐至农村经济破产,社会全呈衰颓之状况。加以灾祲迭见,内战发生,因农业之破产而工商各业无不受其影响以频陷于危境。

“故于现在,欲图农业之复兴,当按全国之天然、地理、土质、气候、农产物之分布区域等相类者,区分若干区,调整其经济背景及破产原因,而求复兴之途径。”

李仪祉先生认为,“水利事业,是开发西北最重要的工作,是恢复农村经济的基本条件。”他希望同学们从国家民族利益出发,为振兴中华水利和农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仪祉常说,“古人说,‘治世则人趋于乡,乱世则人趋于市’,这个意思颠倒过来说,人趋于乡则治,人趋于市则乱。要世事快太平,国家快富强,只有一个口号‘往田间去’。”号召同学们学习毕业后,不要留恋城市生活,到农村去,到乡间去,为中国和陕西水利事业去努力奋斗。

1924年,时任陕西省长刘镇华为了重建西北大学而扩大其规模,把“水利道路工程专门学校”并入西北大学并改设为工科,由李仪祉担任工科主任。

刘镇华

1924年暑期,鲁迅到西北大学讲学期间,李仪祉也同时做了专题演讲。1925年5月至1927年1月,身为陕西省教育厅厅长的李仪祉兼任国立西北大学校长,他名副其实,亲力亲为,决不徒挂校长虚名,亲自为学生编写教材,亲自给学生上课,并创建了教学实验室。

西北大学老照片

当时西北大学教学经费极为困难,李仪祉为筹经费,多次奔赴京、津、沪、宁,为西北大学筹措建校费用,以解急用,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2012年10月,西北大学在庆祝建校110周年之际,在美丽的西北大学新校区,建立了李仪祉雕像,纪念李仪祉先生对西北大学的贡献。

7.始建陕西农业水利专修班 并入西农  

1932年,李仪祉多年心血得到了回报:陕西泾惠渠建成通水。

正当泾惠渠两岸百姓为引水灌溉农田取得历史上最好收成而欣喜若狂之时,李仪祉马不停蹄地又开始了陕西其他水利工程的实施。为了适应陕西关中地区水利建设各方面的需求,尤其是对人才的急需,李仪祉借用陕西省省立西安高中部分校舍,创办了陕西水利专修班。

同年,农业教育家、湖南人辛树帜先生到陕西考察,他游历了西安、武功等地后,萌发了在中国农业鼻祖后稷的故乡——陕西武功县创办一所农业大学的设想。这种想法立即得到国民党元老、陕西人于右任以及焦易堂等人的热情响应,全力支持。

辛树帜先生

1934年3月,在陕西省武功县杨凌镇,成立了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在讨论学校系科专业设置时,大部分教师认为,“西北农校”应全面设置农、林、水、园艺等专业。

当时由于师资等条件所限,大家对设置水利专业提出了疑问,认为设置水利专业有相当大的困难。

在西安的李仪祉先生听到消息后,立即表示大力支持“西北农校”,非常主动地自愿把他建立的陕西农业水利专修班并入“西北农校”,促使农校各专业学科齐全配套。

于右任先生题字的西农旧砖

这一决定,得到于右任、邵力子、辛树帜诸位先生的大力赞同。遂于同年5月,陕西农业水利专修班即并入“西北农校”,同年9月,一切并校手续正式完成。“西北农校”聘任李仪祉为水利组组长。

由于李仪祉德高望重、博学多才,许多留学国外的水利专家和学者诸如沙玉清、余家洵、倪超、周慧久、程楚润、祁开智等,纷纷慕名而来,投奔李仪祉门下。

那时候“西北农校”水利组人才济济,水利工程成为“西北农校”实力最为雄厚的专业。

1938年抗日战争期间,北平大学农学院、河南农学院畜牧系,由陕南汉中迁往陕西武功县,实现了三所院校合并办学,“西北农校”正式更名为西北农学院。

西农旧影

李仪祉对“西北农校”的水利教育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他在繁忙的水利建设和繁多复杂的事务中,坚持为学生上课,主讲水工、灌溉、气象、制图等课目。

李仪祉为修建陕西“关中八惠”疲于奔命,日夜操劳,但他绝不会因为工作忙而耽误学生的课程,不管是刮风、下雨、下雪还是患病,他都会按时准点由西安去武功或多次乘马车由水利建设工地直接赶到“西北农校”,及时走进课堂,给学生上课。

这种身在官位但不辞辛劳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在李仪祉带领下,经过师生们的努力,“西北农校”水利组迅速得到了发展和壮大,不久水利组便改为水利系。

西北农校校长辛树帜先生十分敬重李仪祉,他多次请李仪祉为全校师生做报告。1934年10月27日,在陕西农业水利专修班并入“西北农校”后,李仪祉应邀第一次为全校500多名师生作报告。

李仪祉先生说,“适才称兄道德、事业、人格之高,实愧不敢当。不过兄弟知切实做事,还多亏环境之赞助,虽则小有成功,这也是大家的帮……因同于右任院长、邵力子主席商请将水利专科移入本校,兄弟应组主任,但事实上,各处工作甚忙,不能常住校内……你们在本校求学,我应当为你们祝贺,我很羡慕你们。

“关中此地,周有太王,书称太王居豳,狄入侵之,太王曰:‘我不欲以其所养人者害人,去豳逾梁山,依于岐山之下居焉。’休养生息至武王伐纣,统一中国……

“又如姜太公曾钓于渭滨,至开周室八百载业基。秦穆公以关内之地,而富国裕民,其后并吞六国,使秦成帝业。汉高祖走泗水亭长,入定关中,又数年统一中国。苏武牧羊北番草地,穷愁十九年,至饮雪吞膻,旌旄尽落而大节不失。班超出使西域,深入虎穴,使汉扩展疆域版图数千里,播汉威德于四夷。班固兄妹一生相继著《汉书》称文学上的巨制。

“如此历史人物,大多出生、成长于陕西关中,业绩千古不可磨灭。我们求学到这里,既要领略山川之秀气,造仰古人之高纵,也须有坚定不拔之精神而奋力开创。”

李仪祉继而说道:“宇宙间一切事情都是由小而大。一点之水可以积成大河,一星之火可以熄遍山原。做小事且能胜任自如,你尚愉快,如此即就可做大事了。换言之,小事不做或不成,则大事定然举手无措。

“做事不要嫌低。古人云‘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如你能一步,则可十步,若一步不能,欲行百里,犹如无力反欲挟泰山以超北海也。诸般事均由低逐及高,万勿始登最高,因己之力不足,反而下落,即不易挽救。

“惟难才能使你用心,惟用心才能求得高深学问,有高深学问才可成就伟大事业。

“西北大好平原,期待你们去开垦耕种,数千万受苦人民,期待你们去拯救,急应努力前进,勿堕、勿馁、前途定甚光明远大!”

8.倡导新式教学 力主务实教育  

李仪祉先生治学一丝不苟,作风一贯严谨。纵观李仪祉治学宗旨和思想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其一,治水兴农,济民利物。李仪祉认为:“水利实为利农要图。西北地势高亢,旱灾时见,不有水利,农事何赖?本水利组以培养水利工程技术之高级人才为宗旨”(《西北农校水利组规划》)。“学工程的青年,于求学时代,便应存一济民利物的志愿,日展其所学,便时时想到如何始可供一般人民受到我的益处”(《工程上的社会问题》)。

其二,借鉴中外,重视实践。李仪祉留学德国学习先进科学技术,但绝不生搬硬套。他对外国已经取得的经验成就、对中国古代记载的治水经验教训,都坚持“去伪存真,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吸纳原则,致力于结合中国实际,亲自编写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材和专著,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参加考察和施工,使学生由“通、广、博”向“专、深、精”发展。

其三,育才重德,爱国为民。他教育学生以爱国主义为宗旨,提出了“要做大事,不要作大官,一切事情要讲求实际,不要争虚名”,“思想要高超,胸怀要廓大,要有坚韧不拔之精神”;他号召同学们“将来学成到民间,改良农作物,指导农民复兴农业,挽救我们岌岌可危的国家,这么大的责任都要放在诸位的肩膀上,是多么大的使命!”(《忆李仪祉先生训词》)

其四,名师高徒,从严治学。李仪祉深知教师水平的高低,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他在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任教务长时,聘请茅以升担任教授,请竺可桢讲学。

茅以升先生

竺可桢先生

李仪祉创办的陕西水利专修班合并到“西北农校”后,师资力量雄厚,16名教员中,除李仪祉外,有教授7名、副教授1名、讲师两名、助教和助理5名。7名教授都是毕业于国内名牌大学,并赴德、美、法留学取得学位的学者。

“西北农校”水利组每门课程都有《学程一览》,教学计划十分严密,基础课与专业课兼顾,3年共设47门课。李仪祉要求教师不单纯只是知识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判断力、操作设计技能等。

李仪祉为培养人才,不遗余力。他曾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南京第四中山大学、交通大学执教,造就了大批科技人才和仁人志士,为我国水利工程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的学生傅健满怀感恩深情地说:“仪师桃李满天下,著论遍人间。小子幼而从学,领诲良深,追随十余年之久,半生事业,皆吾师一人栽培,形同家人父子,恩德不啻再造。”

9.协助杨虎城将军 为家乡创办尧山中学  

李仪祉所在的家乡,地处陕西渭北的蒲城县富源村,常年旱情较为严重。由于地理位置和李仪祉去世太早的原因,致使家乡人民享受水利带来的福祉较少,但当地政府及人民对此亦表示深深的理解。

事实上,李仪祉从来没有忘记生养自己的土地,在引水灌溉尚未达到家乡时,他对家乡的教育极为重视。他协助杨虎城将军创办了当时陕西著名的学校“蒲城尧山中学”。蒲城人为家乡出了杨虎城李仪祉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杨虎城将军

家乡农民刘克跃自筹经费,在李仪祉的出生地陕西蒲城富源村办起了一座李仪祉纪念馆,塑立了雕像。李仪祉纪念馆建成即被蒲城县政府定为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

受人敬佩的李仪祉先生1938年去世后,陕西教育界的一些仁人志士,为了追念他,迅即在陕西泾阳县筹建了一所“陕西仪祉农校”。该校自1939年建校以来培养出不少的对陕西农业、水利、道路等建设方面有贡献的杰出人才。

2004年,为使学校得到更大的发展,陕西仪祉农校由陕西泾阳县迁到陕西咸阳市,并和另外三所院校合并,更名为“陕西省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成为陕西地区规模较大的技能型院校。

在李仪祉诞辰130周年之际,陕西省咸阳市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园图书馆大楼前,为李仪祉建立了全身铜像,并以“李仪祉”命名学校的图书馆、会堂、一条主干道,教育后世,励精图治,传承李仪祉先生的精神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