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又明与井勿幕
作者:高启维
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陕西党史资料丛书《辛亥革命在陕西》963页有文载:
高明德,字又明,泾阳人,性沉静,有巧思。因井勿幕入同盟会,并介绍柏筱余、吴希真诸人加入革命团体。以西北军火无来源,函商沪总会派技工温自强来陕,从温学制炸弹,又随熊克武至沪专习制造无烟火药等。辛亥西安反正,任政府军械官,就地取材,制造地雷炸弹,东西战场,均资其力。陕西党人以制造军火名者,又明实倡之。
高又明先生
高又明幼时在柏森家当书童,为柏森器重,视为子侄,并为其子柏筱余伴读于三原宏道、三原工业学堂,读书经史并经世之学,有强烈的反清思想,喜交进步人士,加入民间秘密反清组织。
1903年因柏家商务事赴四川,在重庆结识陕籍进步学生井勿幕(时高17岁,井15岁)。极其相近的少年求学经历和志同道合的志向,二人相互敬慕,常相约小酌于酒肆、茶楼,义愤亡国灭种之险,寻求富国强民之道,约定井去日本留学,求救国之道;高返陕联系志士同仁,以伺机而动。
井勿幕先生
1905年,井勿幕奉孙中山之命,带来救国主张,返陕创建同盟会(第一次返陕),即发展高又明加入同盟会。
1906年春,在三原北极宫某宅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时陕西同盟会人仅卅余人),井提出联合会党、刀客力量组织联盟共同反清,但当时部分同盟会人员多属于文人,不屑与会党为伍,使井勿幕的正确主张未被采纳。
当勿幕初次回陕运动时,高又明介绍一僧人吴虚白,吴盖三合会中人也(西北革命史徵稿上册21页)。
一日,井勿幕、郭希仁、高又明、吴虚白四人在西安会晤,井君曰:“欲作一事,人才缺乏,钱难,欲罢之,又不肯,责任如此,奈何?”吴即应曰,“那只有通而变,否则兵无粮自散,况无兵呼?古之设教,精神专一,动静合用,纯以文士,终属空谈,无能济世”。
井君深以为然,遂与高合议,仿孙黄之风,付之实践,使陕西形势得以较大发展。陕西辛亥革命秘密运动时期常效仿幕亲会之作风,盖以此为始由。
是年秋,井勿幕再赴日本,与赵其襄、白秋郂诸君在日本成立同盟会陕西分会。积极支援国内人民的反清斗争,与陕西革命党人遥相呼应,对陕西的革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这是陕西辛亥革命的又一特点,即本土分会活动早于日本的陕西分会。
1907年,井君赴四川转东南各省,与黄克强、秋瑾、朱贵全诸人联络,于年底仍回到陕西。
据西北革命史徵稿上卷31页载文,民元前四年戊申(清光绪三十四年),井勿幕第二次由日本回国。
此时也,会务进行颇有进展,西安根据地则有公益书局、公正纸店,渭北一带则有柏氏花园,耀州等十一县均有相当地点,负责有人矣。
然党人联合尚极秘密,或三五人为一组织,或五七人结一团体,随时随地集合进行革命工作者也。
井勿幕回陕西后,便到泾阳柏氏花园找到高又明,讲述全国之革命形势和各地之革命经略,谈及陕西革命之现状,谋求发展的策略,商议仿慕亲会的形式祭拜黄帝陵,以表示复兴民族之决心。随即开始秘密筹划,组织秘祭黄陵。
一日,郭希仁、张赞元在三原北极宫高又明旧宅中相见,谈及祭皇陵事,二君欣然承诺,并草拟誓墓文稿。
郭希仁先生
张赞元先生
高又明以此草稿为本,分别和同盟会中人诸如焦子静等商议,并经井勿幕修改定稿后由高又明抄录留存。
此民元前四年事。井勿幕二次返陕是在1907年底,1908年春之间(时井21岁,高23岁)。
待春暖花开之时,分头亲去黄陵考察祭陵时的路径,居住之可行,又与吴虚白商定祭之形式。种种筹备大致成行后,井勿幕在大雁塔召开一次会议。
这是1908年密祭皇陵筹备中的一次重要会议,承前启后,对前期筹备予以肯定,明确并统一了认识,要求九月间同仁齐集中部(黄陵县)公祭黄陵。
这次会议同仁们分头积极准备,经过多次商议,筹划由焦子静从臬台府开出公文,带几位同志扮碑帖拓字匠,先期到达黄陵布置;高又明和柏筱余托巡警道张藻开具介绍信,称去北山各地考察煤矿、畜牧业等;郭希仁、井勿幕一行五人,携带官方友人给耀县、淳化县各县县长的介绍信函,说去延长考察石油,并沿途观光,请沿途招待安排。
笔者感叹!如此安排之妙是焦子静、高又明、井勿幕是同盟会的核心、骨干和领导,其行既有官文相护,又有士绅柏筱余、郭希仁相伴,运筹往返如掌股间。吴虚白乃方外之士,云游本相,更便于观察,传达消息;又有扮着皮货商人和猎户者,总之是掩人耳目以求安全耳。
据高又明回忆,民元前四年重阳节前到达黄陵的有二十余位同志,其中陕西16人、四川7人、广东1人,山西、甘肃各有数人参加祭陵,并以长幼为序,签名宣誓以表反帝制、建共和决心。
这是陕西同盟会在秘密活动时期的重要活动,它大大的提高了同盟会的影响和地位。并由驱除鞑虏、光复故物,走上扫除专制政权,建立共和国体,共赴国难、艰巨不辞之路。
黄帝陵旧影
它的重大意义还在于1909年(宣统元年)郭希仁经陈会亭、景梅九介绍加入同盟会;柏筱余、吴希真经高又明介绍加入同盟会,并为同盟会之核心、骨干和领导人物,对陕西辛亥革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井勿幕1910年春(第三次)由南方返陕,在泾阳柏氏花园水榭亭居住廿余日,与高又明朝夕相处,传先总理欲由西北先发动革命之方针。忧西北军火无援之虑。
柏氏花园者,柏筱余家花园也,由高又明主持管理,因其地居西安、渭北之交通要塞且极幽静,便于同盟会人来往住留,是同盟会人秘密聚会场所。其时也,柏筱余已由井勿幕朋友而为同志。
遂相议在柏氏花园召集同志,订章程,拟计划,通讯方法暨术语之研讨、歌谣之编制与散布均在此中亲定之。这就是陕西辛亥革命史极其重要的“柏氏花园”会议。
井勿幕在水榭亭前感慨地说:“他日国事克定而吾人尚在者,复置酒会于此,斯不朽之盛事,媲美兰亭矣。”
高又明曰:“陕西革命事业实于此胚胎焉。”
这次会议由井勿幕、高又明召集,柏筱余尽东道之谊,参加者有井勿幕、宋相臣、邹子良、樊灵山、谢墉、王正身、柏筱余、高又明、韦协度、刘芬、雷尔清、张仲良、罗少鸿、高季维、任杰、刘溪庵,并吴虚白、孙澄海、洪宝臣等,通知而未能到会者有郭希仁、刘守中、李桐轩,马开臣时在西安,张奚若在西安上海之间,李季直在上海光复学报社,吴希真时在杭州。
会议决定:1,推井勿幕、宋相臣、邹子良、柏筱余四人为会长,总揽渭北会务;2,西北军火无源,实为革命之首要,由高又明专司炸弹制造及炸药之研制配备;3,会后与西安郭希仁、张赞元、李桐轩、钱定三等联络,完善一切,取得一致行动,联络新军、哥老会、刀客会反清力量,为陕西发动起义做好必要准备;4,督导渭北各县成立同盟分会,订立会章,开展基层工作。这大约是在四月间的事。
李桐轩先生
同年七月,同盟会人井勿幕,新军中人钱定三(亦同盟会人),哥老会张云山、万炳南等在大雁塔结盟,后人称卅六兄弟,以合“天罡”之意。
高又明撰文云,同年秋,三原勤公社得张警吾、谢墉等诸人为之佐,富平有焦子静,蒲城有王敢陈、寇胜孚,礼泉则有罗少鸿、晁式之,乾县则有吴希真,户县则有崔宝航,兴平则有张复堂、史可轩,武功则有张仲良,泾阳县则有王善僧、周伯敏、高季维、李春堂,耀县则有成柏仁、于鹤九、胡定伯,白水则有曹俊夫,纷纷成立分会扩张势力,会员已逾千人矣,为后来九月一日(农历)起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11年二月初,柏筱余随高又明经汉口到上海,以壮赞助革命、远游之志。抵沪后与宋教仁、谭人凤、于右任、陈英士相交甚密,并为宋、谭器重,常随之以赞襄党务。常住民立报馆。高又明则抽时间,研习制造炸弹炸药之学。
于右任先生
1911年四月,广州起义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在沪之柏、高、及井诸人本欲参加,因广州起义迫于形势而提前发动,井“由陕赴之不及,故得免于难”。
时广州之役七十二烈士殉国,党人流亡上海者,由民立报馆暨霞飞路总分会安置招待之责,高又明、柏筱余协办之,并在光复学报社招待陕、甘、川返籍学生,资助路费以助回省推进革命工作。
同年五六月间,井勿幕(第四次)、高又明先后回到陕西,(柏于民二年11月返陕)。
井多次奔走于西安、渭北间协调安排起义计划,高在淳化通润沟制造炸弹、武器,以备起义之需,稍后宋向辰亦回到陕西,与高又明同志监制炸弹。
西安起义是在武昌起义后10月22日由新军及哥老会首先发动,数日间关中四十余县义旗高揭,而一举成功。这显然是同盟会人六年来秘密运动之力。这是陕西辛亥革命的又一特点。
当是时,潼关潼商道瑞清及驻防协台皆系满人,据城抗命并分向晋豫请兵犯陕,遂有潼关争夺并东战场诸役。前清陕甘总督升允在西安起义时只身逃至兰州,调集甘回各军二十余营东下犯长武,西战场之风翔、乾州、礼泉、咸阳战事尤为壮烈。
陕甘总督升允
是时,井勿幕任北路招讨安抚使,组民军十余营与陈伯生率众东渡黄河,克运城以援晋,派第一标统带胡景翼败升允军于三水张户原(旬邑县)。
胡景翼将军
高又明时任军政府军械官,在东西战场就地取材制造炸弹、炸药、修复枪支,杀敌于雷池之外,均资其力。东西战事于1912年正月十九结束。
此时清帝退位,共和告成。
陕西辛亥革命中东西战场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作用和地位。它牵制了数万清军主力,支持了西北各省的起义,极大的支持了武昌起义,促进了南北议和。东西战事,对民军的历练为“二次革命”反袁护法,乃至靖国军诸役为因果。井勿幕、高又明诸君,谨遵先总理之命,再造共和而不遗余力,艰辛不辞的努力奋斗着。
井勿幕1905年奉中山命返陕发动革命,高又明即协助之。1911年武昌起义后西安首应之。陕西战事尤烈,因升允以甘军攻于西,袁世凯派豫军攻于东,礼泉失守,潼关告急,弹械缺乏,电告于沪。高又明之总角交柏筱余与于右任相商,嘱又明携带柏氏家资及商号银票速赴上海,购办军火资助之。高又明如期至上海民立报馆,由于右任介绍,以柏家家产为质,向外商某行购步枪万支,大炮四尊并子弹,运抵陕西。陕西东西战场民军以振,陕难以纾。
当高又明在民立报馆与于右任督办此事时(时于33岁,高26岁),恰孙中山由国外回到上海,到民立报馆看望于及同事,见高又明在侧,尤为关注,问及到沪之事及陕西革命形势,嘱托陕西军械之要务,并为于右任书“旌义”二字嘉勉,为又明写“博爱”二字以嘱。高回陕负党的责任,将此字缝在衣服的夹层中,得以保存。其后不久,孙中山赴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