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那些青天白日勋章,并不是只看军功

来源:老周新视野

青天白日勋章,是民国政府的军职勋章,1929年开始颁发,勋章的颁授对象是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的有功军职人员。其等级仅次于1935年开始颁发的国光勋章。由于国光勋章的特殊性,青天白日勋章实际上就成为了抗战期间,军职人员所能获得的最高级别奖章。

而查阅抗战14年期间青天白日勋章颁发情况,笔者觉得更多时候政治色彩更为浓厚一些。为什么笔者会有这样的感受?

首先来说说抗战期间哪一次战役所颁发的青天白日勋章最多?

如果从1937年开始算起,就是滇西缅北反攻。这次反攻战役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对日军难得的全面胜利,并且打通了外援通道,这对于长期与日军鏖战的中国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好消息。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这次战役颁发了18枚青天白日勋章。上至驻印军总指挥部副总指挥郑洞国将军,下到参加松山战斗的荣誉1师第3团第3营第9连连长张其昌少尉。

在这18枚青天白日勋章中,因松山战斗颁发的就占6枚。获得者分别为:

第八军军长何邵周(指挥攻克松山,战果辉煌);

103师309团代理团长王光炜(临危受命,迭创奇功,身受重伤,确保成果);

309团第3营少校营长黄人伟(攻占两大据点,败敌七次,逆袭3次,重伤不退);

荣誉1师第3团上校团长赵发笔(乘坑道爆破反复争夺松山顶而固守之,黄土坡之攻击再奏伟功);

荣誉1师第3团第3营第9连排长张其昌少尉(舍身犯难,确保成果,开松山克复之端);

第82师第246团第3营中校营长谢梦熊(深入敌阵,夺获山炮,继以强袭,为国捐躯)。

滇缅反攻再往下,就是台儿庄战役后所颁发的青天白日勋章数量次之。如果包括40军军长庞炳勋的青天白日勋章(该勋章为嘉奖庞河北沧县和临沂两次战役),共12枚。特别是孙连仲的第2集团军,从集团军司令孙连仲中将到集团军下辖的2个军军长、3个师长、1个独立旅旅长外加配属的炮7团团长都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

汤恩伯军团,分别是军团长汤恩伯中将、85军军长王仲廉少将、第2师第11团团长陈林达少校获得青天白日勋章。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团长陈林达,其获奖原因是在3月31日张楼附近战斗中击溃日军并夺得摩托车2辆、装甲车1辆和其它战利品。

抗战期间不得不提及的两枚青天白日勋章,就是在抗战初期就颁发给了率领“八佰壮士守”坚守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团长和杨瑞符营长。这应该是对他们英勇行为的嘉奖和鼓励。

而抗战中少有的几次日军承认其失败战役,虽然有青天白日勋章颁发,但数量相对于前面两次战役相比,就少得多了。

比如上高会战,仅颁发2枚青天白日勋章,分别颁给了集团军司令罗卓英和74军军长王耀武。

再例如第三次长沙会战,也仅仅颁发2枚青天白日勋章,分别颁给了时任第九战区司令的薛岳和守备长沙的第10军军长李玉堂。

常德会战中,也仅颁发了1枚青天白日勋章,而且是颁发给了第六战区长官部参谋长郭忏(运筹适宜,勋劳迭著)。

还有更悲哀的就是湘西会战。在这个日军自己都承认完全失败的败仗,却并未颁发一枚青天白日勋章,最高级别获奖是第18军军长胡琏和第73军军长韩濬,都只是四等宝鼎勋章。

而反攻昆仑关战役,最高级别获奖者第五军军长杜聿明,获四等宝鼎勋章。

倒是1943年的鄂西会战,颁发了5枚青天白日勋章,分别颁发给了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江防军总司令吴奇伟(决心坚定,指挥沉着,部署适宜),第18军军长方天(确实掌握所部,坚守石牌要塞,实为鄂西会战胜利之关键,所部歼来犯之敌甚众,尤显平日作训有方),第18军副军长兼18师师长罗广文(沉着勇敢,所部毙敌极众,尤见该兼师长平日训练之效果),第11师师长胡琏(坚守石牌要塞,誓与存亡。要塞前毙敌甚众,见该师长勇敢果决,指挥有方)。

说完少的,再来说说抗战十四年期间获青天白日勋章最多的一次战役,那就是1933年的长城抗战。这次战役后,国民政府先后颁发了49枚勋章,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一次大撒勋章行为。不说长城抗战打得多好,算不算得上一次胜利。单就这次大规模的颁发勋章行为,其实是国民政府表达的一种态度。

同样在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后,国民政府也先后颁发12枚青天白日勋章,从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司令蔡廷楷,再到增援的第五军军长张治中,以及各个参战的师长都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