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究为“实习战事”:新军会操的变调、变味与变数

文|王学斌

民国著名军事学家蒋方震在梳理近代中国军事演变时,着意写道:

日俄战役以后,中央于是有练兵处,上以练兵求,下以练兵应,分年筹备也,三十六镇也,各省竞言新军矣。六年以还,大江流域之军队,若所谓第九镇也,第八镇也,乃至某镇也,某协也,当日者如锦如荼,而至今则昙花欤,落叶欤,杳不知其何往矣!殆所谓无本之木必摧,无源之水必涸者耶?呜呼!此非愚所知也。

清末新军,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缘何至此?蒋方震虽自谦不知究竟,然已在文中点明一二,即透过如此热闹的练兵潮,冷眼观之,不难发现其背后隐伏的不可祛除的危机。而最鲜活的展现,便是清末的四次大会操。

作为军事术语,“会操”本属于中国传统兵学词汇,指“会合操演”,即抽调某区域内驻军之不同建制单位、不同兵种集合围场或校场协同训练。在近代以来军事学中,“会操”专指队列训练范畴。甲午战后,袁世凯、张之洞等趋新官员试图效仿德国陆军编制、武器装备及军事训练进行区域性军事改革,新建陆军、南洋自强军及湖北护军营等新式军队相继试练。“自新建陆军成,每届秋高,合数省军队会操,实行战阵”。“会操”一词经过了近代意义上的转换,重新引入中国新式军队军事训练,代指模仿德国陆军军事训练而举行的军事对抗演习,属战术演习的范畴,传统意义的军事操演在时势逼迫下改变了既有的调子。

1906年10月,在河南安阳观摩彰德秋操的外军军官与北洋军官正在交谈

既然是变调,“会操”较之于旧式训练,有着极大的不同。大体而言,会操可分为三类:一是“校阅性会操”,是在新军编练成型之际或训练已满三年的时候,由清政府简派校阅大臣,受阅新军在驻地附近对抗演练,此类会操的主要目的是检验、考核新军平日的训练情况。二是“训练性会操”,按照规定,每年秋季各省新军将在驻地自主举行会操,通常在地方督抚或新军将领主持下,把新军各部置于实战环境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演练,其意图就是为了生成、保持新军的战斗力。三是“秋操”,又称为秋季大会操,这种大型的军事操练集训练性和校阅性为一体,自1905年直隶河间秋操始,至1911年未能善终的永平秋操,清廷总共举行了四次大型会操。综观其流程,一般在筹办期由练兵处(后为陆军部、军谘府)负责新军编制,颁发大会操规章条令及会操方略、筹设阅兵处等;之后中央有关机构会同地方督练公所勘测操场、筹备军需、动员新军各部等。进入会操实施期,以阅兵处为总指挥机构,前三天举行诸兵种演习,最后一天举行阅兵仪式。

遍数彼时全国各地会操实践,毫无疑问执牛耳者非北洋六镇莫属,故其盛况不必赘述。其实当时它省尚有几支新军,亦有其可观处。如雄踞两湖的张之洞,他所编练的南洋自强军、湖北护军营多有创新,被军界视为可与北洋媲美的各省军改的排头兵。

1902年10月,湖广总督张之洞拟定湖北常备、续备军营制、饷章。因为比北洋起步略晚,他没有完全采取袁世凯效法德国军制的途径,而是转而学习日本,这也是两支劲旅最大差别所在。其中原因值得关注。进入20世纪,清政府谕令各省军制改革,制定普练新军计划。日本军界趁机扩大对中国军事改革的影响,“日本急欲影响中国陆军的发展,就鼓励中国人雇用日本顾问,并采用日本军制。日本还邀请中国军佐去日本参加军事演习。”日本陆军开展军事演习,屡屡邀请中国派员观摩。中国方面,自1898年以来,除张之洞派员赴日观摩演习外,其他各地亦有派员赴日观操。最先将“师日”思想付诸实践的是张之洞,湖北常备军营制系效仿日本近卫师团编制而成,并聘请日本教习。

彰德秋操中,来自西北的新军在操练,约摄于1906年10月

日俄战争对于推动世界军事战术和军事演习的改革具有标志性意义。战争期间,重机关枪的广泛运用、纵深而坚固的野战防御阵地改变了步炮兵种战术。步兵开始利用地形地物和近迫作业,向占领坚固的野战防御阵地之敌进攻;炮兵已有野战重炮,也能够在遮蔽发射阵地进行射击。各国军事演习也因战术的新变化及武器装备的革新而出现了改革的新趋势。战后各国举行的大演习规模更加巨大。有时在举行大演习时,还对野战部队和后备部队进行部分动员,按战时编制组建新的司令部和指挥机关,以及根据双方的决心进行大规模的铁路输送。这对清末主持练兵者影响很大,“今者幡然变计,⋯⋯练兵练将,惟日孽孳,大抵以日本为效法。自日俄启衅,日军渡鸭绿江以来,战胜攻取,其士气之充,兵力之强,战术之变幻,尤足动吾人之观感。”张之洞便是其中之一。他在筹谋两湖操演时,就积极复制日本陆军操法。日本陆军操典虽来源于德国陆军操典,但其最大特点是舍弃了程式化训练和徒饰外观的队列训练,更为简捷实用,尤其是注重举行军事演习。

无论是追摹德国,抑或师法日本,当时举办会操的初衷都是极为务实的。1905年河间秋操结束后,阅兵大臣在向朝廷奏报概况时写道:“伏查此次会操,非第以齐步伐、演技击、肆威容、壮观瞻而已。盖欲以饬戎备、娴战术,增长将士之识力,发扬军人之精神,熟悉于进退攻守之方,神明于操纵变化之用”,一言以蔽之,终究是要服务于“实习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