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前门火车站发生的那场惊心动魄的爆炸
来源:眠眠冰室
01
北京前门大街东南角有一座欧式风格的中国铁道博物馆。那原是晚清时期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由英国人设计的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俗称前门火车站,当时是中国最大的火车站。直到1958年北京新火车站建成,老站才停止使用。
作为中国近代史的见证者,正阳门火车站不仅见证了中国铁道的发展,还见证过清末一场惊心动魄的暗杀。
1905年9月24日上午,正阳门火车站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熙来攘往的人群围着停在月台上的一列火车忙碌不停。原来这天是清廷派遣出洋考察的五大臣出行的日子。
这年,在中国东北地区进行了一年多的日俄战争以俄罗斯战败而结束。年初日军接连攻陷旅顺和奉天,5月又在对马海峡击溃前来增援的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9月,沙俄被迫与日本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
消息传来,清廷朝野上下无不震惊。很多人认为,弱小的日本能够战胜强大的俄国,并且跨入世界列强行列,就是因为采取了君主立宪制。立宪的呼声也逐渐在中国朝野响起。
在实业家张謇等社会贤达和有识之士的促成下,直隶总督袁世凯﹑两江总督周馥和湖广总督张之洞等朝廷大员联名上疏,请求朝廷实行立宪政体,并提出派遣皇室亲贵出洋考察的建议。
面对朝野一致的呼声,慈禧太后不得不做出顺应民心,着手改革预备立宪的姿态。经过一番挑选,确定出五位分赴欧美和日本考察宪政的大臣。这五人分是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和商部右丞绍英。
载泽是嘉庆皇帝第五子惠亲王之孙,深得慈禧太后宠信。其他几个则是掌管不同事务的要员,其中户部侍郎戴鸿慈和湖南巡抚端方两人还曾在几年前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西逃时护驾有功,是慈禧信得过的大臣。
五大臣以外,朝廷还选调了大批能力强,有见识的随员,其中不乏后来在民国时期当过内阁总理、部长和公使的人物。
考察团定于当日在正阳门火车站乘火车南下,到上海后再转乘英国太古公司的轮船出洋考察。
02
这天一早,专列就停在火车站月台等候。考察团的专列总共5节车厢,前面两节为随员们乘坐,第三节是高级别的花车,专供五位大臣乘坐,第四节是仆役们的车厢,最后一节则用来装运货物行李。
八点刚过,徐世昌、端方等人早早便陆续抵达正阳门火车站。月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亲友和官员,围着出洋大臣和他们的随员在寒暄。仆役们则往来奔走,忙着搬运行李和货物。
最后到达的是镇国公载泽,当他出现在月台上时,送行的官员们都纷纷上前与他招呼。载泽与其他四位出洋大臣见过,一番推让后便相继登上中间那节花车。
随后花车的车门也关上了,大臣们在花车车厢里继续谈笑风生。此时只有第四节车厢门还开着,因为还有行李没有上完,有的仆役还没登车入座。
不久,在三四两节车厢的交接处传来争执的声音,只见花车包厢前的卫兵拦住一名身穿蓝布薄棉袍,头戴没有花翎红缨帽的仆役模样的年轻人盘问。随后,其他几个兵卒也怀疑地走上前去打算搜身。
忽然,那人猛地推开面前的卫兵,迅疾冲进了花车车厢。只见火光闪过,一声巨响,花车的顶部和地板顿时被炸开。弥漫的硝烟之中伴随着一片惨叫号哭之声,碎木片和断手、断脚纷纷落下。
硝烟散去,只见车厢里一片狼藉,3名仆役被炸死,多名卫兵和差役受伤。五大臣因为离开爆炸点尚有一段距离,而且有仆役挡在前面,所以并没有受到致命伤害,五人中只有载泽和绍英受了轻伤。
但一个个也都被吓得魂飞魄散,载泽最为惊慌,他居然用一只受伤的血手,摸着自己的脖子惊魂未定地问道:我的脑袋呢?
再看那个行刺的年轻人,因为与炸弹近在咫尺,已经被炸得腹破肠穿,手足都被炸断了,身上血肉模糊体无完肤,但头部尚且完好,依然是怒目圆睁。
光天化日之下在京城闹市的火车站中,朝廷大员的重要专列竟然受到炸弹袭击,让颐和园中的慈禧惶恐不已。她随即下令北京全城戒严,追查刺客以及其他党羽。为了防止再有刺客潜入颐和园,特地将围墙增高三尺。并且在园内安装起电话,增派驻军在园内昼夜巡逻。
直隶总督袁世凯立即派遣天津巡警局总办赵秉钧,前往出事地点查办此次爆炸案。赵秉钧令人将刺客遗骸拍摄照片,印发给巡警和侦探们在北京城中查找。几天后,终于在安徽会馆中查出此人名叫吴樾。
03
吴樾,字孟侠,1878年出身于安徽桐城吴氏大族。他八岁丧母,靠兄长抚养长大,却自幼好学,崇尚游侠之气,20岁时曾到江浙一带游历。
24岁时吴樾由堂叔﹑晚清教育家吴汝纶推荐,进入保定高等学堂读书,从此接触到革命理论,他的思想也由原先主张君主立宪制转向推翻满清封建统治。在此期间,他结识了陈天华、赵声、蔡元培、章太炎等志同道合的革命志士。
1904年,吴樾在蔡元培的介绍下加入光复会。光复会是一个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组织,意图联合江苏、浙江和安徽几省的革命志士,组成强大的革命团体。在革命手段上,光复会热衷采取激烈的暗杀方式,以皇族和朝廷官员为目标。
吴樾加入光复会后,创建了北方暗杀团,担任其中的支部长。他经常与同仁们研究如何开展暗杀活动,自己也精心练习各种暗杀技术。
这年,吴樾在北京与同为革命党人的赵声相见,两人互倾胆肝,共谋反清大计。赵声是江苏镇江人,他擅长武艺,尤其精通枪法,左手也能百步穿杨,后来曾任广州起义总指挥。
吴樾特意购买了一支日本产小型手枪,又弄了一张兵部侍郎铁良的画像,挂在墙上当作靶子练习瞄准。通过赵声的介绍,吴樾又结识了湖南长沙人杨毓麟,向他学习炸弹爆破技术。
吴樾认为,慈禧太后深处内宫,首席军机大臣奕劻又是深居简出,暗杀他们不易得手。而铁良是少壮派首领,备受慈禧重用,掌握着军队实权。他经常外出,防范也比较松懈,所以决定把铁良作为主要的暗杀对象。
杨毓麟很欣赏吴樾的暗杀主张,他建议吴樾采用比手枪威力更大,作用更为可靠的炸弹作为暗杀工具。杨毓麟带着吴樾来到城外山谷中,将自制的炸弹埋在巨石下引爆。炸弹的猛烈效果让吴樾惊喜不已,他决定改用炸弹作为刺杀铁良的武器。
后来吴樾和杨毓麟在京郊西山八大处山上又进行过多次练习,还曾有惊无险地受到巡山兵丁的盘查。吴樾的操作手法逐步熟练起来。
04
1904年冬,安徽合肥人万福华在上海英租界刺杀广西巡抚王之春未成,被捕入狱。1905年2月,湖北蕲水人王汉在河南彰德暗杀铁良失败,愤而投井牺牲。吴樾听说后,激动地表示,万、王两人的事迹正是对自己的勉励,决定进京密图暗杀铁良。
此时,恰逢清廷同意立宪,打算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吴樾和杨毓麟认为清廷的立宪只是一个愚弄百姓的骗局,于是决定改变原先暗杀铁良的计划,改为在前门火车站暗杀五大臣。
在北京,吴樾经堂姐吴芝瑛介绍结识了秋瑾,引为知己。吴樾还与秋瑾专门到前门火车站踩点。秋瑾回南方做筹备工作时,吴樾将遗嘱交给秋瑾,表示不达目的,誓不生还。
杨毓麟考虑到自己所制作的撞针式炸弹,使用者也十分危险,打算由自己去完成任务。吴樾决意牺牲自己,建议杨毓麟设法打入载泽幕府,作为行动的内应。后来他们曾设法购买有电动开关的炸弹,但未成功。
五大臣出发考察前一天,吴樾从打入考察团的杨毓麟处得知了详细行程。他与参加此次行动的另一个暗杀团成员张榕在安徽会馆设宴招待各方友人,席间他豪放地慷慨悲歌。之前,吴樾在给未婚妻严无畏的《绝命书》中就表达了为国捐躯的信念。
第二天,他带着杨毓麟制作的炸弹离开安徽会馆,为了不连累他人,临行前在枕下留了一封信,说明自己的行动与会馆无关。
05
那天,吴樾原先穿的是学堂的操衣,被巡警拦住不得进入站内。他急中生智,与张榕一起在附近衣裳店买了仆役的衣服换上,混进站台。随后吴樾趁乱混在仆役之中上了第四节车厢,因为月台上人多,走在后面的张榕被隔在了远处。
吴樾在试图进入五大臣包厢时被拦住,他的南方口音引起了卫士的怀疑。就在行将暴露被擒时,吴樾想冲进花车,在火车开动之际引爆炸弹与五大臣同归于尽。
可是这时火车头恰好开始与车厢挂钩,一节节车厢相继受到撞击产生剧烈的震动。吴樾手中的炸弹还没来得及投掷出去,便被震脱了手,随即发生了爆炸。张榕因为离得较远,趁着混乱随着人流涌出火车站逃离。
不过几天后,巡警在安徽会馆中吴樾的衣服里发现一张不慎留下的照片,追问之下得知照片上的人叫张榕,经严密缉查将他捕获。因为没有实据,被清廷以叛逆罪监禁。1908年张榕成功越狱,逃亡到日本加入了中国同盟会。
五大臣考察事宜后来清廷重新确定人员,延期至12月11日启程,杨毓麟作为随员抵达东京,第二年辞去随员职务加入中国同盟会,回国后继续致力于革命。1911年8月正于英国留学的杨毓麟听到黄花岗起义失败的消息,愤而在利物浦海边蹈海自尽。
民国建立后,为吴樾举行了公葬,孙中山先生亲自撰写祭文,赞扬他的奋力一掷。吴樾宣传革命的遗著《暗杀时代》得以全部发表。为了纪念这位革命志士,安庆市中心修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吴樾街,桐城建造了吴樾祠。如今桐城市老城区延陵巷内仍保留有吴樾的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