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的背景:抗战所需要的真正的外部力量

来源: 三桂历史

最近上映的《八百》以精良的制作,再一次向世界证明华语电影的高度。只不过由于特殊的背景,再加上意识形态之争,导致其口碑两极分化。由于各路大神已经将四行仓库保卫者的细节剖析得十分完全,笔者就不再对这场战争本身进行论述。本文将聚焦这场战斗本身的意义——当年国府寄予重望的“国际支援”。

国际援助不止英美

现代很多人都认为国府是一个亲美政权,对马克思主义十分敌视。真实历史上,国民政府拥有最典型的中国式思维——两边不得罪,或者说左右逢源。

【德国驻华军事顾问——亚历山大.冯】

我们仔细看国府的政治结构,会发现它就是一个“缝合怪”——军事上大量采购德国装备,并组建德械师;政治上模仿美国,试图创建一个五权分立的国家(其实只是一个空壳);思想上模仿苏联,甚至将亲生儿子派往苏联,差点死在西伯利亚;基层构建上,它又大量雇佣赴日留学的学生,并长期以日本为师。

之所以这么做,核心思想也不难理解:希望用中国特有的“中庸之道”,将这些外来的思想、科技、制度全部化为己用,最终造就一个四不像

【《八佰》中描述的“外国干涉”,显然不只是英美势力】

在初期,借助各大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的不甚了解,这种“缝合怪”式的外交卓有成效。蒋介石之所以能够打压住各路军阀,与外国资金对他的支持不无关系。

只不过这种“缝合怪”式的政权注定会有不可调和的内部矛盾。所以,国民政府一直以来都矛盾重重,再加上地方势力对中央的渗透,让其像一个四面漏风的破屋子一般摇摇欲坠。更糟糕的是,外国人也逐渐看清其真实面目,如美国人眼里的蒋介石就是一“红色将军”,北极熊眼里他又是一个地道的“叛徒”,日本人眼里他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无赖”。在彻底与日本撕破脸的同时,蒋介石深知钢产量不过4万吨/一年的中国,不可能是580万吨/年的日本的对手。今人看前人的所作所为,往往带着上帝视角。但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寄希望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外部势力,确实是让中国人民“少受点罪”的最佳选择。

【77事变后的八年抗战,发生了很多之前无法预料到的“变数”】

《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与中苏贷款

电影《八佰》中,黄晓明饰演的特派员与谢晋元谈话中提到“国际干涉”。这里给了观众一个误导——仿佛只有在租界内的英美才会对远东进行干涉。固然日本的军事支出大部在海军,想要彻底覆灭日本军国主义,必须让当时世界第一的皇家舰队或者潜力第一的美国出手。可是,扣除已经被占据的东北四省以及东南沿海,大部分“国统区”都在内陆,狭小的长江中上游也很难让庞大的舰队通过。因此,国军的主要战斗对象为日本陆军。

【正在侵略安徽的日本陆军】

纵观14年侵华战争,我们能很明显地感知到一点——日军最初的计划是从北向南侵略。这点从其首相田中义的奏折“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中就能看出。日本最初的计划是扶持伪满洲国,再南下成立所谓“华北自治区”,同时侵略内蒙古。蒋介石在淞沪会战后不久,公开承认在上海开战的主要原因:“我们此次为什么要在上海作战呢? 就是要打破敌人的战略, 使他们不能按照预定计划, 集中兵力侵略我们华北。”

当然我们都知道,阻碍日军原定计划,使其不能按照部署展开只是蒋介石的次要目的。其真正想要的目标,乃是获取国际支持——来自苏联的支持。

【世界皆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却忘记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

1937年8月21日,《中苏互不侵犯条约》正式被签订。根据条约内容,苏联需要承认外蒙为中国主权所辖,同时双方不得在另一方遭受侵略时提供给其敌对国物资、军事援助。对于当年的中国来说,“北极熊”的威胁并不下于日本军国主义,尤其是苏联人识破国民政府的“缝合怪”本质后,双方的关系更是一度十分紧张。对于苏联而言,中国若是投降日本,形同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届时,中国就会变成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时刻刻威胁着苏联的远东地区。双方一拍即合,苏联人在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后,还秘密地与中方签订贷款协议与军贸协议,同时秘密派出军事顾问支援中方抗战。

【苏联比日本更加惹不得】

淞沪会战使得日本被迫将“由北向南”的进攻,改为“由东向西”,让国府可以畅通无阻地购买苏联的军事物资与武器装备。

中苏贷款与军事贸易

1938年3月1日,中苏于莫斯科签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政府与中华民国政府间关于实施伍仟万美金信用借款条约》。明面上条约规定中方被允许贷款购买工业产品与工业设施,实际上国府购买的物资几乎清一色为飞机、大炮、坦克等军工产品。4月后,双方又签订第二期借款协议,规定5年内每年只需还款1000万美金,可以用茶叶、皮革、羊毛等农业产品折算。1939年6月13日,双方于莫斯科签订第三期贷款协议,金额达到1.5亿美金,年化利率为3%。三期贷款的合同金额为2.5亿美元,周期长,年化率低,十分人性化地考虑到国府的财政窘境。随着苏德战争的爆发,苏联单方面停止支付剩余贷款金额,实际到账为1.7亿美元。

【诚然苏联与美国一样为自身利益着想,但贡献不可否定】

为确保贷款所购买的军事物资能够顺利交付,中苏还合计一条能够连接彼此的公路。双方首先在西北修建起一条始于萨雷奥泽克,经霍尔果斯抵达新疆,最后到甘肃兰州的公路。中方出动约10万士兵和民夫,苏联则派出相关专家,双方合作于1939年夏天将这条3000公里长的公路竣工。

1939年9月9日,中苏在重庆又签订《组设哈密阿拉木图间定期飞航协定》。双方共同组建一家航空公司且平均分配股份,由苏联阿拉木图起飞至中国哈密,全长1415公里。

【就算只是为保证中苏交通安全,淞沪会战也值得了】

正是西北公路与阿拉木图-哈密航线,确保了中方不至于孤军奋战。美国人认为蒋介石发动淞沪会战的真实目的,乃是确保即将动工的中苏交通安全。

苏联交付的物资与技术人员

交通与资金都已就绪,接下来就是正题——购买中国急需的各种装备、物资。截止苏德战争爆发,中方一共购买飞机(含训练机)774架、T-26坦克82辆、45mm反坦克炮50门、37mm反坦克炮300门、76mm高射炮20门、马克西姆机枪300挺、马克西姆-托加莱夫机枪900挺、德克恰廖夫机枪1100挺、勃郎乌宁格机枪1300挺、76mm野战炮160门、115mm榴弹炮80门等众多物资。

【苏式T-26】

对于即将爆发的苏德战争而言,这些配置不过是一场小规模战斗,但对当时的国府却不亚于一针强心剂。

相比物资援助,苏联人的技术支援帮助更大。1938-42年,国民政府总计聘用4位苏联专家为总顾问。在中国担任统帅的苏联人总计二十余人,各类负责指挥、顾问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达三百多人。他们主要分布在空军、坦克、防空、情报、步兵、工兵、炮兵、军医、后勤、通信等领域。

【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苏联专家特指解放后的专家团】

苏联技术支援最大的部分在空军领域。卢沟桥事变前,中国空军总计9个大队,各式飞机600多架。其中可以直接动员参战的战机,不过305架。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空军与日本空军多次激战,折损400多架飞机。截止至南京保卫战时,能够动员参战的战机不过20架。因此,中方向苏联贷款购买的第一批物资就是飞机,同时请求苏联方面支援可以担任教官的飞行员。苏联方面同意这个请求,1937年10月22日,首批苏式战机交货,与它们同行的还有2个苏联飞行大队,总计254人。

截止至1939年12月,苏联总计派遣712人援华,包括飞行员、机场指挥员、航空机械师、气象学家、无线电报员、工程师、司机。

【苏联援华飞行员】

他们应国府请求,在中国建立航校,培训有潜力的士兵成为飞行员。据统计,前后约有9678人接受苏联专家的训练,其中包括1045名飞行员、8354名航空机械师、198名报务员、81名领航员。除此之外,这些飞行员还志愿参战,击毁200余架日本战机,自身也有200人损伤。

结语

由于教科书和“凯申”的晚年政治格局,很多人下意识地以为国府发动淞沪会战仅仅是为了给英美势力看一场“秀”。事实上,按照蒋介石当年所言,让日军从“由北向南”改成“由东向西”,间接保卫中苏交通线畅通才是其真实目的。当然国民政府高层有大量“利益”在上海,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但不可否认保证中苏交通线可以给中国带去许多实际利益,保卫国府高层利益可以凝聚内部人心。真的认为蒋介石发动淞沪会战仅仅是为了“一场秀”的人,估计连最基本的政治常识都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