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留美幼童中的潮汕人
清同治十年(1871),由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饱受西方列强坚船利炮欺凌的清政府,作出了一个堪称“中华创始之举,古今未有之事”的决定:派遣幼童留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从1872至1875年,清政府每年派出一批幼童赴美留学,每批三十人,四批共一百二十人,经费由政府发给。这四批幼童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留美幼童以惊人的速度克服了语言障碍,成为他们就读的各个学校中最优秀的学生。他们接受西方教育,反对中国传统封建礼教,崇尚自由、民主,被清政府的保守官僚视为大逆不道,不可容忍。1881年,原定十五年的幼童留美计划中途夭折,幼童被召回国。这些留美幼童后来分散到政界、军界、实业界、知识界等各个领域,成为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关键人物,如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清华大学校长唐国安、民初国务总理唐绍仪、清末交通总长梁敦彦等,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知名人物。
在清政府派遣的四批留美幼童中有三位是潮汕人,分别是第一批中的黄开甲、曾笃恭和第二批的曾溥。黄开甲(1860—1906),原籍广东镇平人。镇平原属潮州府,雍正十一年(1733年)始划归嘉应州。其父黄岳川时任潮海关(现汕头海关)通译,居住■江,为汕头人。1872年,黄开甲被选为第一批赴美幼童,时年仅十三岁,在美国先就读康州哈特福德西部中学和哈特福德公立高中,后就读于耶鲁大学。可惜不久因清廷守旧派的阻挠,被召回国,成为耶鲁大学的肄业生。回国后,他先后充任清末洋务大臣盛宣怀秘书、轮船招商局经理、电报局总办,又助容闳译《银行法》,可见他的学识和办事能力非凡。在美留学期间,黄开甲曾经参加过1876年美国费城百年博览会;又于1904年随溥伦贝子访美,任美国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中国馆副监督,直接主持开馆和展览事宜。在博览会的晚宴上,他就美国限制华人入境政策发表精彩的演说。日俄战争后,黄开甲作为中国代表之一,出席“波特兰和平会议”,返国途中不幸病故于日本。
要说曾溥和曾笃恭兄弟两人事迹,有必要先谈其父。其父曾兰生(有误译为曾来顺),本名恒忠。曾兰生约在1826年前后生于新加坡,父务农,祖籍广东潮州,母为马来人,故兰生幼时能听懂一些潮州话,但家中说的是马来话。双亲早亡后,他在美国领事馆当侍应,在那认识了美国传教士,使之得以入读教会学校。1843年,他从新加坡前往美国就读,1846年留学于汉密尔顿大学,比容闳就读耶鲁大学早四年,可惜两年后因资用不继而辍学,不然首名自美国大学毕业的华人学生应当是他而非容闳了。
曾溥,1874年9月以优异成绩通过入学考试,进入耶鲁大学谢菲尔德科学学院学习土木工程专业。1875年被清廷提前召回,后继续回耶鲁大学就读,并于1877年毕业,是120名幼童中第一位毕业于耶鲁大学并取得学位的学生。毕业后,曾溥又花了一年半时间在德国弗莱堡学习采矿业研究生课程。回国后,成为矿业工程师。1889年12月7日到香港出差时,突然暴毙身亡。由于曾溥留学美国时,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将自己的长辫子剪掉,留着一头西式的发型,回国后,清政府当局对此相当反感,因此刻意抹灭他的生平,致其为人知者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