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想不到!解放前外地人眼中的甘肃,竟是这样子!究竟怪谁?
文:王文元
傲慢与偏见 解放前一些外地人眼中的甘肃
文人的情感不同,所感知的世界也是不同的。多姿多彩,这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同样的,一个地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看法也是不同的。这就是一个地方发展的脉络。
陇原大地也是这样。在汉代,甘肃的河西走廊似乎就是一块征战之地,是霍去病他们耀武扬威的地方。唐代,陇右是一块非常富庶的地方,天下富庶者无出陇右;在宋人眼中,甘肃或许就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地方,他们无法想象出广袤的陇原大地,只能“匹马戍梁州”;而到了明代则是移民屯戍之地。到民国年间,甘肃战乱灾祸不断,而地方军阀则割据一方,地方一些官吏,多抱着刮地皮的想法,这种情况下的甘肃状况,人们是不难想象的。
翻阅民国有关外地人对于甘肃的记载,有部分人站在同情的立场上,客观真实地描述甘肃的各种面相,但也有一些人的文字傲慢与偏见充塞其中,对甘肃极尽污蔑之能事。如今,看这些文字,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今天,就让我们聆听尚季芳讲述民国时期不为人知的一幕。
孩子没见过裤子,傲慢偏见中的记述
要说民国时期,外地人对甘肃的看法,我们先从一个故事开始。这是多年前,我查阅解放前的旧报刊时发现的。尽管这个故事很荒诞,但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当时东南沿海人士对甘肃的看法。
1941年1月的《文化新闻》杂志上刊登了一篇报道,题目为《秦陇风光》。这篇旅行游记,似乎是作者实地考察了甘肃后写的,其实并不确切。《秦陇风光》中说,他从甘肃的秦安、通渭等地方走过,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里的孩子们最喜欢太阳,因为有了太阳,孩子们才能离开炕,到外面出来活动。为何会这样呢?作者认为孩子们都没有见过裤子。这话说得极有想象力,啥叫孩子们没有见过裤子,难道他们生活在洪荒时代吗?这个文章一出来,就受到了在外地甘肃人的批评。
无独有偶,1933年10月,上海《时代日报》上刊载的一篇小文章,刊发在他们的《玫瑰花》栏目中,标题是《租妻》。这篇文章的内容似乎是一个听来的传奇故事,内容大概如此:说是当时甘肃省男多女少,有兄弟熟人合租一个妻子的,其中还列举出了诸多细节。显然,这种描述与本原事实极不相符。这背后,是当时东南沿海某些人士,对甘肃带着傲慢与偏见所致。
抗战之前,东南沿海人士对甘肃怀有偏见的不少,翻阅当时对甘肃的一些文章,一般会出现“野蛮”、“落后”、“不开化”这类词语,有人则直接写道:“陕甘的女子粗笨”、“小孩极为笨拙”、“男女皆面目粗陋”等等。
显然,这些结论都是片面之词。哪里的人都有聪明和不聪明的,为何独独这样写甘肃呢?这是信息不对称的结果。那些东南沿海来的采风者,往往是走马观花,记下一些道听途说的说法,就交差了。
民国的甘肃,吏治竟然不如晚清
实际上,甘肃近代的落后,问题还要归结到清末到民国间的腐败官僚体系。尽管大批有志之士立志于开发西北,但西北自然条件和交通状况也使许多人望而却步。许多优秀的人才不大愿意到甘肃来为官,而能来的则多是二流人才,这也是当时不争的事实。
许多外地到甘肃来的官员,带着很蔑视的眼光看待甘肃。上世纪30年代,上面给甘肃派来一个厅长,此人到甘肃后,看到当时甘肃工业没有几家,工业也多是手工业,远远不能同上海等南方城市的工业相比。这位厅长不仅不积极主动改变甘肃落后面貌,反而对甘肃本地人百般嘲笑。像这样的,也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大批。一些到甘肃的官吏,刚放下行李,就打算着何时离开。人们曾这样总结,外地官员在甘肃待上一年半载,到过千佛洞,游过塔尔寺,吃过醉瓜,这如同观光一样的做官,哪里有心思考虑改变甘肃的贫穷落后呢,更不要说为甘肃的建设殚精竭虑了。因而,抗战前有人评述当时甘肃军阀割据的局面,甚至不如晚清时期。
清末民国时期,甘肃不乏先行者,戊戌变法,甘肃签名的举人在全国排在第三。一大批甘肃学子参加了武昌起义。甘肃女子邓春兰第一个给蔡元培上书开放大学女禁,可见,甘肃的社会风气并不落后。令人欣慰的是,并不是每一个到甘肃的外地人士,都带着偏见看待甘肃人。相反,一大批外地人士则积极为甘肃建设出力,左宗棠在兰州创办近代工业,彭英甲尽全力推动修建黄河铁桥,同时开办洋务,建立官铜厂和洋蜡胰子厂等新式工厂。抗战时期,大量的外地技术教育人才西进甘肃,给甘肃带来开发高潮。
努力改变现状,外地的甘肃学子们为家乡建设不遗余力
尽管来甘肃的多是二流人才,但却掌握着实权。在傲慢和偏见之下,民国年间,甘肃还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排内”。别的地方省,都是本省人排挤外省人,而兰州等地由于人才缺乏,竟然出现外省人排挤本地人的情况。著名记者范长江对此颇为感慨地写道,甘肃的知识分子,遭遇到一个特殊的难关,落到了第三四等的位置。许多外地人认为,甘肃本省人一个个呆头呆脑,毫无用处。
虽然,现状艰难,但许多在外地读书的甘肃学子,桑梓情结浓厚,他们努力改变现状,创办了《陇铎》、《陇钟》、《陇风》、《天水县省外留学总会季刊》、《新陇》和《西北评论》等杂志,反驳各种荒谬言说。当时,遍布北京、上海、南京和重庆等地的甘肃学生,以杂志为桥梁,他们尽力改变人们对甘肃的偏见的同时,也大力改变甘肃落后的思维。当时的《陇铎》杂志发行网密布省内各县,设有代销处的就有三十余县。每一县的民教馆,县立中学,均有赠阅,可以说省内很多知识分子,都是该刊的读者。
许多人写文章宣传推介甘肃,有篇文章这样写:“缺少摩天楼,缺少抽水马桶,没有跳舞厅,没有柏油路”,“但是那里并不像一般人所想像的那样荒凉”,“因为那里有无数可爱的良民,那里有无尽的抗战资源,那里有中国古文化的遗迹,那里有中国旧道德的食库;并且敦厚的风俗,诚朴的民性,只要你在那里待过一个较长的时间,你才会觉得它的可爱,它的伟大”。许多人写文章号召,真心关心甘肃,就不应该发出荒诞言论,而应该切实调查甘肃实情,想办法解决甘肃的匪患、自然灾害和民生等问题,“切实地援助西北,不应当嬉笑怒骂地藐视西北!”
这些杂志成为打破外省人士傲慢和偏见的一个有效手段。改变民众思想,交流外地信息,对促生甘肃走向近代化至关重要。
可以这样说,时至今日,当年不为人知的一幕,对我们今天建设陇原,还是有启迪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