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与利,真的不能兼得吗——来自1930年纽约的证据
融入是个复杂的概念。即使国籍更改,个人还可以通过很多选择来展示认同,是否更名即是其中之一。如果对原来的文化仍存认同,他/她会也许保留自己原来的名字。不过,这是有代价的:往小了说,来自其它文化体系的名字会在生活中造成不便;往大了说,这甚至会阻碍职场发展。Biavaschi、Giulietti和Siddique在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即将刊出的研究,借助1930年纽约地区的数据发现:改用更“美国化”的名字,对职场发展有显著的正面作用。
当时的美国,白人移民要入籍,至少需要经历以下三个步骤:首先,移民要合法入境。美国的出入境管理机构会记录他/她入境时的名字;其次,在美国居住至少两年后,移民有权在任何一个居住至少一年的州提交归化意向声明,其中包含移民此时的姓名、职业,以及性别、教育程度等其它个人特征;最后,在提交意向声明至少五年后,移民可以提交归化申请书,之后正式入籍。和意向声明一样,归化申请也会记录移民的名字、职业等多项个人信息。
文章的数据主要有两个来源:首先,作者从 http://Ancestry.com收集了将近3万名移民的意向声明和归化申请。比较纽约地区法院的数据,这部分记录占到了当年纽约州申请总数量的85%。考虑到全国有30%的入籍申请是在纽约提交,文章数据能够反映相当一部分移民的状况。其次,利用1930年人口普查数据,作者统计了纽约地区各个姓名在人群中出现的频率。通过计算移民姓名在美国人当中出现的比例,作者进一步定义了姓名的美国化程度。严格定义见上图。
职业发展方面,由于当时的统计缺乏个人层面的收入数据,文章退而求其次——将移民从事职业的中位数收入作为移民的收入。这一方法的缺陷在于:只能观察到移民在高低收入行业之间的变动,无法观察移民在同一行业内部的升降。不过,从上图还是可以看出:相比于保留名字不变或者将名字改得更不美国化的移民,将名字改得更加美国化的移民职业发展更好。此外,在提交意向声明后,提交归化申请前改名,效果要比在入境后,提交声明意向前好不少。
严格的统计分析验证了这一结论。由于其它个人特征——比如抱负大小——可能同时影响改名时间与职业变动。为了解决问题,作者使用了一重差分:通过比较个人不同时间的职业发展状况,可以排除不随时间变化的个人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控制诸多其它因素后,平均而言,改名为职业收入带来3%-5%之间的上涨。如果是从最罕有的名字(如Carmine)改成最美国化的名字(John),收益甚至可以达到22%之多。原名在美国越生僻,改名收益越大。
最后,作者对结论做了许多检验,包括:以更名方式为标准,按不同的方法对移民分组;考虑提交申请前居住时间的长度;换用其它职业分类的标准;利用语言学方面的成果,解决普查中名字一项可能存在的错讹,结果均稳健。此外,作者发现比起老移民,新移民改名的收益要更大。总之, 移民不代表认同也随之转移,但保留自己的认同又需要付出代价,比如职场发展。孰轻孰重?这样的问题不仅存在于今天,也存在于1930年,在可见的未来也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