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绍达事件——法国与英国的殖民争夺高峰
来源: 燃烧的岛群
法绍达事件,又称法绍达危机,是1898年发生在东非的一起国际事件,是英法帝国主义殖民领土争端的高潮。法国在白尼罗河上远征法绍达,试图控制上尼罗河流域,设想将英国排除在苏丹之外。最终,法国和英国-埃及军队友好地相遇(1500名英国、埃及和苏丹士兵对132名法国士兵)。但是在欧洲,这个事件演变成了战争恐慌。两个最大的殖民帝国站在了战争的边缘,双方的言辞激烈,但英国人坚定不移。最终在巨大的压力下,法国人撤退了,英国确保了英国-埃及对该地区的控制。
在 19 世纪后期,非洲迅速被欧洲殖民列强占领和瓜分。在 1885 年关于西非的《柏林会议》之后,欧洲大国开始追逐竞争尚未受欧洲国家影响的非洲剩余土地。非洲历史上的这一时期通常被现代史学称为——非洲争夺战。参与这场争夺的主要国家是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
法国人向非洲内陆的推进主要是从该大陆的大西洋沿岸(今塞内加尔)向东,沿撒哈拉沙漠南部边界穿过萨赫勒地区,该领土涵盖了今塞内加尔、马里、尼日尔和乍得。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在尼日尔河和尼罗河之间建立不间断的联系,从而对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队路线的保持控制,以控制所有进出萨赫勒地区的贸易。法国在吉布提的红海附近也有一个前哨(法属索马里兰),它可以作为横跨整个大陆的法国领土东西带的东部锚点。
另一方面,英国人希望将他们在南部非洲(南非、贝专纳和罗得西亚)的领土与他们在东非(现代肯尼亚)的领土与尼罗河流域联系起来。这个地区包括现代的南苏丹和乌干达,是实现这些野心的关键,特别是因为埃及已经在英国的控制之下。一条“红线”,即拟建的铁路或公路,从开普敦到开罗,以著名的英国钻石大亨和政治家塞西尔·罗德斯推崇,他希望非洲“涂成红色”(意思是在英国的控制下,英国的领土经常在地图上涂成红色)。
英国人自北向南跨越了非洲,后来他们确实做到了,这也意味着法国人的失败
开普敦到开罗(罗德斯的梦想)这一条线和从达喀尔到红海沿岸的法属索马里兰(现吉布提)的另一条线(法国的野心),这两条线在南苏丹东部相交,靠近法绍达镇(今科多克)。法国东西轴线和英国南北轴线不能共存,能够占领并保持两条轴线交叉点的国家将是唯一能够使自己的计划实施成功的国家。
法绍达于 1855 年由埃及军队建立起堡垒,作为打击东非奴隶贸易的基地。它位于沿 160 公里(100 英里)的沼泽河岸线的高地上,是为数不多的船只可以卸货的地方之一。到 1870 年代中期,法绍达是一个繁华的市场和行政城镇。1876 年,这个小镇被描述为“一个相当大的贸易场所,文明的最后一个前哨,在赤道非洲荒野进出或返回的旅行者可以从当地的希腊商人那里买到一些必不可少的欧洲商品。” 然而,当法国人让-巴蒂斯特·马尔尚抵达时,这座堡垒已废弃成一处废墟。
法绍达也与埃及问题有关,这是英国和法国之间关于英国占领埃及的长期争端。自 1882 年以来,许多法国政治家,特别是那些殖民主义的政治家,开始对法国不与英国一起占领该国的决定感到遗憾。他们希望迫使英国离开,并认为在上尼罗河上建立一个殖民前哨可以作为法国炮艇的基地。这样反过来又会让英国人放弃埃及。另一个提议的计划涉及建造一座巨大的水坝,切断尼罗河的供水并迫使英国人撤离。这些想法非常不切实际,但他们成功地惊动了许多英国官员。
其他欧洲国家也对控制尼罗河上游河谷感兴趣。意大利人从他们在红海马萨瓦的厄立特里亚前哨站取得了领先,但他们于 1896 年 3 月在阿多瓦被埃塞俄比亚人击败,结束了他们的尝试。1896年9月,刚果自由邦的官方领袖比利时利奥波德国王从刚果河上游的斯坦利维尔向白尼罗河派遣了一支5000人的刚果殖民军队。他们花了五个月的时间到达艾伯特湖在距法绍达约 800 公里(500 英里)的白尼罗河上,但是,他们的士兵对他们的待遇感到非常愤怒,以至于他们于 1897 年 3 月 18 日叛变。许多比利时军官被杀,其余的被迫逃离。
法国采取行动(被称为马尔尚远征),将之前征服法属苏丹的老兵让-巴蒂斯特·马尔尚上尉送回西非。他将带领一支主要来自塞内加尔的西非殖民军组成的部队,登上一艘前往中非的船只。1896 年 6 月 20 日,他率领一支只有 120 名军人和 12 名法国军官、士官和支援人员的部队抵达加蓬殖民地利伯维尔,其主要人员有:马塞尔·约瑟夫·热尔曼上尉、阿尔伯特·巴拉蒂埃上尉、查尔斯·曼金上尉、维克多·伊曼纽尔·拉格上尉、费利克斯·富克中尉、朱尔斯·艾米莉·梅杰医生、德普拉特准尉、乔治·达特中士、伯纳德中士、维奈尔中士和军事翻译兰德鲁安。
让-巴蒂斯特·马尔尚 探险家 军人
马尔尚的部队乘坐借来的比利时轮船从布拉柴维尔出发,奉命保护法绍达周围地区,并使其成为法国的保护地。他们从乌班吉河逆流而上,然后沿陆路行进(运载 100 吨补给品,包括一艘带有 1 吨级锅炉的可折叠钢制汽船),穿过丛林,到达苏丹沙漠。他们穿越苏丹到达尼罗河。两支从东部穿越埃塞俄比亚的法国探险队预计将在那里与他们会面,其中一支来自吉布提,由前往加丹加的阶梯探险队的老兵克里斯蒂安·德邦尚率领。
马尔尚深入非洲的图画
1898 年 7 月 10 日,马尔尚远征队在非洲中部艰难跋涉 14 个月后抵达,但在埃塞俄比亚人下令停止后,德邦尚远征队未能成功,随后在巴罗峡谷遭遇了事故,马尔尚的小部队因此变得孤立无援。与此同时,英国人参与了英国-埃及对苏丹的征服,从埃及向上游移动。9 月 18 日,由五艘英国炮艇组成的舰队抵达了孤立的法绍达河岸堡垒。他们载有 1,500 名英国、埃及和苏丹士兵,由赫伯特·基奇纳爵士率领,其中包括霍勒斯·史密斯-多里恩中校。马尔尚收到不正确的报告,但后来发现自己面临仅仅是外交而非军事危机。
赫伯特·基奇纳爵士
作为刚刚在乌姆杜尔曼战役中击败马赫迪军队的英埃联军指挥官,基奇纳正在以埃及赫迪夫的名义重新征服苏丹,并在战斗结束后调查法国远征队。基奇纳穿着埃及军服抵达法绍达,在离法国国旗一定距离的地方升起埃及国旗。
英埃联军抵达法绍达
双方都坚持对法绍达的主权,但同意等待国内的进一步指示。两位指挥官表现得十分克制,甚至还带有一定的幽默感。基奇纳用威士忌为马尔尚敬酒,他们一起喝酒,法国军官形容这是“为国家做出的最大牺牲之一”。更严重的是,英国人分发法国报纸给法国远征队,并且详细介绍了德雷福斯事件在法国造成的政治混乱,警告说法国现在没有条件为马尔尚提供认真的支持。法绍达的消息传到了巴黎和伦敦,激起了两国的人民各自的情感,广泛的民众愤怒随之而来,双方都指责对方是赤裸裸的扩张侵略。危机持续到 1898 年 9 月和 10 月,英国皇家海军起草了战争命令并动员了预备队。
反法漫画:一只法国贵宾犬乞求英国斗牛犬的残羹剩饭。
在海军方面,局势对英国非常有利,法国代表在危机后承认了这一事实。几位历史学家称赞马尔尚的冷静。但是对于新任命的法国外交部长泰奥菲勒·德尔卡塞来说也很无奈:“他们(英国)有士兵,我们(法国)只能口头争论。”。此外,他认为在与英国的战争中没有优势,特别是因为他渴望在未来与德国发生任何冲突时获得英国的援助。因此,尽管这助长了法国民族主义和仇英情绪,但他努力要求和平解决危机。在10 月 13 日法国报纸的一篇社论中写道:“德国一直在打我们的脸。我们不要向英国伸出我们的脸。”
反英插图,标题为“暹罗、埃及、苏丹和其他地方的英国人
根据法国民族主义者的说法,法国的投降清楚地证明了法国军队已被支持德雷福斯的“叛徒”严重削弱。然而,1 月份德雷福斯事件的重开极大地分散了法国公众对非洲的注意力,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质疑在非洲如此偏远的地区开战是否明智,1898年11月3日,法国政府悄悄下令其士兵撤离,危机和平结束。马尔尚选择通过阿比西尼亚和吉布提撤回他的小部队,而不是乘坐汽船沿着尼罗河进行相对快速的航线,因为那将穿越英国控制的领土,我想他肯定不会那么做。
这对英国来说无疑是一次外交胜利,因为法国人意识到,从长远来看,他们需要英国人的友谊,以防法国和德国之间发生战争。两国政府之间发生了短暂的意志之争,英国人坚持要求法国立即无条件地从法绍达撤军。最终法国人不得不接受这些条款,法国的妥协为1904年的友好协约中更密切的英法关系开辟了道路。
1899年3月,《英法公约》签订,约定以尼罗河源头和刚果河为界线。
法绍达事件是英法之间最后一次严重的殖民争端,其经典的外交解决方案被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是促进协约国组建的原因之一。参与该事件的两个主要人物(马尔尚和基齐纳)被纪念——一座 116 米(381 英尺)的公路桥被建造,横跨索恩河,于 1959 年在法国里昂市建成。1904 年,法绍达正式更名为科多克,位于现代的南苏丹。
这一事件引发了法国外交政策中的“法绍达综合症”,这是指法国试图在已受到英国影响的地区主张法国影响力的困难。因此,它被用来与其他后来的危机或冲突进行比较,例如1945年的黎凡特危机、70 年代比夫拉的尼日利亚内战和1994年的卢旺达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