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战例:为何说加里波利战役为现代战史里重要战事?
作者:流浪的橡树
登陆作战,即一方军队跨海作战,实施陆、海军两栖攻击,以夺取对方占据岛屿、海岸等目标,或在岛屿、海岸建立滩头阵地,为后续作战创造条件的两栖作战。
诸如二战欧洲战场的诺曼底战役、太平洋战争的硫磺岛战役、朝鲜战争的仁川战役、国共内战的登步岛战役等等,都是非常典型的登陆作战。
就军事角度而言,登陆作战按作战规模,可分为战略、战役和战术性登陆作战;按战场地理属性,则可分为海岸登陆作战和抢岛登陆作战。按战场区间、作战距离,又分为近距离登陆作战和远距离登陆作战。
此外,就作战态势而言,登陆作战又分为由舰到岸、由岸到岸和综合到岸等几种态势。
现代战争的登陆作战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盛行、成熟,再到战后世界各地战争多次出现登陆作战,登陆作战作为一种战争形式,全程贯穿多军种、多兵种合同作战,且因受大自然影响存在极大不确定性,双方密集投入技术性火器,作战关系抢夺战略、战役、战术主动权等等因素影响,使得登陆作战之严酷、惨烈,远超一般的陆战。
因而现代战争的登陆作战出现以来,就颇为世界军事强国重视。
今天为大家讲说早期的现代登陆作战的一场典型战事,加里波利战役。
1914年9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线的法国北部马恩河战场,德军从比利时领土进行大纵深运动穿插作战,锋芒直逼法国腹地。
——如此的大纵深运动穿插作战,实为一战早期颇为流行战术。
在35年以后,即在辽沈战役期间,林彪指挥东野南下攻打锦州;淮海战役期间,刘伯承指挥中原野战军奔袭宿县等战例,基本作战原理高度类似。
为此英法联军火速调兵,赶往马恩河战场与德军进行会战。
德军未及调整进攻路线,只得在马恩河一线与英法联军全面交战。于是马恩河战场也就成为德军与英法联军的主战场。
战至9月11日,英法联军力挫德军攻势,迫使德军后撤转入防守态势。
当时英法联军与德军在马恩河战役共计投入150万大军,经此一战,双方物资消耗极大,其中法国、德国的军队伤亡更是超过20万人。战事空前血腥,一时震惊世界。因而大战之后,双方元气大伤,无法再次发起攻势,都是被迫转入了防御态势。
西线战场继续陷入沉闷、僵持、呆滞的“血肉磨坊”作战消耗的局面。法国方面鉴于法军在马恩河战役损失尤其惨重,又被德军重兵压境逼压,因而提出以协约国主力进行“外围战略”,开辟新的战场,解困马恩河战场。
同时第一次马恩河战役结束,奥斯曼帝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策应德国,加紧南线攻势。如此态势,使得处在德军、奥斯曼战略夹击态势的沙俄颇感吃力。
再加上一战爆发,德国曾将两艘无法撤出地中海的新式战舰赠与奥斯曼帝国,使得奥斯曼帝国海军力量增强,得以封锁黑海航道,截断了西欧援助沙俄的通道。使得少有不冻港的沙俄海运在进入冬季之后,急速萎缩到战前的百分之五的地步。使得沙俄军事、经济、民生等方面物资难以为继,国力军力下滑,极度不利协约国继续战争。于是协约国帮助沙俄脱困,刻不容缓。
作为协约国的老大,英国既面对法国、沙俄请求开辟南线战场的压力,同时陈兵西线的惨烈消耗,也使英国国内舆论、民声对英军战略大为不满。因此尽快开辟新的战场也就成为英国军政顶层的必然决策。
可是新的战场,选在哪里?
英国陆军和协约国陆军方面,有两个选择。
其一,在波罗的海沿岸选址登陆,照搬德军战法,长途运动穿插,直击德国后背。
其二,选择在希腊萨洛尼卡港登陆,外交武力同时施压希腊,进击塞尔维亚地区,切断奥斯曼帝国与德国、奥匈帝国的战略联系。
此时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异峰突起,提出了第三套作战方案:
以强大的英国皇家舰队为核心,集中协约国陆海军,在南线开辟新战场,占领黑海以南门户达达尼尔海峡。进而英法联军的陆、海军继续攻击、控制黑海海峡,在加里波利半岛登陆,釜底抽薪,重拳打掉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就此实现逼降奥斯曼帝国、战略包围德国、完成对沙俄盟友的援助等等战略目的。
这一年历史课本上那位冰雪聪明、气宇轩昂的丘吉尔刚满40岁,血气方刚,身居高位,满腔热血,斗志昂扬。他提出以海军为主,陆军配合,长途奔袭加里波利,一举打掉奥匈帝国的作战方案,从理论与战略方面去看,确实有着较大的价值。
不过鉴于当时的通讯状况、气候与其他自然状况,以及世界陆、海军尚未有大型联合作战经验,英法联军陆海军也无相应演习、训练等等情况,这一作战计划承载丘吉尔饱满的个人情绪,确实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极富口才的丘吉尔争取到英法军界高层的普遍支持,旨在争夺达达尼尔海峡控制权和釜底抽薪奥斯曼帝国的加里波利战役,就此提上日程。
对于德国、奥斯曼帝国等同盟国而言,达达尼尔海峡同样重要。尤其德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海军方面更是认为,达达尼尔海峡的控制权得失,将直接关系、决定一战走势。
当时控制奥斯曼帝国军政实权的三帕夏,恩维尔帕夏、杰马勒帕夏、塔拉特帕夏等三人,即邀请德国军事顾问奥托·赞德尔斯辅佐奥军陆海军,以陆军第5集团军近9万兵力,在加里波利半岛及达达尼尔海峡布防,依托半岛复杂地形构建体系化防御工事,严阵以待协约国可能发起的攻势。
加里波利战役第一阶段战事示意图。
1915年2月19日,英法联军出现在加里波利半岛外海。在这个由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司令萨克维尔·卡登上将负责指挥,有着62艘战舰的英法联军舰队里,却没有配备陆军协同作战。丘吉尔和英国皇家海军高层都希望以海军,以及海军陆战队发起进攻,夺得加里波利战役的胜利。
英国海军陆战队最先创建于1664年查理二世时期,是世界上建军最早的海军陆战队,也是英军在一战期间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精锐部队。
不过与我们熟悉的现代的美国、中国等海军陆战队不同,英国海军陆战队分为舰队分遣队和陆上作战队,不仅负责两栖作战和陆战任务,还要负责舰队所有驱逐舰及其以上级别战舰的一座主炮和部分副炮的火力操控。他们既是舰队的水兵,在两栖作战时候又是陆战主力。
面临作战任务既广泛,又艰巨,因而,英国海军陆战队久经战争淬炼,确有超越一般军队的强大战力。不过如加里波利战役这样的大型两栖作战,英国海军及海军陆战队也是第一次遇到。
1915年2月19日,卡登指挥英法联军舰队炮击达达尼尔海峡沿岸奥斯曼军队防御工事,同时缓慢、细致进行扫雷行动。
如此磨磨蹭蹭到了3月3日,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卡登的副司令海军上将约翰·德·罗贝克,以及法军方面均对卡登保守作战极为不满。于是卡登只得指挥舰队火力压制奥斯曼帝国海岸火力,调集英海军陆战队发起登陆作战。
因为海岸水雷尚未扫清,英法舰队只能以远距离炮火射击。再加上大量英国海军陆战队官兵离舰登陆,英国皇家舰队火力减弱,英法联军舰队舰炮无法有效压制对方岸防火力。等到英国海军陆战队靠岸登陆,立足未稳,即遭奥斯曼帝国陆军猛烈反击,当即伤亡惨重,败退海上。
如此惨败,卡登上将恼怒丘吉尔胡乱指挥,丘吉尔则怨恨卡登上将作战不力,两人电报互怼,怨天尤人。丘吉尔愤怒之下,提议内阁罢免了卡登上将职务,而以他亲信的海军上将约翰·德·罗贝克接任了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司令及英法联合舰队司令。
3月3日,卡登上将随英军伤员一起离开舰队回国。罗贝克新官上任,情绪振奋,当即调动舰队,预备向加里波利半岛的对方要塞发起全面攻势。
3月16日,英国内阁会议接受陆军作战方案,决定以英国本土陆军总司令、陆军上将汉密尔顿出任英国地中海远征军总司令,统帅陆、 海军进行加里波利战役。就此,英国陆军部队奉命从本土出发,进军加里波利战场。
与此同时,丘吉尔为使得海军抢占头功,也就急令罗贝克抢先发起新一轮进攻。
3月18日,罗贝克自恃英国皇家舰队超强火力,指挥舰队逼近奥斯曼帝国海岸要塞抵近炮击,一举打掉其临外海的主要炮台。奥斯曼帝国岸防陆军被英法舰队强大炮火震慑,四面溃散。
罗贝克大喜之下,急欲建功,指挥英法舰队16艘战列舰、巡洋舰冲向达达尼尔海峡,预备扩大战果。就此,噩运当头袭向英法联军。
1915年3月18日,被水雷炸毁的无敌号战列舰。
因为未及清扫水雷,冲进达达尼尔海峡狭窄航道以后,就在英国海军陆战队预备发起登陆作战之时,英法战列舰、巡洋舰体型庞大,不及避让水雷,随着轰隆隆系列巨响,3艘英国战列舰无敌号、不屈号、海洋号,1艘法国战列舰布维号等相继撞雷、沉船。登陆作战被迫中止,英法舰队进退失据,乱作一团。
同时因为英法联军舰队猛烈炮袭打击奥斯曼帝国海岸要塞主要炮台,奥斯曼帝国陆军也是惊慌失措,四处溃散。
罗贝克当即傻眼,为避免战列舰再遭损失,他下令舰队停止进攻,退出达达尼尔海峡。罗贝克这一决策让几乎崩溃的奥斯曼帝国陆军得到调整、反击的机会。在奥托·冯·赞德尔斯的德军军事顾问团指挥下,奥斯曼帝国陆军上校凯末尔率第19师发起反击,恢复了海岸防线,使得凯末尔得到了“伊斯坦布尔救星”美誉。
——这位凯末尔,便是凭借加里波利战役战功,崛起成为与早期苏联领袖齐名的,对远东革命影响极大的土耳其之父。
至此罗贝克只得指挥舰队退却,加里波利战役第一阶段攻势结束。
英法联合舰队在达达尼尔海峡首战失败,使得信奉英法联合舰队战无不胜的协约国、丘吉尔尤其深感发起加里波利战役,如无陆军联合作战,断难赢得胜利。为此邱吉尔致电罗贝克,要求海军配合英国地中海远征军总司令汉密尔顿指挥。
协约国方面调整战略,决定以陆军为主要攻击力量,抢在达达尼尔海峡西岸加里波利半岛登陆,从陆上夺取奥斯曼帝国陆军守卫的海峡要塞,继而陆海配合作战,夺得达达尼尔海峡控制权。
1915年4月25日拂晓,在汉密尔顿指挥下,260多艘协约国军舰、战船从希腊利姆诺斯岛穆兹罗斯港出发,抵近加里波利半岛最南端赫勒角,在战前选定的五个登陆点发起登陆作战。
这次作战,协约国方面集中了英、法陆军之外,还有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队组成的“澳纽军团”,印度军团,俄军等,总兵力近8万人。
登陆之初,协约国军因为突然发起登陆作战,多点出击,奥军不及预备,被动应对,使得协约国陆军轻松完成登陆。
但由于英法联军为首次实施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海军方面既有明确的两栖登陆作战计划,却没有及时交付陆军,以至于英国地中海远征军总司令汉密尔顿本人匆忙赶到战场,也不知后续作战作战计划。因此登陆协约国军未及顺势进攻纵深,也没有构建滩头阵地,因而耽误了宝贵的2天时间。
4月27日,随着奥斯曼帝国陆军第5集团军居高临下向低洼赫勒角发起反击。协约国军兵力、火力不及对手,英法联合舰队又被水雷逼迫不敢靠近,因而陷入被动作战,伤亡极大。
尤其协约国的澳纽军团,他们缺少作战经验,装备落后,更没有任何登陆作战概念、训练。因而澳纽军团登船之时,完全没有明确作战计划,全军既无携带火炮等重火力武器,也无携带堑壕修筑器械、医药等物资。遇到激战,伤亡惨重,可想而知。
——现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将4月25日澳纽军团登陆日,定为澳纽军团日,以纪念加里波利之战阵亡的军团将士。
如此数日鏖战,双方血肉绞杀,遗尸遍野,不及收拾战场之间,风景秀丽的加里波利半岛气候回升,春暖花开。于是,疟疾、痢疾流行战场。
疫情袭击,双方僵持加里波利半岛南端赫勒角,将士顿成灾民,双方非战斗死亡人数急遽上升。就此,协约国方面就加里波利战役出现空前争执。
加里波利战役后期,奥斯曼帝国第5集团军在加里波利半岛的布防图。
法国、沙俄和英国海军方面坚持进攻,英国陆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方面则提议撤军。作为英国地中海远征军总司令,汉密尔顿坚决反对撤兵。最终汉密尔顿得到丘吉尔支持,等来了1个师的援军,并且在1915年8月6日,集中4个师的兵力在加里波利半岛腰部的苏弗拉湾登陆,再次向奥斯曼帝国陆军防线发起攻势。
自半岛蜂腰登陆,截断对手补给线,这是多年以后麦克阿瑟实施仁川登陆的提前版本。
不过协约国军战力并没有绝对优势,同时整个协约国军登陆作战缺乏有效通讯,战场组织指挥效率低下,使得登陆战发起以后,各部各自混战,登陆战则变成了一场毫无头绪的乱战。
在加里波利半岛,奥斯曼帝国陆军已经抢在半岛有利地势,修筑了体系化的工事,装备了德国优先供应的火炮。
协约国登陆部队既无统一指挥,各自发起进攻,陆军缺乏重火力支持,又得不到外海游弋的强大的英法联合舰队火力援助,于是协约国军登陆部队只好依靠步兵冲锋决战,使得加里波利半岛战场鲜血淋漓地变成了马恩河战场翻版。
仅在8月6、7、8日三天,协约国方面屡次进攻失败,阵亡官兵即超万人。战事持续到10月,协约国方面相继投入战场近50万大军,伤亡近半,尤其英军先后投入陆海军41万人,伤亡超过20万人。法军陆海军伤亡近5万人。
在奥斯曼帝国方面,大约先后投入战场兵力超过50万人,战场死亡同样在25万人以上。
字面上看去,交战双方伤亡数字接近。但是,就战役价值而言,奥斯曼帝国军队挡住了协约国军攻势,成功守住了加里波利半岛和达达尼尔海峡。而协约国军一方,则伤亡惨重,骑虎难下,无法实现战役目标。
两军就此相持,加里波利战役也就在疫情、战事交错间,苦耗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最著名的血肉磨坊之一。
这场战役持续数十日,双方激烈对战,大量战场遗尸无法收拾,天气炎热,疫情加剧,作战双方深陷疫情灾区,伤病、伤亡无以计数,官兵更是痛苦不堪。
英国内阁会议鉴于加里波利战场诸多不利,虽然不承认加里波利战役已经失败,但是,会议还是决定终止加里波利战役。
1915年10月14日,英国方面否决丘吉尔、汉密尔顿坚持加里波利战场提议,撤销汉密尔顿职务,以查尔斯·门罗中将为英国地中海远征军总司令,指挥协约国陆海军自加里波利半岛地区全面撒退。
查尔斯·门罗中将奉命组建了一个包括陆军、海军将领的司令部,开始制定撤退计划,并且于1916年1月9日,全部、顺利地将协约国陆海军撤出加里波利半岛和达达尼尔海峡地区。
门罗及英军实施的这次撤退,被公认为现代战争史上首次的、经典的、成功的两栖撤退。这次协约国军的两栖撤退,即为之后24年,英法联军在1940年5月25日再度实施敦刻尔克两栖撤退的预演。同样也为朝鲜战争期间的兴南大撤退的预演。
就此,加里波利战役落下帷幕。
1916年1月7日赫勒角海滩,正在撤退的协约国军。
加里波利战役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欧洲战场的大战,平常少为人知,但是对军迷而言,加里波利战役确为战争史上一次具有书签性质的战事。
回望历史,不难发现,英法联军及协约国军寻隙同盟国薄弱环节,向奥斯曼帝国发起加里波利战役,从最初以英法联合舰队为主的单独两栖登陆作战,到协约国军陆、海军协同的两栖登陆作战,再到协约国陆、海军两栖撤退,由于英军及协约国在绝对战力、作战计划、物资准备、陆海军协调、两栖作战指挥和后勤保障等等方面均有极大的失误、欠缺,确属一次战略无效的作战。
不过,作为现代战史上的首例现代登陆战,加里波利战役涉及的多军种、多兵种协同作战、后勤保障、通讯、气象及疫情等问题,以及两栖登陆作战涉及的诸多战术战略问题,确属近代化军队向现代化军队演化的门槛问题。
事实上,作为现代战史的教科书级战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加里波利战役即为美国、英国、日本等国专注研究。
此后在中国抗日战争、太平洋战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于二战以后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诸多两栖登陆作战,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为了有着国力优势、战力优势一方,实施战略决胜对方的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