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英雄 ——法国电影《光荣岁月》
作者:惠忻 来源: 战甲网
法属北非的光荣之路
近年来,欧美国家拍摄的二战题材影片开始关注那些曾经在战争中浴血奋战,却一度被主流社会忽略的群体。比如美国拍摄了反映印第安密码战士的《风雨者》,而法国则拍摄了这部《光荣岁月》。
在半个多世纪前的非洲,长期遭受歧视的法国殖民地后裔,虽有宗主国国籍,却从未真正享有过法兰西公民的权益。但在二战战场上,却有这样一批来自非洲大陆的战士,将勇气、力量、鲜血、甚至生命奉献给法国。
身为北非阿裔后代的导演波查雷伯,以全新的视点,将这段被忽视的历史搬上银幕,既讨论了民族关系的敏感话题,又是对牺牲在反法西斯战场上的先辈英灵的绝佳告慰。
影片选取了一个法语电影从未涉及过的叙述角度:从四个北非殖民地军团士兵的眼中,来看待解放“祖国”的那场战争。
本片作为阿尔及利亚官方选送作品参加了2007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逐。第5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光荣岁月》中的五个男演员加梅勒•杜布兹(Jamel Debbouze)、萨米·纳塞利(Samy Naceri)、罗什迪·泽姆(Roschdy Zem)、塞米·鲍亚吉拉(Sami Bouajila)以及伯纳德·布兰卡恩(Bernard Blancan)凭借在该片中的出色表演获得最佳男演员奖。
历史背景
1940年6月22日,在距5月10日德军开始闪击西欧仅六周之后,以贝当为首的法国政府向德国投降,并在法国南部成立了亲纳粹的维希政府(Régime de Vichy)。
同月18日,戴高乐将军第一次在伦敦向法国发表广播演说,呼吁同胞在他的领导下继续抗战。6月25日,戴高乐将军创建并领导法兰西民族委员会(后改称自由法国政府,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
非洲军团进入法国,他们作为解放“祖国”的英雄受到了法国居民的热烈欢迎
与英美盟国相比,此时的法国本土已经全部沦陷。而且由于之前法国在军事上的表现实在令人失望,使得法国在盟国中的地位和形象都大受打击。因此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政府自然就要承担起解放祖国的使命,同时要在这一过程中恢复和重塑法国作为欧洲大陆强国的地位和形象。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然而,组建军队所需要的武器装备可以由美英盟国提供,兵源的短缺却成了自由法国政府当时面临的最大困难。
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中,成功到达英国的法军只有九万余人,而且绝大多数人都是手无寸铁。在这种情况之下,讲法语的北非法属殖民地的阿拉伯人和黑人便成为自由法国惟一的兵源。
来自法国的征兵者于是对从未踏上过法国土地的阿拉伯人和黑人们发表演说,号召他们参军解放祖国法兰西。于是,总共有13万阿拉伯人和黑人加入了自由法国军队,成为了这支20余万人的部队的主力。
这支自由法国部队参加了解放意大利的战斗,并从普罗旺斯攻入法国,一直打到法国北部与德国接壤的阿尔萨斯地区。
其实,殖民地士兵为宗主国作战的情况早已有之,一战时期欧洲战场上就曾经出现过非洲士兵的身影。而在二战中,不论是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军队,还是作为德国傀儡的维希政府军队,都有相当数量的来自非洲殖民地的士兵。
影片中的北非殖民地军团士兵
非洲军团中的黑人士兵
阿尔及利亚士兵则身穿美式军服,头戴M1钢盔,相比之下军容更加整齐一些
自由法国非洲军团中的摩洛哥士兵,身穿长袍,头戴英式钢盔
本片延续了经典二战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的故事设定,即“大背景,大纵深,小人物”。
几个来自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和其他法属殖民地的阿拉伯人怀着不同的动机加入自由法国非洲军团,有的人单纯地希望为解放“祖国”出一份力,有的人希望摆脱贫困的命运,也有的人希望在军队里得到晋升,进入法国人认可的主流社会。
片中的这些殖民地士兵来自北非的阿拉伯国家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他们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因此也有国内影迷将本片称为“法国版回民支队”。即使是在战场上,士兵们也一直保持着穆斯林的生活方式和习俗。
在意大利,进攻德军阵地之前的清晨,穆斯林士兵们来到小溪边洗手、洗脸,做完晨礼之前的小净,再诵读经文;而在战斗中阵亡的战友,也按照穆斯林的习俗,不用棺椁,而以白布裹身下葬。
在法国寒冷的冬天,许多非洲军团士兵仍然穿着凉鞋
德军通过宣传单向非洲军团士兵散发的用阿拉伯语书写的传单
从首战意大利告捷,到解放阿尔萨斯,有很多非洲兄弟从此长眠在了异国的土地上。
然而,同样是为解放法国反抗法西斯而战斗,他们却从来没有得到过与法国籍士兵平等的待遇——伙食上厚此薄彼;长期驻守阵地得不到休假;好不容易盼来的劳军演出,竟然是在殖民地士兵看来索然无味的芭蕾舞;当寒冬来临,殖民地士兵却还穿着单衣凉鞋。长期受到如此不平等的待遇,使得民族独立和平等、自由的意识开始在殖民地士兵的心中萌发。
在影片中,德军用宣传弹向非洲军团的阵地散发劝降传单,非洲军团士兵对此不屑一顾,然而,传单上的一句话却准确地预示了未来:“…非洲自由独立的日子就要来到了”。
影片中的武器装备
在本片中,自由法国北非殖民地军团装备的轻武器和军服、装具等基本上为美英援助的,这主要是由于法军在敦刻尔克撤退时丢弃了大批武器装备和物资。然而,在满眼的美英武器装备之中,也夹杂着一两件地道的法军制式装备,标识着使用者的国籍。
首先是法国特色的亚德里安钢盔。
在一战时期的某次战役中,法军一处阵地遭遇敌方炮击,一名炊事兵在慌乱中将炒菜的铁锅扣在了头上,结果他的战友全部在炮击中阵亡而只有他活了下来,只因为那口铁锅保护住了他的头部,使他受到致命伤害的几率大大减小。
后来此事被法军将领亚德里安得知,于是命令给每名士兵都配发“铁帽子”,这就是钢盔的来历。这种由亚德里安将军钢盔下令设计的钢盔也就被称为“亚德里安钢盔”。
头戴亚德里安钢盔的非洲军团士兵
阿博代尔卡德用MAS 36步枪向德军射击
亚德里安钢盔世界上第一款实用型钢盔,直到二战时期法军仍然在使用。不过,与二战时期其他国家军队装备的钢盔外型简洁而易于加工生产相比,亚德里安钢盔的外型风格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了,钢盔顶部的纵向隆起明显带有中世纪骑士时代头盔装饰的痕迹,而更加要命的是法国人居然还在每一顶钢盔的正面安装一个表示使用者所属兵种的金属标志!
例如上面这顶亚德里安钢盔正面带有“RF”字样的是步兵兵种标志,此外,炮兵、骑兵、医务兵等各个兵种都拥有独立的标志,还有一些拥有荣誉称号的部队在钢盔正面安装自己部队的标志,种类繁多。
其次就是法国MAS Mle.1936旋转后拉枪机式步枪(以下简称MAS 36步枪)。
MAS 36步枪枪身铭文
MAS 36步枪由法国D’Armes de Saint-Etienne制造厂开发,二战爆发时已经正式开始列装。该枪全长1020mm(枪管长574mm),净重3.8 公斤,使用7.5 x 54 mm步枪弹,弹仓容量5发,枪机拉柄在闭锁状态下向前下方倾斜。MAS 36步枪比较有特色的地方是位于枪管下方的刺刀。
MAS 36步枪枪机
与亚德里安钢盔类似,法国人设计的MAS 36步枪的刺刀也十分的“复古”。
早期滑膛枪的刺刀是将圆柱形的刀柄插入枪管内固定的,而MAS 36步枪的刺刀仍然采取这种固定方式,只不过设计者在枪管下方的枪身内专门设计了用于收纳和安装刺刀的收纳仓,平时刺刀刀尖向后插入收纳仓中,刀柄外露在抢管口下方;需要使用刺刀时,将刺刀从收纳仓中拔出,调转方向将刀尖向前,刀柄向后插入收纳仓中并通过卡笋固定。
MAS 36步枪准星、枪管口和刺刀
MAS 36步枪配备的刺刀
这也是MAS 36步枪外型上的最大特点。
本片中出现的唯一一件重武器就是曾经在阿拉曼战役中大显身手的英制25磅炮。在意大利进攻德军阵地一战中,当非洲军团在遭到德军密集火力阻击的时候,自由法国部队的炮兵及时提供了火力支援。
非洲军团配属的英制MK3型25磅加农榴弹炮连,在前沿观测所的指引下开火压制德军火力点
直到二战时期,英军仍然保留着前装滑膛炮时代使用炮弹弹丸质量而不是火炮身管口径表示火炮规格的习惯。25磅炮的口径为87.63毫米,该炮采用了极为少见而独特的圆形座盘和弓形箱式炮架,二者配合使用可以使火炮拥有360°的方向射界。
MK2型25磅炮的最大射程为12250米,本片中出现的是在MK2型25磅炮基础上改进而成的MK3型,在炮管口处安装了双室制退器,可以发射穿甲弹。
25磅炮是英军第一种兼具榴弹炮和加农炮两种弹道特点的火炮,既可以作为榴弹炮打击隐蔽在遮蔽物后面的目标,又能作为直瞄火炮以高初速和低伸弹道打坦克。
影片结束前的阿尔萨斯保卫战中,进攻的德军士兵使用了RP54反坦克火箭筒作为攻坚武器。
RP54及其前作RP34都是德军通过对1943年突尼斯战役中缴获的美制“巴组卡”火箭筒进行仿制的成果。RP54全重10.5公斤,口径88毫米,发射RPGr4992火箭弹,有效射程150米,破甲厚度可达200毫米。
这样的威力在片中德军用来摧毁普通建筑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与RP34相比,RP54增加了护盾,使得射手不必再为了躲避发射时产生的尾焰和浓烟而穿戴防护服和防毒面具。
与美国好莱坞制作的二战题材影片相比,《光荣岁月》在复原二战场景的细节方面显得过于简单。并且有几处细节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首先是图中正在运送伤员的这名医务兵,腰间围着美制勃朗宁自动步枪的弹匣袋,显然与他身后的MAS 36步枪不相配。当然也不排除这名医务兵将勃朗宁自动步枪弹匣袋用作盛放医药急救用品。
他头戴的美式M1钢盔前后左右四面都漆有白地红十字图案,用以表示其医务兵的身份。而据笔者的印象,在伊斯兰国家代表医疗救护的符号是红新月,不应该出现红十字图案。
影片中自由法国部队中的法国军官佩戴的臂章
现代法军佩戴的国籍臂章
另外,影片中法国军官所佩戴的三色国旗臂章疑似直为现代的法国军队的国旗臂章,而似与当时的自由法国部队所使用的臂章样式不同。
在意大利的战斗中,德军居高临下,使用著名的MG-42机枪和迫击炮阻击进攻的非洲军团士兵
黑人士兵在山顶上升起蓝白红三色旗,非洲军团首战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