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时留学中国,除了大脑和嘴,别的中国全承包
张宏杰
前段时间,中国各地的大学特殊优待外国留学生的事情,引起网络舆论的轩然大波。具体情况我无由了解,不好多说,不过太阳底下无新事,优待留学生在中国本也不是创举,而是自古有之,我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留学生待遇情况。
中国从隋代开始,就有接待外国留学生的制度安排,以清代接待留学生的制度最为完备。
清代对留学生工作都非常重视,外国留学生一切从优,到中国来留学除了带一个大脑和一张嘴,别的中国全承包了。因此国子监内学习的留学生与国内学生,实行简单粗暴公开的差别待遇,毫不掩饰。
第一,留学生宿舍条件比国内学生好至少一倍。
清代国子监的住房条件非常紧张,很长时间之内甚至老师的住房都无法解决。但是清政府特别规定,琉球留学生入住国子监,给予最高住房条件,具体讲是每人一间卧室,还附带澡堂和厕所,条件非常高级。
那么中国学生的待遇如何呢?在乾隆年间以前,国子监的中国学生是没有宿舍的,只能自费租房或者走读。
第二,除了住宿以外的其他方面的待遇,国内学生和留学生相差也很大,生活待遇比国内学生至少好五倍。
作为唯一一所国立最高学府,清代国子监的学生都是国家重点培养对象,所以学生上学是由国家供给经费的。内班生的待遇是每月给膏火银一两,外班生每月二钱。
那么外国留学生的待遇怎么样呢?清代康熙年间明文规定,对琉球官生“每月朱墨纸笔并银各一两五钱”。也就是说,有一两五钱的零花钱,除此之外,所有生活和学习物品,都由中国免费提供。不光供吃,还管穿。甚至连他们的仆人也包吃管住还发衣服。而这些待遇,中国学生统统没有。
第三,留学生的死亡抚恤是中国学生的几十倍。
除了吃穿花用,衣食住行,中国政府还考虑到了留学生在中国可能出现的其他各种情况。比如如果留学生在中国期间不幸病故,怎么处理?清政府早有预案,通常会发好棺木一口、围棺好绸一匹等物,送至近京张家湾利禅庵茔地安葬。然后赐给每人三百两白银。这三百两,一百两用于修坟,二百两由贡使带回,交死者父母做养赡之费。也就是说,连外国留学生父母的后半生也由中国政府承包了。即便是死在路上的留学生,也一样待遇。
那么中国学生的抚恤标准是多少呢?《清会典·国子监》专门记载,学生上学期间,如果不幸病故,国家抚恤银按籍贯省远近区别规定。“直隶四两;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湖北、山西、奉天,八两;陕西、湖南、江西、浙江,十两;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甘肃、福建,十二两。”
也就是说,留学生的抚恤标准,是中国学生最高标准的二十五倍,最低标准的七十五倍。
我写这篇短文,除了看原始资料,也参考了几篇论文,其中重点有刘志敏、田玉琴的《国子监与外国留学生》等,在此特表感谢。这些论文一般都有这样一句话做为结尾,我也偷懒抄在最后,以为豹尾:“明、清朝廷对外国留学生的重视和礼遇,成为中外教育史以及中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