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物学家讲历史
项羽灭秦后,顺应潮流,大封诸侯王,将天下重新分为包含自己在内的十九个王国。经历秦朝的短暂统一,天下重新进入诸侯并立的时代。刘邦打败项羽后,这些诸侯基本消失,他又先后册封了八位异姓王。然而到了汉高祖十二年,刘邦剪灭了大多数的诸侯,并与大臣们以白马盟誓,后世“非刘氏不王”。从项羽创立的诸侯共天下,到刘邦的家天下,短短十二年,何以发生如此剧变。
项羽的谋算
很多人认为项羽不应该让天下重新分裂,至少该把自己的封地定在关中。但很容易忽略的一点是项羽只是反秦联军的盟主,他麾下的四十万军队,有很大比例并不是直属部队。除了盟主,项羽的身份是楚国的臣子,分封也是以楚怀王熊心的名义进行的。如果项羽要在这个分封大会上立个天下共主,那也应该是他的上司楚怀王。而事实上项羽的确给怀王留了一个有名无实的“义帝”称号,奉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
项羽分封既是战后犒赏功臣的例行之举,也是顺应民意,至少是顺的六国遗族的意愿。在这新封诸王中,西魏王魏豹,韩王韩成,代王赵歇,齐王田都,义帝熊心都是秦国所灭的六国王室后裔,其他诸侯王基本都是他们的部将或秦国降将。从某种意义上说,六国都复国了,只不过在他们的基础上又成立了许多新的诸侯王。比如项羽在旧韩地册立了韩王和河南王,二分韩地。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后,为了迅速壮大实力,派人四处寻找六国王室后人,立他们为王,号召六国旧地的民众起来反抗秦国。这一招很见效,从辽东到长江,几乎是一夜之间就被六国光复。这里面难免有冒牌的,如燕王韩广本是赵国底层官吏,因率先带兵进入燕境,自立为燕王。还有理不清的,齐国境内田氏后裔很多,彼此不服,在项羽分封前就出现了两个齐国,后来更是齐王、胶东王、济北王三王并立。
六国能够迅速复国,说明六国复国还有深厚的民意基础。六国亡国间隔时间不长,各国王室也都留有后裔。这里面有着巨大的历史惯性,从东周开始算,诸侯并立的状态延续了五百多年,而秦国统一只有短短十多年。项羽的联军从将军到士兵,绝大多数人出生时母国还没亡国。许多人从贵族沦落为平民,加上秦国法制严苛,统一前后个人境遇的巨大反差,让复国意愿着实强烈。
项羽分封前,称王的诸侯只有燕王韩广、齐王田市、赵王赵歇、韩王韩成、魏王魏豹、楚王熊心,所辖领地大体上也是旧六国的格局。按照之前的规划,关东之地归六国,关中归属于先入关者。将天下恢复到秦灭六国前的格局,六国王室不变,只有祸首秦国换新王。
项羽野心并不小,早早就发出过“彼可取而代之”的志愿。实现这个目标第一步是灭秦,业已完成。第二步是获得称王的合法性,当前的局势是只有六国王室后人在称王。要想打破这个局面,最佳方式就是册立六国王室之外的人为新王,破除只有王室后人可称王的规则,这样项羽再称王就不会遇到丝毫阻力。
对于项羽来说,麾下各路将军成为新王最好的人选。联军主帅的积威之下,他们对项羽心怀敬畏,而且手握重兵,完全有能力和本国国王掰手腕。六国诸侯完全没有能力反对,只能吃下哑巴亏。
项羽在分封中层层压制刘邦,先是将他赶到汉中,北面又部署了三个秦国降将,堵住他东出之路。但是打压刘邦并不是唯一的目的,分化削弱旧六国才是更重要的目标。燕将臧荼被立为新燕王,原燕王韩广被赶到偏远的辽东;赵王赵歇迁到代地,赵将张耳占据赵地;韩国和魏国分别拿出一部分土地给赵将申阳和司马昂为王,这才免于搬家;楚将英布、共敖、独立势力吴芮各分得原楚国的部分土地;齐国则被三分,其中两部给了齐将田安和田都。
旧六国势力中,赵国和齐国最强,项羽对他们下手也最重。赵王不但被赶到代北,三名实力将领张耳、申阳和司马昂又被剥离出来,实力大降。而齐国复国后,被田荣兄弟占据,却与项羽不和,项羽便封两名齐地出身的田氏将领为王,和田荣对抗。
项羽在分封中,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他的西楚占据了旧楚国的精华地区,并侵占了韩魏两国的不少领土,势力最为强盛。而旧六国都被肢解,并在旁边埋下亲楚的钉子。除了低估了刘邦的实力和决心以外,项羽的安排并无不妥。
六国旧王自然不满项羽的安排。旧燕王韩广首先不服,结果被新燕王臧荼攻灭。旧六国的二次亡国潮掀开了序幕。
韩王韩成实力最为弱小,当初若没有刘邦的帮助,都得不到稳固的根据地。韩成投桃报李,派张良和韩王信随刘邦入关,由此再无多余兵力派给后到的项羽。项羽为此怀恨在心,分封结束后即把他带到彭城处死,改立楚人郑昌为新韩王,韩氏韩国亡国。
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楚怀王熊心被项羽赶到长沙郴县,途中便遇害,熊氏楚国亡国。
赵王赵歇在旧将陈馀的帮助下,击败常山王张耳,张耳无奈归附刘邦。赵歇夺回自己的地盘,基本保住了旧赵之境。而项羽疲于应付齐国和刘邦,赵国保住了难得的独立。
齐国田荣对分封也是不服,他们兄弟在齐地首举义旗,兄长田儋率先称王,结果不敌章邯被杀。田荣拥立侄子田市为新王,重新收复了齐土,并拒绝派兵襄助项羽。项羽对田荣自然不满,分封了两位齐地出身的田氏将领田都和田安,并把田市迁到了即墨。田市慑于项羽的实力,打算屈从。田荣干脆直接杀了侄子,自立为齐王,随后攻灭了其他两王,领有了齐国全境。项羽亲自率军前来干涉,攻杀了田荣。田荣之弟田横拥立田荣之子田广为新齐王,和楚军打游击。楚军很快陷入齐人抵抗的泥沼之中,动弹不得,这为后来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旧六国中,只有魏王魏豹运气不错。魏豹早早参与义军,和其他诸侯王不同,他拥有着自己的直属部队,还是员悍将。魏豹和项羽刘邦的私人关系都还不错,魏国所占的河东远离楚汉争霸的主战场,所以自主权很大,免于被削弱。
项羽的分封和随后的诸侯乱战,燕国、韩国和熊氏楚国率先消失,而幸存下来的魏国、赵国和齐国则被刘邦消灭。
从六国旧人的遭遇,就能看出“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一古今颠扑不破的真理。燕、韩、楚的消亡,关键在于王室后裔并不掌握军队,只能任由项羽拿捏。而齐、赵、魏的国主都拥有直属军队,这才保住了自己的国家。
然而六国旧人经历亡国,已没了先辈的血性。赵王赵歇和齐王田市对项羽搬家的要求逆来顺受,在属下的坚持下才肯做出反击。他们的反抗彼此没有呼应,齐国首先站出来反对项羽,其他诸侯却毫无反应,只有偏远的汉王刘邦做出了反应,策动诸侯趁机攻楚。田荣曾派兵帮赵歇复国,然而事后赵国并没有对齐施以援手,生怕再得罪项羽。楚怀王熊心之死更是没有得到诸侯的任何关注,最后还是刘邦给了说法,并拿出来当伐楚的借口。
自项羽分封后,六国王室的这些后人开始不自觉地接受配角的定位,历史想把他们扫进垃圾堆,是连招呼都不打。
项羽陷在齐地的治安战时,刘邦抓住机会出汉中,还定三秦,函谷关以西尽归汉国。
对于汉楚之间的诸侯,刘邦尽力予以拉拢。刘邦以项羽弑君的罪名,联合诸侯伐楚。魏国、殷国和河南国紧邻汉国,迫于兵威,答应攻楚。赵人对项羽早有意见,刘邦还答应杀死赵相陈馀的仇人常山王张耳,因此赵国也积极参与。汉楚之战正式爆发。
汉楚大战第一阶段作战的实质是刘邦带领六国旧部对抗项羽的战争,战争初期项羽准备不足,各地楚军被各个击破。诸侯联军进展顺利,趁项羽主力陷在齐国,攻占了楚国国都彭城。然而战局很快急转直下,项羽利用刘邦的轻敌心理,率军自齐偷偷返回,偷袭联军,一战歼灭联军二十多万,联军土崩瓦解。
刘邦失败后,诸侯纷纷背叛。魏豹跑回河东,自绝于汉。赵人发现张耳并没死,也和刘邦决裂。其他小诸侯也重新回到楚国的怀抱。刘邦收敛败兵,撤回到荥阳同楚军对峙。
刘邦意识到这些六国王室并不可靠,在张良的策划下,汉军采取了新的作战方略。即与楚军对峙的同时,分兵平定北方诸侯,收拢诸势力,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由此韩信开始了伟大的个人秀,他率偏师首先攻克魏国,俘虏了魏豹。随后攻占代国,威服燕国,紧接着南下攻赵,最后东进齐国,收服了北方所有的诸侯势力。刘邦立韩信为齐王,统辖齐地。就此,一年之内,六国王室后裔的所有国家均告灭亡。
在汉楚并立的大势下,这些六国诸侯是有机会做第三方势力的,尤其是魏、赵、齐三国实力并不弱,可惜遇上了不世出的兵仙。赵、齐却还妄想保持中立,结果被抓住机会各个击破。
整个黄河流域在名义上归汉后,刘邦在前线却并不好过,项羽的注意力始终放在刘邦身上,对荥阳持续施压。在郦食其的建议下,刘邦打算复立六国后人,给项羽增加敌人,分担一下自己的压力。然而魏赵齐等国在的时候,也没见他们主动攻楚,现在仓促之间成立的新国家,又能有什么力量来威胁楚国呢?
刘邦的犹疑很快被张良的说服打破,放弃六国旧人,完全依靠自己。刘邦寻了一些列新兴诸侯来做盟友,楚国南面的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以及北面的游击专家彭越。最后在这些人的帮助下,楚汉在垓下决战,刘邦成为天下共主。
刘邦胜利后,照例封赏,臣子们能得到的最高封赏自然是王。
新诸侯有七位,楚王韩信、梁王彭越、韩王韩信、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长沙王吴芮、燕王臧荼。这里面有老面孔,吴芮和臧荼地处偏远,在楚汉之争时也没出来捣乱,刘邦就没再难为他们,继续承认他们为王。英布在战争中投向刘邦,属于功臣,王位当然要保留。彭越和他的情况类似,赢得了一个王位。韩信是功劳最大的,自然也少不了王位。韩王信和赵王张耳都是刘邦在战争初期允诺的,这时也不能食言。刘邦的册封,向世人表明只要功劳够大,就可以封王。这并不是对项羽分封理念的简单继承,这次册封已经完全摒弃了六国后裔王室的限定,唯军功而论。
七王的封地都在关东,刘邦的中央政府设在关中的长安,如此局势和秦灭六国前夕的格局神似。关东七国并不相邻,齐地、河东、洛阳和南郡等战略要冲仍然掌握在中央手中。给各王的封地基本没有超出其原本控制范围,只是为了限制实力最强的韩信,垓下之战一结束,刘邦就削了他的兵权,并把他的封地从齐国改为楚国。
刘邦这一出,不仅仅为了削弱诸侯势力,更主要在于提高汉国的权威。此时刘邦还未称帝,既然大家都是国王,理论上就是平等的。但刘邦这一无赖行径向诸侯宣告,汉国和其他王国的关系是周室和诸侯的依附关系,而不是秦国和六国的并列。
七王之中只有韩王信还保有六国王室血脉,却是诸王中实力最差的,实际上是刘邦的面子工程。六国旧人已经再难发出自己的声音。韩国封地本在河南中部,名副其实的天下之中。刘邦后来直接以他的封地太过重要为由,将他迁到太原以北的代地。
刘邦的这个理由摆明是不信任韩王信,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韩王信捏着鼻子认了,代地历来是苦寒之地,跟中原无法相比,而且还要承受草原上日益强大的匈奴人的袭扰。韩王信有理由相信刘邦想借匈奴人之手剪除异己,他已经到了不得不反的境地。然而首先造反的并不是韩王韩信,而是燕王臧荼。
臧荼的称王得益于项羽的分封,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算项羽余孽。项羽封的其他亲楚诸侯,如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临江王共敖都已消亡。为了巩固统治,刘邦在全国继续大肆追捕项羽旧部,臧荼感受到了危机。
公元前202年,刘邦正式称帝的第二年的十月,臧荼反了。刘邦对他早有戒心,马上亲征讨伐,并捕杀了他。刘邦为了展示自己的大公无私,做事是对事不对人,特意另立同乡卢绾为新燕王,这是刘邦称帝后第一次更换诸侯王人选。
刘邦坚持保留燕王的编制,说是出于完全公心就过了。在交通通讯极为落后的年代,为了让边军应变更加迅速,在边地设立自主权比较大的诸侯王,也是出于无奈。
臧荼带动了汉立国以来的第一波反叛潮,项羽旧部利几也举起反旗,但很快也被平息。
刘邦此时对于造反的信息相当敏感,同年十二月,有人告发韩信窝藏项羽旧将钟离眜,意图谋反。刘邦采用陈平的计谋,假装去韩信的领地游玩,顺便招他觐见,在欢迎会上便绑了他。后来又因证据不足放了他,但窝藏罪是定了,韩信被贬为没有封地的淮阴侯。
楚王没了,刘邦仍不想落下自私的名声。他将楚国分成东西两部,赐给两位曾立军功的属下,一是刘邦的堂兄刘贾,二是刘邦的弟弟刘交。刘邦这是第一次以同姓王代替异姓王,但册封二人的名义仍是军功,而不是皇族的身份。
楚国换了新王,为了稳固齐地,刘邦打算顺便立一齐王。齐地和楚地不同,齐地现在是中央直辖地,换句话说是皇帝的私人领地。因此立谁为齐王,完全由皇帝说了算。刘邦立的正是自己的庶长子刘肥,这是第一位正经八百的宗室诸侯王。
远处南疆的长沙王吴芮嗅到了危机的气味儿,自请削权,还出让一部分领地和军士给刘贾和刘交,他得以继续做逍遥王爷。长沙国靠着吴芮的精明和决断,延续了五代,才因国王无后除国。
正是在这一轮诸王调整中,韩王信被迁到了代北。第二年,韩王信反了,还联合了赵国王室后人赵利和匈奴人一起南侵。刘邦再次出征平叛,著名的白登之围就发生在这场北征中。
刘邦向匈奴人服软后,在代地立了新王防御匈奴,新代王就是其兄长刘喜。至于这次为什么又选了刘姓人,刘邦没给解释,也没人敢非议正因失败处于暴怒边缘的皇帝。
刘喜声名不显,而且能力很差。他任代王的第二年,就因抵挡不住匈奴而独自逃回了老家。但他的这次册封却是诸侯王册立的一个分水岭,刘邦封王不再计较个人能力,只论亲疏。
汉高祖九年,赵王张敖谋反事泄,王号被撤,刘邦改立三子刘如意为新赵王。然而刘如意年纪尚小,无法理政,朝廷必须指派丞相辅政,赵地的人事权就此掌握在了中央手中。这又是一个中央朝廷要加强地方掌控的信号。
汉高祖十一年春,代地屡叛不止。旧代王刘喜又不能指望,刘邦立四子刘恒为新代王,刘恒就是后来开创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
同年夏,韩信被诛杀,梁王彭越反,事败身死。刘邦又采用了楚国模式,立五子刘恢为梁王,并分出一部分梁地立六子刘友为淮阳王。
同年秋,淮南王英布反,并攻杀了荆王刘贾。刘邦再次亲征,此次平叛异常艰难,刘邦甚至都负了伤,历时一年多方才平息。事后刘邦立七子刘长为新淮南王,侄子刘濞为吴王,屏障南疆。
汉高祖十二年,燕王卢绾反,卢绾很快败走,刘邦八子刘建被立为新燕王。就此刘邦完成了对异姓王的替换。
从汉高祖五年开始,刘邦册立的诸侯王接连造反,甚至两任燕王都背弃了汉朝。刘邦就此认定异姓王都不会忠于大汉合情合理,改立同姓王也是出于无奈。至于异姓王造反缘由是什么,是否为皇帝和朝廷所迫,那就不重要了。对于同姓王,朝廷就有了很大的操作空间,不管是征发军队,还是更换封地,都可以根据形势实时做出调整,还不至于引发叛乱。
在刘邦称帝后的这些年,应付异姓王的确是刘邦和他的朝廷最主要的任务。连年征战严重影响了国内生产秩序的恢复,这对百废待兴的汉帝国极为不利。情势已经相当急迫,最终这才有了白马之盟。
汉高祖十二年,刘邦深感时日无多,他召集众臣,杀白马为誓:
“国以永存,施及苗裔,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誓言的核心内容是不姓刘就不能称王,否则天下人一起来讨伐他。
这部分内容很好理解,刘邦为了稳固汉室的统治,叮嘱仍在世的功臣照顾好他的子嗣后代,世代维护刘氏的统治,将一切不安定因素扼杀在萌芽之中。不称王的造反分子势必难以成气候,朝廷之外又有刘氏宗室屏护,也相当于给刘氏上了双保险。
先不说刘邦的一厢情愿有多大可操作性,誓言其他部分也很有深意。“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意思是说没有足够大的军功不能封侯。这句话说着冠冕堂皇,实际上是在维护军功阶层的利益。现在汉帝国所封侯爵基本都是刘邦起事时就跟在身边的老人,如萧何、曹参、周勃、灌婴、樊哙等人都是侯爵,他们的爵位可以世袭,不在军功限制之列。其他人若再想获得与他们一样的地位,必须拥有足够大的军功才成。而现实中军功阶层的后代把持了军中要职,新人要想立大功,势必难上加难。
白马之盟的受益人不只是皇族,还有军功阶层,如此誓言才有被持续执行下去的动力。刘邦不傻,他的老伙计们也不傻。
后来后戚崛起,皇后族人平白就能获得侯爵,甚至封王,这就超出了刘邦和他那帮老伙计的预期。总体来看,白马之盟被贯彻地还算不错,直到曹操时代,才彻底土崩完结。
秦灭六国后,六国势力被残酷镇压,分封的传统也被打断。项羽灭秦后,将分封制重新推上巅峰,但他更主要的目的是打压刘邦和六国旧人。在楚汉战争中,六国旧诸侯先后亡国,代而兴起的各路军阀成为新诸侯。但这些新诸侯王缺乏民意基础,对比中央更是实力悬殊,中央与地方诸侯之间严重缺乏信任。中央朝廷在平叛中,逐步以稳定帝国为理由,替换为皇族亲王。分封制始终不曾消亡,但刘邦完成了彻底取缔分封制的第一步,将诸侯共天下改为刘氏家天下。后来他的曾孙子刘彻走完了第二步,从家天下变成了皇帝独天下,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