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夫哥罗德海盗:活跃在中世纪俄罗斯大地上的维京传奇

来源: 冷炮历史

公元13-15世纪,俄罗斯全境都处在黑暗的蒙古桎梏之下。过去那种维京海盗精英+附庸农村的北欧二元结构,迅速为极具蒙古-突厥作风的军功贵族+斯拉夫农奴聚落所取代。以至于在很多后人看来,这更新是某个文明的变态式转向。

金帐汗国的标准版图 其中有大量罗斯城邦处于半独立状态

但凡事皆有意外。有一群俄罗斯人并不准备向来自东方内陆的征服者弯腰,还要反过来以维京先祖的方式展开报复性反击。他们大体上以北方的诺夫哥罗德为策源地,将主要目标对准乌拉尔山对面的亚洲腹地,最后却因为自己的成功而遭遇彻底失败。

金帐汗国时代的精英阶层 主要由蒙古突厥人垄断

早在1242年,蒙古西征军的铁蹄成功踏碎罗斯诸城抵抗,建立起以都城萨莱为首的金帐汗国。其统治核心主要分布在里海沿岸、高加索地区与乌克兰大平原东,并利用那些向自己的投降的王公节制西北部森林区域。结果,本为破落乡村的莫斯科地位飙升,取代因激烈抵抗而被屠灭的基辅,成为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忠诚奴仆。唯有紧挨着北欧诺夫哥罗德是个例外,靠当初的直接媾和保存自我,才能以近乎完全独立的状态等待机会。

北方的诺夫哥罗德 因轻易投诚而没有遭蒙古兵灾破坏

是,名义上都为蒙古治下的两个俄罗斯,就出现了堪比精神分裂的南北差异。南方密林间的王公们,主要靠土地分封与宗教情节维持军事集权,再以效忠宗主换得贸易通道控制权。北方极寒地带的共和国,则坚持古朴的劫掠与贸易传统,努力和西方世界保持有机联系。只是苦于无力同强势的汉萨同盟展开直接竞争,才迫不得已重新把战略重心调整回另一侧。同时,相对松散的政治结构,为私人性质的盗匪佣兵团创造了极大空间。所谓的诺夫哥罗德海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大做强。

诺夫哥罗德海盗的行为模式 基本与早年的维京祖先一致

公元1360年,蒙古时代的诺夫哥罗德海盗群体首次集体亮剑,洗劫了位于卡马河右岸的贸易重镇居卡托。当地原为古代罗斯人的小型城邦,在遭蒙古人摧毁后又隶属于保加尔突厥贵族所有。但无论是走马放牧的草场领主,还是抱团据守的斯拉夫农奴,都无法对沿水路快速机动的入侵者形成有效威慑。后者搭乘脱胎于维京长船的单桅快艇,从伏尔加河上游顺流而下,赶在敌人做出反应前就完成劫掠。随后又依靠手动划桨或风力帮助,头也不回的撤往上诺夫哥罗德境内。

伏尔加河流域 是诺夫哥罗德海盗们的快捷通道

不过,传统俄罗斯内陆船舶并不具有逆风航行能力。所以在速度上容易受逆流而上的环境影响,给诺夫哥罗德海盗们的返程增添了许多不利因素。例如当远在萨莱的金帐大汗接到突厥臣民告状,就立即派斥候快马加鞭的赶赴下诺夫哥罗德,命令当地亲王苏兹达尔进行拦截。此君当时正与莫斯科人展开效忠竞争,自然对大汗的命令是言听计从。他的骑兵也的确在沿岸的科斯特罗马抓住了少量袭击者,却还是让大部分人提前脱身。三年后,这位倒霉的亲王遭蒙古宗主废黜,原因之一就是没能在边境上保护帝国内陆。

在袭击间隙 诺夫哥罗德海盗们也会上岸扎营休整

公元1363年,这些海盗们再度集结,顺势将行动范围延伸至乌拉尔山脉以东。这次,他们选择沿西伯利亚境内的鄂毕河前行,将用于伏尔加河流域的老办法也搬运过来。尽管缺乏对此次大规模袭击的史料记载,但其大致目标应该就是位于河流中游的贸易重镇成吉-图拉。那是一座由鞑靼人建立的木城,很难经受住具有强大战力的对手突击。更重要是,本地的人口密度远不如山脉以西,对需要长距离航行的海盗们来说,无疑是相当安全的通道。

海盗们甚至越过乌拉尔山脉 走鄂毕河劫掠西伯利亚

当然,诺夫哥罗德的海盗军团之所以能屡屡得手,也是因为本身的确有相当不俗的作战能力。其成员多为职业佣兵、小贵族子弟,以及接受强人赞助的武装团体,故而拥有相对丰富的实战经验,在武器配备方面也比较肯花价钱。除基本的长矛、长剑、战斧和盾牌外,还包括全套锁子甲与大面积鳞甲,基本等同于有地产供养的军工贵族。另有一定比例的轻装射手,能熟练使用弩或北欧风格的长弓。加之金帐汗国的蒙古权威正因各类内忧外患而日益衰落,很难轻易派大股骑兵前来挑战,让基本以步战为主他们更加肆无忌惮。

作为古代维京人的后裔 诺夫哥罗德海盗也是武装到牙齿

到了1374年,1000多名海盗分乘90艘船直扑科斯特罗马,准备报当地人曾配合苏兹达尔亲王拦截自己的一箭之仇。后者作为下诺夫哥罗德边境上的重镇,倒是拥有比较浓厚的习武传统,能集结5000个民兵前来做殊死抗争。但脱胎于斯拉夫农奴始终战力羸弱,即便坐拥5:1的数量优势也无法取胜。相反,他们被武装到牙齿的劫掠者们迅速击溃,连带着让自己苦心经营的城市遭彻底焚毁。

摧毁科斯特罗马 是诺夫哥罗德海盗的一大杰作

可能是胜利来太过轻松,诺夫哥罗德人不准备在科斯特罗马见好就收。他们稍作休整,又登船沿伏尔加河展开大范围扫荡。首先是通过经常雇佣自己的莫斯科公国,接着又肆虐多座属于保加尔突厥的市镇。直至位于里海入口的阿斯特拉罕,连近在咫尺的萨莱城都惊恐不已。但一次疏忽大意的宿醉,让这些维京后裔在岸边的临时营地内惨遭屠戮。此后20年里都不再敢轻易发起类似行动,只能在各类罗斯王公与蒙古军阀的阵营里来回跳反。尤其是与自己诉无瓜葛的莫斯科,非常热衷于靠雇佣海盗兵团拔高临时战力。

由于疏忽大意 海盗们在阿斯特拉罕遭到团灭

公元1391年,中亚之王帖木儿的军队由河中冲入高加索,对金帐汗国的核心区域造成严重打击。远在芬兰湾折服的上诺夫哥罗人得到消息,马上决定为洗刷昔日的耻辱而重整旗鼓。他们一共聚集起250船海盗,向着缺乏守备力量的伏尔加河流域俯冲而去。结果,包括喀山和居卡托在内的5座重镇沦陷,给逐渐走向穷途末路的金帐统治者以很大打击。

14世纪末 诺夫哥罗德海盗迎来了自己的回光返照

可惜,这次震动全伏尔加河流域的突袭,注定只会是诺夫哥罗德海盗们的回光返照。在他们与帖木儿骑兵的联手打击下,原为平衡砝码的蒙古霸权彻底坍塌。作为其主要附庸的保加尔突厥和下诺夫哥罗德王公,更是因不堪袭扰而陷入萧条。唯有处于当中位置的莫斯科公国笑到最后,在进入15世纪后拉开大刀阔斧的兼并扩张之路。

海盗们随诺夫哥罗德一起 亡于莫斯科之手

公元1478年,大公伊凡三世的莫斯科军队包围了诺夫哥罗德主城。随着这座繁华商业中心陷落,海盗们赖以为生的宽松环境也就不复存在。一些首领提早投入敌方怀抱,让自己的小部队成为新进霸主的优质炮灰。剩下的大多数就无此幸运,根本没机会再驾船肆意妄为。等到1489年的解散禁令下达,便彻底在俄罗斯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

至此,长期留存在俄罗斯文明内部的北欧维京基因,正式向完成合流的蒙古暴政与东正教内敛组合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