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本佳人,奈何发飙?天才诗人谢灵运的悲剧是如何发生的
一、
公元675年秋,“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二十五岁,不远万里到南方的交趾看望他父亲。
途径南昌,王勃应邀出席了洪州都督在滕王阁举办的一场宴会。于是就有了脍炙人口的名篇《滕王阁序》。
我们在这篇辞藻华美的骈文里选用两句话,引出本文的主角,“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这里说的谢家,是淝水之战以少胜多、击败苻坚百万大军的东晋名将谢玄。
不得不说,虽然东晋的门阀制度不太好,但谢、王两个大家族真的很牛,出了不少彪炳史册的大佬。
此时你大概会想起刘禹锡那句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风流,的确惹人神往。
再看《滕王阁序》的另一句,“临川之笔”说的是谢玄的孙儿谢灵运。谢灵运在南朝宋当过临川内史,是隋唐之前不世出的文学天才。
不光王勃,后来的唐宋文学大佬们很多都是谢灵运的粉丝。因为谢灵运的诗深刻影响了唐诗的发展,他被后人尊为山水诗的鼻祖。
二、
公元385年,谢灵运出生在会稽始宁,就是今天的绍兴上虞。
这一年,淝水之战才过去两载,前秦国主苻坚被他的老部下害死了;另一边,南朝宋一代雄主刘裕才22岁,还在县城的赌场里混日子。
和历史上的诸多文学大佬一样,谢灵运自幼聪颖过人。
他爹谢瑍却才智平庸。于是谢玄叹道:“我的儿子谢瑍不成器,怎么他就生了个灵运出来!”
谢灵运原名公义,灵运是他的字。不过他的原名渐渐被人淡忘,大家都用字称呼他。
《全梁文》记载,因谢家男孩少,长辈们生怕谢灵运长不大,幼时把他送到一个道士身边抚养,十五岁才把他接回家团聚。于是他还有个小名叫客儿。
作为名门望族的官二代和富二代,谢灵运不知人间忧苦为何物。他最大的爱好是读书。
于是,明秀的江南多了一个面如冠玉的翩翩少年,还写得一手好文章,远近闻名。
豪门公子、才华横溢,这两个标签让谢灵运成为那个时代的青春偶像。
谢灵运十五六岁的时候,刘裕已经中年,不再混迹赌场,投身戎伍。
我们屡次提起刘裕,是因为东晋快要寿终正寝了,谢灵运日后的老板是刘家父子。
十八岁那年,谢灵运继承了他爷爷的爵位康乐公,实封两千户。那时谢玄已经离世十几年,谢灵运拥有康乐县两千户人家的赋税收入。
本来家底就厚,小小年纪又坐拥爵位,谢灵运还需要奋斗吗?很明显没必要。
因此,东晋朝廷给他分配工作的时候,他婉言谢绝,就这么任性。
那个职位不高,是皇帝身边的候补侍从,但至少是仕途的起点。心高气傲的谢灵运却对此毫无兴趣。
年轻、富有,又无所事事,谢灵运的生活和典型的富家公子一样。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香车宝马装饰考究,招摇过市。
关键他才高,名气又大,因此他吃喝玩乐搞出的花样引领了江南的时尚潮流,富人们纷纷效仿。
这样过了两年,家里为他郑重其事举办了“冠礼”,戴上一顶“士人”的帽子。这就意味着谢灵运成人了。
谢灵运在家玩腻了,也不想再闲着,很快就得到了一个对他来说不太无聊的职务,到琅琊王司马德文的府中担任幕僚。
他的生活方式依然没变,奢华又拉风,人们称他为新一代“谢康乐”。
东晋义熙八年(413年),谢灵运跟随的第二个领导、东晋北府兵大将刘毅自杀了。原因:和刘裕争权。
彼时刘裕已是东晋头号权臣,身兼太尉等职。他正忙着对外用兵,收复前朝的故土。
谢灵运在刘毅身边好几年了,这个突然的变故可能让谢灵运有点手足无措。但刘裕看中谢灵运的名声,让他担任太尉府高参。
顺便说一下,谢灵运的叔叔谢混也被刘裕杀了,因为他和刘毅走得太近。王、谢等大家族的权势早已远去。
晋安帝司马德宗很郁闷,刘裕比之前的权臣厉害多了。
随后刘裕把谢灵运推荐到朝廷当秘书丞,谢灵运提不起兴致,有点吊儿郎当,没过多久被炒了鱿鱼,赋闲在家。
三、
义熙十二年(416年),距西晋灭亡、五胡祸乱中原刚好一个世纪,南方政权大大雄起,找回了久违的面子。
刘裕挥师北伐关中,捎带着教训了北方的拓跋魏军队,整个华夏大地为之震颤。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此前刘裕曾搞定过两场东晋内部的叛乱,又北征南燕,西击蜀地、仇池,收复了大片前朝故土。而此番收复关中、河洛无疑是惊世之功。
刘裕发动北伐时,谢灵运得到保举,又进了朝堂。义熙十三年初,谢灵运曾奉皇命慰劳刘裕,送他亲自出征。在彭城,谢灵运写下了那首长达数千言的《撰征赋》,歌颂北伐之功。
这首赋文先是回顾了西晋覆亡、皇室南迁的苦难历程,痛述五胡乱华的浩劫,“远感深慨,痛心殒涕。”
对东晋的孱弱,百年来在权臣阴影下挣扎的皇权,谢灵运也在赋文里深深叹息。当然,他更为感叹的是,流水落花春去也,谢家的荣光已是昨日黄花。
《撰征赋》赞美刘裕北伐,虽说是一种官样文章,但不可否认的是,谢灵运对刘裕的赫赫武威也由衷赞叹。
在无比强势的刘裕身上,谢灵运看到了一丝未来的曙光。
谢灵运那时才三十二岁,仕途一波三折,当然不太开心。只要不是瞎子,谁都知道南朝很快要改姓刘了。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紧跟新老板的步伐才是聪明的选择。
四、
公元420年,东晋末代皇帝司马德文退位,奋斗了二十多年的刘裕终于坐上台城皇宫的龙椅,刘宋王朝正式成立。
此前刘裕的身份是相国、宋公,谢灵运在他身边做侍从,并担任过刘裕的长子刘义符的管家,如今刘义符已经是南朝的太子。
但谢灵运这时却赋闲在家,他原本的爵位还被降了一级。起因是谢灵运先前在刘裕的封国彭城郡工作的时候,擅自杀了个刘裕麾下的士兵。
那个名叫叫桂兴的士兵还是个大力士,他和谢灵运宠爱的一个小妾偷情。事情败露,谢灵运怒不可遏,命身边亲信当场杀死桂兴,丢到江里喂了鱼。
这件事谢灵运做得有点莽撞。那个士兵虽然有错在先,但人家毕竟是刘裕的部下。谢灵运再生气,也应该汇报刘裕听侯裁决。
老板才能掌握的生杀大权,被谢灵运擅自动用,刘裕心里当然不痛快。
对谢灵运来讲,本来占理的事儿反而理亏了。况且,谢灵运此举也暴露了他大胆又任性的一面,任何老板都不会喜欢这样的员工。
谢灵运还没有深切意识到,谢家早已不是昔日的谢家了。
所以,应当说刘裕对谢灵运的处罚也不算太重。刘裕忍到登基之后,才把谢灵运的爵位降级为侯,裁掉他一千五百个封户。
谢灵运不光被撤职,他的爵位收入也下降了四分之三。不过他家底甚厚,这毫不影响他的奢华生活。
刘裕建立的宋国,与前朝最大的不同,就是不再沿用门阀制。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们,工作不好找了。因为刘裕出身贫寒,所以他重点提拔那些寒门子弟。
南朝宋是史上第一个普遍重用草根人才的朝代。以谢灵运为代表的公子哥们虽然对此不满,却也无可奈何。
不过,鉴于谢灵运在文化界的影响力,没多久他又复职了。在刘裕身边工作一段时间,他转任太子左卫率,又给刘义符当起了管家。
刘裕希望这个恃才傲物的年轻人能够改改脾气。然而,谢灵运的性子倔的很。
《宋书》提到,“灵运为性褊激,多愆礼度”。就是说,他思想偏激,为人处世不按常理出牌。
太子管家这份工作对谢灵运而言实在无聊。他觉得,凭自己的才干,早就应该调到要害部门,参与朝政的。
可是在上级部门眼里,他就是一个脾气古怪、喜怒无常的文人,不可能让他担任重要职务。
谢灵运很不开心。尤其看到那些毫无根基的新人都走在自己前面,他愤愤不平,牢骚满腹。
五、
谢灵运的偶像是曹植。他说过一句名言,“古往今来,天下的文才总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其余的人共分一斗。”
这固然是自夸,但不得不说,谢灵运的才气的确很大。
先接着说谢灵运的工作。
刘裕在位只有两年就去世了,接班人是宋少帝刘义符。刘义符继位的时候才十六岁,不是个称职的老板,很贪玩也很任性。
朝政实际由四个辅政大臣谢晦、檀道济、徐羡之和傅亮共同掌握。
当时谢灵运的才名还不到如日中天的地步,但粉丝已经很多了。比如刘裕的次子刘义真,喜欢舞文弄墨,和谢灵运非常要好。谢灵运对徐羡之等人擅权很不满,时常当着宾客的面议论朝政。
徐羡之听说了,就把谢灵运打发到永嘉做太守。那是永初三年(422年)。
当时的永嘉郡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温州一带,风光秀美。谢灵运带着闷气到任,对工作不管不问,整日游山玩水。这段时间,他创作了很多山水诗,抒发平生不得志的愁绪。
例如谢灵运在五言诗《游南亭》中写道,“泽兰渐被径,芙蓉始发迟。未厌青春好,已睹朱明移,”末了,话锋一转,变为“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
这让我想起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末尾那两句,“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谢灵运从不知低头和妥协为何物。连宋武帝刘裕都无法让他认错,何况一个权臣徐羡之。谢灵运对其根本瞧不上眼。
调到永嘉堪堪一年,谢灵运干脆称病辞职了。他在会稽找了一处依山傍水的幽静所在,建了一座大别墅,享受山水之乐。
谢灵运的堂兄弟们谢晦、谢曜、谢弘微等人都给他写信,劝他好好工作,不要这么由着性子胡来。谢晦就是前文提到的朝中辅政大臣之一,他没有帮助谢灵运升职,除了徐羡之的因素,大概他也知道这位堂兄的脾气不适合担当重任。
不用说,谢灵运肯定不听劝告,我行我素。他在会稽和一帮隐居江湖的文人混在一起,纵情玩乐,诗也写的更好。他的每一首诗都有粉丝抄写,广为流传。京师建康上到名流,下到平民百姓,人人都熟知他的诗作。
他不小心开创了一个诗派。山水诗在唐代达到巅峰时期,涌现了一批杰出的大诗人,如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等人,都是创作山水诗的巨擘。
六、
公元424年,谢灵运在会稽忙着举办酒宴、写诗的时候,徐羡之等人投票表决,把小皇帝刘义符开除了。刘裕的三儿子刘义隆被推上台面,就是宋文帝。
这次徐羡之等人不但开除了刘义符,因担心夜长梦多,竟然把他杀了。谢灵运的粉丝刘义真也一起遇害。连同刘毅,凡是和谢灵运交情好的大人物似乎都很倒霉。
公元426年,刘义隆坐稳了皇位,立即为兄长报仇。徐羡之自杀,傅亮被处决。谢晦企图造反,结果谢氏宗族损失最惨重,他和谢世基、谢世猷等五人被斩首示众。
就算谢灵运和那些同族兄弟们感情淡薄,毕竟也是自家人,怎能不受震动。谢灵运一时间似乎对官场不太感冒了。
因为刘义隆向他抛出橄榄枝,让他担任朝廷秘书监的时候,他两次拒绝。
刘义隆欣赏谢灵运的文才,就让主管朝廷礼仪的光禄大夫范泰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把谢灵运着实恭维了一番。这一招果然奏效,谢灵运出山了。
秘书监掌管国家图书典籍。两晋时期兵连祸结,国史无人编修。刘义隆打算让谢灵运主持编写晋史。照理说这工作很重要,比如欧阳修就编写过《新唐书》和五代史。
但谢灵运对此毫无兴趣,推三阻四,大概写了个提纲就搁那儿了。刘义隆无奈,又让他改任侍中。这职务不低,是皇帝身边的侍从官,或者说顾问。
刘义隆给谢灵运的礼遇很高,还经常和他喝酒聊天。动不动就赏赐他大笔钱财。
除了写诗是一绝,谢灵运的书法在当世也很有名,被刘义隆称赞为“二宝”。君臣关系一度非常融洽。
谢灵运获皇帝如此厚待,颇有点沾沾自喜,自以为能参与朝政大事了。可是刘义隆心里有数,只是看重他文人的身份而已,不爱和他讨论国政。朝廷重臣大都是刘义隆当初的故旧。
谢灵运怒了。他借口有病,不好好上班,天天指挥着一帮人在家里挖池塘、搞绿化。有时候出去游玩,十天半月不回来,也不请假。
刘义隆一看这不像话,又不想伤了和气,就派人通知谢灵运,让他自己写请假条或者辞职。于是谢灵运写了一张病假条,刘义隆宣布让他回会稽养病。
临行前,谢灵运给刘义隆上书,强烈建议朝廷北伐。这是他唯一一次上书议论朝廷大事。
七、
回到会稽,谢灵运继续和一帮隐士们开足马力嗨皮,不分昼夜地游玩、喝酒。主管官员风纪的御史中丞告了他一状,朝廷只好宣布将他免职。
免就免吧,谢灵运才不稀罕那官衔。他玩得更嗨了。他家里有几百个仆人,鉴于他的诗名,又有好几百个门生。谢灵运指挥这些人大搞土木工程,凿山挖湖,建造园林。
后来他游山玩水的动静就大了,往往是前呼后拥,带着几百号人。这些人负责为谢灵运伐木开道。
有一次,谢灵运长途出行,这支伐木队竟然跑到了几百里外的临海郡。临海太守王琇接报大吃一惊,以为是山贼来了,随后才知道这是天下知名的谢灵运出游。但王琇担心他们惊动百姓,不让谢灵运继续往前走。
谢灵运在会稽郡出游的时候惊动乡里,太守孟顗表示过不满,两人结下嫌隙。谢灵运向朝廷建议,把会稽郡东部的两个湖泊放掉水,改为田地。当地百姓和孟顗一致反对,未能获批。
谢灵运指责孟顗不懂利民之策。孟顗更狠,直接告了谢灵运一状,说他横行霸道,蓄养门徒,有造反的意图。
谢灵运只好跑到建康,上书辩白。刘义隆明白他是被诬陷的,没有怪罪他。但刘义隆又不愿让他回会稽瞎胡闹,就重新起用他为临川内史。
谢灵运赴任了,这也是他最后一个官职。
可他还是不管政务,和以前一样肆意玩乐。他那支伐木队又把临川闹得鸡飞狗跳。有人举报谢灵运,事情闹到了最高司法部门。司徒派人抓捕谢灵运,不料官差却被谢灵运的门徒给抓住,成了人质。
既然已经对抗朝廷,谢灵运索性领着他的部众公开造反了。
官兵开了过去。谢灵运的部众怎么是官兵的对手,一个照面就被打散,谢灵运被捕。
司法部门给谢灵运定了死刑。但刘义隆爱惜他的才华,认为他对抗朝廷只是为了自保,够不上大罪,撤职就行了。
刘义隆的弟弟彭城王刘义康却坚持判处谢灵运死刑。刘义隆不同意,随后定为发配广州充军。只要谢灵运表现好,还是很有机会回家的。
不料,押送谢灵运的官差在半路远远瞧见七八个手持兵器的可疑人。官差不敢过去,喊来官兵包抄,将他们全部抓获。
经过审讯,他们果然是谢灵运放出消息招募来的,准备劫囚车营救谢灵运。
这样一来,刘义隆再也无法袒护谢灵运,只得下诏,将他送到广州之后就地斩首。
临刑时,谢灵运作了首绝命诗,自比前代的忠臣,比如东汉末的龚胜不屈从于王莽。诗中还说道,“送心自觉前,斯痛久已忍。恨我君子志,不获岩上泯。”
那是元嘉十年(433年),谢灵运享年四十九岁。他的遗憾是自己空有抱负,而不获善终。
他的绝命诗里,那句“送心自觉前,斯痛久已忍”流露了心迹,多年来谢灵运一直对东晋的覆亡耿耿于怀,那毕竟是谢家辉煌的时代。
此前谢灵运造反时还作过一首诗,“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这首诗说的已经很露骨了,用战国时代鲁仲连“义不帝秦”的典故,表明他不认可刘宋王朝。
然而,谢灵运并非甘愿做一个逍遥于山水的“江海人”。他怀念前朝没错,如果刘裕父子果真重用他的话,他肯定会尽忠效力。可惜他的忠义没有遇到理想中的君子。
参考文献:《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