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难民到王侯:高常侍富贵险中求

作者:皮皮, 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

盛唐的空气似乎格外热烈自由,要不为什么所有的诗人,不管大小,一出世就带有天生的自负和狂傲?

李白就不说了,他说王侯只配给他磨研铺纸。

稍次一点的诗人王翰也不甘示弱,“发言立意,自比王侯。”

名气再小点的李颀年轻时对将来的期待是这样的:“业就功成见明主,击钟鼎食坐华堂。”理想堪比王侯——可是最后只做了一个县官。

其实这么多自比王侯的诗人中,真正成为王侯的不是没有,“旧唐书”中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只有一个人,真正成了王侯,这个人,就是从来没有把自己看成王侯的高适。

追溯高适成功的原因,颇有意味。

1

无人庇护的少年

一直到他40岁,都没有人料到高适之后会如天边的红日,成为高崇文最有出息的儿子。

高适的爷爷是大名鼎鼎的高侃,曾经屡破突厥、高丽,逝后被高宗朝赐陪葬皇陵。但高适700年出生的时候,已经家道中落,其时他的父亲高崇文已经48岁,任韶州长史——在远离都城洛阳的广州任职,而且不久就卸任了。

没有伞的孩子才会努力奔跑,与杜甫35岁才成家立业不同,高适20岁就独身来到长安,想通过考功名谋取一官半职。

当时做官有两条路,一条是正常的高考,另一条是经人举荐上书皇帝自荐,一旦被皇帝看中,便凌越众人,直接任职。第二条路对大部分自比王侯的唐朝诗人来说,无疑非常有吸引力。

那年,高适也拿着推荐信来到了长安,却发现统治者并不买账,于是少做逗留,就打道回府。然而,让他苦涩的是,在他从长安回到洛阳后,发现家已经不再是家了。

他在《别韦参军》描述了长安之行前后的变化: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欢乐弥寰宇。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眀主。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

初至长安时,他意气风发,自以为公卿可待,然而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更加不堪的是,他从长安返回故乡洛阳,却发现父亲已然过世,为了将父亲从老远的广州拉回洛阳安葬,祖宅已经被变卖,家人被遣散,他连栖身之地都没有,不得不搬家到“梁宋”居住(今商丘开封一代)。

高适有一个姐姐高嬇,比他大十三岁,嫁给洛阳大户朱家。在高适无法立足洛阳的时候,他并没有从姐姐那里得到过一丝一毫的帮助。因此很多人推测,高适不过是高崇文的庶子——相当于“红楼梦”里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贾环,因此并不被家族庇护。

高适在商丘过的日子极苦。“旧唐书”上说,“适少客于梁、宋,以求丐取给。”丐当时并不是指讨饭的人,是指他一直受人资助。他自己在送别董大——乐人董兰庭的时候曾经说:“丈夫贫贱应未定,今日相逢无酒钱。”也就是说,他连买酒钱都没的。

好在遇到李白和杜甫之后,高适彻底改变了通过科举或者自荐当官的想法。

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路途中遇到粉丝杜甫,两人一路结伴而行,在商丘一带,遇到高适,于是两人行变成了三人行。三人在河南境内驰骋,酣畅纵游,慷慨怀古。在开封禹王台,高适对梁孝王广揽人才之事感概不已,吟唱道:“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这所有的歌曲里,都跳动着一颗不安分的心。然而,正借酒抒怀的李白拍了拍高适的肩膀说:“兄弟,看看我,科举不适合咱。”

三人分别之后,高适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是的,天才如李白,写诗不如谁?一样被官场富贵抛弃;就算声名远远不及李白的杜甫,诗也写得比自己强太多。这条文人都想走的路,并不是出仕的终南捷径。

高适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了战场。

战场,那是武将的天下,是一般的文人达不到的地方。那里,会不会有高适的出路。

2

两入战场,富贵险中求

733年,契丹背叛,唐玄宗下令征讨,高适觉得这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时机。

他离开河南,漫游燕赵,辗转在各个幕府,在战场之间逡巡来往,险象环生。

唐朝大部分诗人是没上过战场的,只是在诗中想当然认为战场应该是这样。只有为数不多的诗人亲历战场后,诗风大变,由空谈变得实际,高适就是其中之一。

初入燕赵,他说:

“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

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

他想象自己能像汉代大将卫青、霍去病那样在边塞立功封侯。然而第一次北上,他却并没有如愿。其间,他投诗于恒州刺史韦济门下,列坐朔方节度副大使信安王李祎幕中,但一方面因为他的名气不行,另一方面诗作并不出色并没有干谒成功。

但是,高适并没有因为一时的不得意回到安稳的后方,想通过立功边塞而封侯的愿望如此强烈,以至于他继续在前线各地实地体验和冷静观察。战士浴血,征人家庭痛苦不堪,将领们却在幕帐前寻欢作乐,而且边塞用兵却将非其人……种种状况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738年,高适创作出极负盛名的《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这首诗一改盛唐诗人自述胸怀的狂傲形象,令人耳目一新,也给高适在边疆迎来了极大名气。其中就有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对他钦佩异常。可惜在平息契丹之后,哥舒翰因疾在家,没有入仕。

再次回到后方,从战场归来的高适已然不是当初那个汲汲于宋中的耕地和桑麻的高适。战场的号角时时响起,平凡的生活让他觉得乏味。

诗作渐渐有了名气,也引起了当地地方官的注意,回宋州不久,他得到 “开元名相”张九龄的弟弟——当时是宋州刺史张九皋的举荐。调封丘尉,做了三年以后,安史之乱爆发,所谓乱世出英雄,高适毅然辞去官职,再次奔赴前线。他在《封丘作》一诗中写道: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他说,一个小小的官职,拜迎长官的繁文缛节已经令我心力交瘁,再让我去干欺压百姓的事情更让我于心不忍,感到悲哀。

安史之乱爆发,玄宗起用已废疾在家的哥舒翰镇守潼关,希望借助其在河西军中的威望与安禄山相抗衡。高适相闻,毫不犹豫辞去官职,前往河西投奔哥舒翰,他认为,自己命运的转机一定不是在花花世界,而是在刀光剑影当中。

事实上,高适的命运也确实在他两次奔赴前线之后发生了彻底改变。

来到哥舒翰阵营,高适很快获得哥舒翰信任,任掌书记。后又被被拜为左拾遗,转监察御史,辅佐哥舒翰守潼关,藉地位陡然上升。

这段时间,因为自己的提议经常被采纳,高适的诗歌充满了斗志昂扬的气息,诗云:“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战场上的辛苦非一般人可以忍受,想象同一时刻,杜甫东躲西藏,王维被安禄山俘获成为阶下囚,李白隐居不问世事,就知道高适此刻的经历。

他在《塞下曲》中,不但写到了当时征战时的场面,“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还写到了战争难以想象的艰苦,“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饶是如此艰苦,建功立业的决心从未熄灭,对边功的追求也从未停止。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已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如果没有哥舒翰后来的战败,高适终其一生,可能只是个幕僚。然而哥舒翰败了,高适再次面临选择,这次选择,同样惊险万分,却再次把高适送上了具有实权的军事部门。

3

“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新唐书”完整地记载了高适后期步步高升的情况。

翰败,帝问群臣策安出,适请竭禁藏募死士抗贼,未为晚,不省。天子西幸,适走间道及帝于河池,因言:“翰忠义有素,而病夺其明,乃至荒踣。监军诸将不恤军务,以倡优蒲飗相娱乐,浑、陇武士饭粝米日不厌,而责死战,其败固宜。又鱼炅、何履光、赵国珍屯南阳,而一二中人监军更用事,是能取胜哉?臣数为杨国忠言之,不肯听。故陛下有今日行,未足深耻。”帝颔之。俄迁侍御史,擢谏议大夫,负气敢言,权近侧目。帝以诸王分镇,适盛言不可,俄而永王叛。肃宗雅闻之,召与计事,因判言王且败,不足忧。帝奇之,除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

哥舒翰兵败之后,高适到西安见唐玄宗,唐玄宗问大臣有没有什么法子。高适建议用珍藏的金银珠宝招募死士决一死战,唐玄宗不听,并向西逃走。高适大胆决定带一队人马月野追赶玄宗,紧急关头还不忘为哥舒翰求情,他说:“哥舒翰平时忠义得很,只是因为生病让他失去了判断力。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此。”接下来一一指出自己这么多年来在部队所见到的弊病,获得了唐玄宗的认可。

黑夜追踪唐玄宗,使高适不久迁任侍御史,后来又提拔为谏议大夫,他率性敢言,权贵近臣都害怕他。

玄宗当时虽是皇帝,但是其实玄宗的儿子肃宗已经自立,另一个儿子永王叛乱。按说高适是玄宗任命的,在肃宗那里又怎么吃得开?关键是在黑暗追玄宗之后,肃宗就认为他是个有勇有谋的人,因此在平息永王的时候,肃宗把他请去,询问他的意见,高适只说了几个字:“王且败,不足忧。”

这几个字奠定了高适在肃宗那里的地位,他是当时唯一一个同时得到玄宗和肃宗信任的高官。

无论如何,高适自此机缘官运亨通,做过淮南节度使和蜀、彭二州刺史。代宗继位后,他入朝为刑部侍郎,进封渤海县侯。自此走向其仕途的顶点。

在高适功成名就的过程中,唯一让人诟病的是他与李白的关系。

高适对朋友按说是不错的。在四川的时候,他就时常接济杜甫,助其建杜甫草堂。他还与王昌龄、王之涣等都是莫逆之交。

但是在平息永王之乱的时候,他却刻意忽视了李白——李白先生当时是叛军永王的幕僚。李白的妻子曾经深夜奔赴高适请他高抬贵手,放过李白,然并卵,高适装作不认识李白,并未施救。

然而这一点并不令人奇怪。想想高适在刀光剑影中寻求时机,在权贵打压下白衣进阶,在哥舒翰被囚的时候进言,在玄宗肃宗周旋中喘息……他的每一步都险象环生,进一步万丈悬崖,退一步如履薄冰。正是这种艰险中的选择成全了高适。

他如果选择救李白,他不是脑子发热吗?

再说,他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救他呢?每个人都在选择,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高适是,李白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