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威海地区的驻军——三卫一营考
作者:初钊兴
明朝置宁海千户所,明初因袭之,属莱州卫。洪武十年(1377),宁海千户所升为宁海卫,卫署在宁海州城(即牟平城)内州衙西侧。今威海市辖区——山东半岛东端的军事防卫,主要是海疆防守,由宁海卫负责。
随着倭患日重,宁海卫难以承担西至烟台,东到成山头,东南到石岛、靖海,南到浪暖、大嵩漫长海岸线的守卫任务。于是,洪武三十一年(1398)五月,朝廷下令设立威海、成山、靖海三卫,皆隶于山东都司。明宣德二年(1427),为应援沿海卫所,明廷于文登县城西门里置文登营,辖宁海、威海、成山和靖海四卫。宣德十年(1435),文登营迁文城东10里,建土城。
明亡清起,沿袭明制。雍正三年(1725),裁山东都司,三卫一营改属登州府。雍正十三年(1735),撤成山卫,设荣成县;靖海卫划归文登县,威海卫先归荣成,不久改归文登;二卫改设巡检司,三卫终结;文登营仍归登州镇总兵统辖。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山东巡抚李秉衡奏裁兵额,自是年起,将山东制兵,分限三年,裁减五成。二十四年(1898),巡抚张汝梅复奏请裁至二十四年所裁三成为止,其余二成,仍照原额存留。二十八年(1902),巡抚周馥奏请全裁制兵,改练巡警。文登营只留都司1人、兵4人。1912年1月18日,文登辛亥革命爆发,文登营都司杨飞鹏与仅有的数名兵卒逃跑,文登营解体。
以上是三卫一营兴废概况。以下分述三点。
一、三卫一营设置时间考辨
三卫一营、特别是三卫设置时间,地方志各持一端,长期不能统一。今人能见到的威海地区最早的地方志是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纂修的《宁海州志》,其中文登部分是文登人丛兰之子丛磐提供的。此时距设三卫才150年,丛兰又是明朝的高官,按理说此志应该准确地记载三卫的设置时间。然而,在《建置第三·附》中,三卫皆记“洪武间置”,文登营“宣德间置”。这话没有错,但太笼统。
今人能见到的第二部较早的威海地区志(不包含今乳山市,下同),是雍正乙巳(1725)《文登县志》。这是文登析置荣成县之前的一部内容比较详实的志书。但对三卫设置时间亦有回避,仅在《建置志·城池》记道:“成山卫城……洪武三十一年始筑石城”,据威海卫筑卫城较晚可知,设卫与筑卫城未必同年。“靖海卫城……卫治洪武三十年始筑石城”,这说明靖海卫设置早于威海、成山二卫,分歧已显。时“威海卫城……官民不由提调,故略之”。但该志卷六《官守志》成山、靖海二卫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卫镇抚、千户,无一人是洪武二十至三十年间调任的。这使人有理由怀疑洪武三十年以前设卫的说法。该志对文登营的设置时间有矛盾:在“城池”条记为“明宣德二年建县西门内”,在“武备”条中却记作“宣德四年建文登营”。道光、光绪《文登县志》在“城池”和“武备”中皆袭之,二说并存。但清《一统志》为“宣德二年”;新修《文登市志·大事记》取此说。
今人能见到的第三种有关威海地区志是乾隆七年(1742)纂修的《威海卫志》。此时威海卫已撤销17年了。该志卷一载:“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析文登县辛汪都三里立威海卫。永乐元年建城。……总部系山东都司,兼辖属宁海州。”威海卫的设置与建卫城时间,一向无异义。但该志未涉及成山、威海两卫和文登营设置时间。
道光十九年《文登县志·第一卷》:“明洪武……三十一年,就宁海、文登沿海等处立卫所。”这本来是对的,但在《城池》中却沿用《雍正志》观点,说靖海卫城始建于洪武三十年。而修于道光二十年(1840)的《荣成县志》更是标新立异,在第一卷中载“明洪武十三年(1380)置成山卫”,未列证据,把时间提前18年。从此,多种地方著作,袭用此说。
1996年出版的《文登市志·大事记》袭此记为“1384年(洪武十三年)析文登东端滨海地置成山卫”,又说“1394年(洪武二十七年),魏国公徐辉祖于文登古名普安郡处建靖海卫。三年后筑石城”。后者所据,已难查考。
1999年出版的《荣成市志·概述》记作“于洪武十三年(1380)置成山、靖海两卫”。
可见,三卫一营中,成山、靖海二卫的设置时间,分歧很大。孰是孰非呢?
查《明史·地理志》“登州府文登”条:“南有靖海卫,东有成山卫,北有威海卫,皆洪武三十一年五月置。”这里的“皆”字,语气极其肯定;“五月”,时间具体。它为什么这么肯定而具体呢?虽是“正史”,但“孤证不为定说”(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还必须有另外的证明,才能正视听。
我找到了《明实录》。这是明官修的编年体史料长编。自太祖到熹宗十三朝(建文附太祖,景泰附英宗,均经修成。崇祯朝有后人补辑本十七卷。本书篇幅庞大,保存有大量明代史料。过去未曾刊行,仅有抄本流传。各地藏本,卷帙互有出入,内容也间有详略。1940年,王崇武等据各地藏本加以校勘,有影印南京国学图书馆藏抄本,共2925卷,装500册。今查该书《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七:“洪武三十一年夏五月……甲寅,上不豫……丙寅,置山东都指挥使司属卫七:曰安东,曰鳌山,曰大嵩,曰威海,曰成山,曰靖海。”原来不仅威海、成山、靖海三卫同时设,而且山东七卫同时置。安东卫,在今日照市;鳌山卫,在今即墨市东40里;大嵩卫在今海阳县(东村)东南凤城。如此看来,乾隆年间所修《明史·地理志》“文登”条下关于“靖、成、威”三卫的记载,完全取之于《明实录》,可知三卫同时设于洪武三十一年是无庸置疑的。
那么,道光《荣成县志》根据什么将成山卫记作洪武十三年置呢?该志《职官志》“卫指挥使”首列“唐斌,南直宝应人,洪武十三年封。《文登志》洪熙元年(1425)封”。修志者可能就是根据唐斌的家谱将成山卫记为洪武十三年置。究竟是雍正本《文登县志》记为洪熙元年对,还是道光《荣成县志》的“洪武十三年封”对呢?笔者认为二者都不对。家谱是后裔修纂的,因年代久远,凭口传难免有误记之处。据荣成市成山镇退休教师李继发先生考察唐斌后裔,现存家谱纂修时间没有早于清朝中叶的。笔者今年3月末收到乾隆间迁居东北的谭新民先生寻根的电话:家谱记载老家是“山东省文登县荣广都三里谭家疃”,“村后有狼虎山,村前有凉水庵”。查光绪本《文登县志》,只有“云光都”,没有“荣广都”。云光都三里,果然有“谭家”。可知先人口传,后裔据“音”定字,难免出错。何况在传抄过程中,还可能发生种种笔误。而一种说法一旦载入地方志,就会成为一方历史的依据,广为流传。修志不可不审慎啊。
二、三卫一营的规模
明朝在各要害地区设卫、所,屯田设防。卫是卫指挥使司的简称,由都司或行都司率领,隶属中央五军都督府。防地一般可包括一府或数府。约5600人为一卫,1120人为千户所,112人为百户所。百户所设总旗2(每总旗辖50人)、小旗10(每小旗辖10人)。威海地区的三卫,规模没有那么大。卫所军士有军籍,世为军户。一般卫所军士大部分屯田,小部分驻防。征伐统之于将,无事散归原驻地。其指挥官,卫称指挥使,所称千户、百户。
(一)明嘉靖《宁海州志》
“文登营,在文登县东北十里,宣德间置。设把总、指挥二人,千户、百户今无定员。马、步、旗军一千二百人。官,取之诸卫所;军,取之宁海、威海、成山、靖海诸卫。”由此可知,文登营的官兵,与包括宁海卫在内的四卫是联为一体的。
“威海卫,在州(指宁海州)东北一百二十里,洪武间置。以下各卫设官,皆与宁海卫同。经历司、镇抚司,左、前、后三所,亦与前同(即设指挥使一人,指挥佥事四人;经历司设经历一人,镇抚司设镇抚二人;三所各设正副千户、镇抚、百户)。京操军,春班七百八十四人,秋班五百八十四人。守城军馀二百二十四人。屯田七十四顷五十亩。屯粮八百九十四石。演武场在卫城东。墩堡十二:陈家庄、焦子埠、庙后峰、古陌顶、绕绕、麻子、斜山、磨儿、曹家庄、豹虎、峰山、天都。百尺崖备御后千户所,墩堡九:松里、曹家岛、百尺崖、芝麻岭、窦家崖、转山、老姑、望天岭、蒲台顶。辛汪寨巡检司,属文登县,有石城。墩一:辛汪。”军馀:明卫所军士家属中成年男丁。以三人佐边军一人。正军死亡或老疾,即由其补伍。又称为馀丁。又,清八旗佐领定编超额之壮丁亦称军馀。既不负担正丁之军役,亦不享受正丁之待遇,一般从事农业生产,不参加出征活动。威海卫四至:“北自卫八里至海,南自卫八里至接官亭,接文登县界,东自卫一里到海,西至卫五十五里至初村庄,接宁海州界。”(见光绪《文登县志》)三卫的面积基本相同,各120平方公里左右。在卫辖地内,卫指挥治军政,兼理民事,县衙无权干预。
“成山卫,在文登县东一百二十里。洪武间置。经历司、镇抚司,左、前、后三所。京操军,春班七百六十七人,秋班五百八十九人。守城军馀二百六十一人。屯田军馀二百四十人。屯田八十七顷。屯粮一百四十四石。演武场在卫城西南一里。墩堡十九:狼家顶、北峰头、里岛、固嘴、俞镇、马山、神前、祭天岭、报信口、堆前、歇马神、洛口、石础、北留村、张家、仲山、高础(“础”右“出”原为“屈”)、太平顶、夺姑山。寻山备御后千户所墩堡十五:长家嘴、古老石、黄连嘴、小劳山、杨家岭、丐山、葛蒌山、青鱼岛、曲家埠、胜佛口、大水泊、老翅、纪子埠、蒸饼山、青山。温泉镇巡检司,属文登县,有石城。墩二:可山、半月。”
“靖海卫,在文登县南一百二十里,洪武间置。经历司、镇抚司,左、中、后三所。京操军,春班八百四十九人,秋班七百四十四人。守城军馀一百一人,屯田军馀二百一十人。屯田一百四十八顷,屯粮一千四百二十五石。演武场在卫城西南一里。墩堡二十六:大湾口、浪浪、峰山窝、姚山头、青岛嘴、明光山、路家码头、长会口、赤山嘴、石脚山、狗脚山、瓜篓寨、起雨顶、葫芦山、店山、标杆顶、坟台顶、望浆山、憨山、孤西山、蒸饼山、唐辰顶、柘岛、铎木山、郭家口、石冈。宁津守御千户所,在文登县东南一百二十五里,洪武间置,设官与奇山所同(即设正副千户、百户、吏目一人、镇抚一人)。京操军,春班二百五十四人,秋班二百七十五人。守城军馀六十八人。屯田军馀六十六人。屯田五十四顷,屯粮六百四十八石。演武场在所城东。墩堡十七:孟家山、青埠寨、紫家寨、万口、芝麻滩、帽子山、崮山寨、高楼山、拖地冈、王家铺、大顶山、上(土)现口、龙虎山、慢埠山、龙山、固山、杨家岛。”
现在可以将三卫规模作一比较:京操军,靖海卫最多,春秋两班1593人,次之是威海卫1368人,再次成山卫1356人;守城军馀,成山卫最多,为261人,次之威海卫224人,再次靖海卫101人;屯田,靖海卫最多,为148顷,屯粮1425石,次之成山卫87顷144石,再次威海卫74.5顷894石。各卫所辖墩堡,靖海卫连同宁津所最多,为43处,次之是成山卫,连同温泉镇巡检司共21处,再次为威海卫连同辛汪寨巡检司13处。可知靖海卫为时所重。京操军,即明代的“班军”:“班军者,卫所之军,番上京师,总为三大营者也。”(见《明史·兵志》)番,轮番。始于永乐十三年(1415),诏边将及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各都司、中都留守司、江南北诸卫官,拣选所部卒赴北京,以俟皇帝检阅。京操自此始。后来,渐失本意,“京操军”常被派去修黄河,做苦役,兵士多逃亡,被捉回来就要受重罚。正德年间,令中都、山东、河南分春秋两班,别为一营,春班三月至,八月还;秋班以九月至,来年二月还。三卫京操军春秋两班总和4317人,除以2,求出常年留卫兵数为2159人,加上守城、屯田军1036人,共3195人,加上文登营马步旗军1200人,共4395人,仍少于一般卫的5600人。但同样的兵力,控制半岛海防,设三卫一营要比集中设一卫要有效得多。连同宁海卫1917人,登州府驻军达6312人。可知明代胶东东海海防之重。需要提出的是,上述仅记宁津守御千户所兵员数,而不记威海卫的百尺崖所和成山卫的寻山所的兵员数,后二者是否已经包含在所属的卫数以内呢?俟考。
从三卫守军和屯军的数量看,不符合“屯多于守”的规律。原来,“屯”与“守”的兵员要区别情况而定:“永乐二年(1404),更定卫所屯守军士,临边险要者守多于屯,在内平僻或地虽险要而运输难至者,皆屯多于守。”(《明史·兵志》)墩,建于沿海,相距10公里左右,利用天然高地,再用人力培土加高,俗称“烟墩”,遇敌情,墩兵夜晚在墩上举火,白天则燃狼粪使发细而高的黑烟,以向邻墩报警,墩墩相传,使卫所和上级机关很快知情。所以,战火遍地又称“狼烟四起”。多数烟墩至今清晰可见。堡,不是御敌用的,而是建在官道旁的“驿站”,用来“报信”、传递信息的。一般十里一堡,堡设简单房舍,可食宿换马;也有规模较小的墩台,也可举火发烟报警。
(二)清雍正《文登县志》
先说文登营。
该志记载较前志详:“明永乐六年(1408),倭寇成山,始置备倭都司,以节镇沿海诸军。”这应该是文登营的前身。“宣德四年(1429),建文登营,设把总一员、指挥一员,中军等官二十三员,旗军一千一百四十名。原额马四百一十四匹,正统间,调去京操马一百五匹,馀存营,立为马步二十二队。万历二十一年(文登营)改为守备府,设守备一员、中军一员、哨官二员。国朝(即清朝)顺治五年,设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兵六百名,马三步七。顺治十八年春,立中、左、右三营,设副将一员、都司三员、守备三员、千总六员、把总十二员,兵三千名,马三步七。”这是清廷为镇压栖霞于七、昆嵛山常和尚、文登张振纲的反清起义,文登营配备官兵最多的时候。“康熙五年,裁文登右营,只设副将一员、都司二员、守备二员、千总四员、把总八员,兵二千名,马二步八。六年,调拨中、左二营马步兵二百名赴泰安防守。十九年,裁左营,移为宁福营(址在宁海州城——初),(文登营)只设副将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兵六百六十名。雍正元年,兖镇调去二十二名,只存六百三十八名(马兵一百三十四名,步兵五百四名——原注)。”“文登营明原额兑领策应卫所军器三万一千二百九件。国朝康熙十一年见存铁盔一百八十顶、铁甲一百八十副、大炮三十九位、鸟枪二百杆、铁子二百一十个、铅子二十二斤八两、火药三百一十八斤、火线五百二十条、大刀四十九口、短刀三十口、藤牌三面。”
次说成山卫。
“成山卫,明初,原设指挥一十七员、经历一员、镇抚四员,左、前二所千户一十六员、百户二十员,军馀一千八百五十一名。国朝顺治二年,只设守备一员。寻山所属成山卫。明初原设千户三员、百户十员、所镇抚一员,军馀一百三十二名。顺治十二年裁并入卫。”寻山所的设置规模,前志未记。成山卫“明洪武三十一年始创石城。周六里一百六十八步,高二丈八尺,阔二丈,池深一丈二尺。门四,楼铺二十四座,今俱湮圮。”“俱湮圮”之说不对,至今北门尚存,是一营三卫仅存的建筑。“成山卫屯二十二处”,有:狄子巷、广粮、白峰头、白马、灰埠、黄埠、曲家埠、防饥、马安、兴安、茅子埠、九皋、蜊碴埠、青安、寻山所、葛家庄、冷家庄、长埠、马安(初:原文与前重复)、丰堆、金家庄、谢文庄。“成山卫敦十座”,有:白峰头、狼家顶、高础山、仲山、太平顶、大姑山、马山、崮嘴、俞镇、里岛。“寻山所墩八座”,有:青鱼、葛楼山、马山、杨家岭、小劳山、黄连嘴、古老石、长家嘴。“成山卫堡九座”,有:祭天岭、报信、堆前、歇马亭、洛口、石础、北留村、张家口。“寻山所堡七”,有:曲家埠、胜佛口、大水泊、老翅、纪子埠、蒸饼、青山。”“成山、靖海两所教场俱废。”笔者不厌其烦地、甚至不避重复抄录各类地名于此,旨在为读者提供辨别真伪的依据和不同时代地名的变迁资料。下同。
“靖海卫,明初原设指挥十一员、经历一员、镇抚二员,左、中、后三所千户十六员、百户三十员,军馀一百三十二名。”该卫“顺治二年,只设守备一员。”“宁津所,属靖海卫,明初原设千户七员、流官历目一员、百户十员,军馀八百七名。国朝顺治十二年裁并入卫。”“明国公徐达创建。卫治洪武三十年始筑石城,周九百七十一丈,高二丈四尺。门四,后,倭乘西门入寇始塞,止三门,楼铺二十九座。池深一丈,阔二丈五尺。今俱湮圮。”三卫的城墙,数靖海卫城最长。说“徐达创建”,无据,徐达卒于洪武十八年(1385),岂能主持建城?相传,靖海卫原建于今人和集,因卫墙数建数塌,又改在槎山之西,原址遂称“卫改集”,很晚才改称“人和集”。“靖海卫屯二十六处”,有:桃花石、刘家莹、长会寨、臻(榛)子沟、殿山院、古獐、古獐河、王家岛、五里岛、泊子、徭(窑)南泊、泊子(初:原文如此)、青勃罗顶、金家庄、峰山、五里寨、大圣院、瓜蒌寨、柘岛、郑山、管山、黑石埠、桃子山、狼狼、狼尾、草埠。“靖海卫墩二十座”,有:柘岛、铎木、郭家口、石岗山、唐浪顶、杵杵顶、瓜蒌寨、狗脚山、石脚山、路家码头、赤石、长会口、经土崖、明光山、青岛嘴、姚山头、峰窝、浪浪、大湾口、黑夫厂。“宁津所墩八座”,有:慢埠、龙山、羊家岛、芝麻滩、万古、柴家山、青埠、孟家山。“斥山寨敦一座”,有:田家岭。“靖海卫堡八座:蒸饼、孤西、憨山、望浆、坟台、店山、葫芦山、起雨山。“宁津所堡九座”,有:帽子山、崮山寨、高洛山、拖地冈、王家铺、大顶山、土现口、龙虎山、崮山。
二卫一营之外,还记载了文登县直辖武备:“文登县额设民壮五十名。雍正二年,知县王一夔捐置器械,团练技勇。” “温泉镇巡检一员,弓兵二十名。” “温泉镇墩二座,可山、半月山”。“新汪寨巡检一员,弓兵二十名。”“新汪寨墩一座,新汪。”“文登县原设威远炮四十八位,碗口铜炮三十三位,佛狼机八位,火药并硝一千斤。年久无存。”
(三)清乾隆《威海卫志》
因为雍正三年,山东都司缺裁,威海卫改属登州府,“官民不由(文登县)提调,故略之”。雍正志未载威海卫及所属百尺崖备御所。乾隆七年纂修的《威海卫志》记威海卫情况较详。“威海卫,明设指挥二十员、镇抚二员、左前二所千户十员、百户二十员,京操春戍七百八十四名、秋戍五百八十四名,捕倭军登州营一百二十六名、文登营一百五十九名、守城军七十五名、种屯军二百二十四名、守墩军二十四名、守堡军一十四名。百尺崖所,明设千户五员、百户十员、守城军三十五名、守墩军一十八名、守堡军六名。国朝顺治二年,威海卫改设守备一员,左前二所改设千总二员、后所改设千总一员。康熙四十一年,后所亦裁,并入卫。雍正十三年,卫裁。”
“明设陆前营,马、步兵丁二百五十名。调防文登营马、步兵丁三百名。国朝调防文登营马、步兵丁二百五十名。康熙十九年新分宁海营,汛地改属,调防宁海营马、步兵丁一百五十名。雍正五年现存宁福营外委把总一员、马兵二名、步兵三十名。”“雍正六年,新设民壮三十名。”
“永乐元年建城,砖石相间。高三丈,阔二丈,周六里一十八步。动宁海、文登夫役,军三民七修之。门四,楼铺二十,池阔一丈五尺,深八尺。”在三卫中,威海卫城最高,拆得最晚(1955——1958年),还留下清晰的照片。
“威海卫屯十八处”,有:白露(鹿)、板桥、赤沟、陡阜(埠)、爬山(以上俱在文登境)、千金、冶头、瓦屋、武计、孤山、夏村、安子口、乳山、柳行、康家埠、孙营庄、杨村、浪暖(以上俱在宁海境,近有分属海阳者)。
“威海卫墩九座”,有:遥遥、麻子、斜山、磨儿山、樵子埠、陈家庄、古陌顶、庙后、朱家岭。“百尺崖墩六座”,有:望天岭、蒲台顶、百尺崖、嵩里、老姑顶、曹家岛。
“威海卫堡四座”,有:曹家庄、豹虎、峰山、天都。“百尺崖所堡三座”,有:芝麻岭、窦家崖、转山。” “威海卫,明设武库,贮甲胄、弓矢、大小炮、藤牌、狼筅、旗鼓、枪刀,各色军器。库废炮解,弓矢甲胄物化。国朝雍正五年,现存弓箭六副、鸟枪十四杆、红夷炮五口、过山鸟三口、小炮十五口、腰刀三十二把。六年,新设壮丁器械:鸟枪十二杆、长枪六杆、弓箭十二副。”“威海卫炮台三座、一在长嘴、一在教场头、一在祭祀台。”“威海卫教场在东门外”,“百尺崖教场久废。”
该志记“左所厅”和“前所厅”俱附卫治,“后所厅”在百尺崖所城内。皆“久圮”。由此可知各卫“所”的设置情况。
(四)光绪《文登县志》
雍正十三年,成山卫改设荣成县,卫城内称“成山卫村”,今称成山五村;又有“成山卫镇”的行政区划名。威、靖两卫撤销归文登县,在两卫原址设巡检司,各设巡检1名,弓兵20名。1930年设威海卫行政区,1945年设“威海卫市”,1948年后才省去“卫”字,先后成了“县”和“市”名。靖海卫撤销后,仅留下“靖海卫村”之名。“光绪九年,在原威海卫创办北洋海军,其后设提督一员,归北洋大臣节制,在刘公岛设行营以为提督办公之所;沿海置绥军四营、巩军四营、护军二营和鱼雷营,设机器厂,新建炮台五座。”光绪《文登县志》仅记到此。以下仅考文登营在三卫撤销后的情况。
该志卷一下《关隘》:“文登营在城东十里。《一统志》“明宣德二年建”。初在县西门内,十年迁此。(原)有土城,周三里,东、西、南三门。”与三卫城相比,文登营土城规模最小。《雍正志》就说“城久圮,唯余南门”。南门于1956年拆除,只存内外门额石刻,分别为:“齐东重镇”、“东方名藩”。
雍正十三年后定制:“文登营副将一员、都司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一员、外委把总三员,马兵一百三十名,步兵五百四名。乾隆四十七年,裁马守兵七十名。四十八年裁守兵二十八名。嘉庆二十一年裁拨曹州马步兵三十七名。道光十二年裁拨回疆马步兵十三名。七年,调赴烟台洋枪队马步兵九十一名。八年,暂行开除步兵五十五名。十三年,裁汰二成,和八年五十五名,共裁马步兵七十七名。今定制:马步兵二百十三名,存营汛马兵二十五名、步兵六十名。文登县汛马兵五名、步兵十七名。荣成县汛马兵六名、步兵三十五名。靖海司汛马兵四名、步兵三十二名。海阳县汛马兵四名、步兵二十五名。”“旧志载营中军器、火器等件,咸丰间征剿粤匪,发用殆尽,已经报销,故不复载,”该志失记的史实为:道光三十年(1850),拨登州水师前营东汛千总一员、后营把总一员及胶、莱、青等营战兵400名、守兵100名、船12只,组成文登协水师,并将文登营副将改为水师副将,兼管陆路。同治元年(1862),裁文登营马步兵13名归濮州营(见《文登市志》)。至文登辛亥革命爆发,文登营解体。今尚存同名村、镇。
三、三卫一营战事举要
主要是反击倭寇侵扰,事迹可歌可泣。一代民族英雄、抗倭名将戚继光留下矢志守卫祖国海疆的壮丽诗篇《过文登营》:“冉冉只帆度海崖,晓烟低护野人家。谁将春色来残堞,独有天风送短笳。水落尚存秦代石,潮平不见汉时槎。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当然,一营三卫还负责对内镇压民众起义和反抗。
永乐四年(1406),倭寇威海卫。指挥扈宁力守三日,都督统兵来援,倭始退。
明永乐六年(1408),倭寇成山头。掠白峰头寨、罗山寨等处。时成山卫建立不久,战斗具体情况地方志失记。明代胡宗宪在《筹海图编》卷七“山东倭变纪”写道:“永乐六年,倭贼袭破宁海卫,杀掠甚惨,指挥赵铭以失机被刑。寇成山卫白峰头寨、罗山寨及大嵩草岛嘴、鳌山羊山寨、阴岛张家庄,依次被掠。入于家庄寨,百户王黼死之。入桃花闸寨,百户周盘死之。”可知此次倭害之大。对赵铭的处罚,明永乐帝宣谕:“近有山东宁海卫指挥赵铭等领军守海,遇贼船数十登岸,并不上前设法擒拿,互相推调,致令伤害军民;又敢虚报杀获贼数,欺诓朝廷。已将各官分尸示众。今后守海官员人等,常操练军士,葺理战船,于紧关岛坞湾泊,遇有贼船到来,不许四散调开,或三五十只,或百十只,成综一处驾驶,并力攻取。如此,势力壮而贼易擒矣。”(见焦希程《宁海州志》)
永乐十四年(1416),倭舟32艘泊靖海卫杨村岛(应为今浪暖口之西的“洋村岛”)。都督同知蔡福等率兵合山东都司兵击之。
正德五年(1510),刘六、刘七等起义军,往来山东,杀官军7000余人,攻入登州、莱州。
正德六年三月十三日,起义军攻入文登县城,营卫救援不得,县内大乱。朝廷调边将率边兵“围剿”,境内始平。
嘉靖三十一年(1552),倭犯靖海卫,指挥使商祖尧等击退之。
嘉靖三十四年(1555),倭船抵威海栲栳岛洋,为风所阻,泊岸,依山嘴,官军不能前。数日后,倭持刀出,官军获之。
嘉靖间,海贼王宪五据刘公岛造房53座,御史蓝玉率汛兵逐之,烧毁所筑房屋。
崇祯十六年(1643)二月十二日,清军攻破文登城;十三日,攻破成山卫。营、卫已无战斗力。
清顺治十八年(1661)秋,栖霞于七起义反清。十月十九日,响应于七起义的常和尚,自禅教寺率众聚于城后香岩寺和城西,张振纲自侯家集率众聚于三里庙、城东等处,攻城七昼夜,遭都司王允升所率骑兵突袭失败,张振纲中箭。
次年冬,昆嵛山常和尚所率起义军,遭文登营新上任的副将刘进宝乘雪夜偷袭而失败,常和尚自缢于青石庵,被碎尸示众。
康熙十六年(1677)十二月二十八日,营兵对军官克扣饷银不满闹事,刀伤知县。至十八年四月,带头闹事者被捕斩首,副将吴起龙令全营孝服迎尸,被总兵何传判绞刑。
康熙四十年(1701)五月二十六日,因副将叶纪凌虐兵丁,营兵哗噪,火炮击碎辕门,聚文山呐喊放炮,知县亲自说服营兵回营。叶纪降职调用,“不法兵丁”亦置重典。
康熙四十二年七月初六日,贼船4艘自东来袭2商船。文登营副将、宁福营守备、登镇总兵均领兵到,相持至八月中旬,贼始扬去。
康熙四十三年,春荒,饥民数百聚黄山集,白天入大户抢粮。文登营副将张陈武夜率精骑百人,擒其首,余皆散。
康熙五十一年(1712)十月十七日,海贼抵鸡鸣岛,水师后营游击滕国祥率舟师捕贼。贼艇围攻纵火,国祥力战牺牲。一船50余人,仅余数名伤兵。朝廷命抚恤国祥,建祠荫子。
嘉庆三年(1798),海盗船泊于石岛、镆铘岛,登岸抢掠,居民惊窜。文登营官、兵巡御乃靖。
道光十五年(1835),有双桅夹板洋船一只驶入内洋,不久,抵威海口。知府、总兵率部驱逐出洋。自此年后,海贼屡劫商船,拘人勒赎,官军战多不利。
道光二十年(1840)八月十五日,英舰五艘侵入成山头海域,荣成告急。文登营副将瑞福率兵200名,与济南、青州和莱州部队,一同驰往援守。
道光二十九年(1849),官募广东艇船缉捕海盗,多所斩获。
道光三十年(1850)七月,在荣成、威海海面上,军民与倭寇、海匪展开大规模海战,生擒海匪344名,打死若干名,登州水师后营经制外委范景增及民众戚惟达等42人牺牲。
咸丰元年(1851)八月二十一日,文登协副将陈连登奉命前往石岛海面迎击海盗。战斗失败,战船被抢去9只。陈被革职发配新疆。
咸丰十年(1860),洋船大至,始泊威海海口,夺民船为筏,遂由烟台入天津。
光绪三年(1877),饥荒严重,下冷家农民黄二男等群起霸埠口,阻止万家庄大地主外运粮食发国难财,遭到文登营兵的残酷镇压。
光绪二十年(1894)十二月,日本侵略军由荣成龙须岛登岸,二十五日陷荣成。次年正月破威海。正月十二日,日军南路,经杜梨花庄攻破文城,营兵和守城汛兵,没有抵抗力。
三卫一营的兴衰,就象昨天的事,仿佛历历在目。朱元璋以武功建大明,得唐朝府兵遗意,设卫建营,不能说办法不好,谋划不精。但战争是政治的继续,随着朝廷日益腐败,吏治不整,营卫之制也渐“异化”。明末,卫所军士,即使一诸生可役使之。崇祯三年(1630)兵部侍郎范景文奏:“祖制,边腹内外,卫所棋置,以军隶卫,以屯养军。后失其制,军外募民为兵,屯外赋民出饷。……岂可令有定之军数付之不可问,有用之军糈投之不可知!”他要求清除积弊,终无可救药,义军蜂起,海内土崩。宦竖降于阃门,禁军溃于城下。明遂灭亡。大清取代,改革营卫之制,安定天下。雍正末,裁卫练巡警。但“中兴”之后,政治重蹈覆辙,乃兵败甲午,元气尽伤。前车之鉴,不可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