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谣言:林道乾与捕风捉影的南洋潮汕人天下

来源: 冷炮历史

在许多涉及明朝海禁的当代读物中,多有提到一位来自广东潮汕地区的海盗首领–林道乾。尽管在名望上远不如早年盘踞浙东的徽王前辈汪直,却有着更为丰富的传说材料。例如屡次同抗倭名将俞大猷发生激战,还有过开发台湾岛、进攻菲律宾和殖民东南亚等传奇履历,至今都被视为泰国华裔的先驱级人物。

然而,上述情节多为以讹传讹式谣传,且缺乏可靠的史料记载背书。甚至有不少桥段源于同时代的另外一位大海盗林凤。只不过在诸多阴差阳错的巧合促进下,才演变成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样子。

潮汕地区的尴尬处境

潮汕地区正巧夹在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地区之间

若要理清林道乾在历史上的真实经历,就不得不从潮汕地区的糟糕地缘说起。倘若连这片夹在山海之间的区域位置都弄不清楚,就很难理解当时人的微妙处境。

因为潮汕作为粤东区域的最主要构成部分,本身也正巧位于西侧的珠江和东侧的九龙江之间。前者以省城广州为核心,在明朝中期已由东莞、澳门两地呈扇形展开,是地理位置最优越的对外贸易集散地。后者则以闽南重镇漳州为源头,连带引发月港和厦门岛的后来居上。一方面利用半封闭地形躲避海禁影响,又非常仰赖隆庆改革的春风红利。所以,来自两头的各种海商势力,都会对毗邻的潮汕产生巨大影响。

在人文层面 潮汕属于闽南而非政治安排层面的广东

同时,潮汕虽被划入广东建制,却在语言、文化等习俗方面与闽南趋同。因而容易成为夹在两大群体间的四不像,被共同视为有竞争关系的外乡。加之明朝始终不愿全盘放弃贸易管制措施,从而让彼此视另一方为不可避免的竞争对手。比如早早获地方官默许的珠三角粤人,就很不高兴让自己的蛋糕被瓜分。后来受新政庇护的闽南人,同样不喜欢这群最熟悉陌生人来分一杯羹。只不过在嘉靖皇帝当政期间曾联手合作,才没有把刻在骨子里的矛盾曝光出来。

于是,本应对接海洋贸易的潮汕地区,只能用各类擦边球手段维持。时而与被明朝定性为倭寇的闽南海盗联手,转头又心安理得的接受诏安,连人带穿的成为水师巡防主力。甚至是在两边都保有长期身份,堪称朝廷打击各类不顺从船东的优秀人选。特别是孤悬于外洋的南澳岛,屡屡成为各种海盗集团的栖身之所,算是东西方邻居都不具备的潮汕特色优势。目前有关林道乾的种种事迹传闻,基本都没有脱离上述范畴。

明朝中后期的广东水师 有相当部分招募自潮汕海寇队伍

林道乾的实力并不出众

相比林道乾 来自潮汕的曾一本与林凤无疑更有实力

值得注意的是,明朝中期的潮汕海盗也绝非只有林道乾这根独苗。在他之前就有纵横珠三角和雷州半岛的曾一本,因待遇问题而放弃被诏安路线,让据守广州的俞大猷都十分难堪。但在1568年的围攻失败后,迅速因损失惨重而遭官军斩首示众。

于是,大批原依附于曾一本的团伙便分崩离析。但林道乾依旧是麾下仅有50艘船的小角色,远不如聚众40000多人的老乡林凤。索性再度接受诏安,利用官府的抓大放小心里成功“上岸”,被安排在汕头的潮阳区驻屯。实则要继续利用合法身份活动,将走私贸易的网络蔓延至暹罗、北大年和马来半岛。

公元1573年,忍无可忍的明廷决定对残存海贼们下死手。由于珠三角和闽南地区的同僚已多为优惠政策所俘获,以南澳岛为核心的各潮汕集团不得不转进海外。其中,实力较强的林凤就向东席卷福建,又通过台湾岛这个跳板去往菲律宾。随后在与西班牙人的战斗中损失惨重,不得不重回潮州老家休整。最终选择流亡隐退,从此消失于历史记载的漫漫流水账中。林道乾则是向西逃到柬埔寨,以贿赂土著首领的方式获取安身之地。直到两年后才引起广州官府注意,险些引来泰国、越南等地方势力的联手围剿。只得短暂返回潮汕沿海招募新丁,并最终选择到更南方的北大年寻觅机会。

此后,关于林道乾的记载就越来越从历史偏向传说。例如在北大年当地拥有包括港口在内私人领地,还曾出兵击败过威胁本地的泰国王师。最后改宗伊斯兰教,并开办专门的铸炮工厂生产武器。至于其本人的死亡时间和原因也是多种多样。既有在16世纪后期因内部矛盾遭部下反噬的暗黑版本,也不乏在17世纪被所铸大炮炸膛毙命的励志传闻。期间,明朝当局还再度派人联络诸国展开绞杀。无论亲临广州接受“指示”的暹罗特使,还是主动请缨的葡萄牙船长,都没留下任何具体的交战记录。

传说由林道乾铸造的青铜火炮 实际制造于17世纪前期

但这些遗留下来的蛛丝马迹普遍显示:这位林道乾并非拥有出众实力的大型海贼领袖,更多是借同僚掩护才得以反复跳转。有关他的大部分记载,特别是涉及中后期的异军突起记录,都在真实性方面十分可疑。

值得一提的是,林道乾在决定去北大年发展前夕,曾利用所谓的潮汕宝藏传闻招揽部众。以至于有很多人慕名而来,或是索性以他的称号充当旗帜高举。这或许就是能帮我们破除历史迷雾的关键所在!

捏合产物

林道乾南下时期 整个中南半岛正因泰缅战争而陷入混乱

巧合的是,整个16世纪70-80年代的中南半岛正处于绝对乱世阶段。比如缅甸东吁王朝的著名君主莽应龙,就曾两度发兵攻略暹罗,将残存的泰国王室降格为附庸位置。直至他本人病死的1581年,才差点被泰王纳黎宣的反攻给全盘掀翻。

原本只是一隅小邦的北大年也有参与战争,从南翼协助缅甸军队对大城府进行全面围攻。但在1581年同样因继承人问题而陷入混乱,到三年后才靠绿色女王的登基稳住局面。至于沙他一世治下的柬埔寨地区,更是身处后高棉时代的群雄紊乱状态,且都城设在远离海岸的隆维克。

位于南部的北大年 也曾出兵协助缅甸人进攻大城府

所以,林道乾若要在上述地区获得合法身份,势必留下与其中某位君主的交涉记录。可惜,此类记录从未被查阅史料的后人所发掘,倒是有《潮州府志》认为其人早在1573年就已死于官军追缴。换言之,此后还能在史书上若隐若现的林道乾们,不过是多位借助其名号行事的其他海贼。其中可能就包括有隐姓埋名的林凤,以及更多可能连潮汕人都不是早期开拓者。

另一方面,远在林道乾这代人登上历史舞台之前,泰国湾沿岸就是广东走私商贩的重要阵地。最晚到15世纪,已经有不少商贩为躲避海禁风险,选择在北大年等贸易口岸定居。通过土著统治者的有限授权,摇身一变为前往明朝朝贡的使团代表。稍后,又有各种手持地方官府授权的半合法船队,定期往来于东莞和南洋腹地之间。但参与者多为珠三角沿线居民,和存有地域间隔的潮汕邻居们并非同类。等到马六甲港为葡萄牙人占据,才随穆斯林贸易伙伴一同向北转移至北大年。

到了16世纪中期,以闽南人为主的倭寇壮大起来。他们与来自南洋的广府后裔、穆斯林和葡萄牙人建立有机联系,顺带将走私网络由舟山群岛扩展至珠三角西侧的香山。期间虽经常与潮汕地头蛇们合作共赢,但也经常会出于利益考量而发生火拼。等到朝廷在漳州月港主持开关贸易,双方便彻底由容易被外人混淆的同盟,转化为互相踩踏的竞争对手。因此,像林凤这类来自潮汕的首领,往往很难在福建沿海有所发展。最后转进台湾与吕宋,都不过是绝处逢生时的权宜之计。

所以,明朝中后期的潮汕走私团体,所能选择的去路其实相当狭窄。不仅很难在与家乡毗邻的区域获得机会,连远遁他乡的路线都需要好好规划。甚至时刻要为将来的低调反乡预留准备,深怕在登岸后因过往事迹而遭官府清算。曾一本和林凤的四处流窜,就是此类悲情人生的集中体现。若有机会公然盗用他人名讳替自己打掩护,无疑是求之不得的天赐良机。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会有澳门本地的华商带葡萄牙船长到官府毛遂自荐,表示愿自掏腰包到北大年追击林道乾。但更多规模较大的行动都因找不到当事人而偃旗息鼓。

从倭寇时代到隆庆开关 闽南人都对潮汕邻居保持压制

此外,民间还一直流传有林道乾早年曾登陆台湾岛的传言,声称其在1563年就有造访基隆与台南。但任何略懂宝岛开发史的人都会知道,当时的岛上并无任何城市雏形,几乎属于被人忽略的蛮荒之地。上述两座城市的出现,还要等17世纪的荷兰与西班牙殖民者来建立。至于比林道乾晚10年才落难至此的林凤,就由于本地的欠开发属性而选择远离。宁可冒更大风险去菲律宾碰运气,也不打算就近留下来做开台第一人。反过来又说明那些以林道乾为主角的故事情节,与真实情况是相差多么遥远。

最后,笔者结合本文中的多方取证探索与思路排查,得出林道乾其人的大致脉络:历史上确有叫这个名字的潮汕海盗头目,充其量却只是个乐于被官府诏安的二流投机客,且极有可能在1573年就死于官军追缴。但被隐姓埋名的林凤盗用称号,进而以病毒式传播手法散布至泰国湾沿岸。后来又为其他落脚北大年的团体所冒充,直至17世纪中前期才被完全弃号。

至今 以潮汕来源居多的泰国华裔 还对林道乾有神话式追述

当然,由于潮汕移民在19-20世纪的大面积开枝散叶,有关林道乾的传闻又被进一步升华,成为巩固文化边界的群体性记忆。正如闽南人对郑成功本能崇拜,以及蒙古人对成吉思汗的刚需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