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行求真 博学树人 ——我校前身之一“汉口博学书院”的办学及其探索

作者:白云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校史馆

1899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杨格非博士(Griffith John)在汉口后花楼居巷创建汉口博学书院,最初命名The London Mission College,首任校长为麦克法兰(A.J.Mac Farlane)牧师。1908年,新校舍落成后,改为The Griffith John School。1924年,汉口博学书院大学部并入私立华中大学,成为我校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部发展成为现今的武汉四中。

校徽

学校校训“勤、朴、博、学”,以“纯粹博大之学问”、“促进人类进化之大同”为办学理念。书院坚持智育与德育并重,体能与才艺双修的人才培养模式,树立学生真诚、勤奋、务实、自信的生活信念,着力打造活泼开放的校园文化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体育、音乐等多方面的才艺,博学书院的办学理念及其实践探索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The Old School stands.

(汉口博学书院校歌)

Term follows term!

The students come and go;

Masters grow grey;

But—rain, or shine, or snow—

Tha Old School stands.

Year follows year!

Old customs pass away,

Unchanged,midst change,

For Truth,hard work,fair play

The Old School stands.

So passes time—

The bell checks off each hour—

Schooldays are gone;

We come to manhood’s power.

Memory revives;

In tales,both grave and gay,

Re-fight our battles,

Glad our sons can say;

“The Old School stands.”

一、书院创始人——“华中宣教之父”杨格非博士( B. U.Griffith John )

杨格非博士(1831–1912年)出生于英国威尔士,在威尔士和英格兰学习神学。1853年,杨格非加入伦敦会,并在两年后随Robert Wilson牧师来中国传教。

图为杨格非博士

1861年杨格非博士来到汉口,是第一个来湖北传教的基督教传教士,创办了首恩堂、恩光堂、救恩堂、花楼总堂、崇真堂(湖北省城第一座教堂)等多个基督教教堂,并分别于1866年和1899创办汉口仁济医院(武汉协和医院前身)和汉口博学书院,为武汉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华中大学创始人之一吴德施主教在《杨格非博士:华中基督教会的先锋》中写道:“当十九世纪,基督教育振兴的时候,博士倾其全力经营学校,现在博学书院采用Griffith John College 为学校的英文名字,就是表示对杨博士的一种伟大的纪念。”

纪念杨格非牧师的“格非堂”(即荣光堂,位于汉口黄石路26号,是武汉现存最大的基督教礼拜堂)

1931年,在杨格非博士百年诞辰之际,为了表示对杨博士的纪念和敬仰,伦敦会筹措建立“格非堂”。图为“格非堂”外观设计图,整体建筑分为三层,一楼设有社交堂、牧师办公室、孩童聚会室、男女客堂、学班房等;二楼设有礼拜堂、至圣所、牧师祈祷室、执事办公室等;最上层为歌颂楼。

二、美丽的校园建筑

1907年,汉口博学书院由于校址狭隘,原址扩充困难,市镇嚣烦,不利学子求学修业,特仿英国大学在郊外办学之制,在书院主创杨格非牧师金婚五十周年之际,大力筹措捐款,在汉口郊外重建校舍。

校舍

经学馆

书院以1800串钱购买韩家墩李姓地皮200余亩用于新校舍建设。新校舍距汉镇七里,距汉河里许,距京汉——汉川铁路交汇处不及一里。校园建设布局仿英国学部的定例,居中设计,建有总集会堂,讲堂、餐室、寝室、沐浴室、格致室、阅报室、电灯房、钢丝车房等。此外,校园右边另外建有纪念Robert Wilson牧师(与杨格非牧师同时来武汉传教,仅两年即病故)的礼拜堂作为书院圣堂,每日清晨、周三和周日,均有领班带领全体学生前往圣堂礼拜。1908年春,校舍建设告竣,师生们迁往新校址办学,并逐渐扩建。

集会堂

礼拜堂外部

1917年,受限于智学馆仅能容纳一百五十名学生,无法满足教学之需,书院着手修复文学馆,并在武汉官商的资助下,于1919年增修武汉堂。武汉堂为二层建筑,楼下为会食厅、藏书室、阅报室,楼上为寝室,寝室可容纳八十多个床位。1921年,书院在和记洋行的资助下,建立和记理化室,理化室分两层,楼下为教授理化学科的教室,上层为寝室,可以容纳三十多个床位。同时,经学、师范两馆也属汉口博学书院管辖范围内,各馆分之均有专修,合之皆为同学,莘莘学子,济济一堂。

武汉堂

和记理化室

实验室(可同时容纳12 名学生)

三、严格的办学制度

书院设神学、师范、华英(Anglo-Chinese)、中学四部,学制上分为大学普通科和正科两个阶段。普通科招收小学毕业生,接受六年中等教育,毕业后可报考英国各大学及香港大学。正科为三年制的专门教育,师范致力于培养小学教员,采用汉语传授师范教育。附设的经学馆,教授神学、旧约圣经及中外历史等课程,除中国文史课程外,其余各科一律用英文教学,并要求学生必修第二外语。

汉口博学书院师生合影

书院招生对象为12-19岁之间的青少年,新生须参加入学考试,考试合格后,在亲人和担保人的保证下入学。无论新旧学生,需在开学日或开学后三日,到堂登记,并照章缴清半年学费,然后入学。学生一律住校,新生除书籍、健身等费用外,所有学费,在毕业期限内逐年减少,所有的膳食、住宿、理发、洗衣的费用均含于学费之内。书籍由书院统一发放,课本均采用英文版本,学生自费购买。

书院收费管理制度(1923年)

学生按照英文水平高低,分为六个班级,每个班级有单独的课程和时间规定,学生需按照章程、课表和课时参加学习。华文按照考试成绩优劣分为五个班级,学生通过学习循序上进,逐渐发展成为中外通才。分班后,每班学制一年,各科考试平均分排名前百分之五十的学生,得以升班,只有两三门不及格的同学,可以参加补考,不及格三门以上者,留班补习,不得补考。年终大考合格者,书院会给与奖品。每学期放假时,书院会将学生在校品学情况以书信形式寄送给学生家长或学生担保人。

书院预计表

学生毕业时,须参加特别考试,品学兼优的学生,授予文凭。香港大学认定汉口博学书院为内地入学考试监考地,准许每年十二月上旬在汉口博学书院举行入校考试。考试合格者,如果学生愿意,可直接入香港大学学习艺术、医学、工程学专业。

四、专业的师资力量

1923年,汉口博学书院共聘有19位中英文教师。其中,潘雅德(Arthur Bonsey)任校长、经学馆堂长、神学院院长;余思恩(Bernard Upward)任师范馆、文学馆堂长;鲍克私(Stanley V. Boxer)任智学馆堂长。为了减少因中西方教育方式不同造成的影响,教师们尽量避免“照本宣科”,而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授业解惑。

院长潘雅德牧师

师范馆堂长余思恩牧师

智学馆堂长鲍克私牧师

教员名单(1923年)

五、智育与德育并重

书院华英部和中学部开设英语、汉语、数学、神学、历史、地理、卫生、物理、植物、动物学等多门课程,并教授学生相关的实验技能。师范部开设教育学原理、心理学、教育历史、实验教育、学校卫生、动植物学实验、物理、唱歌、器乐、宗教等课程。神学部开设系统神学、教牧神学、教会历史等课程。学校课程设置丰富齐全,各有侧重,既含理论知识也有实际操作,教师不仅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与实验技能,也鼓励学生将数学、力学、地理、历史等学科知识应用到现代语言、政治经济、国际法等领域,实现学以致用。

1919届毕业生合影(级友录)

除此之外,学校也十分重视学生品德素质的培养,书院章程规定:“学生对于师长,须谦恭致敬,以表尊师重道之忱,即对于同学,亦应笃实和平,以聊感情而敦友谊”;“学生如有性情懈怠,品行不端,或对于师长桀骜不驯,即行开除”。

书院同样关注学生心理素质的成长,在1919届毕业生“级友录”中,校领导、校友、毕业生在“级友录”上题词、赠序、表达感言。其中,潘雅德校长寄语学生“It’s easy enough to be pleasant,when life goes with a song;but the man worth while is the one who will smile when everything goes dead wrong”,希望学生们不仅能享受人生活中的欢乐,也能坦然乐观的面对生活中的逆境,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奋斗、拼搏。

1919届毕业生照片(级友录)

虽然伦敦会办学目的是为了培养英国势力范围内洋行、学校、邮政、海关、教会等机构的工作人员,但是也有一些爱国有志之士,投入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中,并作出突出贡献。汉口博学书院首届(1905届)毕业生李赐生,于1909年加入共进会并担任革命团体之间的秘密联络员。1911年武昌起义时,李赐生率领第二十九标义军攻取蛇山高地,将第一面九角十八星旗帜插在了武昌蛇山之巅,为辛亥革命立下赫赫战功,荣获金质勋章一枚。

六、体能与才艺双修

书院十分重视学生的体能锻炼与体育、音乐才艺的发展。书院建有全尺寸的网球场,板球场,足球场(2个)和设备齐全,空间宽敞的健身房,室外运动场地铺有漂亮的草坪。1918年,书院率学生自行建成一个长60英尺,宽30英尺,深3.5-5.3英尺的游泳池,随后设置的游泳课,更是深受学生欢迎。学校十分重视学生体质及相关才艺的培养,要求学生每周必须参加2次体育活动,每天需要在健身房训练或锻炼半小时。学校为学生开设与健康和疾病相关的讲座,每年举办两次竞技体育比赛,每学期进行一次体能素质考试与测试,学生的体能测试结果会以报告的形式告知学生监护人。

体育健身房

足球队

网球队

学生在跳高

学生在游泳

1915年,书院创建童子军,童子军共有储备军官训练团、第一汉口军和第四汉口军三支队伍。童子军不因军事目的创建,但按军队制度管理,参加童子军的学生需自愿立下童子军誓愿书。书院教授童子军发射信号、急救、木工、工程建造等多项技能,旨在养成青年学子“乾健慈祥之气概,活泼灵敏之精神”。

同时,童子军内设有由余思恩牧师指挥的音乐队,由英国教师按时组织学生学习铜器笛鼓等二十余件乐器。书院设置的音乐课,也由管弦乐队负责音乐指导。

童子军

童子军学习射箭

童子军户外露营

汉口博学书院第一童子军气象调查温度图、风向图和雨量图

随着华中地区公立大学不断发展,私立大学逐渐增加,1922年初,华中地区基督教各差会筹划联合华中地区的教会大学,通过优势互补,建立一所完整意义上的大学。1924年9月,汉口博学书院大学部、武昌博文书院大学部与武昌文华大学合并组建成私立华中大学,并在当月招生办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汉口博学书院作为我国早期教会学校之一,倾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外双语通才”的优秀学子,促进学生“身体、思想、灵魂”的全面成长。书院不仅传授理论知识,也培育学生实地调研、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理性思维的能力,实现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融合发展。汉口博学书院大学部并入我校之后,书院早期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多校合并过程中得到融合与演化,中西方教育模式互相砥砺、协同发展,不断铸就我校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