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太基的崛起与毁灭

作者:卡桑德拉罪行

一、腓尼基

至少在公元前10世纪以前,在《旧约》所称的“迦南地”——黎凡特和叙利亚以北所有沿海地区——有着一些在上古时代非常富庶的海岸城市,这些城市像一个个珍珠一样,散落在今天黎巴嫩和叙利亚的海岸线上,后来希腊人把这些城市里的人叫做腓尼基人。腓尼基人最初是从哪里来的?这些城市最初是怎样的起源?现在都已经无法考证,曾经有学者认为,这里的人是希腊殖民者的后代,但这种看法不过是“大希腊主义”作祟罢了。那么腓尼基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原来这些城市最初的举世闻名的产品——带有精美刺绣的服装和染成深紫色的布匹——是人们对它们印象深刻的原因,以至于希腊人用他们形容紫色或者深红色的词语——腓尼克斯——来命名这些黎凡特海岸的人。

这些腓尼基城市都得益于航海贸易,它们都是商业城市,这里的人有着共同的语言、文化和宗教信仰,都视自己为同一个民族的身份,但是这些城市却从来没有形成政治共同体——每一个城市都是一个独立王国。

腓尼基城市面向大海,背靠的却是历史上曾经最发达的地区和最繁忙的商业线——埃及、以色列地、新月沃地和小亚细亚,历史上最初的几个帝国恰恰就诞生在这里。而这些在攻城掠地的帝国面前显得无比弱小的腓尼基城市群,居然能够长久的实现自己的政治独立,委实令人难以理解。有人认为,这是因为这些商业城市所拥有的当时最先进的航海技术,以及他们能够从海外市场带回帝国需要的奢侈品和原材料,所以这些帝国的统治者才保留了这些小小的窗口。这种看法也许有其可取之处,就我们所知道,亚述帝国宫廷就非常依赖于腓尼基人提供的各种奢侈品和稀有金属——例如铜、锡(这是冶炼青铜器物的主要原料)以及银。《旧约》记载,以色列人崛起以后,腓尼基城市泰尔——今天黎巴嫩的第四大城市提尔——甚至能够与大卫王和所罗门王结成同盟,他们为以色列提供修建圣殿的雪松、柏木和石料。泰尔人甚至从所罗门王手中得到了加利利和阿卡平原,以色列历史记载中那位声名狼藉的王后耶洗别就是泰尔公主。

古今中外,航海商业过程中,商人们在同自己做生意的土著地区多半会开一块块飞地,这种司空见惯的殖民做法,世界上到处可见,腓尼基人也不例外。在公元10世纪腓尼基人的贸易网络逐渐遍布地中海中部和东部,克里特岛、罗德岛、科斯岛、塞浦路斯的腓尼基人殖民地也逐渐兴旺发达。这些殖民地多数只是来自腓尼基的商人和工匠的定居地,他们处在当地土著的保护之下,其中也有一些例外,就像塞浦路斯的基提翁,这里被视为泰尔人的主权领土,由一位直接听命与泰尔国王的总督管辖。

到了公元前8世纪,亚述帝国发动了新一轮的征服战争,他们将叙利亚北部收入囊中。泰尔人面对的状况是,他们失去了一些重要的贵重金属来源地,他们需要寻找更多的资源以满足亚述巨大的胃口,这种现状促使腓尼基人扩大了商业活动的范围——向地中海西部进发。

腓尼基人可能是在公元前9世纪末至前8世纪初来到西班牙的。古代西班牙的塔尔特苏斯——大致上就是今天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地区——以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著称。在古代希腊作家的文学作品中,说这个地区在森林火灾期间,融化的白银如小溪一般从山间流下来。西班牙的矿产资源对腓尼基人吸引力是巨大的,到了公元前8世纪末,泰尔人已经在被称为“赫拉克利特之柱”——也就是今天的直布罗陀海峡——不远处建立了一处殖民地,这个地方就是今天西班牙的加迪斯海港。利润丰厚的海外商品为腓尼基人形成了两条利润丰厚的贸易线一条贸易线是:舰队首先从黎凡特抵达塞浦路斯,然后到达小亚细亚南部海岸,再然后依次前往罗德岛、马耳他岛、西西里岛、撒丁岛等一系列岛屿,最后穿过直布罗陀海峡抵达加迪斯。另外一条线路更加简单,舰队沿着黎凡特、埃及和北非的海岸线航行。正是由于这两条贸易线路,一连串腓尼基贸易定居点迅速涌现,这些新的定居点由于距离母国遥远,所以并不由国王派出总督管理,一般的做法是国王从商业精英中指定一名商业代理人,其职责是监督定居点的贸易活动和行使管理之责。迦太基——位于今天北非突尼斯湾的一座海港城市——最初多半就是这样一座贸易定居点。

二、迦太基

每一个伟大的城市都有自己的建城神话,迦太基的起源则源于这样一个传说:公元831年泰尔国王去世,他将自己的王国分封给自己的儿子皮革马力翁和女儿艾丽莎,皮革马力翁为了独占王国迅速除掉了自己的叔叔和艾丽莎的丈夫。艾丽莎利用皮革马力翁的疏忽,带着一些心怀不满的泰尔贵族、神庙的祭司以及80名庙妓逃到了非洲。在非洲他们得到了利比亚当地人的热情招待,但是当艾丽莎提出购买一块土地的时候,利比亚人用一个奇怪的方式表示了拒绝——利比亚人只答应卖给艾丽莎和她的臣民一块牛皮那么大的土地。机智的艾丽莎答应了这个苛刻的条件,她把牛皮裁剪成一条细丝,最后得到了一块比利比亚人原想给他们的大得多的土地。

这个故事几乎可以肯定是后世的杜撰,事实上迦太基选址的战略位置相当重要。在公元前8世纪到前7世纪,腓尼基人有两个最重要的贸易圈,一个是环地中海贸易圈或者也可以单独说其中最主要的西班牙到黎凡特的贵金属贸易圈,另一个是西西里岛、意大利半岛、科西嘉岛、撒丁岛以及北非的“第勒尼安贸易圈”,迦太基恰好在这两个贸易圈的交汇点上。

公元前573年,在经过了十三年的围困之后,泰尔城向巴比伦的尼布甲尼撒投降,传统观点认为,泰尔作为独立的商业政权就此终结。同时,由于腓尼基人的不懈努力,远东地区的白银供应终于过剩了——银价暴跌。这两个因素导致了西班牙与黎凡特之间的跨地中海贸易大大减少,沿途的那些小型贸易点衰落废弃,但是迦太基不但没有受损,反而从腓尼基母国——泰尔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中得到了机会,这主要是得益于“第勒尼安贸易圈”。考古学家从地中海西部的原腓尼基人的贸易定居点发生,这些定居点在这个时间段大部分都出现了“迦太基化”。迦太基城在这一时段的扩张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一个是涉足西西里岛和撒丁岛,这两个岛屿成为迦太基重要的基地和原材料供应点,二是向北非内陆延伸。在公元前6世纪以前,迦太基的粮食消耗基本靠进口,这对于一个30000人的城市来说是很大的负担,但是在公元前6世纪以后,迦太基已经能够做到60%的粮食自给自足,这大大增加了迦太基的战略缓冲能力。三是迦太基并没有放弃黎凡特和西班牙。每年迦太基人都会派人带着供品回到母邦——泰尔城,供奉麦勒卡特神,并向神庙缴纳什一税(由此可见,后来罗马教廷关于什一税的规定,其历史相当悠久)。有些学者认为,虽然迦太基人与希腊人是商业竞争关系,而且希腊史学家对迦太基总是怀着明显的敌视情绪,但是在古希腊发展的最初,应该有迦太基人的一份功劳,学者们相信在当时地中海各地存在着迦太基—希腊的贸易联盟。

大致在公元前12世纪,地中海世界各原始青铜文明出现了一次大崩溃大倒退,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古希腊的迈锡尼文化、克里特文化和古代埃及。关于迈锡尼的衰落有很多说法,比较有代表的是“海上民族入侵说”和多利安人入侵说,但是由于证据的缺乏,这段历史还始终处在迷雾当中。古代地中海的商业贸易离不开双耳细颈椭圆形土陶罐,商人们用它盛粮食、葡萄酒、橄榄油等等。对于该地区出土的这种土陶罐的分析研究,可以清晰的表明,迦太基人与那么地方在做生意。在迦太基的早期,这个定居点的粮食来源地五花八门,包括西班牙、意大利、西西里、希腊、爱琴海和黎凡特。不过从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起,迦太基的粮食供给大多来自其北非的领土。

随着财富的增加,迦太基在地中海西部的腓尼基定居点的影响越来越大,西班牙到黎凡特金属贸易线的困境完全没有影响到迦太基。他们依托撒丁岛、西西里岛和科西嘉岛,并直接与意大利形成贸易关系。希腊人也大致在这一时期踏足这些岛屿,尤其是西西里。到了公元前6世纪,随着希腊人殖民地的人口饱和,希腊与迦太基在西西里和科西嘉岛爆发过多次冲突,这也就是后来希腊人对迦太基人颇为敌视的原因。迦太基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商业利益,也会采取类似协议的方式,例如他们就与新兴的拉丁语势力——罗马签订过一份协议:罗马人及其盟友禁止进入迦太基的势力范围,作为交换,迦太基人也不去危害拉丁姆那些隶属于罗马的沿海城市。

总之,迦太基是一座商业城市,是个商业国家,对外贸易是它的主要发展方式。它也殖民,但不是为了土地——这是农业文明才会有的渴望,商业文明只在乎贸易线路,只在乎经济目标。所以迦太基从来就不是一个我们所熟悉的那种帝国,尽管它的确是一个商业帝国,尽管它也有干预其他城市的倾向,尽管迦太基殖民的开疆拓土也伴随着农业开发活动。但总的来说,迦太基似乎从来未将征服和扩展领土当做过自己的国策。

西西里岛是地中海最大的岛屿,就像这个世界上所有夹在强权之间的地区一样,西西里岛的势力庞杂,是那个时代地中海世界的火药桶。公元前264年,西西里小国墨西拿受到西西里的希腊人殖民强国叙拉古的威胁,墨西拿做了两手准备:同时向迦太基和罗马求援。对迦太基来说,扩大自己在西西里岛上的势力范围,对于保卫自己的贸易圈是非常有利。而对于罗马此时正是蒸蒸日上之时,充满的扩张和征服的雄心,于是第一次布匿战争爆发。

三、罗马

在古代地中海世界里,罗马人是个异类,他们完全不像是腓尼基和希腊的那些商业城邦国家,这些城邦国家一般对自己本身之外的领土持“但求所用,不求所有”的态度。他们对领土没有什么太大的要求,他们在意的是贸易线路的安全、控制贸易线的战略要地、丰富产出的原材料产地,换而言之他们更在乎势力范围,而不是直接由自己统治的领土。公元前5世纪,希腊人在雅典和斯巴达的带领下,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波斯帝国,战后雅典的声望空前,提洛同盟成为地中海上最强大的海上力量,有的史学家甚至称这一时期那不可一世的雅典为雅典帝国。但是饶是如此,雅典也并没有开疆拓土搞扩张,至少没有像后来亚历山大那样搞。迦太基也一样,黎凡特的泰尔和西顿衰落后,迦太基成为腓尼基城市中最强大的一个,以至于地中海西部的原腓尼基人的定居点全部都出现了“迦太基化”,迦太基在自己的主要贸易路线上建立了很多殖民地和定居点,但是就连他们的势力最强的撒丁岛——迦太基人在这个岛上筑造钱币——他们也没有将其变成迦太基的领土。究其原因,我想应该是商业立国者本质上不过是一群商人,商人在乎的从来就不是领土,而是财富。但是罗马人不一样,“罗马人那侵略成性与贪得无厌的本能,早已为他们对意大利的征服所证明”,罗马就像公元前246年的秦国,其国策就是侵略扩张,罗马公民出人头地的最佳途径就是军功——这一点也与秦国是一样的。在地中海,罗马人可能是唯一一个以本国公民作为军团的主要来源,而地中海世界各城邦国家则普遍采取雇佣军的形式建立军事力量。迦太基的对手就是这样一个他从来不曾有过的敌人,但是这一点直到迦太基即将毁灭的前三年,他们才有所醒悟。

四、第一次布匿战争

第一次布匿战争从公元前264年开始到公元前241年结束,历时共计23年。这场战争的陆地战争较为平淡,主要是海战,但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海洋强国迦太基屡屡大败于罗马人之手。罗马作为意大利半岛上一个新兴的强国是个名副其实的陆地国家,其海洋力量几乎为零。最初西西里的迦太基汉诺家族的将领曾经夸下海口:只要有他在,罗马人就连到海里洗手都不行。结果罗马将军利用一支东拼西凑的舰队,打破了迦太基人的封锁,成功渡过墨西拿海峡,并占领了墨西拿。西西里岛的双强格局——迦太基与叙拉古——被打破,这促使原来长时间处于竞争关系的这两个冤家结成同盟,共同对抗罗马人。但是到了第二年,在罗马新任执政官率领着4万罗马士兵登录西西里岛以后——迦太基又一次封锁失败——岛上的希腊城邦迅速投靠了罗马人,叙拉古在罗马人开出宽大条件以后——仅需要支付100塔兰特的赔款,并且完全独立自主,不需要为罗马承担任何义务——叙拉古也背叛了迦太基。

虽然失去叙拉古这个盟友对迦太基是个打击,但是迦太基人并不很惊慌,主要原因在于迦太基和罗马的海上力量完全不成比例——罗马人实际上连自己的舰队都没有。但是罗马永不认输,他们模仿迦太基的工艺,在公元前260年打造了一支自己的船队,毫无疑问的是这支连保持队形都做不到的罗马船队,第一次海战就被迦太基击败了,指挥官被俘。但罗马是不认输的,他们发明了“考乌斯”。

“考乌斯”是乌鸦的意思,这是一种宽1.2米,长11米的吊桥,其前端是一个类似乌鸦嘴一样的尖顶,所以也叫“乌鸦吊桥”。罗马人的船只在与迦太基船只海战时,将敌人的船只牢牢抓住,让罗马士兵利用这座吊桥登上敌舰战斗,从而将海战变成陆战。这个装置消弭了罗马舰船操作性差,速度慢的缺点,也抵消了迦太基人船只的机动能力。接下来,罗马人赢得了米拉大捷、丁达里斯海角大捷、埃克诺穆斯大捷。以至于罗马人在西西里岛没有取得进展的情况下,决定直接进攻北非迦太基的大本营。迦太基人雇佣了一位斯巴达军事将领,打败了罗马在北非的进攻。同时夺取制海权的罗马海军遭到了数次暴风雨袭击,损失巨大,这都给了迦太基缓冲之机。公元前247年迦太基派遣哈米尔卡巴卡去接管西西里的军队,哈米尔卡在西西里进行了数次无关痛痒的军事胜利,给自己取得了名声,同时也没有打开西西里的局面。此时的僵局令罗马人决定,不顾国库空虚,以向私人借贷的方式组建一支200艘五桨座桨帆船,迦太基人也集结了一支250艘船的舰队。公元前241年,两军在西西里岛西面展开了一次决战,这一次经过战争洗礼的罗马人第一次没有使用“考乌斯”击败了迦太基,这场惨败摧毁了迦太基的信心,他们提出了议和。

协议的条款相当苛刻,迦太基人必须放弃西西里和北非之间的所有岛屿,除了撒丁岛。支付罗马3200塔兰特战争赔款。但这还不是迦太基遇到的全部麻烦,迦太基人欠西西里岛上的雇佣军军饷达到了4368塔兰特——这是个天文数字。这些雇佣军被运回北非之后,很快,由于迦太基无力支付这笔军饷,雇佣军发动了暴动,迦太基危在旦夕。这时候西西里的叙拉古和罗马却伸出了援助之手。叙拉古的援助是直接的。罗马人则禁止本国商人与叛军做生意,同时免费释放了两千多名迦太基俘虏。最终迦太基得以扑灭这场叛乱,但是罗马人却趁着撒丁岛的迦太基雇佣军叛乱,违反协议,吞并了该岛。迦太基被进一步削弱。

第一次布匿战争的一个结果是巴卡家族的崛起,哈米尔卡巴卡的军事胜利虽然无关痛痒,却为他本人赢得了巨大声誉。战争的失败使得迦太基原有的政治格局产生变化,公民大会获得了更多影响力,这些低社会阶层成员组成的势力,普遍拥护哈米尔卡巴卡。最终迦太基元老院授权哈米尔卡巴卡远征西班牙。

五、巴卡家族的西班牙和汉尼拔

迦太基统治阶层控制军队大致是两种方式:一是将援军和补给控制在自己手里。二是军队指挥官任期结束之后的考核。所以迦太基对战败将军毫不留情的做法往往让人诟病,也的确造成很多问题。但是在公元前237年哈米尔卡巴卡前往西班牙这件事上,迦太基打破了以往的惯例——这位远征者得到了更多便宜行事的自由,不过这些自由并不是元老院授予他的,而是他的政治手腕。迦太基需要白银偿付罗马人的战争赔款,雇佣军的军饷需要白银铸造的钱币,最后,哈米尔卡巴卡需要北非的代理人为他在元老院和公民大会发言——他在迦太基的政治影响力也需要白银,而西班牙正好是欧洲最重要的白银产地,于是哈米尔卡巴卡就拥有了越来越大的自主权。在公元前3世纪20年代,哈米尔卡巴卡死后,按照惯例,元老院应为哈米尔卡选定一个继任者,然而,这时的西班牙根本就不受迦太基精英的控制,西班牙的军队自行拥立了哈米尔卡的女婿哈斯德鲁巴为他们的新领袖,据传说哈斯德鲁巴甚至想推翻迦太基的政体,自立为王,只不过失败了。哈斯德鲁巴不再理会迦太基元老院的指挥,他建立了一座新城,取名为新迦太基,巴卡家族统治下的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地区基本成为了他们的私人采邑。公元前221年,哈斯德鲁巴遇刺身亡,西班牙军队推选了哈米尔卡26岁的儿子汉尼拔巴卡为他们的首领,随后迦太基公民大会批准了这一任命。

汉尼拔是名副其实的“军营之子”,成人之后的时光全部在与西班牙作战的军队中度过,这种经历让他似乎天生就有一种军人领袖的气质。汉尼拔任期的头两年忙着清扫敌对势力,扩大势力范围,这其中就有罗马的盟友萨贡托。

六、第二次布匿战争

攻克萨贡托直接点燃的罗马与迦太基的第二次战争。第二次与第一次最大的不同是陆战成为战争的主要方式,而且汉尼拔那为人津津乐道的远征更是充满的传奇色彩。公元前218年,汉尼拔从新迦太基出发,取道陆路,翻越比利牛斯山和阿尔卑斯山,长途跋涉1600公里,从西班牙直逼罗马城。2000多年后,一位叫做埃德加斯诺的新闻记者写了一本叫做《红星照耀中国》的书,在书里他把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与汉尼拔的远征作了比较,他说:“与此相比,汉尼拔经过阿尔卑斯山的行军看上去就像一场假日远足。”斯诺固然是惊叹红军长征壮举的难以置信,但这从一个侧面也证明了在西方国家,汉尼拔远征是怎样的深入人心。汉尼拔遇到的不止是难以逾越的高山险阻,还有所经过地区部族的敌意。在比利牛斯山,汉尼拔遭到当地人猛烈的抵抗,蒙受了惨重损失,以至于汉尼拔不得不留下一支一万人的军队守住隘口以保证后军的安全。在今天法国南部的高卢部落对这些进入他们地盘的迦太基人充满敌意。定居在阿尔卑斯山的阿洛布罗克斯人部落意图在汉尼拔的军队深陷雪山的时候成为他们的猎物。水域宽阔的罗纳河是一道天险,河对面是敌对的奥尔卡部落。汉尼拔先派人在上游过河击败敌人,然后再组织过河。但是大象又成为问题。为了运输战象过河,据说迦太基人建造了巨型木筏,然后在上面铺上泥土,让大象误以为它们仍然站在陆地上。

汉尼拔对战象的运用可谓名垂青史,当然他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人。迦太基人是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之前首次见到战象的,那是他们在西西里岛与希腊的皮洛士交手的时候。后来迦太基人将战象加入自己的兵种编制,并且善加利用。在西班牙,战象几乎与巴卡家族的荣誉和势力结合了起来。不过汉尼拔的战象与希腊或者印度的战象有一点重要的不同,后者的战象是体型较大的亚洲象或者非洲草原象,而前者的战象则是体型较小的森林象——这个品种现在已经灭绝。

阿尔卑斯山是另外一个天险,光滑的冰面和陡峭的山峰,翻越阿尔卑斯山非常的艰难,据说在他们行进到最高处时,他们看到的是一道落差300米笔直的断崖,汉尼拔断定在陡坡上下行,唯一的办法是在岩层上开凿一条阶梯状的道路,后来这个故事成为了汉尼拔远征故事中最著名的一个。

汉尼拔的史诗远征到抵达意大利北部平原而结束,这个话题成为日后希腊的罗马作家的探索之源,甚至在六百年后,汉尼拔翻越过的那段山脉仍然被称为“迦太基人的阿尔卑斯山”。但是这个壮举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汉尼拔离开西班牙时拥有5万名步兵和9000名骑兵,当他最后抵达意大利北部时只剩下了2万步兵和6000名骑兵。

汉尼拔麾下的军队成份非常复杂,其核心是巴卡家族从北非带到西班牙的老兵——主要是迦太基统治区的利比亚人。西班牙为这次远征提供了至少8000名步兵和2000名骑兵,另外与这些西班牙人一起加入汉尼拔军队的还又西班牙的凯尔特人和卢西塔尼亚人。汉尼拔的骑兵大多来自北非的努米底亚,在北非,两个最主要的努米底亚王国与迦太基为邻,他们是迦太基的盟友。努米底亚人骑的是迷你体型的矮种马,他们是优秀的骑兵,是汉尼拔最精锐的部队。汉尼拔的军队里还有1000名巴利阿里群岛的职业佣兵——投石兵。最后这支队伍里人数最多的是高卢地区波河流域的凯尔特人。这种庞大的队伍最大的缺点是成份过于复杂,缺乏统一性。但是汉尼拔是古代地中海世界最富盛名的军事家,他反而利用这种多样性制定了多元化的军事方案。

汉尼拔在波河平原的首次战役——提基努斯河战役中以自身只伤亡400人的代价歼灭了对方3万人。特拉西梅诺湖战役,15,000罗马人死亡,俘虏约6,000人。公元前216年,坎尼会战是布匿战争中最大的一场战役,也是军事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当时罗马军队有步兵8万,骑兵6千,而汉尼拔只有步兵4万,骑兵1万4千。经过12小时的激战,罗马军大败,损失7万余人,而汉尼拔只损失不到6千人,创造了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辉煌战例。罗马门户洞开。

战争与外交从来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汉尼拔在与罗马军团对阵的同时,宣传战和外交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很多意大利半岛上的城邦倒向了汉尼拔,希腊的马其顿与汉尼拔结盟,在西西里岛,迦太基元老院向叙拉古送去了两兄弟——两个有叙拉古血统的迦太基军官。他们当选为叙拉古议员,在叙拉古军队和公民中煽动反罗马情绪。

汉尼拔很可能并没有消灭罗马的计划,他可能更想迫使罗马签订一份有利于迦太基的和约,所以他从罗马战俘中选择了10名元老,送往罗马,意图开启赎买迦太基战俘的事宜,但是罗马元老院拒绝接见汉尼拔派来的战俘,并且通过了一项法令,禁止赎买战俘,罗马人坚决要将战争进行到底。可能是汉尼拔力不从心,也可能是汉尼拔以为罗马会与他谈判,总之汉尼拔的迟疑失去了一次彻底打垮罗马人的机会。事实上,整个布匿战争期间,迦太基曾不止一次将罗马逼到崩溃边缘,然而迦太基人一次都没能抓住机会。

公元前217年和前216年的惨败迫使罗马人实行了军事改革,他们放宽了服役资格,补充了兵源。罗马还通过提高税率,向私人借贷,建立国家储蓄机构,通过向有钱人征收强制累进税等方式补充军资。此外高级军事指挥官还可以连任——这在以前是不允许的。罗马绝不认输的性格,又一次逐渐扭转了局势。

在西西里,罗马军团开始围攻叙拉古,并于公元前212年攻破了城市,古代世界最杰出的几何学家阿基米德就是死在这次围城战的。在意大利汉尼拔最重要的几个盟友遭到罗马军团的围攻,尽管汉尼拔向罗马进军,意图“围魏救赵”,但终因实力不济,在公元前211年到209年失去了大部分最重要的意大利城市。在西班牙罗马军团将三支迦太基军队牢牢牵制在西班牙的土地上,公元前209年罗马人攻陷了新迦太基。在两次最大的战役中,迦太基人都被罗马人打败以后,西班牙彻底落入罗马人的手中,汉尼拔的两个弟弟先后率领的两支迦太基人军队循着汉尼拔的远征路线,前往意大利与汉尼拔会师,但是由于军事情报泄密,哈斯德鲁巴的军队在波河平原被击溃,哈斯德鲁巴战死。而汉尼拔的另一个弟弟——马戈被困在意大利北部。此外,罗马人通过计谋,迫使马其顿抛弃了之前与迦太基签订的协议。公元前204年,形势进一步恶化,罗马人开始远征北非的迦太基。在北非,迦太基军队根本不是罗马人的对手,接连的失败造成巨大损失。迦太基元老院又故伎重演,他们提出和谈,只不过这一次他们还同时秘密将汉尼拔从意大利召回。回到北非的汉尼拔处级极端不利,尤其是他失去了北非努米底亚人骑兵——骑兵是汉尼拔打赢坎尼战役的最重要法宝之一,而现在努米底亚人成了罗马的盟友。汉尼拔的最后一场战役——扎马战役以失败告终,这既是他唯一真正打输的战役,也是迦太基的最后一场战役。迦太基输了。

回到迦太基后,汉尼拔明确告诉元老院,战争失败,唯一保证迦太基安全的办法是求和,元老们立即照办。求和的代价是高昂的:战争赔款1万塔兰特白银(26吨),五十年付清。交出全部战象。只允许保留10艘战舰。不经过罗马的批准,不得在任何地方作战。迦太基几乎沦为罗马的附庸。

七、英雄末路

战后的汉尼拔曾过着半隐居的生活,带领着他剩余的残兵种植橄榄树。后来汉尼拔做了一名苏菲特,树立了自己类似于“保民官”的身份,一方面他受到平民的拥护,另一方面他稽核国库收入,被其他官员所敌视。迦太基元老院向罗马方面提交的报告称,汉尼拔与塞琉古王国进行了秘密谈判——当时塞琉古与罗马因为希腊和小亚细亚的希腊人殖民城市关系紧张。公元前195年,汉尼拔被迫逃亡塞琉古,寻求塞琉古君主安条克的庇护。

公元前189年,塞琉古人被罗马击败,汉尼拔只好离开塞琉古宫廷,辗转流亡于东方各个希腊王国的宫廷。他当过城市规划师。公元前183年,当罗马将军弗拉米尼乌斯拜访希腊城市比提尼亚时,发现了汉尼拔,罗马将军训斥了希腊城市的国王,出于对罗马的恐惧,这位国王当即决定交出汉尼拔,他派出士兵封锁汉尼拔住所地进出口,汉尼拔意识到无路可逃之后,服下了一直随身携带的毒药。

八、第三次布匿战争

如果不提自尊心地伤害和地区强权地位地丧失,第二次布匿战争地失败对迦太基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居然可以称为好事。首先失去了西西里和撒丁岛,迦太基终于全心全意向非洲内陆殖民了,使得迦太基变成了一个粮食地净出口国。二是迦太基与罗马地商业往来变得繁荣昌盛。商业民族虽然失去了势力范围,某种意义上而言,反而也是放下了累赘。轻装上阵的迦太基只用了十年就付清了罗马的战争赔款,迦太基人还将城市改造修缮一新,重新规划的整齐划一的街区,一个可以容纳170艘战船的军事港口和一个商业港落成。

另一方面,罗马人一直没有忘记汉尼拔在意大利半岛上肆虐的那12年,罗马人无法忘记迦太基曾经将他们逼至崩溃的边缘。一名叫作加图的元老院元老对迦太基的再度富裕十分警惕。加图80岁高龄,但却是个绝不留情的鹰派,正是以他为首的一批元老迫使第二次布匿战争中击败迦太基的罗马将军阿庇西(人称“非洲征服者”)离开了罗马政坛。加图亲历了第二次布匿战争,曾经在当时倒向汉尼拔的意大利城市的罗马军团中服役,参加过特拉西梅诺湖战役,因此对迦太基恨意丝毫未减。加图有一句直到今天仍广为人知的名言。据说他每次在元老院发言完毕,都会以这样一句话结束他的演讲——迦太基必须毁灭。而且,加图使元老们意识到,如果罗马能彻底拔掉迦太基,那么迦太基所拥有的巨大财富都将收入罗马人的囊中。现在,罗马人只需要一个师出有名的机会,或者说一个借口。

非洲的努米底亚部落与迦太基的关系一向比较复杂,但是在第二次布匿战争的最后几年,努米底亚王国已经成了罗马的坚定盟友。现在努米底亚人开始觊觎迦太基的财富,他们频繁的进犯迦太基在非洲的领土,占据迦太基的粮食产地。无奈的迦太基只好向罗马申请仲裁,请求罗马主持公道,作为罗马的盟友努米底亚人也向罗马提起申诉。但是罗马人明显的偏袒努米底亚人,他们不但要求迦太基人放弃已经被努米底亚占据的领土,而且要求迦太基支付赔偿。终于,迦太基人民族情绪高涨,一对具有民粹主义倾向的联合执政官上台,然后他们发动了一场针对努米底亚人的战争,但这一次迦太基人又输了。迦太基人对努米底亚人的反抗没有事前经过罗马方面的同意,违反了第二次布匿战争后签订的和约,这给了罗马人一个结结实实的理由。公元前150年,罗马元老院下令组织一支进军北非的军队。

得知了这个消息的迦太基人处死了发动战争的执政官,派遣了一支外交使团赶赴罗马,寻求和平解决的办法,但是他们遭到冷遇和含糊其辞地答案。而且使团发现罗马军团已经开赴西西里岛,那里距离北非只剩下一步之遥。公元前149年,当迦太基按照罗马方面地要求,交出300名贵族孩童作为人质,交出所有铠甲和兵器的时候,8万人的罗马军团已经在北非安顿下来,这个时候,罗马人才开出了避免战争的条件——所有迦太基人离开迦太基城市,另外选择定居地,迦太基城将被夷为平地。迦太基人现在终于放弃了所有幻想,但是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公元前146年春天,经过持续三年的围困和攻城,迦太基终于被攻破。抵抗者全部被屠杀,幸存者全部被卖为奴隶,城市被洗劫摧毁,历经700年风雨的迦太基至此不复存在。

九、迦太基的废墟

之后的地中海历史和罗马历史基本上是一部胜利者书写的历史,罗马人的勇气、虔诚和正义被歌颂——那是罗马能够崛起为一个超级大国的最重要原因,而迦太基人则是诡计多端的纵欲狂和骗子。罗马——希腊的作家们对迦太基充满偏见和污蔑,在他们的笔下,迦太基人享用着几乎无穷的财富,为了灭绝西西里岛上的希腊人,组织了一支又一支侵略军。迦太基人被描述成异常残暴、无情和没有信义的形象。以至于后世“迦太基式的忠诚”称为一句谚语。对于这一切,由于保存下来的线索实在是太少,几乎称为一段空白的历史。后世的历史研究者就算是知道罗马史学家对迦太基严重的偏见和不可信的结论,也只能从那些充满污蔑和谎言的句子中寻找蛛丝马迹。而且,对于这一切,迦太基人永远也无法为自己辩护。

迦太基大事记编年(以下所有年份均为公元前)

969 ~936 年泰尔的海勒姆一世统治时期。

911 年亚述开始重新崛起。

884 ~859 年亚述王纳齐尔帕二世统治时期。

830 ~810 年泰尔人在塞浦路斯的基提翁建立殖民地。

814 年被普遍认为是迦太基城诞生的年份。

800 ~750 年迦太基的皮赛库萨殖民地建立并得到初步发展。

800 ~700 年腓尼基人在西班牙的巴利阿里群岛、马耳他、萨丁尼亚、西西里和北非建立贸易点和殖民地。

753 年被普遍认为是罗马城诞生的年份。

745 ~727 年亚述的提格拉特帕沙拉尔三世统治时期。

704 ~681 年亚述的塞纳克里布统治时期。

586 ~573 年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围攻泰尔。

(约)550 年马戈尼德家族开始从政治上统治迦太基。

535 年迦太基与伊特鲁里亚舰队在阿拉利亚击败福西亚人。

509 年迦太基与罗马达成第一份协定。

(约)500 年皮尔吉书写板出现。

500 ~400 年汉诺前往西非的海上之旅,以及哈米尔卡前往大西洋北部的冒险可能就是在这一时期发生的。

480 年马戈尼德将领哈米尔卡于希梅拉战役中被叙拉古僭主格隆击败。

479 ~410 年迦太基政治改革,建立104 人法庭、公民大会与苏菲特制度等。

409 年歇利伦特城被摧毁,迦太基军队夺回希梅拉。

405 年西西里西部的迦太基保护国承认与叙拉古的戴奥尼索斯之间签订的协议。

397 年莫提亚城为叙拉古的戴奥尼索斯摧毁,日后迦太基人于此处建立了利利贝乌姆(马尔萨拉)。396 年德墨忒尔与科莱的祭仪传入迦太基。

499 ~480 年马戈尼德家族在迦太基丧失了政治权力基础。

373 年迦太基与叙拉古之间签订协议。

348 年迦太基与罗马之间签订第二份协议。

340 年叙拉古军队在提莫里昂的率领下,于克里麦沙战役中击败迦太基人。

338 年迦太基与叙拉古之间达成新协议:迦太基在西西里的统治范围被限制在哈利库斯(普拉塔尼)河以西。

332 年亚历山大大帝围攻并占领泰尔。

323 年亚历山大大帝逝世。

310 ~307 年叙拉古的阿加托克利斯入侵迦太基的北非领土。

308 年迦太基将军波米尔卡企图发动政变,遭遇失败。

306 年迦太基与罗马于当年达成第三份协议,这份协议尚未得到证实。

280 ~275 年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与罗马人和迦太基人爆发战争。

279 年迦太基与罗马之间达成共同与皮洛士作战的协议。

264 年迦太基与罗马之间的第一次布匿战争爆发。

260 年罗马海军在米列获胜。

256 ~255 年雷古卢斯远征北非。

249 年迦太基海军在德雷帕纳获胜。

247 年哈米尔卡· 巴卡被任命为西西里驻军指挥官。他的儿子汉尼拔· 巴卡出生。

241 年迦太基海军于埃加迪战役败北。迦太基请求议和,第一次布匿战争以罗马的胜利告终。迦太基失去了西西里领土。

241 ~238 年雇佣军之乱。

237 年罗马吞并萨丁尼亚与科西嘉岛。

237 ~229 年哈米尔卡· 巴卡于西班牙南部建立巴卡家族保护领地。

231 年罗马首次遣使与哈米尔卡· 巴卡会面,这次会面尚未得到证实。

229 年哈米尔卡· 巴卡去世,他的女婿哈斯德鲁巴接任其职。

228 ~227 年哈斯德鲁巴· 巴卡铩羽而归,返回迦太基(尚未得到证实)。

227 年哈斯德鲁巴建立新迦太基城。

226 年哈斯德鲁巴与罗马人签订协议。

221 年哈斯德鲁巴遭谋害。汉尼拔· 巴卡被推选为迦太基西班牙驻军指挥官。

220 年汉尼拔与罗马使团在新迦太基城会面。

219 年汉尼拔开始围攻萨贡托。

218 年罗马使团前往西班牙,而后前往迦太基。罗马向迦太基宣战,第二次布匿战争开始。汉尼拔率军从陆路出发,前往意大利(6 月)。提契诺河及特雷比亚战役爆发(11 月及12 月)。

217 年特拉西美诺湖战役爆发(6 月)。昆图斯· 费边· 马克西姆斯成为罗马的独裁官。

216 年坎尼战役爆发(8 月)。卡普亚叛投汉尼拔。

215 年汉尼拔与马其顿的腓力五世签订协议。希洛尼穆斯成为叙拉古国王。

214 年希洛尼穆斯遭谋害。希波拉克提斯和埃皮库代斯被推选为叙拉古将军,叙拉古与迦太基结盟。

213 年叙拉古遭到由马塞勒斯指挥的罗马军队的围攻。

212 年塔伦图姆、洛克里、图里和米太旁登叛投汉尼拔。罗马围攻卡普亚。马塞勒斯攻占叙拉古。

211 年汉尼拔向罗马进军。卡普亚投降罗马人。西庇阿兄弟死于西班牙。

209 年费边攻占塔伦图姆。“非洲征服者”西庇阿攻占新迦太基。

208 年马塞勒斯去世。哈斯德鲁巴· 巴卡(汉尼拔的弟弟)于拜库拉被“非洲征服者”西庇阿击败。哈斯德鲁巴率领一支军队离开西班牙,前往意大利。

207 年哈斯德鲁巴在梅陶罗河之战中战败被杀。

206 年汉尼拔被困于布鲁提乌姆。西庇阿在伊利帕击败迦太基军队。加迪斯向罗马人投降。努米底亚国王西法克斯与迦太基结盟。

205 年马其顿的腓力五世与罗马人讲和。

204 年“非洲征服者”西庇阿入侵北非。位于尤蒂卡附近的迦太基与努米底亚军营遭摧毁。

203 年迦太基人与努米底亚人在大平原战役中败北。西法克斯被杀,马西尼萨成为整个努米底亚的国王。汉尼拔从意大利被召回。

202 年扎马战役爆发(10 月)。

201 年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

196 年汉尼拔当选为苏菲特。

195 年汉尼拔流亡到地中海东部地区。

184 年罗马驳回迦太基人对侵略他们领土的努米底亚人的控诉。

183 年汉尼拔在比提尼亚自杀。

182 年迦太基再次控诉努米底亚人入侵,被驳回。

174 年罗马人驳回迦太基人针对马西尼萨入侵迦太基领土的又一次指控。

168 年马其顿人于皮德纳战役被罗马人彻底击败。

162 年马西尼萨攻占小瑟提斯商业中心。迦太基随后向罗马上诉,遭驳回。

153 年罗马派遣使团前往迦太基。

151 年迦太基缴清以分期支付形式缴纳的,第二次布匿战争赔款中的最后一笔。

151 ~150 年群众派在迦太基执政。

150 年罗马决定对迦太基开战。第三次布匿战争开始。

149 年由汉诺为首的寡头政党再度掌握迦太基政权。迦太基围城战开始。

146 年迦太基被西庇阿· 埃米利阿努斯夷为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