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海岸”行动:一次精妙的失败

文:刘练

1970年11月,为了营救越战战俘,缓和国内日益高涨的反战情绪,美军对越南山西战俘营实施了一次代号为“象牙海岸”的突袭行动。“象牙海岸”行动是美军在越南战场上最有影响力的一次特种作战行动,虽然由于战俘已被转移、情报分析不到位,行动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不过其对以后特种空降作战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突袭行动背景

1960年代,美国在越战这个大泥潭中越陷越深,不但大批军费打了水漂,而且其伤亡日趋增加,许多美军成为越军的阶下囚。美国国内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反战浪潮。1970年5月8日,由7.5万人组成的示威游行队伍高举反对越战的标语冲到白宫,要求总统出来对话。尼克松总统向集会的群众发表讲话,并被迫宣布两项承诺:一是立即进行归还战俘的谈判,二是努力寻找失踪人员。

但美国在随后展开的外交斡旋中碰到了越南的“软钉子”。使用政治手段解救美军战俘无望后,美国高层领导开始考虑使用武力手段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于是,美国国防部长莱尔德、太平洋总部司令麦凯恩等人被授权开始秘密研究营救战俘的偷袭计划。

美军通过对北越空中偵察和使用其他情报手段得知如下情况:在北越的战俘主要关押在花炉、杏村、禄村和山西这4个战俘营内。通过分析比较,莱尔德、麦凯恩等人认为山西战俘营的地理位置、地物地貌对偷袭十分有利,容易达成行动目的。另有一个原因是,一张山西战俘营的航空照片清晰地表明,战俘营的院子内挂了许多由晾晒的衣服组成的“K”字。而“K”字在美国空军的信号中表示“要求营救”,这是山西战俘营内的美军战俘发出的需要营救的信号。

因此,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经过讨论最终决定,在10月至11月间,从美军驻泰国的打卡里基地用大型直升机运送突击部队,乘夜暗偷袭山西战俘营,救出战俘。为配合行动,计划同时出动舰艇、飞机从北部湾攻击海防港,以转移北越当局的注意力。

突袭行动经过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把这次营救行动代号定为“象牙海岸”,并任命了两名指挥官:麦纳空军准将担任整个行动的指挥官、西蒙斯陆军上校担任袭击部队的队长。

麦纳和西蒙斯接令后,立即拟定了具体行动方案,各种准备工作也有条不紊地全面展开。

他们从美空军和陆军中挑选了一批精英分子,以第103陆军特种部队“绿色贝雷帽”为主组成突击部队,来完成此次突袭任务。按照计划共编3个队,即袭击队、警戒队和支援队。袭击队共14人组成,代号“蓝色少年”,由迈道斯上尉指挥,任务是乘直升机在院内着陆,寻找营救战俘;警戒队共有20人组成,代号“红色车轮”,由希德纳中校指挥,在院外着陆,遂行建筑物的拆破和警戒;支援队共有22人组成,代号“绿色暗礁”,由西蒙斯上校亲自指挥,乘大型直升机在院外着陆,遂行支援前两队完成任务。

为了让队员熟悉地形,进行近似实战的训练,他们还模仿山西战俘营建立了一个模拟基地。1970年8月20日,各队的训练在极度保密的情况下展开。突击部队大部分训练时间是在晚上进行的,整个训练过程相当细致。其训练的科目主要是直升机乘坐、营救战术、目标识别、武器操作、无线电操作、生存训练、疏散、破障等。在地面突击部队进行训练的同时,空中部队也进行了夜间空中加油、夜间编队飞行和投放照明弹等方面的训练,为了提高攻击效果,还进行了直升机悬停攻击战俘营监视塔的演练。参加任务的C-130大型运输机,为了与直升机保持一致的飞行速度,还对其进行了改装,并进行了慢速飞行训练。他们共进行了368架次的飞行,训练时间达1000多小时。突击部队还进行了多次合成训练,一切按照实战要求进行,不仅进行了“人-机”结合的训练,还进行了实弹射击训练。

在物质装备的准备上也相当充分。突击队员除配备了先进的手枪、步枪外,还配备便携式无线电发报机、烧毁障碍物的乙炔切割装置、汽油动力式链锯、螺丝切断机、防尘眼镜、夜视眼镜、防护手套、提高射击效果的曳光弹、弹痕标志弹、炸药、反坦克火箭筒、梯子和营救俘虏用的睡衣等。突击部队还为营救的战俘专门准备了医疗急救包,其中包括麻醉药、充气夹板和吸入剂,另外还有水桶、橡皮靴以及婴儿食品(防备战俘吃不下固态的食物)等。总之,准备工作用西蒙斯上校的话说:“该想到的全想到了,该准备的全准备了。”

11月12日,第一批突击队员乘坐C-130运输机从埃格林空军基地起飞,于11月17日抵达泰国打卡里空军基地。20日下午6时,指挥官向袭击队员们做了简短的战前动员,并宣布解救山西战俘营的详细计划。晚上22时32分,突击队员们乘坐C-130运输机离开打卡里空军基地,飞往前线的乌隆基地,而后又马不停蹄地换乘直升机踏上了征程。

暗夜出击,奇兵天降

11月20日深夜,在淡淡月光的映衬下,突击部队分乘1架HH-3“海王”直升机和3架HH-53“海上种马”直升机,与2架HH-53备用机一起,由西向东,扑向河内。为隐蔽企图,飞行机群全都采取超低空飞行,并关闭了航行灯。

一个半小时以后,在泰国的那空拍侬空军基地,由1架C-130运输机、5架A-1攻击机、1架HC-130P加油机、10架F-4战斗机和5架F-105战斗机组成的支援机群也呼啸升空,向预定地点飞去。它们的主要任务是切断战俘营与外部的联系,阻击增援的越军。与此同时,担任佯攻任务的59架A-7、F-8战斗机和支援飞机从游弋在北部湾的“奥里斯坎尼”号、“汉科克”号和“突击者”号航空母舰上起飞升空,迅速扑向河内以东港口城市海防,乔装“轰炸”该市,以转移越军注意力,吸引越军的防空兵力,掩护突击分队完成任务。

21日凌晨1时左右,参加“象牙海岸”行动的两大机群在老挝上空成功会合后,HC-130P加油机为直升机进行了空中加油。1时40分,担任佯攻任务的机群飞临海防上空,投下了数以百计的照明弹,美军电子干扰机对越军雷达实施了干扰,造成美军要轰炸的假象。越军的防空部队不敢怠慢,立即组织防空部队进行反击,河内周围机场的飞机也紧急升空,赶赴海防参战。美佯攻机群见好就收,急忙撤离。越军防空部队一通乱打,始终没见美机的踪影,直到事件过后,方知上当受骗。

凌晨2时17分,海防“空战”正酣之际,参加“象牙海岸”行动的机群经过长达3个小时、550km的低速低空飞行已临近目标区上空。为首的1架C-130运输机爬升到了450m,投放了3颗照明弹,2架备用直升机也投掷了照明弹,整个战俘营一片通明。接着,A-1攻击机和另一架C-130运输机使用导弹和炸弹对战俘营周围的几座桥梁进行了袭击,随着几声巨响,桥梁顿时坍塌,越军增援部队的道路被阻断。

当袭击分队乘坐的3号HH-3直升机飞临目标区时,显示灯变速器发生故障突然闪亮起来。这一致命的故障,要是放到平时,必须紧急着陆排障才行。然而,此时机长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硬撑着继续飞行。这时,机长借助照明弹耀眼的白光向下看了一眼,发现下面有一个类似山西战俘营的建筑物,但他马上辨认出这是一所中学,于是急忙向北掉转机头飞去,才一会儿,视野中就出现了战俘营特有的标志物——高高耸立的监视塔。直升机在院内强行降落比预想的困难得多——高速旋转的螺旋桨翼片打在树上,树被削倒了,翼片也被打得粉碎,机身重重地摔到了地上,突击队员们都撞到一起。袭击队队长迈道斯上尉不顾疼痛,抬脚踹开已经受损的舱门,冲出机舱,跳向地面。13名突击队员紧随其后也鱼贯而出,箭一般地向战俘营的主建筑——一幢2层小楼冲去,迈道斯高声喊叫着:“我们是美国人,不要抬头!这是一次救援任务,我们救你们来了。”其他队员也高喊着同样的话,以免战俘在混战中丧生。突击队员分成数个战斗小组,开始消灭北越的有生力量。

支援分队乘坐的1号直升机紧随3号机之后,当3号机调头北进时,1号直升机机长并不知道这一情况,错把3号直升机机长曾发现的那所中学当成了战俘营,随后他将直升机降落在这所中学内。而这所中学现在已变成了越军的一座临时营房,支援队员对此却全然不知。西蒙斯上校率领队员下机后冲进院里,越军士兵突然叫喊着,从建筑物的门窗冲着外面一阵猛扫,双方进行了长达8分钟的激战,越军伤亡惨重。西蒙斯上校趁着越军抵抗减弱的空当,急忙召唤人员登机撤离,迅速向北面战俘营冲去。战后美军才知道,驻扎在此中学里的不仅有北越部队,还有苏联人,共被打死100多人。

紧随1号机之后的2号直升机(乘坐希德纳中校率领的警戒队)并没有跟随西蒙斯上校行动,而是立刻掉转机头向北直扑战俘营。不过,当警戒队队员赶来投入战斗时,战俘营的战斗已接近尾声。迈道斯上尉率领的袭击队冲进楼房后,把战俘营搜了个底朝天,也没有发现一个美军战俘。希德纳中校率领的警戒队赶来,对重要建筑物予以摧毁。此时,西蒙斯率领的支援队也赶了过来。当听说战俘营是座空营时,西蒙斯上校在无奈之下,带着一丝遗憾,下令撤回。整个战斗过程持续了27分钟。

希德纳中校的警戒队在登机前,把几枚烈性定时炸弹安放在战俘营的楼房和撞毁的直升机舱内。突击队员迅速登上3架直升机,在机上清点了人数,在确信没有落下一人后,直升机升空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

突袭行动评析

美军机降偷袭越南山西战俘营行动,周密的计划,精良的装备,高强度的训练,精彩的营救过程,却换来了这么一个难堪的结局。“象牙海岸”行动正好从经验和教训两个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情报不准、判断失误,造成此次行动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此次突袭营救行动,虽然行动顺利,损失轻微,但并未救出一名战俘,完全没有达到作战目的。其根本原因是北越提前将战俘转移,战俘营内空无一人,而美军在行动前对这一情况并未准确掌握。在美军制订袭击营救山西战俘营计划时,河内地区连降暴雨,山西战俘营很有可能被突如其来的洪水淹没,越军在这种情况下转移了战俘。早在9月30日,美军就发现,空中侦察照片显示山西战俘营的“人员活动有所减少”,战俘经常散步的地方的草也开始变深。10月3日,一架SR-71侦察机所拍摄的照片显示战俘营已经没有人影了。后来,来自河内的一份可靠情报说,山西战俘营的战俘可能已经被转移了。到11月18日,美军侦察机企图对战俘营进行最后的侦察,但没有成功。美军对于情报没有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而是像赌博一样,认为“即便有10%的可能也要尝试一下”。

行动前,负责此次行动筹划的马诺尔准将和国防情报局主任班尼特建议,只要天气好就实施救援行动。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同意了他们的建议,并给尼克松总统提出了可行性意见,尼克松总统最后也批准了计划。

美軍对行动之前山西战俘营战俘已被转移的情况未掌握,判断失误更是直接导致了美军高层抱着冒险一试的想法实施营救行动,进而导致了突击行动未达到目的。

周密计划、精心准备,有力地保证了此次行动顺利实施

美军行动虽未达成目的,但整个实施过程还是非常顺利的。

为实施此次突袭行动,美军进行了长达6个月的计划准备,筹划更是长达一年,以求万无一失。

一是挑选作战经验丰富和具有献身精神的精兵强将组成突击队 整个行动的总指挥官马诺尔准将和突击队指挥官西蒙斯上校,都是身经百战、各项能力素质出众的军官。突击队成员也是经过认真筛选后,以第103陆军特种部队“绿色贝雷帽”为主建立的,马诺尔将军还从空军挑选了数名多次参加搜救任务的老飞行员驾驶直升机。

二是充分进行战前模拟训练 为了使突击队员熟悉战俘营情况,美军在埃格林空军基地模仿山西战俘营建了一个模拟监狱,重点训练目标识别、村庄侦察、房间搜查、手语、爆破设备安装、丛林生存、夜间射击以及战斗伤员的救助等与营救战俘密切相关的科目。在地面部队进行训练的同时,空军部队也进行了夜间空中加油、夜间编队飞行、投放照明弹等方面的训练,他们共进行了368架次的飞行,训练时间达1000多小时,无一事故发生。

三是周密组织协同动作 参加此次行动的有直升机、运输机、对地攻击机和位于北部湾的美军航母上的舰载机,多达100多架。行动任务包括导航、运输、空中加油、护航、巡逻、对地攻击等,美军通过严密的协同,使此次多军种、多机种、多任务的行动协调一致地进行。比如,C-130运输机在低空的正常巡航速度是460km/h,但此次任务要求他们以200km/h的低速飞行,几乎处于失速状态。而与此相反,满载的HH-53和HH-3直升机又必须尽量加速跟上C-130运输机。为了与大部队保持编队航行,载满炸弹和火箭的A-1E攻击机也必须以近乎失速的状态以“S”形路线飞行,以解决攻击机与直升机之间的速度差。

徉动配合、隐蔽突然,为营救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次突袭行动,美军在实施徉动欺骗以确保行动的突然性方面,也非常成功。

一是采取一系列欺骗措施,转移北越军队的注意力 美军借11月13日一架侦察机被北越击落一事大造舆论,扬言要对北越进行报复;同时利用无线电制造大量的假情报故意让北越截获;还利用在北部湾海域游弋的海军第7舰队,对北越的海防港进行徉攻,牵制北越的兵力;同时又派出RF-4侦察机在空中巡逻,将北越的防空火力和雷达的注意力引向对付高空目标,使其放松对低空目标的警惕;在突击队进入北越空域之前,美军出动了100多架战斗机,重点对河内近郊及北越一些主要雷达站和导弹阵地实施空中突击,造成大规模轰炸的态势,以间接行动起到了直接配合的作用。

二是精心选择行动时间达成突然性

美军选定的作战行动时间是11月21日夜,当夜月光较亮,便于直升机实施超低空飞行和突击队员离机后执行任务;可以利用夜暗作掩护,增强往返过程中行动的隐蔽性。

三是选择隐蔽航线达成突然性 美军充分利用老挝边境山区的有利地形,精心选择了一条既短直又隐蔽的航线,在无线电静默状态下,利用北越西部雷达配置间隙作超低空飞行,从而避开了对方雷达的监视和防空火力的威胁,达成了行动的突然性。

技战术过硬、应变能力强,确保突发情况下遂行任务

在特种营救行动实施过程中,美军直升机在兵力投送时出现了失误,载着西蒙斯上校和另外22名支援组突击队员的直升机,因未跟上前面的直升机而误降在了离战俘营南部450m的一所中学,与北越和苏联士兵遭遇,双方展开了激战。几分钟后,支援组突击队员消灭对方100多人,自己无一死亡。此时,西蒙斯上校发现机降地点与计划不符,迅速召唤直升机将他们运到战俘营。警戒组组长希德纳中校发现支援组未能按预定计划行动的情况后,立即改变计划。他率领警戒组在战俘营外建立自己的指挥所指挥战斗。在顺利攻入山西战俘营后,完全出乎美军的意料,没有发现一个战俘。但突击营救队并未陷入混乱,现场指挥员根据实际情况立即做出判断,迅速组织撤退,炸毁不慎坠落的直升机,并且在归途中成功營救了被越军萨姆导弹击落的战斗机飞行员。虽然营救战俘的任务没有完成,但是在深入敌军腹地的情况下自身无一阵亡,也可以算是“失败中的成功”。

这场特种营救战,因情报工作不到位、情况判断失误,使得“象牙海岸”营救计划从开始就背负上了失败的宿命。但是失败的东西并非一文不值,突击部队从准备到行动直至最后的撤退,整个过程都做到了精心、精准、快速,让世界各国军队对美军特种部队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也算得上是一次“精妙的失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