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与保时捷媲美,历史与宝马神似,一个日本车厂的隐秘往事
来源:军情观察员
《起风了》,是吉卜力工作室(宫崎骏老爷子开的)史上第一次以实际存在的人物为原型制作的动漫电影。
剧情梗概如下:主人公堀越二郎毕业于东京大学的前身——东京帝国大学工学部,毕业后跑到三菱航空机公司工作,主要事迹就是,为二战期间的日本海军设计了96式舰上战斗机和零式舰上战斗机。
《起风了》主角设计的飞机便是96式战机
永远童真永远热泪盈眶的宫老爷子为啥心心念念日本造战斗机的这段血腥战争史?
原因很简单,这位二郎兄几乎就是宫老爷子本人经历的缩影。
宫崎骏,生于1941年,当时正是日本对华侵略战争时期,他的家庭经营着一所名叫宫崎航空兴业的工厂,工厂的服务对象是中岛飞行器制造厂――当时日本排名第二的民营飞机生产商,宫老爷子家的工厂为中岛飞行器制造厂生产发动机。
这,也许就是宫老爷子与飞行之间的不解之缘的开端。在《起风了》完成报告会上,他坦言“看自己的作品看哭了,这还是第一次……经过常年的积累,在不可思议的机缘和幸运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一部电影。所以不自觉地落泪。”
但,我们今天要扒的并不是宫老爷子家工厂造飞机发动机的故事,而是宫老爷子的甲方——中岛飞行器制造厂的创始人,中岛知久平。
他是全日本第三个拿到飞行执照的运动天才,也是手握各种奇淫巧技的实业家;是对日本有着热切期望的政治野心家,也是不惜一切代价要赢的战争狂人。
更重要的是,他的生平,将会与一个小众却死忠粉诸多的日本汽车品牌息息相关。
从莱特兄弟开始的飞行梦
20世纪初,日本,东京。
虽然起步比欧美晚了十几年,但当时的日本航空业已经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这主要得益于日本穷兵黩武的国策。
以一战王牌飞行员加藤建夫为主角的日本电影
对于当时极度依赖扩(战)张(争)的日本而言,飞机拥有无限的、令人垂涎欲滴的军事价值。因此,它早早就培养出了许多不输于欧美的优秀航空兵,其中就包括我们故事的主人公:中岛知久平。
与世代打铁的本田宗一郎还有从小看妈妈摇纺织机的丰田佐吉不同,中岛的童年显然是超小康——他是离东京不远的一个县城农场主的长子,从小有一个上天的梦,19岁就考进了海军军官学校,是全日本第2个试飞员和第3个拿到飞行执照的人。
光在国内学不够,他还跑到美国进修。就在留美的这段时间,他听到了一条决定他未来命运的消息——莱特兄弟实现了第一次成功飞行。留美回国后,中岛又作为日本武官被派到欧洲,学习第一手的战斗机操控知识。
出国学习了一大圈之后,1917年,33岁的中岛终于回到了日本。这时,他做了一个重大决定:放弃日本海军大尉头衔,自己开公司,造飞机!
中岛飞机生产场景
中岛造飞机的第一笔资金,来自一位经营毛纺织品的小老板:川西清兵卫。两人以合伙的方式搞了个航空器研究实验室。不过,由于性格上的冲突,这段合作的蜜月期并不长久,一年后就闹掰了。
1919年,中岛买下了川西的所有股份,又马不停蹄地把实验室改名成中岛飞行机制造所。
同一年,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制造所拿下了来自日本军方的20架订单。
二战期间,中岛飞机公司一共为日本输送近2万架军用飞机
除了游走于军界政界,中岛不忘技术立身。1920年代,中岛制造所成功山寨出英国布里斯托尔公司的“土星”发动机,直接追上航空工业的国际潮流,成了日本主要的发动机研发生产商。
这之后,中岛逐渐走上了成为“飞机大王”的道路,开始了和日本军方长达数十年的合作。
二战,短暂的野心梦
苦心经营了十多年,小制造所渐渐发展壮大,1931年,中岛又一次把公司改名——中岛飞机株式会社。
中岛飞机公司的logo
两次改名还只是表象,接下来的动作让中岛的野心愈发显露无疑。
他把公司控制权让给了哥哥,自己去当国会议员,全副身心搞政(资)治(源)。他把大量资金砸到政治活动上,火速成了当时日本最大的政党“立宪政友会”的支柱。1937年,他更是在内阁中谋到了铁道部部长的肥差,并在1939年因“为国尽力”而被授予二等瑞宝勋章。在当时的日本国会第一大党政友会中,他还一度担任总裁,与军部建立密切联系。
砸点小钱,是为了赚回大钱。很快,中岛在战争期间拿到了大量的财政资金,这才有了后来中岛飞机厂急速发展,直接超过三菱重工成了日本第一军需工厂。
如果不是珍珠港事件,中岛的脚步也许会止步于纯粹地忘我地使命造一辈子飞机,其他什么都不管。
中岛飞机公司“连山”重型轰炸机
1941年12月8日,日军突袭珍珠港。
1942年,美国逐渐开始战争动员,显露出的工业实力让当中岛开始担忧,他预料,两年后,日本本土肯定就会遭到美军轰炸。
于是,他决定先发制人,用5000架名为“富岳”的六发重型轰炸机直接轰炸美国本土,再用飞机输送300万军队在美国本土登陆。
忧心忡忡的中岛并没有得到大boss的认同。当时日本固守着战斗机第一主义,根本没有接纳中岛的意见。
但他是想做什么就一定能做到的中岛。中岛的权威是绝对的,他的意志将通过一个特别的形式化作中岛飞机株式会社全体员工的意志。
1943年4月,他在公司内部设立“必胜防空研究会”,请研究所内最优秀的设计师在公司福利地址“中岛俱乐部”集合,开始他那“先发制人、起死回生”的计划说明。随后,他指令所有与会者当即住进俱乐部,并严令6月为止,昼夜兼性完成洲际战略轰炸机的基本设计。
富岳轰炸机假想图
与此同时,中岛还利用过去在政界的人脉,到处宣传他的方案。当时,战局已经开始向不利于日本的方向转变,为了打消反对意见,他还整理出一篇大论文,题为《必胜战策》,印发50多部,向军界政界悄悄散发。
富岳设计图
1944年7月,联合舰队在马里亚纳大败,塞班岛被攻占,日本需要的不再是洲际战略轰炸机,而是能实施国土防空的战斗机。一个月后,中岛的“必胜防空研究会”解散,他梦想中直飞美国本土的洲际战略轰炸机终于回归了梦幻的世界。
中岛的人生至此转了一个大弯,从巅峰时刻急转直下。
1945年,日本战败。这时中岛的头衔是日本军需大臣,在这个时候,显然不是什么好头衔。很快,他被迫辞去中岛飞机株式会社社长之职,中岛公司最后一次被改名:富士产业株式会社。
战后,野心家的王国崩塌
作为太平洋战争的点火者之一,中岛被苏联法官咬定为甲级战犯。但因为受到美国包庇,人被关了几个星期后,就以证据不足释放。
1949年,中岛知久平暴毙。
在他死后的一年里,驻日盟军总司令把中岛飞机公司肢解拆分成12家公司,并严禁这12家公司从事军需产业。
为了糊口度日,这12家公司各自开启转型之路,做汽车修理,造自行车,曳引机,甚至生产锅碗瓢盆、婴儿车、收纳箱。
这其中,最幸运的要数掌握核心技术的富士三洋有限公司,它将飞机制造技术用在小型电动摩托、大客车上,制造了日本第一台小型电动摩托车样车,成功转型成为汽车制造公司。
中岛最后的遗产
二战结束后不久,朝鲜战争爆发。为此,以美国为首的驻日盟军总司令对日本的占领政策不变,直到1952年4月28日《旧金山和约》生效后,四分五裂的12家公司才同意合并。
1953年7月15日,其中五家公司正式合并成立以制造飞机为事业目标的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此时的员工已经有5000多人。
1958年,日本高层倡导“大众化汽车”的理念,工程师百濑晋六开发出更名为富士的第一辆汽车——斯巴鲁360。
斯巴鲁赶上了好时候。彼时,日本国民所得逐渐增加,这部外表像“瓢虫”的轻型车推出后一炮而红,被誉为日本50年代国民车典范,累计生产了39万多部,奠定了富士公司在汽车业立足的基础,成为日本汽车业的一个里程碑。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名为百濑晋六的工程师,正是参与中岛那个疯狂计划的手下之一。
除此之外,斯巴鲁跟中岛知久平再没有任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