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北之国:蒙古征服前的基辅罗斯

来源:芝兰学社

一 基辅罗斯公国的建立
9-10世纪,凶残的维京人肆虐欧洲各地,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东欧,维京人被称为瓦良格人(对 就是中国第一艘航母瓦良格号的名字由来)或瓦拉几亚人。罗斯人则是维京人的一支,继承了其祖先的海盗天性。862年,维京人在首领留里克率领下,来到今诺夫哥罗德一带,征服当地斯拉夫民族,建立所谓留里克王朝。这也是罗斯诸公国的直系鼻祖。根据俄国历史著作《往年纪事》记载,在把罗斯人驱逐出海以后,东斯拉夫人各部落相互间争斗不止,彼此都斗得精疲力尽,862年,他们商议,去北欧把罗斯人请回来。使者渡海来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请求罗斯人前去统治他们,恢复东斯拉夫人的秩序与和平。于是,罗斯人推选出三兄弟——老大留里克,老二西涅乌斯,老三特鲁渥带领弟兄分别前往诺夫哥罗德,白湖和伊兹博尔斯克建立国家,成为王公。然而西涅乌斯和特鲁渥不久之后相继去世,于是留里克大权独揽,开始了留里克王朝对俄罗斯长达七百年的统治,俄罗斯国家就此诞生。但现今的主流观点认为,留里克是通过武力占领的诺夫哥罗德或是被诺夫哥罗德人雇做佣兵,后反客为主夺得的政权。同时,另外两个罗斯的军事首领阿斯科德和迪尔也在基辅建国。
留里克的许多事迹模糊不清,并且带有神话传说色彩,公元879年,留里克去世,其子伊戈尔年幼,由留里克的姐夫或妹夫奥列格继任王公,奥列格在位期间,率领亲兵队沿“瓦希商路”(即从瓦良格人到希腊人之路,俄语原文为Путь из варяг в греки。这是古罗斯一条重要的水上贸易之路。通过这条道路。瓦良格人从波罗的海经过东欧到达黑海与希腊人和阿拉伯人进行贸易。)南征, 占领斯摩棱斯克和波洛茨克等战略要地。公元882年,占领第聂伯河中游的基辅城 ,杀死阿斯科尔德和迪尔,把罗斯国的首都迁到基辅,开始了基辅罗斯公国时期。虽然留里克王朝的统治者属于罗斯人,但终被斯拉夫文化同化,此后诸王公皆用斯拉夫名。可以说,奥列格式基辅罗斯国家的真正奠基人。

瓦希商路

公元882年—公元911年。奥列格又征服了周围的斯拉夫人各部落公国和非斯拉夫人部落,形成以东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国家。基辅罗斯逐渐强大起来,911年奥列格率领由许多斯拉夫部落组成的队伍远征罗马帝国,最终抵达帝都君士坦丁堡。罗马帝国皇帝利奥六世与奥列格议和,并同意支付4.8万金格尔弗纳赎金。奥列格与皇帝签订了有利于罗斯的贸易条约,次年,奥列格去世,传说是认为被毒蛇咬死。奥列格死后,由留里克之子伊戈尔继位。伊戈尔继续发动对罗马帝国的战争,941年,伊戈尔率军入侵罗马帝国,罗马军队且战且退,诱敌深入,等伊戈尔率领军队到达君士坦丁堡城下的时候,四面八方的援军向伊戈尔猛扑而来。双方势均力敌,激战不下。最后就在伊戈尔准备退军之时,他的海上舰队遭到了罗马军队的截击。罗马帝国利用了希腊人的火攻技术,伊戈尔的舰队被烧得全军覆没,他只带领少量的卫队,只身逃回了基辅罗斯。侥幸捡回一条命的伊戈尔,在厉兵秣马了3年之后,再度率领大军征讨罗马帝国。罗马帝国不愿与伊戈尔过分纠缠,赔偿一笔赎金,将伊戈尔打发回去。伊戈尔满载而归。

在当时,罗斯地区尚未建立完善的官僚和税收制度。因此,“索贡巡行”,成为罗斯地区重要的税收来源,所谓“索贡巡行”,顾名思义。指的是巡行索取贡赋的方法,每年秋末冬初,罗斯大公率领亲兵到所属居民中挨家征收毛皮、蜂蜜、蜂蜡等贡物。这种巡索持续整个冬天。索贡队所到之处,连征带掠,肆无忌惮,抢劫财物,还虏掠人口,贩卖为奴。由于索取的贡物没有规定的数量,大公及其亲兵往往对人民一征再征,因而激起了人民的反抗,伊戈尔为人贪婪又粗暴,公元945年,他率领军队去附属部落德列夫利安人(也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在今天的乌克兰境内,后来就消失在史书记载中了)的领地去索贡。结果由于伊戈尔反复掠夺德列夫利安人的财物,就被奋起反抗的德列夫利安人打死。伊戈尔死时,子尚年幼,由妻子奥丽加摄政(945-957在位)。

早期罗斯军队

二 逐步发展的基辅罗斯公国
德列夫利安人打死伊戈尔之后野心膨胀,他们竟然想吞并基辅罗斯。作为试探,他们向伊戈尔的遗孀奥丽加王妃求婚。奥利加不是一般的女人,她先是假意答应,以此来稳住德列夫利安人,然后一转脸便立即诛杀了德列夫利安人的20位使者。第一次欺骗德列夫利安人成功之后,奥利加又以愿意嫁给德列夫利安人首领为名义,连续两次欺骗了他们,最后率军攻灭德列夫列安人,屠杀近5000名德列夫利安人,摧毁他们的聚居地,据说她甚至把俘虏活活烫死,最后将德列夫利安人的首都夷为平地。传说,奥丽加要求每个德列夫利安人家庭上缴一只鸽子,然后下令将燃烧物绑在鸽子的腿上,再将它们放飞回去。结果每个德列夫利安人的房子都被这些“燃烧弹”焚毁了。
虽然奥丽加残暴对待敌对势力,但她政治才能出色。奥丽加通过高超的政治手腕加强基辅罗斯在周边那些东斯拉夫部族中的影响力。为了避免索贡巡行,重复征税引发群众不满,奥丽加还制定了基辅罗斯最早的征收贡赋标准,并且建立了固定税区。同时,奥丽加是第一个皈依基督教的罗斯统治者。为加强与罗马帝国的联系,奥丽加于955年(此为俄国编年史所载日期;罗马方面的文献则记载为957年)前往帝都君士坦丁堡,在答应向罗马提供军事援助之后,她在那里受洗成为一名基督教徒,并得到一个基督教名字伊莲娜(Елена,源自于当时罗马帝国皇后海伦娜·拉卡平娜的名字)。这次来访在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七世的著作《De Ceremoniis》中有详细记载。但她在回国后,并没有兑现向罗马提供军事援助的承诺。根据不确定的记载,奥丽加也曾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一世也建立过联系。因此缘故,奥丽加被东正教会追封为圣人,称“圣奥丽加”,957年,奥丽加退位,将位置让给儿子斯维雅托斯拉夫一世(957-972在位),但仍在背后掌握实权。
斯维雅托斯拉夫一世继位后,继续向外扩张。斯维雅托斯拉夫一世奠定了罗斯诸公国的军事基础,当时,受到罗马和游牧民族的双重影响,罗斯军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军队组成方面,罗斯军队远远落后于当时的西欧,比较接近早期法兰克王国的模式,由少部分亲王大公的亲卫队(早期多为重装步兵进入11世纪后受游牧民族影响基本都是骑兵)和大部分民兵组成,民兵大多都是临时征召的乌合之众。亲卫队被称为德鲁日纳(druzhina),装备较为精良,训练有素,但数量不多,德沃骑兵通常装备东方式或者罗马式的扎甲,既用剑又用刀,既使用骑矛冲锋,也会用钉头锤和斧头肉搏,还会射箭,总而言之,是个东方不像东方,西方不像西方的四不像。
968年,奥丽加与她的三个孙子(亚罗波尔克·斯维亚托斯拉维奇,奥列格·斯维亚托斯拉维奇和弗拉基米尔·斯维亚托斯拉维奇)一起被突厥游牧部落佩切涅格人围困在基辅(佩切涅格人受到罗马政府的唆使),后来其子斯维亚托斯拉夫从保加利亚带兵返回才得以解围。公元969年,斯维雅托斯拉夫一世继位后;不久便发动对可萨汗国(可萨汗国是西迁到高加索地区的一支突厥化游牧民族可萨人建立的国家。信奉犹太教)的战争,并攻占了其首都——萨克尔。之后他又挥兵伏尔加河,攻打保加尔人。公元971年,占领了保加利亚的首都普列斯拉大,野心膨胀的斯维雅托斯拉夫一世决心对罗马帝国发动战争。
970年,罗斯大公斯维亚托斯拉夫联合佩切涅格人(佩切涅格人是中亚大草原上操着突厥语族佩切涅格语的半游牧民族。公元9世纪起开始占据黑海以北草原(至12世纪),公元10世纪时控制了顿河与多瑙河下游之间的土地,从而构成对罗马帝国的严重威胁,其得名于古突厥语堂兄弟)。保加利亚人共30000多人进犯罗马帝国。被时任罗马皇帝约翰一世(969-976在位)的小舅子,名将斯科莱鲁率1万军队(以骑兵为主)打的大败,史称吕莱布尔加兹会战,罗马军队亡55人,斩首敌军数千人。生俘无算。罗斯军队抱头鼠窜。

可萨汗国

次年,贼心不死,狗改不了吃屎的罗斯大公又纠合部众,进犯罗马帝国。先头部队再次被罗马军队击退,罗斯大军退往多瑙河边的多罗斯托隆城,准备依靠城池与罗马军决战。罗马军追击。罗斯大军仗着人多,大摇大摆,张牙舞爪,出城迎战,与罗马步兵混战一起,杀得难解难分,此时,在阵后的罗马超重装骑兵突然从左翼发起冲击,罗斯军突遭骑兵侧翼冲击,大败,残部溃败回城内。不敢再出城,只敢龟缩城池。罗马军处于人数劣势,并未强攻城池,而是实施围困。斯维亚托斯拉夫当然也不愿坐以待毙。他先后从水陆两方进行了多次突围,但均以失败告终。多瑙河水域已经被罗马舰队封锁,罗斯人的船只也根本无法与装备希腊火的罗马船只抗衡。小规模的突围行动则恰好给了罗马军队以各个击破的机会。虽然罗斯人也曾数次夺取罗马的运输队,但这点物资显然是杯水车薪。围城三月后,罗斯军断粮,士气大跌,罗斯军狗急跳墙,发动最后突围。
 
罗斯军像一群疯狗一样,全军突击,出城突围,罗马军佯退,倾巢而出的罗斯精锐,一度逼退了罗马中军。但不朽者超重装骑兵力挽狂澜,顶住了罗斯人的猛攻。趁战线相持不下之际,约翰一世命斯科莱鲁率领骑兵预备队迂回至罗斯人后方,实行了一次成功的背刺。罗斯军大败。被斩首15000多人。罗斯大公斯维亚托斯拉夫投降,答应成为罗马附庸,并在战时提供人马帮助罗马军队作战。才捡了一条命,被罗马帝国释放回国,可以说,此次远征是得不偿失。次年,斯维亚托斯拉夫在回国路上被罗马帝国收买佩切涅格人杀死,脑袋做成酒杯。
三 步入鼎盛的基辅罗斯
斯维亚托斯拉夫一世死后,长子亚罗波尔克·斯维亚托斯拉维奇继承大公公位。但是,他的两个弟弟弗拉基米尔和奥列格·斯维亚托斯拉维奇(德列夫利安)也拥有广大的领地,成为亚罗波尔克的心腹之患。977年在三兄弟间发生了激烈的内讧,爆发内战。亚罗波尔克力图剥夺他的弟弟们的权力,结果奥列格(德列夫利安)战死,弗拉基米尔被赶出诺夫哥罗德,逃亡北欧,不久,弗拉基米尔在当地纠合部众,卷土重来。在攻破波洛茨克后,杀死当地统治者罗格沃洛德,强娶其女之后。以波洛茨克为据点,潜心发展,不久,弗拉基米尔包围基辅城。双方僵持了一段时间,后来弗拉基米尔设计诱使亚罗波尔克出城,并将其杀害。于是,弗拉基米尔·斯维亚托斯拉维奇取代其兄长登上了大公宝座。关于这个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往年记事》记载为980年,而《弗拉基米尔大公颂》则记载为978年。
弗拉基米尔统治期间(980-1015),是基辅罗斯公国开始步入鼎盛的阶段。981年,弗拉基米尔·斯维亚托斯拉维奇从波兰国王梅什科一世手中夺取了当时属于波兰的佩列梅什利等城镇,从而使罗斯国家的版图扩展到加利西亚地区。他继而进攻邻近的斯拉夫人和非斯拉夫人部落:征服许多土地,建立许多殖民地。弗拉基米尔在位期间,最重要的功绩就是带领基辅罗斯公国皈依基督教(东正教),关于东正教传入罗斯的过程,俄国编年史作者涅斯托尔有一个有趣的记载。大约在987年,经过与基辅的大贵族们的商讨,弗拉基米尔决定向各邻国派出使节,看看哪种宗教是罗斯新信仰的最好选择。结果是非常有意思的。使节们报告说,他们在信奉伊斯兰教的人民那里看不到欢乐,穆斯林全都愁眉苦脸;而且他们的宗教禁止饮酒和食用猪肉。在德意志,罗斯使节观察了基督教西方教会(这时,天主教和东正教还没有彻底分裂),他们认为它的教堂和仪式不够富丽堂皇。最后在君士坦丁堡,弗拉基米尔的使者看到了东罗马帝国基督教会的华丽排场。东方教会壮观的建筑和庄严的礼拜仪式给这些使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我们已经分不清自己是在人间还是在天堂,”他们报告说,“从来没有见过那样壮观美丽的事物…我们不知道怎样去描述它”。于是,弗拉基米尔出于种种原因,选择了东正教。当时,罗马帝国皇帝巴西尔二世(962-1025在位)企图利用罗斯的军事力量来帮助镇压帝国小亚细亚部分的叛乱,为巩固这一联盟,弗拉基米尔表示希望与巴西尔二世的妹妹安娜结婚。然而,从来没有一位罗马公主下嫁给一个野蛮民族的首领,即使是德意志和法国那些基督教君主的求婚也都被拒绝了。但是巴西尔二世急需弗拉基米尔的帮助,遂勉强地同意了这桩婚事,条件是弗拉基米尔必须成为基督教徒。可以想象,这个条件是弗拉基米尔非常乐意接受的。不过,双方的结盟并非一帆风顺。在小亚细亚的叛乱被平息后,巴西尔二世拒绝让弗拉基米尔与安娜结婚,于是弗拉基米尔占领了位于克里米亚的罗马城市赫尔松涅斯,迫使皇帝履行了联盟条款。大约在987年末或988年初,弗拉基米尔受洗礼成为基督教徒,并与安娜公主正式结婚。这时安娜27岁,弗拉基米尔大约30岁出头。他选择瓦西里为自己的教名,以对自己的姻兄巴西尔二世皇帝表示敬意(“瓦西里”是希腊语名字巴西尔的斯拉夫语读法)。在婚礼结束之后,他将赫尔松作为聘礼交还给了巴西尔二世,并与妻子带着数名东正教教士及一些圣像和法器返回罗斯。回国之后,弗拉基米尔捣毁多神教神庙,强迫臣民皈依东正教,这一事件也被称为“罗斯受洗”。

基辅罗斯的扩张

在晚年,弗拉基米尔继续与波兰与佩切涅格人的战争,弗拉基米尔把12个儿子分封到各地,让他们成为半独立的王公,每年必须向大公缴纳一定数额的银锭作为贡赋,这一举措,也埋下了罗斯分裂的伏笔。晚年,弗拉基米尔与诸子的关系陷入紧张,由于其子雅罗斯拉夫(外号“跛脚”)拒绝缴纳地方王公应交的贡赋,弗拉基米尔在1014年集结军队准备讨伐其领地诺夫哥罗德。但他于次年突然去世于基辅附近的贝列斯托沃(Berestove)。在弗拉基米尔·斯维亚托斯拉维奇死后,他的儿子们之间爆发了内讧,弗拉基米尔的长子斯维亚托波尔克·弗拉基米罗维奇(外号“十恶不赦”)在波兰人的支持下于基辅自立为王,杀死在基辅的诸弟,“跛脚”雅罗斯拉夫不服,双方展开内战。1019年,双方决战,十恶不赦的斯维亚托波尔克大败斯维亚托波尔克先逃往了波兰,后又逃往波希米亚。他在前往波希米亚途中去世。
 
“跛脚”雅罗斯拉夫成为新的罗斯大公,称雅罗斯拉夫一世,也得到了一个新的绰号“智者”。雅罗斯拉夫一世在位期间(1019-1054),是基辅罗斯最为鼎盛的时期,执政初期,他同异母弟姆斯季斯拉夫继续进行内战至1026年两人才缔结分国而治的和约。这种分治局面在姆斯季斯拉夫死后(1036年)才告结束。跛脚在争夺大公政权期间,曾编订了罗斯的第一部成文法——《雅罗斯拉夫法典》(为《罗斯法典》中最古老的部分)。尽管《雅罗斯拉夫法典》十分原始,落后,甚至保留了许多同态复仇和血亲复仇的条款,但毕竟是罗斯地区法治的开端,同时,雅罗斯拉夫在基辅进行大规模建设,最著名的索菲亚大教堂即建于此时(1037年),为争取罗斯教会的自治,擢升罗斯人伊拉利昂为全罗斯教会的都主教(1051年)。为扩大和巩固基辅大公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与西欧许多国家的王室建立起外交关系。在对外战争方面。他征服了芬兰南部,暂时阻止了凶悍的佩切涅格人对罗斯的侵袭。1030年他从趁火打劫的波兰人手中夺回东加利奇,随后与波兰国王卡齐米日一世(1034-1058在位)缔结盟约。1043年,雅罗斯拉夫再次对罗马帝国发动远征。被罗马军队击败。1054年,雅罗斯拉夫一世去世后,长子伊贾斯拉夫一世·雅罗斯拉维奇继位。
四 罗斯公国的分裂
伊贾斯拉夫的统治十分残暴,1068年,不堪忍受的市民发动起义,伊贾斯拉夫一世在基辅的统治被市民起义推翻;人们推举被他监禁的波洛茨克王公弗谢斯拉夫为大公。伊贾斯拉夫一世逃往波兰。不久他从波兰卡齐米日一世处借来大兵,由其长子姆斯季斯拉夫·伊贾斯拉维奇率领,极其残酷地镇压了起义。再次当上大公;然而在1073年,由于兄弟失和,他被弟弟弗谢沃洛德推翻。弗谢沃洛德支持他们的另一个兄弟斯维亚托斯拉夫二世统治基辅。伊贾斯拉夫被迫再次向卡齐米日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乃至教皇求援。1077年,斯维亚托斯拉夫二世去世,伊贾斯拉夫一世与弗谢沃洛德和解,遂得以再次登上大公之位。然而。基辅罗斯公国分裂的趋势已无法挽回。次年,伊贾斯拉夫一世病死。弗谢诺沃德继位,统治直至1093年,弗谢诺沃德死后,由伊贾斯拉夫一世的私生子斯维亚托波尔克继位,称斯维亚托波尔克二世。到了这时,罗斯诸王公开始混战,互相攻打,斯维亚托波尔克二世无力控制局面。斯维亚托斯拉夫二世之子,切尔革尼夫大公奥列格·斯维亚托斯拉维奇与斯维亚托波尔克二世及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弗谢诺沃德之子,莫洛马赫意为“单独战斗者”),三方实力较强,三足鼎立,时而联合,时而互相攻打。为了中止王公内讧和共同抗击波洛韦茨人,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牵头召开了三次全罗斯王公大会——柳别奇大会(1097年、1100年和1103年),调停矛盾,会议确立起“各地王公得确保其世袭之领地”的原则,通常认为,柳别奇大会是罗斯地区向封建制度转型的标志。封建制度在罗斯地区蓬勃发展,使得罗斯地区出现了类似西欧“封建骑士”的骑兵,罗斯人称为“波雅尔(波耶)骑兵(boyer)”,这一类似“骑士”的阶层便被称为“波耶”波耶骑兵也受到罗马和游牧民族的影响,身着扎甲,手持骑矛弓箭和长盾,在肉搏时使用战斧和钉头锤,不过,由于经常与游牧民族作战,波耶骑兵几乎不穿马甲,以保持其机动性。波耶阶层一直延续到沙俄时代。
 
然而不久,罗斯各大公又开始互相残杀。1113年,基辅大公斯维亚托波尔克二世去世。由于斯维亚托波尔克二世曾囤积食盐抬高盐价,导致民怨沸腾,在他死后基辅立刻发生了人民起义。基辅贵族迫于形势决定邀请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来当大公。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于当年进入基辅,他立刻镇压了起义,然后开始了稳定的统治直到1125年去世。
莫洛马赫尽管致力于罗斯地区的统一,然而最终功败垂成,12世纪起,基辅罗斯分裂为基辅,加里奇,斯摩棱斯克,契尔尼果瓦,也烈赞,诺夫哥罗德,罗斯托夫-苏兹达尔等10多个小公国,统称罗斯诸公国。以基辅大公为宗主,后逐渐独立。1125年,莫洛马赫去世后,长子姆斯季斯拉夫一世继位,短暂获得各罗斯大公的臣服,暂时完成了基辅罗斯的统一,然而,姆斯季斯拉夫一世也是最后一个统治完整的基辅罗斯大公了,在他死后,基辅罗斯彻底分裂。
1139年,姆斯季斯拉夫一世去世,切尔革尼夫大公奥列格的儿子(即上文三足鼎立的成员之一)弗谢诺沃德二世赶跑了姆斯季斯拉夫的弟弟兼继承人维亚切斯拉夫,自立为基辅大公。到了12世纪中叶,罗斯诸公国中最为强大的是位于东北部的罗斯托夫苏兹达尔公国,在莫洛马赫的另一个儿子长手尤里(全名尤里·多尔戈鲁基)在位期间(1149-1157在位),苏兹达尔公国强大起来。摆脱了基辅罗斯的控制。长手尤里支持维亚切斯拉夫,与弗谢诺沃德二世和他的继承者,弟弟伊戈尔二世对抗。形成了两大集团,奥列格维奇家族(奥列格的后代)与莫诺马霍维奇家族(莫洛马赫的后代)1146年弗谢沃洛德二世死后,基辅市民立即发动叛乱反对其弟伊戈尔二世并派遣使者前往伊贾斯拉夫·姆斯季斯拉维奇(姆斯季斯拉夫一世之子)处请求帮助。伊贾斯拉夫·姆斯季斯拉维奇遂率军前往基辅,推翻了伊戈尔·奥利戈维奇,于当年登上基辅大公公位。称伊贾斯拉夫二世,伊戈尔二世被伊贾斯拉夫关进修道院,后于1147年被伊贾斯拉夫差遣的暴徒杀害。然而,长手尤里不服伊贾斯拉夫二世的统治,双方再次爆发内战,1155年,在伊贾斯拉夫二世去世后,长手尤里终于夺取了基辅大公这一已无太多实际意义的头衔,并建立起较为稳定的统治。长手尤里的扩张行为招致南方王公的一致怨恨。1157年,他在基辅城一个大贵族举办的宴会上暴卒,很可能是被人投毒杀害了。长手尤里对南方的干预没有收获任何持久的效果,在他死后,他的继承人们仍然只能在东北罗斯活动。
 
长手尤里死后,苏兹达尔公国在他的儿子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 在位期间(1157-1174在位),迁都弗拉基米尔,改称为弗拉基米尔公国,称为罗斯诸公国中最强大的一个。安德烈自封为所谓“弗拉基米尔大公”(此后弗拉基米尔大公成为罗斯诸公国中最高贵最显赫的称号)另一方面,在长手尤里死后,基辅大公的位置落到了伊贾斯拉夫二世的弟弟罗斯季斯拉夫一世的手中,1169年,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攻占了“罗斯之母”基辅,赶走了基辅大公姆斯季斯拉夫二世(罗斯季斯拉夫一世的弟弟),在一段时间内自立为基辅大公。从此,弗拉基米尔取代基辅成为罗斯的政治中心。此后,长手尤里的后代与伊贾斯拉夫二世的后代反复争夺基辅,基辅大公像走马灯一样换了又换。到了13世纪,各公国时分时合,互相混战,除基辅罗斯自己之外,西南罗斯建立了加利西亚公国,合并了波多里亚,沃伦,基辅等公国的一部分,西北部波洛茨克公国并入立陶宛。可以说是一片混乱。

基辅罗斯的分裂

五 诺夫哥罗德与亚历山大 涅夫斯基
诺夫哥罗德城在882年迁都基辅城之前是基辅最初的首都。1136年,因为战争的失利,城内爆发了市民针对亲王弗谢沃洛德·姆斯季斯拉维奇(VsevolodMstislavich[1])的叛乱,并驱逐了亲王。此后诺夫哥罗德建立了独特的政治体制,建立共和国,并以“波维尔共和国”(波雅尔也译波耶,是罗斯地区的贵族称号)或者“商业共和国”而闻名——共和国由市民议会控制,但军队和国防则授权给封建贵族。之后诺夫哥罗德不断向北方和东方扩展领土,并依靠商业和贸易迅速发展。成为罗斯诸公国中最为富裕的。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1220-1263)原名为亚历山大·雅罗斯科维奇,是是弗拉基米尔兼基辅大公雅罗斯拉夫二世·弗谢沃洛多维奇(伊贾斯拉夫二世之子)的儿子。1236年,他被请到诺夫哥罗德,被选为诺夫哥罗德公爵。涅夫斯基有勇有谋,精通军事,在他的领导下,诺夫哥罗德的军事实力显著增强。
诺夫哥罗德的繁荣富庶令周围各国垂涎三尺。都想入侵诺夫哥罗德,首先发难的是瑞典,1240年7月瑞典军队在瑞典国王的女婿雅尔·比格尔(Birger Jarl)的指挥下万余军队乘坐100艘船从芬兰湾方向进入涅瓦河,入侵诺夫哥罗德。 1240年7月15日清晨,罗斯人利用大雾弥漫之机,向瑞典军营发动突然进攻,步兵在中路,骑兵在两翼。在战斗中,亚历山大与用长矛刺伤了比格尔的头部。经过激战,瑞典人被击溃,被追赶出罗斯边境。由于攻击突然和战术得当,俄罗斯军队仅损失20人。瑞典人的损失则大得多,有3艘瑞典战船被击沉,200多名指挥官战死,阵亡的普通士兵不计其数,只有一小部分上船逃脱。涅瓦河之战给亚历山大·雅罗斯拉维奇带来了巨大荣誉,获得了涅夫斯基――“涅瓦河的英雄”的尊称。这就是著名的涅瓦河之战。
 
在瑞典人之后,著名的条顿骑士团也将入侵矛头直指诺夫哥罗德。1240—1242年,德意志十字军骑士及丹麦和瑞典的封建主乘罗斯抗击蒙古军队而遭到削弱之机,加紧侵略罗斯西北部的领土。1240年,条顿骑士团夺占普斯科夫。向诺夫哥罗德进军。诺夫哥罗德人奋起反抗侵略军,涅夫斯基于1241年率领罗斯联军将骑士团逐出科波里耶。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也有不少部队前来归附。之后,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为保障罗斯西北边境安全,率军进入骑士团领地作战。条顿骑士团迎击,两军于楚德湖遭遇。即著名的楚德湖会战(也称冰湖会战),此战中,虽然罗斯军队人数处于优势(17000对12000),但多是临时征召的民兵和乌合之众,相对武装到牙齿的条顿骑士处于明显劣势,涅夫斯基巧布战阵。罗斯军抢占湖东岸的小岛,占据有利地形,并在岸边布阵,步兵摆出盾墙密集阵型迎敌。
 
骑士团见罗斯军占据有利地形,大怒,发起进攻,摆出他们惯用的楔形阵,精锐的骑士一马当先,雇佣步兵和轻骑兵则负责掩护骑士的两翼,准备发起进攻。亚历山大见状,则将全军排成T型阵:有甲骑兵居左,重步兵居右,轻步兵居中。此外,他还将无甲骑兵布置在第一线,打算让他们消耗骑士团的战力。轻步兵放在第二线。亚历山大敦促自己的步兵在阵前挖出了一条浅壕,还在湿软的土地上插上了尖锐的木桩。他本人则和少量精锐一起,位于第三线位置,担任总预备队。

条顿骑士从湖对岸发起冲锋,由结冰的湖面冲锋而来,迅速击溃一线的罗斯轻骑兵,稍事休整,又向二线轻步兵发起进攻。许多条顿骑士下马与罗斯步兵混战一起,尽管有壕沟和木桩保护,但二线轻步兵仍然不敌,败象已露,但是,条顿骑士冲锋过于靠前,在两翼掩护的雇佣步兵还在后面没有赶上,致使骑士侧翼和后方门户洞开。
涅夫斯基抓住战机,正当中军激战正酣时,诺夫哥罗德军两翼的有甲骑兵和重步兵发起钳形攻势,配合中军开始将孤军深入的德意志骑士包围起来。骑士们到这时候才发现,他们已经三面受敌。面对不断围攻的诺夫哥罗德人,骑士们也开始显得力不从心了。就这样,诺夫哥罗德人逐渐缩紧了包围圈,将德意志骑士挤压在一块狭小的冰面上,令他们陷入了动弹不得的境地。身陷重围又无法发挥冲击力优势的德意志骑士们开始惊慌失措,生怕自己被潮水一般的敌军淹没。此时,湖面冰层因不堪重负,突然断裂,条顿骑士纷纷落水,成为鱼鳖。残部再也支持不住,纷纷溃败,争相逃命,罗斯军反攻,后方条顿骑士团步兵见状,也争相溃逃。罗斯军获胜。

冰湖之战

战后,1243年,条顿骑士团求和。双方以交换战俘和骑士团不再继续东侵为条件缔结了和约。在冰上激战影响下,立陶宛和北方沿海地区各族人民反对十字军骑士的斗争进一步得到加强。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去世后被俄国教会尊奉为圣人,成为民族英雄,然而,一波来自东方的新的入侵者,正在对罗斯诸公国虎视眈眈,这伙入侵者,将改变整个罗斯,不,整个世界的命运。
 
六 蒙古入侵
1206年,蒙古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称“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并迅速走向对外扩张道路,1218年灭亡了西辽,并与次年向中亚大国花拉子模发动进攻,1220年攻占花拉子模首都撒马尔罕,花拉子模国王摩柯末向西北方向逃亡,成吉思汗令大将哲别及速不台率3万兵马,穷追不舍,誓要生擒摩柯末为止。蒙古大军进入黑海以北的大草原,击溃当地游牧民族钦察人,(钦察人属于突厥游牧部落的一支,其领地处于里海,北高加索,黑海以北,东邻康里部(咸海以北),北接罗斯,西到匈牙利等国)准备向东欧平原腹地进发。在钦察部落被蒙古打败后,钦察部长忽滩投奔其女婿加里奇姆斯基拉夫公爵,请求出兵援助,于是由姆斯基拉夫公爵出面,召集俄罗斯南部各公爵于乞瓦(今基辅),共商抵抗蒙古军事。由于钦察人过去经常骚扰罗斯人的领地,诸王公对是否派出援兵争论不休,姆斯基拉夫大公说:钦察人虽与我们是世敌,但是大敌当前,救钦察就是救我们自己。如果把钦察人推向蒙古人,壮大了他们的力量,早晚我们将在罗斯的土地上迎接蒙古大军。不如先发制人,主动进攻,将蒙古人挡在国门之外。于是诸王公同意出兵,商定在钦察人的土地上与蒙古军作战,并派使者请弗拉基米尔大公出兵相助。1223年4月,罗斯大军出发,哲别,速不台闻知罗斯人准备联合攻击蒙古时,派出10名使者到基辅会见各位王公,表示蒙古没有进犯罗斯的意图,只是讨伐钦察人,不要听信钦察人的挑拨。况且钦察人常年侵扰罗斯境内,不如与蒙古和兵同伐钦察,共分果实。罗斯诸王不理,杀死蒙古使者。彻底断绝了和平的可能。
蒙古军经过几番苦战,人马疲惫,损失没有得到补充,只有两万余人,罗斯联军则有8万之众(一说十二万),敌众我寡,面对强敌,哲别和速不台决定利用蒙古骑兵高速机动的优势,诱敌深入,聚而歼之,自信满满的加里奇大公亲率主力向南穿过第聂伯河进发,基辅,切尔尼希夫大罗斯军队向北,挺近河的上游,擅长骑兵的钦察人则计划从后背攻击迂回蒙古军队,速不台与哲别发现数量占据优势的罗斯人动向后,就立刻全军向东撤退,并留下1000名后卫继续报告罗斯军的动向。姆斯基拉夫大公自信可以战胜蒙古军,不等弗拉基米尔等诸公国军队,独自率所部的万余罗斯及钦察骑兵东渡第聂伯河。姆斯基拉夫大公击溃蒙古后卫军,俘获受伤落马的蒙古军后卫军将领,交与钦察人杀之。这也给与了罗斯人一个错误的消息,蒙古军队战斗力并不强大,于是罗斯大公及钦察骑兵继续大胆地追击。
蒙古军且战且退,连退12天,罗斯军穷追不舍,在撤退中,蒙古军展现了铁一样的军纪,始终保持行伍严整,队伍不乱,而钦察和罗斯军却由于追击变成乱哄哄地一团,给蒙古人以可乘之机。罗斯联军狂追蒙古军12天,至迦勒迦河(今乌克兰卡利奇克河,流经今乌克兰顿涅茨州境内)畔时,发现蒙古军已经严阵以待。此时,术赤派来的蒙古援军终于赶到了战场,蒙古军与罗斯联军隔河对峙。罗斯联军分为南北两部屯军,南军以基辅军,契尔尼果瓦军组成,北军由加里奇军,钦察军组成。哲别派出6000骑兵佯攻罗斯联军,进攻不胜又佯败而去,罗斯联军的年轻王子们则乘胜追击。一些罗斯老将领提出要慎重出击,等待判明敌情后再发动进攻,但遭到少壮派王公们的反对。姆斯基拉夫大公因击败过蒙古前锋军,急于一举消灭蒙古军而独得战功,于是轻敌冒进,指挥联军北军先行过河.
1223年5月31日,蒙古军与过河的罗斯联军在迦勒迦河畔展开大战。蒙古侦察掌握了罗斯联军的兵力部署情况后,哲别命令蒙古军右翼猛攻对方的钦察军,切断罗斯北军的退路。钦察军在蒙古军的猛攻下慌乱溃退,冲乱了加里兹军的战斗队形。蒙古军发起左翼和中路的全线冲锋,罗斯北军由于阵型混乱而大败,在蒙古骑兵的强力冲击下溃不成军。与此同时,配合默契的蒙古轻骑兵也立即迂回过来,包围了整个罗斯大军并切断他们的退路,射出漫天箭雨,罗斯大军终于崩溃,姆斯基拉夫大公抛弃了他的将士,自己乘船逃回对岸,并将迦勒迦河上的船只全部烧毁以防止蒙古军追击。结果,罗斯北军在河滨遭到蒙古军的肆意杀戮,几乎全军覆没。当勇敢的姆斯基拉夫为首的俄罗斯军紧随钦察军向蒙古军出击时,河西岸南军的基辅王公却因为曾和姆斯基拉夫争吵过,竟按兵不动。将部下万余军队屯驻在高岗上,目睹对岸罗斯军溃败,始终按兵不动,见危不救。友军有难,不动如山,坐观对岸罗斯军被消灭,蒙古军击破罗斯北军后,乘胜挥师渡河,进围罗斯南军。罗斯南军腹背受敌,最终在支撑三天后向蒙古大军投降。蒙古人假意许诺他们的投降,并答应放所有人回家,实际上,等他们投降后,根据习俗,蒙古人在胜利的饮宴上将俘虏们包括大公贵族缚置地上,上面覆以木板,成千的蒙古人在木板上载歌载舞,让这些俘虏成了肉垫,下面不断传来了俘虏的呻吟和咒骂,但是不久就沉寂下来。蒙古人以这种“不流血的方式”将俘虏们全部“处理”掉了。在迦勒迦河战役中,罗斯联军损兵7万,有6位王公被处死,70位贵族阵亡,姆斯基拉夫仅以身免,蒙古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就是著名的迦勒迦河之战。
迦勒迦河之战后,蒙古军尽管暂时退走,但这只是蒙古对罗斯地区大规模征服的一次预演。1227年,蒙古大军灭西夏,1231年,彻底灭亡花拉子模。占领中亚和伊朗高原大片土地,1234年灭金实力大增。也在这一年,成吉思汗去世,子窝阔台继位。1235年,窝阔台召开诸王大会,决定向东欧地区发动西征。因为此次西征是诸王以及蒙古各千户百户万户的长子出征,故称为“长子出征”,蒙古军总共有数万人到后期扩充到十万人,以成吉思汗的孙子术赤的儿子拔都为主帅,速不台实际指挥,浩浩荡荡出发。
1237年,蒙古军发动对罗斯诸公国的入侵,年底,蒙古军各个击破,攻克苏兹达尔,莫斯科。次年2月包围弗拉基米尔公国首都弗拉基米尔城,弗拉基米尔大公尤里二世率拼凑起来的罗斯军乌合之众抵抗蒙古大军,被蒙军大败全歼,本人被杀。不过,蒙古军队在此役中也损失不少,于是决定暂时撤回休整,途经小城泽尔斯克时,蒙古军没有放在眼里,准备顺道取之。怎料小城泽尔斯克跟疯了一样,拼命抵抗,蒙古大军久攻七周不下,损失惨重,而泽尔斯克则抵抗到最后一批居民战死为止。
 
此战之后蒙古军退回顿河下游休整。1240年,蒙古军卷土重来,该年12月6日,蒙古军攻破基辅罗斯公国首都基辅,屠城,杀居民近十万人。诺夫哥罗德大公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见蒙古势大,难以抵挡,派遣使者向蒙古投降,称臣纳贡,做了蒙古的小弟。帮助蒙古人镇压其他反对势力,十分卖力,深得蒙古人的赏识,1252年,涅夫斯基被拔都封为基辅,弗拉基米尔,诺夫哥罗德三国大公,1263年,涅夫斯基病死。诺夫哥罗德也因此逃过一劫。至此。罗斯全境被蒙古征服。

长子西征路线

在蒙古征服罗斯地区的行动中,罗斯各公国几乎各自为战,偶有联合,也互相猜忌。再加上本身军事实力不强,体制落后,轻而易举为蒙古征服。拔都在罗斯东欧地区建国,称“金帐汗国”,也称“钦察汗国”,都萨莱城(今俄罗斯阿斯特拉罕)。开始了对罗斯地区长达近三百年的统治。蒙古人征服罗斯各公国后,并没有把它们直接划入钦察汗国疆域之内,而是保留了其一定的自治权,二者尚属藩属关系,罗斯国大公或其他王公须得到金帐汗的恩准才能即位,并且处于汗政权的监督之下。每当罗斯王公即位时,金帐汗要指定罗斯大主教或委派汗的全权代理人主持即位仪式。用汗的名义立为王公的人,须受汗委派的八思哈监督,蒙古统治者每年向罗斯各公国按人口征收什一税和商税,称作贡赋。除了贡赋外,还要为汗庭提供车辆、饲料,服驿役和兵役等,只有僧侣免纳贡赋、不服劳役。罗斯王公还不定期地给汗、汗妃及其近臣们馈赠贵重礼物。蒙古统治者经常利用“弗拉基米尔大公”“基辅大公”等头衔作为诱饵,挑动罗斯诸公国自相残杀。

金帐汗国

1283年,涅夫斯基的幼子达尼尔 亚历山德罗维奇被分封到了莫斯科,建立了所谓莫斯科大公国,1303年,达尼尔去世,子尤里 达尼诺维奇继位。尤里心甘情愿充当金帐汗的工具和走狗,从而窃取汗的权力,然后用以对付同他竞争的王公们和他自己的臣民。尤里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他迎娶金帐汗月即别的妹妹为妻,因而博得了汗的欢心。由于他甘作鹰犬,立即得到一支蒙古军来对付其政敌。1325年,尤里被一直与莫斯科作对的特维尔大公杀死,弟弟伊凡继位。称伊凡一世。这就是著名的“钱袋伊凡”,钱袋伊凡富于谋略,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狡猾而残忍。金帐汗国在俄罗斯的人数太少,无法有效统治。因此只有委托当地大公统治。伊凡于是利用以往积累的财力贿赂金帐汗国统治阶层,又站在对清算封建分裂势力有利的教会一方,抑制以特维尔王公为首的莫斯科邻近各公国。1328年,伊凡一世通过行贿取得弗拉基米尔大公之位(弗拉基米尔大公是罗斯诸公国首领的称号),并掌握了从罗斯各地向金帐汗国缴收贡赋的征集权。他常常把贡赋的一部分据为己有,作为自己的活动资金。他贪污腐败,收钱收到手软,而自己又一毛不拔。所以得了个外号叫“钱袋” 。同年,伊凡把作为俄罗斯统一象征的弗拉基米尔主教也迁至莫斯科。由于他利用了政治和宗教上的权威,莫斯科实际上已成为当时罗斯地区的政治、宗教中心。在他在位期间,莫斯科大公国国力蒸蒸日上钱袋伊凡奠定了莫斯科公国强盛的基础,而后,在钱袋伊凡的子孙统治下的莫斯科大公国逐渐发展。百余年后,1478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攻陷罗斯地区最后一个独立政权诺夫哥罗德共和国,将诺夫哥罗德置于莫斯科大公的冠冕之下。同年,伊凡三世停止向金帐汗国纳贡。正式宣告独立,莫斯科大公国即位日后沙皇俄国的前身,这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