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酒肉臭,“臭”读“chòu”还是“xiù”?
诗圣杜甫一贯以忧国忧民的形象出现,他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更是反映了这种情怀。那么这句诗中“臭”字究竟读作什么呢?昨天,南京知名文史专家赵所生发的一篇微博在网上引起热议,他觉得“朱门酒肉臭”中的“臭”应当念“xiù”。而晨报记者调查发现,有关臭字的“chòu”、“xiù”之争由来已久,目前似乎谁也说服不了谁。
【怎么读,学者网友各有看法】
前晚,南京知名文史学者赵所生发微博辨析“朱门酒肉臭”,认为此处应该读xiù,并提出三大理由:1、酒越陈越香不会臭。2、严冬天气肉不会臭。三、朱门富户怎能任其肉臭?并引用元稹《估客乐》中诗句“市卒酒肉臭,县胥家舍成”作为旁证,力证酒肉臭xiù这一读音。
然而网友对此看法似乎有点“不买账”,多数网友仍然坚持应该读朱门酒肉臭chòu,把这句话解释为“酒肉太多都臭了还没吃,而路边却有穷人冻饿至死。”网友李啟圣就认为“这样一来诗的立意更高了些,更加凸显社会冷漠无情,贫苦人日子艰辛”。还有人表示该坚持传统。
事实上,对“臭”的读音和解释一直存在争论。记者简单搜索了一下就发现了多篇论文探究这个问题。
【观点PK】
读臭xiù说—
冬天肉不容易变质腐烂
酒是越陈越香,酒臭说不通
记者就此事联系了赵所生,他向记者详细解释了自己认为该句中“臭”字读xiù的原因。赵老师解释,由于臭字在该诗中并不涉及押韵,所以要考证字的读音,只能通过上下文语境推断。
首先单看酒肉臭,从常识来说,大家都知道酒是越陈越香的,有陈酿的说法,如果肉臭可以理解,酒臭就说不通了。“酒最多会酸,还没听说过酒臭呢!”赵老师说。其次从下句“路有冻死骨”来看,当时正是严寒,路上的人都冻死了,这样的天气酒也好、肉也罢都不容易变质腐烂,更别提发出阵阵恶臭了。最后,“朱门”是指贵族豪富之家,试想这样的有钱人家,注重生活品质,怎么会坐视自己的酒肉变臭。“就算真的是因酒肉多得吃不完而发臭,这味道要传到街上,给诗人闻见,这家的下人们肯定早就被”开除”了。”他笑着说。
对于网友们读臭chòu能够加强对比、深化立意的看法,赵老师认为这是受了过去阶级论的影响,认为富贵人家都是坏人,有意突出这种穷人都被饿死了,富人家宁愿把肉放臭都不救济的阶级对立。其实把臭读作xiù解释为香味,也是一种对比,“穷人在外冻饿至死,而富贵人家却飘来阵阵肉香,这不也能反映当时贫富差距,体现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吗?”赵老师说。
读臭chòu说—
酒肉太多、摆放太久冬天也容易臭
唐宋时期酒杂质较多,放久了变酸
虽然赵老师的解释合情合理,但读臭chòu这一派也能找到反驳的理由。在湖南科技大学的尹戴忠、赵孜老师发表的一篇讨论“朱门酒肉臭”中臭字读音的论文里,记者就看到了不同的观点。该论文中提及有的专家认为,肉在冬天不容易臭,但并非不可能臭。如果在寒冷的冬天,食物不易变质的季节酒肉还是臭了,更足以说明酒肉之多,摆放时间之长,更加暴露了统治阶级的奢侈,反衬出百姓的痛苦。这样更符合杜甫一贯的创作宗旨。
对于酒不会臭,他们也有自己的看法。越陈越香的白酒据记载起源于元代。唐宋时期酒杂质较多,放久了自然会变酸。《孙子新书》中就有“楚庄攻宋,厨有臭肉,尊有败酒,而三军有饥色”一句,其中败酒就是腐败变臭的酒。杜甫所处的时代,酒变质发臭也是正常现象。
西华师范大学的乐建兵、查中林还从诗人的经历出发,认为这首诗是杜甫目睹了唐明皇和后宫权贵骄奢生活,回家却发现自己幼子饿死于家门后写下的。朱门酒肉虽然是香的,但是这酒肉的香气中伴随着败亡的糜烂之味,诗人闻来还是臭的。
【语文老师这么说】
没有出现在高中课本中
不会让学生做选择
记者随后又咨询了南京市金陵中学一位语文老师,她告诉晨报记者,杜甫这首诗并没有出现在高中的课本当中。所以一般来说考题也不会涉及到这个“臭”字的读音问题。
“不过也有好学的高三学生会问我们这样的问题,一般来说我们也不会给他们确定的答案。”老师说,就以“朱门酒肉臭”中的臭为例,其实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觉得应该读chòu的,显然因为觉得这样的诗句可以形成鲜明对比,这样一种强烈的反差会让人印象深刻。而觉得应该读xiù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臭”字古代确实有这样的读法,而且用在这里也同样说得通。
“像一般这样在学界有分歧或者争议的知识我们都不会拿来考学生的。”她说,就算有学生问到,也会把两种观点都告诉他,让他自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