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带血的黄马褂
来源:水煮日报
1:维特对李鸿章的印象
俄国财政大臣**李鸿章说,从中国文明的角度看”,他是“高度文明的”,但“从我们欧洲的观点看,他是没有享受什么教育,也并不文明。” 《维特回忆录》记录了李鸿章很多个人陋习,比如女士面前抽烟,随处吐痰,但最令俄国人不屑的,是李的视野。西洋各国总算有了嘲笑对象—-清帝国。
维特写道:“用过茶点,我问李鸿章是否要吸烟?他于是喊了一声。立时就有两个中国侍者从隔壁房间飞奔而出,一人拿着一根长长的烟袋,一人托着一个托盘,上面放着火种和烟草。一场令人叹为观止的吸烟仪式开始了。从吸烟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李鸿章除了嘴一张一合和胸脯一起一伏之外,包括双手在内的全身始终是不动的。’虽说,维特一心要结交李鸿章,希望在中东路谈判等问题顺利进行,但李鸿章排场大的连这位沙俄伯爵也不得不摇了摇头。
2:倒霉的全权大臣
1895年李鸿章在大年初一决意”闭门谢客”,因为在上一年的甲午战争,北洋水师惨败,而他也遭受朝廷大臣的攻讦而丢掉了黄马褂。不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却借口授权书没有“全权”,把清廷派去谈判的张蔭权给退回来了,伊藤博文甚至还有意无意的问随员伍廷芳,“怎么不派我的老朋友李鸿章来呢”。日本首相的点名,让清廷眼中的“罪臣”一下子又变成了全权受命的大使。
但圣旨一下,英国人赫德就说“这是沉重而不得人心的主意,招致国人唾骂而且会受到政府的公开谴责”,美国公使也劝李鸿章不要趟这趟浑水。
3:到底要不要割地
在御前会议上,军机大臣奕劻就提出“与国家的危难相比,割地也是可以接受的”,光绪的老师翁同龢则表示反对,说“宁可赔款也不能割地”。慈禧躲进深宫,李鸿章也表态“不可割地,宁可不议,回来就是。”但日军在辽南战事越发紧迫,即使派出湘军也抵挡不住。李鸿章去寻求英美法俄的驻华使馆,也得不到外交援助,他们正等着与日本利益均沾,此情势下,光绪只有允准李鸿章“包括割地赔款”。
4:战前就不主张开战
清日的军事实力,在19世纪八十年代还是清帝国占优势。但此长彼消,日本的维新英杰山县有朋曾云:“邻邦之兵备愈强,则本邦之兵备亦更不可懈”,1890年开始,日本便拿出国家财政的六成来实现海陆军的近代化,1890年,北洋水师有7艘两千吨以上的战船,总吨位超2.7万,而日本海军的同款仅有5艘,总吨位才1.7万。可到甲午战争前夕,日本有32条军舰(不包括24条鱼雷舰),总吨位达7.2万。所以李鸿章奏对光绪帝说’自光绪十四年后,并未添购一船;操演虽动,战舰过少。’,李鸿章并不主张开战。
李鸿章自称为裱糊匠,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不过这次甲午海战,北洋水师竟然全军覆没,也是始料不及的。而国内的主战派最终明白了清帝国的虚弱,也开始假装遗忘了对李鸿章的指责,还需要他出山收拾烂摊子。清廷甚至重新赏赐了他花翎顶戴。
5:伤心春帆楼
于是李鸿章带上自己的儿子,坐上一艘德国轮船去往日本下关。这里距离伊藤博文的家乡很近,日本人无非是想在家乡炫耀胜利。伊藤博文招待李鸿章的饭店,春帆楼有他极为赞赏的河豚,日本人甚至还极为体贴的放上一盆炭火给李鸿章取暖。李鸿章竟然在演说中主张两国同文同种,利害攸关,为何不能共同对付列强,防止“白色人种之东侵”。日本人却狮子大开口,要求清朝割地,天津,山海关,大沽口交予日军,且日本驻中国军费由清国承担。李鸿章完全不能答应,且质问道“这些地方日本军队没有到达,为什么要给日本!”
谈判继续陷入僵局,这时日军继续登陆澎湖群岛,进一步加剧了日方的优势。
6:带血的黄马褂
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在十年前都被世界视作东方的卑斯麦,但如今胜负已分。伊藤博文告诉李鸿章,“十年前我曾劝告你要改革中国内政,如今我的话应验了吧”。李鸿章叹道“我们国家太大,人心不齐,……但也知我国必须改变方能自立。”但陆奥宗光事后曾回忆说:“李鸿章高谈阔论,目的不过是想借此博取同情,间用冷嘲热讽掩盖战败者的屈辱地位罢了。”但回来接引寺的路上,李鸿章竟然被一个日本仇华愤青刺伤,面部中枪,血水染湿了黄马褂!国际舆论一片哗然,伊藤博文派遣天皇特使探望李鸿章,皇后派人送来绷带。伊藤博文说“宁将自己枪击,也不应加害清国使臣”,陆军大臣山县有朋拍着桌子大骂“该匪罔顾国家大计”。”李鸿章最后还戏剧性的把这件染血的黄马褂珍藏起来,放到了安徽的祖祠。
这对于李鸿章的和谈不啻于大逆转,之前英国都没有因“高升号”被击沉而卷入日清战争漩涡,列强认为日本有着极大的野心,意图独占在华利益。沙俄甚至公开进军中国东北。最终俄国,德国,法国三国以武力介入,让日本归还了辽东半岛。
7:艰难的谈判
在国内的清朝官员倒是有不少庆幸自己没有参加谈判,免去了血光之灾。而清政府在李鸿章被刺第二天电文中,除慰问伤势之外,还指示应趁“彼正理曲之时,李鸿章据礼与争,或不至终秘不与。”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写道“鸿章慨然曰:国步艰难,和局之成,刻不容缓,予焉能延宕以误国乎?宁死无刺割。之明日,或见血满袍服,言曰:此血所以报国也。”
伊藤博文甚至说“深切考虑现在两国之间的形势,即日本为战胜者、中国为战败者之事实。若不幸此次谈判破裂,……北京的安危亦有不忍言者。中国全权大臣能否再安然出入北京城门,恐亦不能保证…..”,最终陆奥宗光在李鸿章的病榻上递交了“停战三星期,但不包括台湾,澎湖”的停战照会,清帝国不得不接受这份照会。
8:讨价还价
但谈判还要继续,这几乎就是一场拉锯战,在马关会谈记录中伊藤说:“中堂见我此次节略,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 李鸿章说:“难道不准分辨?” 伊藤:“只管辨论。但不能减少。” 李鸿章:“台湾不能相让。” 伊藤:“如此,当即遣兵至台湾。”日本限定台湾要一个月内占领,李鸿章不得不说“台湾已是你们的口中之物”,伊藤回答“还没到口。”
马关条约虽然签订,日本掠去了台湾澎湖,但之后辽东半岛却由列强交涉还给清朝,而且中日两国结下了百余年的仇怨。最终在二十世纪民国时代爆发了中日抗战。日本输去了此前掠夺了中国的台澎,甚至南海。这也是被盛赞为日本民族英雄的伊藤博文始料不及的吧。
9:惺惺相惜
1884年日本意图染指朝鲜,担任清朝监军的袁世凯见势不妙,果断发动甲申政变,攻进王宫。事后,日政府派出伊藤博文去天津与李鸿章会面。出人意料的是,双方彼此相惜,伊藤向李鸿章力陈改革的必要,而李鸿章赞赏伊藤博文的才华,甚至向总理衙门提供报告《密陈伊藤有治国之才》。最终清日双方签订《天津条约》,约定清日不得在朝派兵,双方在朝鲜问题都应互相照会。这等于承认了日本在朝鲜与中国相同的宗主权,或许是李鸿章看到了伊藤以及日本正在蓬勃上升的朝气,不自觉的退让吧。高傲的清朝大员,却在此后十年与伊藤博文有21通书信往来。李鸿章甚至致信伊藤感谢他赠阅军事政治的书籍,在信中概叹“中华士大夫拘牵旧制”。李鸿章还说,惟军事舟师,拟逐渐整练,以图自立,此尚能自我为政者。
不久长崎水兵事件发生,在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共同斡旋下,解决此争端。李鸿章给伊藤博文写信,说“两地一心”,认为现在国际形势就如春秋战国,而清日两国就像秦晋之好,共谋和平。但在北洋舰队总教习琅威理看来,北洋水师实力远在日本人之上,足可击垮日本的军事力量,根本不该做此外交妥协。
10:伊藤保护了维新人士
但在签订马关条约以后,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处境已大不相同。李鸿章从军机重臣沦为签订卖国条约的罪人,而伊藤博文将来会是历任四次的日本首相,日本人的民族英雄。李鸿章常常扪心自问的是,伊藤博文究竟在哪里赢得了我。他们都怀有富国强兵的梦想,但长期游历西方的伊藤认识到的是制度必须要变更,他将西洋的立宪制度与天皇传统结合,学制、兵制、税制三大改革之后,伊藤祭出的是 “编篡宪法”,他为日本找到的是一条近代内阁之路。而李鸿章还在满足于做一个清帝国的裱糊匠,认为只要军事技术学西方,中体西用,就可以挽救清朝。
值得一提的是,李鸿章最后一次与伊藤博文会见,是在伊藤博文到中国来旅行,以私人方式会见光绪帝之后三天。当时戊戌政变发生,李鸿章不仅对伊藤“旧友”很冷淡,也对康梁维新党人冷淡,还加入到要求伊藤博文协助逮捕康有为的阵营。伊藤博文却对清朝维新派充满同情,曾要求日本使馆保护梁启超,说“救救他吧,他对于中国是宝贵的财富,我会在日本照料他”,伊藤确实后来在日本对维新派人士多加照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