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晚年为何要立孙和为太子──从一个侧面看孙权与世家大族斗争

来源: 四地贤夫

三国鼎立局面的产生,可以说就是世族崛起的过程中被寒族阻击而一度中断形成的状态。曹魏、蜀汉和孙吴,都各自面临着境内的世族势力。而三国在针对世族问题上所采取的不同政策也造成了三国各自不同的命运。

孙权在晚年是时兴起的一系列针对世族的大案,尤其是关于立嗣问题的“南鲁之争”所引起的众多世族成员牵扯在内的“夺嫡案”,可以为我们展示孙权治下的吴政权中统治者与世家大族的斗争脉络。

一、“南鲁之争”

孙权在位晚年,因长子孙登与次子孙虑相继夭折,孙权于赤乌五年册封第三子孙和为太子,同年八月封第四子孙霸为鲁王。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在礼仪上没有区别,又同居一座寝宫,引起了朝臣的议论。朝臣们纷纷上书,认为储君和藩王应该有尊卑之别。孙权下令二人分宫并各自设置了属官,孙霸开始对孙和产生了怨恨,也拉开了二人的储君之争。史称“南鲁之争”。

孙霸私底下结交了许多大臣,并对太子孙和进行有组织的构陷。孙和也靠着一大批大臣的支持与孙霸进行斗争。因众多臣僚和将领都卷入了这场政治斗争,造成孙权在位时期的又一次政治动荡。

在最后以太子孙和被废、鲁王孙霸被勒令自杀时,因双方斗争而死亡或失势的大臣极多,可以说带给了孙吴政治局面的稳定以毁灭性的打击。

二、世族的分歧性与统一性

无论是支持太子孙和的陆逊、顾谭、吾粲、朱据、诸葛恪、滕胤、施绩、丁密等人还是支持鲁王孙霸的步骘、吕岱、全琮、吕据和孙弘等人,又或者被双方引为心腹的朱据、屈晃、张纯、全寄、吴安、孙奇、诸葛绰、杨竺等人,几乎都是世族出身。

而两派的世族又不以地域的划分可以简单区别,因为诸葛恪、丁密这种典型的北方侨族在两派中也是与吴地本土世族积极联系,甚至出现了诸葛恪和诸葛绰父子儿子各自支持一人的现象。可以说世族无论任何身份、地域都积极参与到这一场两宫夺嫡之中,大多仅凭与自身的亲疏远近来选择支持对象,并没有其他世族内部的派别之争。

三、孙权与世族

在立嗣问题上孙吴政权内部的臣僚之所以产生了这种仅以亲疏而不论地域进行支持的现象,准确的反映了当时孙吴的政治环境和君主同臣僚的微妙关系。特别是作为丞相的步骘和地方第一实力大员的陆逊都卷入其中,说明整个臣僚集团对于立嗣问题达到了休戚相关的程度。而孙权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对于臣僚的态度和最终选择的手段也说明了孙权家族的属性与世族之间的矛盾。

1、孙权家族的特殊属性

孙权在江东的基业是在其父兄的基础上建立的。其父孙坚,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将领。吴郡富春人,据传为孙武之后,世代为吏。由此可见孙坚出身于庶族或者说已经衰弱了的世族,家族数代都是出任地方上的吏,并没有任职中央官员和地方要员。

孙坚的家族早年因为被吴郡其他几个世族排挤,造成孙坚不得不流落在外依靠军功才逐步升迁。可以说孙吴的统治者在当时就与江东的世族结下了纠葛。

孙坚死后,孙策一度投靠在袁术麾下,依靠周瑜和孙坚部下的支持组建了一支军队返回江东并最终占领了江东。可以说孙策是靠着孙坚的旧有班底加上自己收拢的淮泗集团才创建的江东基业。而且在常年的征战之中,孙策对于江东世族,尤其是吴郡陆家大开杀戒,庐江太守陆康就是死于孙策之手。

这也造成了江东世族在孙吴初期长期与其保持距离,采用不反抗但不合作的态度。所以孙策在被刺杀临死前委托了淮泗集团的张昭、周瑜辅佐孙权,并留下江东无法立足时可以回淮上发展的遗命。

2、孙权与江东世族的妥协

孙权继承之时年仅十八岁,整个政权处于典型的主少国疑状态。孙权为了迅速摆脱这种不利的局面,对外利用中原地区曹操与袁绍的征战时机选择相对的中立,缓解了外部压迫;对内向统治区域内的各方势力进行组合调整,迅速招揽了一大批本土世族担任官职。

在给予了各方世族军事、经济、政治权利之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将江东的政治局面统合,获得了境内的一致拥戴。之后前后三次进攻江夏的黄祖,最终诛杀了黄祖,报了父仇,在政治舆论上占了主动。但是此时的孙权地位依然不稳,境内的世族明显分为两派,孙权只能在两派之中保持平衡以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

3、依靠世族统治的弊端

赤壁之战后孙权为了进一步统合境内的各方势力,尤其是江东本土的世族势力,多次对外进行军事行动。为了保持军事行动的统一,又对世族成员统领的军队给予了世袭的权力。这对当时孙吴军事行动吸引世族积极参与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也为后期世族专注于保持家族的军事实力而无视政权埋下了伏笔。

除了赤壁之战后对交州的渗透和对于长江上流荆州的夺取外,孙吴之后的对外军事扩张一律以失败告终,即使被称为“类周郎”的陆逊也没有为孙吴夺取过新的地盘。这使得孙吴的军事行动不以夺取对方的土地为目的,而是以获得人口增加自己世族的实力为目标,江东世族对于讨伐山越的积极性明显要大于争夺天下,因为讨伐山越获得的部曲可以编入自己的麾下。

四、孙权与世族之间的斗争及失败

孙权前期对于江东世族的妥协造成孙吴的政权更类似于西方的贵族封建制度国家,即由众多贵族组成的一个拥有共同君主的松散国家形式。当孙权意识到这种形式的危害时采取了相对的措施来进行挽救,例如扶持吕壹通过兴起大狱来打压世族势力。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世族的崛起,收回了部分权力,却也造成了境内世族的重新统合。孙吴的世族不再以过去的地域划分,也不再以本土世族和侨族作为界限壁垒,而是形成了一个直接面对皇权的统一的利益集团。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孙权意想不到的。

1、孙权最初的尝试

孙权在立嗣问题最初开始浮现时企图利用皇权强行消弭世族的影响。在赤乌七年时孙权察觉了太子与鲁王不和的传闻,立即下令二人不许和外臣接触,活动范围仅限于居住地和日常处理事务的场所。因为此时距吕壹事件过后不久,政权内部急需稳定的环境,不适宜进行大规模的整合和争斗。

再者孙权已经通过吕壹事件打击了一批权力过大的世族,不再需要强行压制其他世族。但是这种立足于消弭纷争的努力注定是失败的,因为世族中的太子党和鲁王党已经开始互相攻讦,并影响到了宗室成员。他们都把这次机会看做提升自己政治地位的时机。于是世族内部的党争继续进行。

2、孙权利用世族党争

孙权在看出这次纷争无法通过冷处理手段消弭后改变了策略,利用这次党争中的互相攻讦打压、处死了一批世族大员,趁机提拔其中倾向于自己的世族和宗室,尤其是与自己政治主张相近的世族成员。

孙权在两派攻讦时先是打压太子党的主要成员,顾谭、顾承、陆胤等人被流放和罢黜,陆逊也在孙权的多次责问中被逼自尽,太子也最终被罢黜。当政治的天平倾向于鲁王孙霸一党时又突然处死了孙霸,鲁王党的主要成员吴安、孙奇、杨竺也相继获罪被杀。最终立嗣问题以幼子孙亮被立为太子、主张北伐的侨族诸葛恪和宗室孙峻等共同辅政而结束。

3、孙权策略的最终失败

孙权打压世族势力的斗争,可以说是两败俱伤的结果。虽然孙权暂时压制了世族中的反对派,但也付出了太子被废、鲁王自尽的惨痛代价。世族中最具军事才能的陆逊及一大批富有才能的文臣武将也被诛杀或流放,对孙吴政权也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最终的局面也不过是孙权的幼子孙亮在位七年即被废黜并最终被杀,辅政大臣中宗室孙峻诛杀了侨族的诸葛恪独揽大权,与曹魏的司马懿杀曹爽正好相反而已。

孙峻去世后孙綝继续独霸大权,引起世族和新帝孙权第六子孙休的集体反对。在另一次政变之后孙綝被杀,孙休短暂的控制了政权。但是当孙休病逝后,世族又集体违背了孙休的遗命,另立孙和的儿子孙皓为帝。可见当时的世族势力已经重新崛起,并达到了可以控制新君人选的地步。

结语

对比曹魏与孙吴两国世族的发展轨迹,可以说是惊人的一致。在被曹睿或孙权打压之后都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例如司马懿的装病和诸葛恪的被杀。但当时机成熟时又毫不犹豫的夺回大权,甚至杀死皇帝。

可以说孙吴的例证可以说明即便司马懿败给了曹爽,也会又其他的世族继续崛起并最终取代曹魏。孙权在立嗣问题中同世族的斗争也是这样,虽然暂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胜利,但最终还是被世族重新崛起,只不过是暂时延缓了世族崛起的速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