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派系的夺权史

从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让位至280年西晋消灭吴国,中国存在着魏蜀吴三个政权,相互攻伐,一统天下的却是晋朝。晋朝皇帝司马氏出身河内名门望族,其登基称帝标志着士族地主再度夺取政权,为门阀制度创造了基础。

(一)曹魏政权的建立与沦丧

董卓之乱后,东汉王朝土崩瓦解,各地豪强地主纷纷拥兵自重,经过几番蚕食,北方的最主要的军阀为袁绍与曹操。袁绍出身四世三公,占据河北四州,家族显赫,势力雄厚,士族对其兴复汉室给予期望;曹操的父亲曹嵩曾担任太尉一职,位列三公,但是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为士族所不齿。

袁绍手下分为三大系统,来自冀州田丰、沮授、审配以及军方的颜良、文丑、张郃、高览,文武并举;来自南阳的逢纪、许攸分属士族集团;来自颍川有郭图、辛评、辛毗兄弟以及守乌巢的淳于琼,曹操主要谋士荀彧的哥哥荀諶为袁绍效力。而曹操官员分化为以颍川汝南士族组成文官集团和来自谯郡沛县的武将集团。文官集团多出自名门望族,如荀彧、荀攸、郭嘉、陈群、钟繇、郗虑、华歆、王朗、司马懿等人,武将集团大多为曹操族人乡里,以曹仁、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曹休、许褚等人为首。来自颍川的士族集团分属袁绍、曹操阵营,反映了他们对兴复汉室人选的抉择,无正义之分。袁绍选拔官员以“经术”、“德行”、门第为主要以及,符合了豪强士大夫的进入仕途的需要,被称为儒派;曹操用人“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重用人才,强调人才的实用性,倾向于法家思想。因此曹操、袁绍之争曾被史学界誉为“儒法之争”,演变为意识形态之争,但在事实上两者争夺只不过是利益之争,儒家、法家只是施政方式不同,并未根本对立。曹操击败了袁绍,士族集团认为曹操比袁绍更具备匡扶汉室的能力。

赤壁之战后,曹操统一天下的愿望化为泡影,开始追求政治上的自立。建安十七年,曹操进爵为公,头号谋士荀彧公开反对,士族集团原本把汉朝复兴的希望寄托在曹操身上,但是结果令其大失所望。荀彧与曹操关系彻底破裂,最终荀彧饮药而卒,不久曹操杀死了士族出身的崔琰、杨修,罢免了毛玠,用武力镇压了反对派。从此,士族集团与曹操离心离德。

曹操晚年在储位人选上犹豫不决,曹丕得到了广大士族的帮助,继承王位,取代汉朝建立魏。为了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定品完全依靠门第,成为了地主垄断仕途的工具,彻底推翻了曹操唯才是举的政策,为曹魏政权的覆灭埋下祸根。曹丕临终时,令曹真、曹休、陈群、司马懿辅政,士族寒族、相权军权相互制衡。曹睿继位后,曹氏宗亲相继去世,只能重用司马懿,曹睿也是英年早逝,临终前曾有意排斥司马懿,令宗亲曹宇、夏侯献、曹爽、曹肇、秦朗为辅政大臣,可是曹睿听信谗言,改变主意,令司马懿与曹爽辅政。司马懿隐忍九年,在高平陵之变中夺取军权,士族集团重新夺取执政地位。司马懿父子相继平定了患难三叛,肃清了反对势力,消灭蜀国,司马炎逼迫曹奂退位,士族集团重新取得政权。

(二)东吴与江东政权的斗争

东吴政权的兴衰与内部派系斗争有着直接关系,东吴综合国力位列三国中的第二位,但是孙策奠定基业之后东吴仅仅取得了荆州,就陷入了内斗之中。东吴的主要矛盾是外来人士与本土人士的利益争斗,孙策是以外部势力入侵夺取的政权,严重侵害了本土帮的利益,东吴政权主要以淮泗武将集团、江东本土4大姓为首的士族以及北方寄寓人士为主,他们在不同时期采取了合作与对抗的策略。

第一阶段,孙策镇压江东士族。孙策的发迹依靠淮泗武将集团和北方寄寓人士为主,他们以侵略者的身份进入江东,受到了本土士族的强烈反对。孙策血腥镇压各豪族,最终被许贡的门客所暗杀。

第二阶段,孙权与江东士族的合作。孙策死后,孙权改变了政策,主动与士族合作,顾雍、陆逊、朱桓、张温等吴军四姓子弟全部进入东吴政权。夷陵之战中江东士族功不可没,为孙权建立吴国奠定了基础,顾雍担任丞相,陆逊担任上大将军,江东士族在东吴政权同时担任文职、武职最高权力。

第三阶段,孙权削弱江东士族。随着江东势力的膨胀,孙权担心江东士族威胁皇权,借两宫之争虚弱江东士族,陆逊屡次受到谴责,愤懑而死,江东人士被大肆屠杀、贬斥,政治地位陡然降低。随后东吴连续爆发内乱,国力衰退。

东吴政权是外来势力与江东士族联合执政的产物,孙权为了巩固政权,对江东士族集团做成妥协,推行复客制与世袭领兵制,士族集团迅速壮大,形成吴姓门阀,成为东晋以及南朝的政治之柱。东吴士族具有保守型,当敌对势力侵害其利益时,他们会拼命反击;当出征不能获益时,他们出工不出力,战斗力极差。因此吴国对外反击的关键战役全部取得胜利,对外扩张的战役几乎全部失败,东晋、南朝也遭遇了相似问题。当孙权刻意打压江东士族集团后,他们与孙氏貌合神离,最终归顺了西晋。

(三)蜀汉的兴亡:外来与本土的较量

蜀汉政权在三国时期只占据益州一州,成为地方割据政权毫不意外。蜀汉也是外来势力入侵建立的政权,与东吴类似,刘备、诸葛亮为守的外来派极力压制益州本土人士,当外来势力衰落后,蜀国不可避免的走向灭亡。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人们认为蜀汉政权高度团结,其实不然,蜀汉政权是内斗最为激烈。

蜀汉政权总体分为四派,元老、荆州、东州、益州(本土)。

元老派,顾名思义是跟随刘备颠沛流离打天下的这帮人,关羽、张飞、孙乾、简雍、糜竺、糜芳、赵云等人,这些人是刘备政权的元老,在荆州失守至夷陵之战这一阶段大多死亡,对蜀汉中后期政权没有影响。

荆州派是刘备投奔刘表后招揽的人才,是蜀汉政权的中坚力量,包括刘备招揽的人才以及刘表旧部,如诸葛亮、庞统、蒋琬、伊籍、马良、马谡、向朗、杨仪、黄忠、魏延等,他们构成了蜀汉政权的中坚力量。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主政,蒋琬留守、行军主将是魏延,主簿是杨仪,完全执掌了蜀汉军政权力。当诸葛亮、蒋琬相继去世,魏延、杨仪火并,荆州集团不可避免的走向衰微。荆州失守后,荆州派丧失了造血能力,蜀汉政权不信任本土益州人,所以人才匮乏。

东州派是益州原来的统治者刘焉、刘璋父子的手下,刘焉父子也是以外来者的身份控制益州。当刘备进入益州后,刘璋手下的一批能臣猛将被招降,如法正、董和、李严、费观、费祎、孟达、吴班、吴懿,深的信任。刘备对法正的信任程度甚至强于诸葛亮,法正死后李严成为东州派的领袖,李严和诸葛亮同为白帝托孤大臣,位列蜀汉二号人物。总的来说,东州派和荆州派同属于外来势力,受到荆州势力的压制,他们在荆州派衰弱后一度执掌大权,费祎在蒋琬之后主导政权,费祎遇刺身亡后,东州派也走向没落。东州与荆州派存在矛盾,但是皆为外来势力,本质上都是拥护刘备政权的。

益州本土派,随着荆州、东州势力的衰弱,蜀汉后期不可避免的将权力下放给益州派,如张翼,张嶷等。在邓艾、钟会南下讨伐蜀国时,荆州派的将领进行了激烈的抵抗,诸葛亮的子孙战死沙场,而益州系的将领普遍投降,邓艾一路杀入程度。最终,益州派的文官谯周劝说刘禅投降。

一以贯之,三国的成败其实是内部权力斗争史。曹魏政权是寒族与士族的斗争,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预示政权更迭只是时间问题,即使没有司马懿还会有其他人夺权。东吴、西蜀则是外部入侵势力与本土激烈的斗争,最终本土派隐忍数十年,驱逐了外来势力。

文/一骑绝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