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洋泾浜西望,左侧(北侧)是英租界,右侧是法租界
历史上的“洋泾浜”是上海县城北郊、黄浦江西岸的一条河流。1843年11月17日,上海开埠。1845年,英租界率先在洋泾浜北岸建立;1849年,法租界在洋泾浜南岸与上海城北城墙之间,东西狭长的地块上建立。于是,洋泾浜就成了上海英租界与法租界的界河、分界线。英、法租界相继又在洋泾浜上建造了不少桥梁,依次有:头洋泾桥(今延安东路外滩处)、二洋泾桥(四川路延安东路口;“二”沪方言音近“ni”)、三洋泾桥(江西路延安东路口)、三茅阁桥(河南路延安东路口)、带钩桥(亦作“打狗桥”,在山东路延安东路口)、郑家木桥(福建路延安东路口)、东新桥(浙江路延安东路口)、西新桥(云南路延安东路口)、八仙桥(又称“老八仙桥”,在西藏路延安东路口)等。这些桥梁是连接英、法租界的通道,也是上海老城厢去繁华的英租界的必经之路。
过去在洋泾浜外滩经常会有人力车停在那里,等候换车的客人
租界是列强在中国领土上建立的独立于中国行政体系和法律制度以外的殖民地,各个租界有自己的行政组织体系和制度,俨然是一个独立王国,不可逾越。近代以后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上海城市的交通、代步工具主要是人力车,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黄包车”。黄包车是商业性的营运车辆,必须注册、申领营业执照,还须按规定交付管理费、税金。旧上海这种执照叫做“照会”,营运者如违反条例,就可能会被注销“照会”,取消营运资格,俗语叫做“撬照会”,就是把挂在车上的“照会”撬掉的意思。租界时期的上海城市被划分成公共租界(1863年上海的英租界与美租界正式宣布合并,即后来所谓的“公共租界”,但是习惯上人们还是会把原来的英租界叫做“英租界”,原来的美租界叫做“美租界”)、法租界和华界,而华界又分为“南市”和“闸北”。人们把租界时期上海政区割裂的状况称之为“三界四方”。英租界或公共租界的人力车归公共租界工部局管理,发放的“照会”称之为“大英照会”,只准许在公共租界区域内营运;法租界的人力车归法租界公董局管理,发放的“照会”叫做“法兰西照会”,也只能在法租界营运。这两种“照会”都叫做“小照会”。
英租界与法租界只有一条小小的洋泾浜之隔,可是“小照会”只能局限在发放“照会”的租界里营运,英租界的人力车进不了法租界,法租界的人力车也进不了公共租界。坐车的人如要穿行两个区域之间就必须在洋泾浜下车,步行过桥后,再招呼对方的车子继续前行,增添了许多的麻烦。于是上海人把英、法租界的隔阂、分离噱之为——“大英法兰西,大家勿(沪方言音近“ve”)来去”。后来,为了解决这个困惑,英、法租界通过协商,同意由工部局与公董局联合发放一种特种“照会”,持这种“照会”就可以在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之间营运。这种“照会”就被叫做“大照会”。这种情况与现在上海郊区(外环线外)发放的只能在郊区行驶的“沪C”牌照有一点相似。
“大英法兰西,大家勿来去”的事情还有很多。1863年,英商上海煤气公司(Shanghai Gas Co.)成立,并于1864年馈气,所生产的煤气只向英租界供应。不久,法租界也成立“大法国自来火房”(上海早期把煤气叫做“自来火”,后火柴也被叫做“自来火”,遂将gas改称为“煤气”。今黄浦区的永寿路和广西南路旧名分别为“自来火行东街”和“自来火行西街”,就是以“自来火房”得名),也就是煤气厂。不过,大概由于法租界的面积太过局促,厂址很不理想,后经与工部局协商,才同意把“大法国自来火房”并入英商上海煤气公司,上海煤气公司遂向法租界供应部分煤气。
19世纪80年代初,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Shanghai Waterworks Co.,Ltd.)成立,1883年6月29日正式放水,李鸿章参加了放水典礼。该厂生产的自来水也只供应给公共租界。后来,法租界也另行建立法商自来水厂。又如,1882年,英商建立上海电光公司(Shanghai Electric Co.,该机构名称历经多次更改,即后来的上海电力公司);不久,法租界也成立自己的电力公司。英租界按英国的电力系统使用220伏电压,而法租界又根据法国的电力系统使用110伏电压,两者无法并网。加之在“大英法兰西,大家勿来去”的形势下,两租界的电力也不可能并网。问题接踵而来。
有轨电车头牌上的终点站方向显示为“Marche de l’est 十六铺”
20世纪后,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几乎同时开始建设有轨电车,电力驱动的电车可以不停地工作,行驶很远的路程,从城市交通、方便市民出行,甚至商业营运成本来讲,英租界与法租界的电车必须接轨、并网。经过协商和谈判,双方均同意对方的电车线路进入自己的一方区域内,并对上海的电车线路做了规划和调整。法租界更作出让步,同意法商的电车电压改为220伏,以与英商电车公司保持一致。如英商的3路电车从十六铺(法文地名为Marche de l’est,即东门市场,位于法租界东面与华界交界处)发车,沿法兰西外滩(今中山东二路)、英租界外滩,过外白渡桥后向东,再沿百老汇路(大名路)、杨树浦路到杨树浦底。电车穿越了租界,“大英法兰西,大家勿来去”的局面才有所打破。
历史上的上海是江南水乡城邑。近代以后,上海的城市近代化进程加快步伐,大规模的城市道路建设把原来的河流截成几段,河流的源头和出口被截,活河浜成了死水潭;城市人口的剧增,每天产出的生活垃圾被随意抛入河里,也加剧了河流的污染和淤塞。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上海开始了规模性的填浜筑路。洋泾浜是英、法租界的界河,“主权”各归一半。那么填浜筑路的费用由谁承担,如何分配建设资金就成了问题;填浜后筑的马路取什么路名又成了更大的问题。经过许多次协商,双方达成一致。1914年填洋泾浜筑路工程正式开始,1916年完成,以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1841—1910, Edward Ⅶ)的名字取名Avenue Edward Ⅶ,但用法文拼读译写成“爱多亚路”。
爱多亚路通车后,道路中央设隔离带,实际上就是英租界与法租界的分界线
爱德华七世是一位颇受人们爱戴的大不列颠和爱尔兰君主,以讲究穿着、喜爱交际、为人和蔼可亲著称。由于历史原因,英、法关系长期处于对立和僵持的状态。1901年爱德华七世继承王位后,着手修复英、法关系。1902年他出访欧洲,专程访问法国,在巴黎举行的宴会上,他使用法语致辞,这个做法有助于法国民众对英、法关系的改善,爱德华七世也赢得法国人民的尊敬。1914年,距爱德华七世逝世仅几年,上海的英国人和法国人一致同意用这种方式缅怀和纪念爱德华七世。“洋泾浜”在沪语中有不伦不类、勿二勿三、“样勿样,腔勿腔”之义。这条填洋泾浜筑成的马路,用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的名字命名,但用法文拼读成“爱多亚路”,从这一点来看也确实有一点“洋泾浜”兮兮的。汪伪时期,在1943年时将“爱多亚路”改名“大上海路”。1945年抗战胜利后改称“中正东路”,以蒋介石的字命名。1949年后,重新以“红都”延安命名为“延安东路”。近几年,对上海历史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人又根据外文把“爱多亚路”异译为“爱德华七世大道”,反而让许多“老上海”们大呼“看不懂”。这或许又应该属于“新洋泾浜”现象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