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德国的地缘政治与进取战略

二战前,德国的军事战略和外交策略要围绕着三类国家展开,这三类国家也就构成了德国的“地缘政治”,他们是:1、法国和波兰,这两个国家不仅直接与德国接壤,而且存在复杂的领土纠纷和历史旧怨,并且法国波兰之间结成了针对德国的联盟;2、英国,借助大陆力量对抗德国,依托海洋控制陆地的海上强权;3、苏联,赤色政治、外表虚弱、可能是伙伴、更可能是敌人的东方大国。德国要想从凡尔赛体系的卑微中重新崛起,必然要跟这三个角色发生冲撞。

显而易见,德国扩军前的10万国防军是远不足以保护其漫长的边境线的,尤其是东西两面都面临着军事大国,一战前为法国和俄国,一战后则成了法国和波兰。说德国早期的战略着眼于生存一点都不为过,由于受到凡尔赛条约的苛暴制裁,德国西部重要工业区和军事缓冲带的莱茵兰,南部萨尔等地被法国军队占领,以北大部分被划为非军事区,使德国的工业的心脏地带鲁尔区完全暴露在法军可能的攻击之下,1923年由于德国赔款能力枯竭,法国出兵轻松占领鲁尔区,就对德国人强调了这一事实。另外一边,波兰虽然国力弱小,却有极大的侵略野心,1939年乘人之危从捷克身上割肉就不说了,实际在1930年代早期,波兰一度想凭借30万军队的优势(德国10万),主动对德发起进攻;但泽走廊地带被迫割给波兰,除了获取到一个出海口,对东普鲁士的合围态势也成了波兰手中的一张王牌。

20年代到30年代初,德国军事的立足点就是怎样防御法国及其盟国从东西两面对自己的夹击,经过一系列演习和兵棋推演,结论是不可能。因此尽最大限度在莱茵河、东普鲁士、柏林以东等地区修筑防御工事。33年希特勒上台后进行扩军几乎是必然的,这趋势并不在于他的侵略野心,而是没有任何一个强国会时时受到邻国的军事威慑,而自己竟然拙于应对,德国若想重新崛起,必须自己能够负责起自己的安全,至少要保证鲁尔危机这种事件不会重演。当然,我们可以说希特勒的目的并不止于此,做到了防御,他会更进一步地想到进攻,逐步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但我在其他帖子谈过,对于德国人那时的攻击性和作为野心家的希特勒的出现,英法美是要承担责任的。

1935年时,捷克也明确地站到了德国的对立面,不仅因为和苏联签订互助条约,更是因为条约中浓厚的法国味道,因为捷克对苏联也是怀有戒心的,他不希望看到苏联以援助为名义的大兵压境,因此坚持只有法国提供援助的情况下才接受苏联的援助。这就形成了貌似法苏捷三国联盟的局面,捷克的对立相当于又在德国东南面插上了一刀。于是德国便调整了战略,开始以捷克作为东线第一个要对付的敌人。1937年6月,德国国防部长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勃洛姆堡向三军高层军官下达了一个绝密指令,要求军队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几种战争做好准备,一是在莱茵河-黑森林防线防御法国进攻的“红色方案”;二是对捷克斯洛伐克发动突然袭击的“绿色方案”;三是吞并奥地利的“奥托方案”。但是1937年的德国军队羽翼还没有丰满,远没有狂妄到发动对法国的战争,而是在捷克形成威胁之前的战术性进攻,同时要抵御的是法国对自己的主动攻击。而且这一系列方案的先天不足之处就是估计到英国、苏联和波兰的干涉,而自己却无法控制这种局势,只能寄希望于外交上努力使他们中立。这套方案作为进取方案无疑是远远不足的,就其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性而言,这只能算作德国在紧急时刻的应急预案。实际当中,德国对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吞并是经历过成功的外交工作的,尤其里宾特洛普摸到了英国的底牌,这就保证了德国行动时英国不会干涉,这才是从容的方案。

苏联同德国的关系非常微妙,如果简单概括的话,我认为应该是“可以共患难,不可同富贵”的类型。在两国都无力对外扩张,而同时受到西方列强的压榨排斥时,两国可以相互合作,谋得生存权;然而随着德国国力恢复和苏联的国力提升,矛盾必然会尖锐起来,原因很简单,地缘政治可以容纳N个弱国同时存在,却不能容纳2个强国同时存在。按照希特勒那套可执行性较差的“先大陆后海洋”方针,希特勒固然会把这个大陆国家当做潜在的敌人看待,但是实际当中苏联被当做攻击对象直到很晚才提出。对于德国的扩军,苏联是不可能没有反应的,因此30年代中期,苏联加入了国联,并同法国暗送秋波,签订苏法和苏捷互助条约,援助西班牙共和政府等,这些行动都是针对希特勒的。再加上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因此在德国的政治宣传和外交策略中,苏联一直被作为主要攻击对象。同时,由于英国对苏联采取了仇视、孤立和排斥的态度,希特勒恰好把“攻击苏联”当作同英国进行外交的政治资本。另外,苏联在被德国侵略以前,政治上是极其孤立的,他开展外交的切入点,就如同德国作“苏联文章”一样,大作“德国文章”,但是仍然不被西方和周边邻国接纳。在德国军方的眼中,苏联被认为是拥有巨大的防御潜力而无足够的进攻能力的国家。因此,直到1940年6月法国战败之前,德国在军事上并未把苏联作为一个实际中的敌人。

在这三个角色中,距离德国较近的反而不是苏联而是英国,对德国威胁最大的也不是法国而是英国,苏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还同德国隔着波兰,而英国早就触及德国政治、经济的方方面面了;法国的威胁如同癣疥之疾还可以通过陆军消除掉,英国的威胁却是心腹顽症难以根除的。英国是凡尔赛体系的主要制造者,是当时的世界一等强国,对欧洲和世界事务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德国要扩军备战,要打破凡尔赛体系所构定下来的欧洲政治格局,重拾或者超越第二帝国时代的局面,不可能不触动英国的利益,同英国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德国在确定自己的外交战略和军事战略时,从一开始就把英国作为一个实际存在的主要敌手而加以考虑。但是,由于希特勒根据其“先大陆后海洋”的战略方针,在对外扩张的第一阶段推行对英和解外交,极力避免同英国过早发生冲突,所以在德国早期的军事计划中并没有把英国作为未来战争的主要预想之敌;即使是同对法战争联系起来,也只是把英国作为法国可能的支持者和同盟者,而不是作为德国的正面敌人来考虑。但是事情并非像希特勒所想的那样如愿,既然已经同法国发生碰撞,而英国又是法国背后的真正势力来源,西线战争一开始德英之间就成了正面的敌人。“先大陆后海洋”是种宏观方针,实际执行起来不可能保证每个细节都是与此严丝合缝的。德国在西线告一段落后转而进攻苏联,无疑是想先控制大陆,而把英国纳入了海上决战的一环。

德国战前实际对英国采取的措施是,1937年11月,希特勒在德国总理府召开的秘密会议上详细地分析了英国的情况,第一次明确提出:“德国的政策必须把两个仇敌——英国和法国考虑在内。”1938年春,希特勒指示海军总司令雷德尔,从现在起也应将英国列为可能之敌,海军必须依据这种敌对状态在军备方面拿出自己的方案。于是,德国海军总司令部制定了代号为“Z”的庞大造舰计划,要在十年内(即到1948年)建成一支能在海上同英国较量的舰队。1939年1月,希特勒批准了这个计划,并把时间提前到1945年(即6年内)建成。同年3月,德国出兵占领捷克全境,德英关系急剧恶化,希特勒宣布废除英德海军协定,接着下令研制具有1115英里活动半径、足以攻击整个不列颠群岛的远程轰炸机。1939年5月23日,希特勒在高级军事会议的秘密讲话中更明确强调:“英国是我们的敌人,同英国的冲突是生死斗争。”实际上,希特勒的这一构想是超越现实的,德国的财政远远无法支撑在6年内建造一支同英国海军匹敌的舰队,疯狂的陆军扩军已经使德国财政面临巨大压力,何况陆军方面的装甲力量、后勤系统还有待于加强。

然而当时德国所设想的未来战争,仍然是首先在欧洲大陆以法国为主要对象来进行的。德国武装部队总参谋部1938年11月26日的备忘录,提出德国面对英法的战争将首先粉碎法国,使“英国丧失在大陆上继续战争的基地”。1939年3月,希特勒预计在未来的战争中,当法国被击败后,德国能轻而易举地确立对英国的统治,并且得以支配英国在全世界的财富和领地。接着,希特勒在5月23日高级军事会议上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思想。他强调,英国的生存依赖于海军保护其供应粮食和燃料的航路,这是英国的弱点。他说:“空军对英国本土的攻击不能迫使英国迅速投降,但是如果英国舰队被歼灭,它就会立即投降。”由于当时德国的海军无法完成这个任务,因此希特勒设想,陆军必须占领对海军和空军具有重要意义的基地。如果能成功地占领并保住荷兰和比利时以及打败法国,就创造了战胜英国的基础,这样,空军就可以从法国西部就近封锁英国,而海军可以依靠潜艇实行更广泛的封锁。他得出结论:英国不可能在大陆作战,空军和海军每天的攻击将切断所有的命脉,这样就能达到迫使英国屈服的目标。

希特勒无疑夸大了偶然事件的作用,英国无法在大陆继续进行战争他就一定会垮掉吗?对于击败法国后能确立对英国的统治,更需要一系列的偶然事件来促成,在希特勒的眼里却成了想当然的事实。英国人为什么能够在法国失败后就交出经营了300年的大英帝国?实际上英国虽小海军却很强大,欧洲虽大海军却很弱小,靠海上封锁绞死英国短期内容易实现吗?如果英国人在法国失败之后仍然战争,德国有预案应对新局势没有?实际上1940年6月后半叶整个英国海岸几乎处于无防御的状态,德国和谈无果的情况下却没有预案应对。

德国对待法国、波兰、捷克的外交策略,几乎是没有选择的,二战前地缘政治决定了以战争为主色调,战争之上再随意涂抹和平。从法兰克王国大屋檐下独立出来、建立民族国家那一时刻起,这种格局就已经不可避免。德国面临的英国+俄国的格局,有些类似于法国+波兰的格局,但是从本质上来讲,两者之间完全不同。德法、德波关系是在恐惧中的相互攻击,是狭路相逢状况下求生的本能。但是德英、德俄之间的关系便不是求生存的竞争,而是争夺霸权的竞争,而霸权到手之前就过分张扬,这显然是自塑成众矢之的的做法。

从欧洲历史上看,德国或者普鲁士往往成为英国制衡法国的一枚棋子,从七年战争到拿破仑战争,英国和普鲁士的统一战线都成功建立,当希特勒接过一个危机严重、军事弱小的德国时,也便具备了同英国和谈的现实需要。希特勒固然利用了英国的和平愿望,但英国还没有蠢到任凭德国无限制发展下去。只要德国还没有发展强大海军的计划,只要德国还没有与所有的大陆强国交战,他与英国就还有继续谈判的筹码。而现实中,英国9月3日对德宣战后有兴致打这一场战争吗?如果英国人的视野狭隘到只有德国,早就趁着德国西部防御薄弱一举打过莱茵河了,然后怎么样?不过“鲁尔危机”的重演,英国人可不想惹这个麻烦,况且德国的衰落只会成全其他的大陆强国。

希特勒方面读懂了英法的“静坐战”语言,却没有读懂它更深层的意思。他读懂的是英法的虚弱,却误以为德国没有虚弱,英法对德宣战是在贪婪、狂妄驱使下太过低级的反应,稍微冷静一下,就会发现对德战争还是不能付诸实施,他们需要这个冷静观察和思考的时间。而希特勒决定西线作战的时候,有没有必胜的把握呢?按照几乎板上钉钉的“黄色方案”,曼施坦因分析的结果是“当德国的突击部队B集群共43个师到达比利时之后,会一头撞上20个师的比军,若是荷兰也被包括在作战计划内,则再加上10个师的荷军。无论这些部队较之德军在素质上居于何种劣势,但由于具备坚固要塞和天然障碍物的帮助,所以有利于防御,而且几天之内,这些兵力即可获得英法联军的增援(包括其一切的坦克和摩托化师在内),后者早已集结在法比国界上,以防德军的入侵。所以德军右翼不可能再像1914年,用一个大规模迂回运动来获得战略奇袭。待英法军到达之后,德军就必须与一个实力相等的对手交战——而且多少要做正面进攻,故而这第一击的胜利必须用战术手段来寻求,因为对于攻势已经没有战略性运用的机会了。倘若敌人在领导上具备相当技巧,那么他在比利时境内就有逃脱彻底惨败的可能,即使他不能守住安特卫普、列日、马斯河一线,他也仍可能保持相当良好的秩序退至索姆河的后方。一旦到那里之后,它又可以征调其强大的预备兵力,再建立一条新防线。到此时,德军的攻势必然已经丧失其动量,而A集群也会无力阻止敌军从色当以东马奇诺防线的终点起到索姆河下游为止之间建立一道新防线。这样一来,德军的处境就会与1914年秋季会战结束后的情况颇为相似了。”试想没有曼施坦因的方案,德军在西线几乎是很难取胜的,所以我认为德军西线作战依靠偶然事件得来的战术取得了成功,而在政治上是个不成功的作品,而且幸亏战术的成功掩盖了政治的失误,英国从先前与德国的可战可不战,演变成不共戴天决一死战。因为德军占领西欧之后,英国求和的代价是丧失一切(海洋、殖民地、英镑),战争失败的代价也是丧失一切,然而选择战争还有取胜的可能。德国人优良品质,无疑挽救了太多错误的高层决策。

德皇威廉二世的海军建设,在后来的战争中被证明完全是个无用功,希特勒时代再去起步,无论如何不可能发展出公海舰队那样庞大的舰队,公海舰队建设用了20年,第三帝国用6年建设的海军能达到英国的什么水平?二战时英国的陆军更加渺小,代表他的国防开支又大部分用于海军,德国能做到吗?这个计划既没有可执行性,也招致了英国的嫉恨。

归根到底,德国在30、40年代正确的进取战略是什么呢?着眼大陆,因为即使关注海洋也是力不从心,战略上缓速,战术上提速,练就打总体战的内功,目的是打消敌国的非分之想,锻造精干高效的战术型军队,目的是在强国干涉之前迅速取回自己应得的利益。历史上,各时代的强国都有自己具体的外延,从早期亚述、波斯、马其顿的军事,到古罗马的经济+军事,再到阿拉伯的宗教+经济+军事,再到奥斯曼帝国的宗教+技术+经济+军事,再到大英帝国的政治+文化+科技+经济+军事,这种趋势已经决定了征服一个强国纯粹靠武力是无法达到的,只有长期的消磨、渗透、诱导、瓦解才能完成这一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