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何三次弹劾救命恩人李元度

来源:长江古今谭

曾国藩一生做过三件大事,一是平定洪杨之乱,二是搞洋务运动,三是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曾国藩认为人才是天下兴亡的关键:“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他一生致力于培养“正人”,以为“种子”,来挽回天下的颓势。“引用一班正人,培养几个好官以为种子”,“日后自有大效”。

曾国藩培养人才的地方就是他的幕府。曾国藩的幕府规模宏大,几乎汇集了大清各类优秀人才。据统计,曾国藩的幕僚前后总计有497人之多。

曾国藩的幕府就好比是一所学校,而曾国藩就是这所学校的校长。

李元度是曾国藩的早期弟子,其入幕资历仅次于曾国藩的好友郭嵩焘和刘蓉等人。他三入曾国藩的幕府,和曾国藩风雨同舟,出生入死,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又三次遭到曾国藩弹劾,师徒反目。晚年握手言和,死后从祀曾文正公祠,长伴在老师身旁。

01

李元度,字次青,湖南省平江县人。他号称“平江才子”,文采斐然,曾国藩称其“下笔千言,条理周密”。但这样不凡的文笔并没有帮助他在科举之路上走得太远,他自道光二十三年中举后,几次会试都落第了。道光三十年,他在京任内阁中书(从七品)时,以同乡关系结识了早已是二品大员的曾国藩。此时两人的关系应介于同乡师友之间。

咸丰三年,曾国藩以在籍侍郎的身份,在长沙办团练。一日,收到一封署名“罗江布衣”的长函。信中力陈兵事方略,并表示“愿执鞭镫以效驰驱。”曾国藩读后,笑着说:“此必李元度之笔也”。

几日后,两人会面,相谈甚欢。曾国藩于是挽留李元度给自己当助手,不想李元度“言而无信”,借口回家安顿家人,一去竟无消息。

但没过多久,曾国藩因为练兵和长沙整个官场闹翻,自己一个人灰溜溜回到衡州。“众谤群疑”,急需帮手。于是,曾国藩提笔给李元度写信:

执别数月,相思饥渴。以仆之拳拳于左右,知阁下亦必不能忘情于仆。感应通神之理,自古无或爽也。……乃者阁下前所条陈数事,自托于罗江布衣之辞,云愿执鞭镫以效驰驱,断不思纸上空谈,置身事外。仆尝从容自笑相存,息壤在彼,想阁下必不忍背无形之盟也。

在曾国藩的诚心相邀下,李元度于咸丰四年正月,正式加入曾幕,成为曾国藩的重要谋士。两人的患难之情自此开始建立起来。

02

李元度因文学优长给曾国藩办理文案。几个月后,曾国藩的“血诚”便征服了他。

他没想到世上还有像曾国藩这样赤心谋国的官员,他也没想到曾国藩对待自己的幕僚下属,如同师长,身体力行,精心教导,全力给他们创造发展机会。

他决心倾心以报,事事为曾国藩尽心谋划。

咸丰四年四月,曾国藩兵败靖港。曾国藩投水自尽,幕僚章寿麟救起了他。这是李元度料到如果兵败,曾国藩会自杀殉国,早先安排了章寿麟跟随左右以防意外。这是李元度第一次救曾国藩。

靖港兵败后,朝廷革去曾国藩礼部侍郎职 ,让他带罪领兵 ,同时剥夺其单折奏事之权 。全省官员则对曾国藩破口大骂,不让他回城。许多幕僚好友也纷纷离他而去。只有李元度不离不弃,温言开导,曾国藩这才打消了继续寻死的念头。

在曾国藩众叛亲离之际,这份难得的扶持,让曾国藩感觉异常温暖。“靖港之挫 ,人人皆散 ,次青追我贱躯 ,不离左右。”两人形影不离,无话不谈。

同年冬,湘军又在湖口惨败,曾国藩辛苦创建的水师毁于一旦。曾国藩又一次试图自杀,又是李元度强行拖拽曾国藩渡江,第二次救了曾国藩。

咸丰五年 ,曾国藩困守江西。李元度回乡募勇成军,号“平江勇”,专门保护曾国藩的安全。

咸丰六年三月 ,湘军大将周风山在江西被太平军击溃。此时曾国藩身边再无得力的陆军,在无兵可调的情况下,全赖李元度率领江勇苦苦撑之 ,曾国藩甚至说 :“目下所望以挽回全局者 ,在内惟李元度一军。”

自此以后,文弱书生李元度成为一员将领。

这六七年的时间里,两人患难与共,肝胆相照。

03

李元度虽然忠诚和血性,但他只是一介书生,带兵作战非其所长,曾国藩认为他最适合的岗位是秘书。

但李元度认为自己文武全才。他觉得自己身在军营,只从事秘书工作,没多大出息。“亦思奋起立功名, 不乐以文章自见。”

曾国藩选用文人带兵有十二个字的标准:“有操守、无官气、多条理、少大言。”而李元度是一个喜欢“大言”,又带几分“官气”的人。所以曾国藩认为他不适合带兵,只适合做文案。

那么为何曾国藩又让李元度带兵呢?

其一,曾国藩相信人才“大抵皆由勉强磨炼而出”。李鸿章未跟随曾国藩之前,没有打过胜仗。进入曾幕后,在曾国藩的精心陶铸下,改正了毛病和缺点,后来才独当一面,最终接过老师的薪火。曾国藩对李元度耳提面命,手把手教他打仗,希望也能把他培养成将帅之才。

其二,两人感情深厚,曾国藩也想通过军功,早日把李元度提携起来。

其三,没有办法的办法,实在找不到更好的人才。

刚上战场之初,李元度还能遵循曾国藩制定的作战原则,也取得了不少战绩。咸丰七年,他以七百人的兵力,抵御了太平军二万人的进攻,守住了玉山。他站立城墙指挥战斗,被枪炮击中左脸,也不下火线。太平军挖地道,也被李元度掘沟所破。太平军进攻了两个昼夜,无计可施,只得退去。李元度乘胜追击,收复数城,取得大胜。

看到李元度的成长,曾国藩很是欣慰:“此次军务,如杨、彭、二李、次青辈皆系磨炼出来。”

04

虽然李元度带领“平江勇”在浙江江西边界打了不少胜仗,但曾国藩二次出山后,还是把李元度调回了湘军大营。

曾国藩始终认为,秘书的岗位更适合李元度。他希望李元度能像李瀚章一样,“幕优则官”。

咸丰十年春, 江南大营崩溃。太平军解除南京之围后,全面出击,江苏、 浙江、安徽等地告急。而此时曾国藩已是两江总督,控制的地盘多了,手下的兵力和将才就变得稀缺。

咸丰十年八月,太平军进攻战略要地徽州。徽州是祁门湘军大营的屏障,它的得失关系重大。

当时湘军主力正在全力围攻安庆,大营的幕僚又都是文人,只有李元度有带兵经验。曾国藩虽知李元度不是出色的将才,但无人可用,李元度又立功心切,掂量再三,还是让李元度去防守徽州。

临行前,曾国藩再三告诫李元度,太平军若进攻徽州,只宜固守,不宜接仗,“坚守六日,霆营援兵必到”。

还和他约法五章:戒浮躁、戒过度谦虚、戒滥赏、戒反复、戒引用私人。

李元度一拍胸脯:长毛撼山易,撼平江勇难。有平江勇在,徽州城决不会缺一个角!

李元度一到徽州,就违背了曾国藩“坚壁固守”的指令,分兵和太平军接仗。曾国藩知道后,接连写信斥责规劝他,他也不管不顾,一心想打个漂亮仗。结果十天不到,就把徽州城丢了。

徽州失守,安徽门户大开,祁门的湘军大营竟成了前线。太平军把祁门湘军大营包围了一个月,当时曾国藩身边只有2000湘军,他自认必死无疑,再次写下遗嘱。

曾国藩认为自己一生经历的艰险中以靖港、湖口、祁门三处为最。前两次是李元度救了他,最后一次竟是李元度置自己于死地。

听到徽州失守的消息,曾国藩的第一反应是痛心。他满以为李元度会以身殉国,是自己害死了老朋友,“哀哉此人!吾用之违其才也!”

九月初六,曾国藩在给朝廷的《徽州被陷现筹堵剿折》中,竭力为李元度开脱,弱化李元度失守徽州的罪责,所以后来朝廷并没有追究李元度的责任。

就在曾国藩奏折发出去的当晚,曾国藩竟收到了李元度的来信:

元度知不可御,率亲骑由紫阳门遁。

看到这,曾国藩长叹一声,对幕僚说,李氏“此后难于自立矣”。

李元度在外面晃荡了二十多天,才回到了祁门湘军大营。曾国藩出门迎接,李元度大大咧咧竟毫无愧色。前面来信就文过饰非,此番见面也绝不承认自己失守的责任。

李元度这些表现让曾国藩大跌眼镜,这还是过去那个以义理自任的读书人吗?

曾国藩素以“忠义血性”为带兵根本,李元度弃城而逃,大节已亏。他并不苛责李元度不能直面死亡,但平生以“诚”自命的曾国藩,接受不了李元度不“诚”。

按《大清律历》,李元度当斩监候。如果这样的事都不追责,如何给其他湘军将士立军纪纲常?

虽说李元度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是自己的铁杆心腹,曾国藩还是决定参革李元度。

曾国藩此举在曾幕炸锅了,遭到幕僚的集体反对,认为他这是忘恩负义。李鸿章表现最为激烈,声称绝不为曾国藩草拟奏折。曾国藩则说我亲自写,李鸿章“愤然求去”,曾国藩“立遣之”。

最后曾国藩亲自写奏折,但经幕僚陈鼐再三婉陈,曾国藩删去了原稿中的几句话,奏折中和李元度有关的只有“躁扰愎谏”等不太痛痒的话语。

曾国藩高高举起的板子,最终还是轻轻落下。

05

十月初,接到上谕“皖南道李元度不能坚守待援,着即革职拿问”时,李元度已不辞而别, 回到了老家平江。

李元度表面云淡风轻,若无其事。内心却忧愤交加,心高气傲的他如何甘心以败军之将的形象写入青史。

就在这时,浙江巡抚王有龄向他递上了橄榄枝。邀请他招募一支军队,赴浙作战,好处是“免论徽州罪,且擢为按察使”。

这李元度不知是急于雪耻还是利令智昏,竟然稀里糊涂答应了。

王有龄是前任两江总督何桂清的心腹,而湘军集团和何桂清集团有深仇大恨,势不两立的。

王有龄此举也是引诱李元度背叛师门,分化湘军。

胡林翼得知消息后,写信劝阻李元度。但急于东山再起的李元度,听不进去胡林翼等人的劝阻。他在平江招募了八千人,取名“安越军”,浩浩荡荡开赴浙江。

对于李元度“改换门庭”的行径,湘军内部的人都很失望,当然最寒心的还是曾国藩。他认为李“置节义于不问”,并引用春秋时豫让的故事,称其“以中行待鄙人,以智伯待浙帅”。

维系湘军内部团结的,是个人之间的忠诚。李元度此举动摇了湘军集团的根基,如果不加以制止,会引发连锁反应。曾国藩寻找机会,要给李元度重重一击。

“安越军”从湖南经江西到浙江,虽号称“一路凯歌”,但并没帮上王有龄的忙。咸丰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杭州城破,王有龄自杀殉国。

同治三年二月,曾国藩上了一道奏折,弹劾已被实授为浙江按察使的李元度。弹劾他“不候讯结, 而擅自回籍”;冒功求赏;“前既负臣,后又负王有龄”等。请求将李元度革职,“安越军”裁撤。不过最后还是给李元度留了一线机会,让他留在督办浙江军务的左宗棠处,戴罪立功。

两个月后,曾国藩似旧恨未消,在弹劾陈由力、郑魁士时,捆绑上了同是见异思迁的李元度。李元度被革职回籍。

06

这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十年血战,不仅没能功成名就,反而名誉扫地,落寞归里。

回乡途中,经过鹰潭,朋友邀他喝酒赏月。喝着喝着,他悲从中来,即兴赋诗:

我不识开辟至今曾历几中秋?又不识金乌玉兔东驰西骤何时休?问天天不语,问月月当头。前有千秋后万世,我生此际微如海粟浮如沤。长江滚滚难洗今古愁!

时间长了,他的悲愤也渐渐平息了。在赋闲期间,他编纂了《平江县志》、《湖南省志》,还创作了清代唯一的一部综合性的大型人物传记《国朝先正事略》。

湘军攻克天京,他闻讯后,兴奋异常,感慨万千。他终于打破数年沉默,给曾国藩写了一封长达三千言的长信。

曾国藩收到信后,很是感动。

曾国藩做人的原则是宁人负我,我不负人。他一生觉得自己最对不住的人就是李元度。他在私下和公开的场合多次表达自己对李元度的愧疚之情:

次青之事,鄙人负 疚最深。在军十年,于患难之交,处此独薄。

余生平与朋友中,负人甚少,惟负次青实甚。

往昔患难相从,为日最久者,惟阁下(彭雪琴)与次青情谊最挚。今不才幸了初愿,膺此殊荣,所负者惟愧对次青。

为弥补自己多年的歉疚之情,他专门向朝廷上一封奏折,为李元度请功,撤销原有处分,恢复他的名誉。

当时曾国藩圣眷正隆,满以为自己这个小请求会得到批准,没想到左宗棠出面批驳,差点让李元度又获新罪。

但李元度对曾国藩没有丝毫抱怨,他觉得曾国藩对他的肯定,才是真正的“历史结论”,才是真正给他恢复了名誉。

自此师生俩冰释前嫌,重归于好。

曾国藩病逝后,李元度肝肠寸断,连作《哭太傅曾文正师》十二首,回顾了和老师交往的点点滴滴。

记入元戎幕,吴西又皖东。追随忧患日,生死笑谈中。末路时多故,前期我负公。雷霆与雨露,一例是春风。

他不仅承认了自己当年所犯的错误,还把那雷霆万钧之势的弹劾当作是和煦的春风。

光绪十三年,李元度去世,享年六十七岁。第二年,经过曾国藩亲人故旧的商议,从曾国藩已故的朋友和部下当中选出与他恩义最深的李元度、刘蓉、郭崑焘三个人,作为曾文正公祠的从祀者。

“程门今已矣,立雪再生来。”李元度不用等到来生,就长伴在老师身旁。

参考资料:张宏杰《曾国藩传》

张宏杰《曾国藩和李元度的恩与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