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长春围城家书主人
文:陈薇
“爸爸,在接到静哥电报,我们是如何的欣慰啊!当天,我就多吃了两碗饭。为这事,二姐他们还笑了半天,说长春米贵,多吃两碗饭就是多花九万块钱。”
“忠老不能双全,又奈何之。且观年底情形决定。”
“不敢说我们的生活有黄豆吃就是苦,大多数的人连把街的柔叶和青草全都吃光了。生长在这乱世的,岂但是人遭殃,连草、树亦不可幸免!”
这些段落,出自一封封67年前未曾寄出的家书。1948年10月,长春和平解放。解放军入城后从一架飞机上截获了1396封书信,移交长春市公安局。1982年,吉林省档案馆将这些书信作为历史档案接收入馆。
2015年,吉林省档案馆决定公布家书目录,寻找这些家书的收信者与寄信人。一旦确认身份,将送还家书的仿真件。时至今日,档案馆已为30封家书找到主人。这一千多封书信,借着这场时隔67年的寻找,重新连接起历史与现实、战争与和平、伤痛与记忆。
台湾作家龙应台,得知这一场寻找行动后如此评价:“你们做的是一件让沙漠重新找回草原的任务,意义深重。”
小心翼翼地寻找
标着“敌伪政治档案案卷”字样的蓝色硬皮纸夹,被装进两百多个档案盒,一盒盒地排列在架上。每个夹子中,数十位不同人物的书信、照片、证件等等被随机装订在一起。竖排稿纸、繁体字,笔迹各不相同。因时光久远,信纸泛黄、发脆,一页页翻动时,似乎一不小心就变成碎片一样。
上世纪80年代,吉林省档案馆将这批信件接收入馆时,整理为案卷级档案,做了卡片式目录。2013年,又按邮寄地址省份,整理分类;如今,为了配合家书寻访,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第三次整理,由案卷级档案整理为文件级档案,即把每一个人的信件作为一件档案重新整理立卷,接着进行档案数字化工作。
“没有想到的是,这批家书会这么丰富。”吉林省档案馆征集处处长王满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除了家书,还有不少照片、证件、汇票,甚至还有日记。“他们的才华和情感在信里都很真实”,这是她简单翻阅了几封家书后得出的印象。
2014年,当网易找到吉林省档案馆,希望合作推出一个寻访家书主人的专题时,吉林省档案馆起初有些犹豫。这个话题,始终有些敏感。长春围城始终是这座城市的伤痕。
另外,他们从来没有试过网络传播。寻访家书主人的工作,吉林省档案馆其实早已默默展开。2002年,档案馆出版了《1948 · 长春——未能寄出的家信与照片》;2008年与吉林省政协文史委合作,出版了《1948·长春——兵临城下的家书》。
不过,书籍的信息反馈并不乐观。2013年起,吉林省档案局同时启动了“1948——围困长春亲历者”口述档案征集工作,为了寻找当事人,工作人员开始到派出所、老小区、公园等老人家密集的场所寻找线索。
征集处最年轻的女同事乔会博,曾随身携带着宣传单,四处散发。有一次,她开车路过文化广场,看见一群老人正聚在一起聊天,便将宣传单发给他们。不料,因为没有事先联络,小乔被保安抓了起来。
这种人工的寻找工作,效率低又需要大量人员,几经考虑之后,吉林省档案局接受了网易的合作提案。双方组成十余人的寻找团队,用半年时间策划最佳寻找方案。
但鉴于这批家书是不公开档案,不能将内容全部对外公开,而是先由得知线索的家书关系人填写“档案认领申请表”,说明认领人与收(发)信人关系,再由档案局核准后,寄回信件仿真件。
2015年7月11日,一个名为“寻访1948长春家书”的专题在网易手机客户端发布。点开后,首先是一幅中国地图,16个省份标注着家书数量。最多的在辽宁,298封;其次是云南,271封。最少的是陕西和河南,分别是18封和10封。
来自云南的信件多,是因为驻守长春的主力之一第六十军,是一支老牌的滇军部队,全军三万官兵大多是云南人。1946年4月,第六十军奉命海运东北增援“剿匪”作战,被调入长春防守城东。
在长春,一条笔直的中正大街将城区分为东西两半。第六十军驻守东半部,另一支新七军驻守西半部。新七军是陈诚于1947年冬天以新一军新编38师为基础扩编的,算是中央军嫡系部队。据说,两军之间隔膜很深,不但互不来往,还在中正大街的分界线处设置了岗哨,拉起警戒线。
孟繁柏,是新七军六十一师一团二营营长。新七军暂编六十一师7000余人,1947年冬改编而成,成员大部分为土匪、伪军及铁路警察。这样的杂牌军,让孟繁柏颇生感慨,他在信中写道:“此部队素质装备皆较差,人员又不足,又未得训练。命令已下,无可为何耳。”
这封信写于1948年6月2日,长春围城开始后不久。信中,孟繁柏依然相信“长春守御似不成问题”——然而,事情发展却不如他所料。
信中的东北困城
1945年圣诞之夜,新一军军官在广州与盟军联欢
2015年9月4日,在齐齐哈尔一处普通小区居民楼里,孟繁柏正在看阅兵实况重播。前一天,他因为咳嗽去了医院挂盐水。电视机的声音开得很大,谈话要喊着才行。他还可以走动,但听力已经较差了。
他甚至记不得自己多少岁数。可能是90,也可能是94。当《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把信的内容给他看时,他也记不得了。谈话中,他常常突然停顿,就像不知道自己刚才说了什么,半晌,不好意思地重复:“记不住了。”
他的信,是写给一位远在汉口的同乡薛天白的。两人都是安徽萧县人,曾是实验小学校友。1937年底,从萧县乡村师范学校停课的孟繁柏与哥哥一道,去汉口投奔一位做军官的亲戚。与此同时,薛天白也去武汉投奔他父亲。薛父随军队转移后,薛天白便去和孟繁柏同住。
1938年夏,两人一起考上了陆军军官学校,一起行军前往成都学习。毕业后,孟繁柏留在92军当兵,两人分开。1943年一场战役中,孟繁柏腰被打穿,回家养伤,便与薛天白断了音信。直到1948年6月写信时,两人已多年未见。那时,薛天白已在国军某部担任迫击炮排排长。
在给薛天白的信中,孟繁柏详述了自己抗战胜利后的经历。到1948年,他先后在国民党军队71军、国民党军队新七军担任过连长、参谋、营长,“(1947年)九月间,弟调第七兵团司令部任侦察连长,于(1947)年底司令部解散,编入新七军工兵营。弟调军官队任队附,上月(1948年5月)调六一师一团二营营长。”
“上次出去购粮损失一师,本营亦损失一连”,孟繁柏的信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这件事是长春战役的转折点。1948年5月24日,解放军乘国民党守军主力北调出击抢粮之际,集中部队由东西南三面围攻长春,占领了大房身机场。
国民党新三十八师急忙撤回,在机场外围与人民解放军激战。这一仗国民党军伤亡惨重,不仅粮食颗粒未得,暂五十六师两个团兵力被歼,暂六十一师损失约两个营。长春、沈阳间唯一空中交通彻底断绝。之后,守军再不敢贸然出击,解放军遂采取“长围久困”方针,对长春进行军事包围与经济封锁。
在这封信中,孟繁柏称人民解放军为“匪”。“那时候认为八路军和其他军阀都一样,不服从国民党,就打,”回忆起那段经历,孟繁柏常常重复,“那时候不懂啊!”每说上几句话,都忍不住重重地咳上几声。
他是稀里糊涂加入国民党的。有一次,黄埔军校开大会,七八千人一齐举了手,就算是加入了国民党。炊事员、马夫也都没落下。不过,国民党没有什么党课和党的活动,也从来没交过党费。
在信里,他还与薛天白谋划着今后发展方向:“王总座如能东山再起,希兄前往追随,如可能弟亦欲前往,望代设法。”王总座指王仲廉,是他一位好友的长辈,1947年冬因作战失利被逮捕扣押,保释后闲居。
孟繁柏的部队,与解放军只隔两百米。解放军很少主动进攻,在他的印象中,双方只正式交手一两次。因为距离近,解放军会运用心理攻防战。解放军在对面杀了一只猪,喊着:“老乡,出来吧,都饿了,咱这儿有肉吃。”孟繁柏这边也立马安排士兵杀一只鸡,说:“来吧,咱这边有鸡吃!”
孟繁柏说自己从来没饿过肚子,对长春城中缺粮情况印象不深。这应该是与他身在司令部、位居营长有关。大米不够了,至少还有馒头,最差也是掺野菜。看哪个连吃野菜吃得多了,孟繁柏就去和连队官兵一起吃。
普通军人待遇差,“初食高粱米,后参黄豆三七成,后又改为对掺。近来更苦了,高粱米黄豆也几乎不能维持,现已改食粮食小豆(红豆)、苞米、小米,都是对掺,初食不能进口,现在也觉习惯了,饭的颜色不是紫黑色的就是黄色的,只见豆翻,食下去肚子实在难受。因营养不足,吃了四五碗甚至六七碗也还不饱,因此引起食欲、消化不良之病状。”
此时长春城内已是一片饥荒。当年5月,长春市对全市人口和存粮作了一次普查,发现民间存粮只够吃到7月底。7月初,蒋介石下令“尽收长春人民所有粮食物资,由政府统一分配”,却仍只是杯水车薪。
“久困的长春一切都呈着麻木不神、入不敷出”,一封家书中这样写道:“由于粮源告绝,所以老百姓都集体到公园空地上摘一种榆树的嫩菜,及其他草根用来裹(果)腹。小孩子组织童囝抢吃各种食物,一抢到就往口里塞。”另一封信中写,“马车夫一天所挣的车钱给喂马还不够呢,三轮车夫吃了豆渣豆皮踏车子也不够劲最近学生中毒数十起,合家吃了榆树叶与干鱼粉而发生惨案。”
1948年6月11日,长春守敌组成了空投接收委员会,由勤联总部交通主任张伯僚为主任。最初一段时期,空投飞机每日少则五至六架,多则十余架。以2至3袋或4至5袋大米为一捆,用降落伞降落。之后,开始用麻袋或面袋直接下投。
7月份以后,解放军高射炮从四面八方控制了长春上空,敌机临空,立即遭高炮火力袭击。胆小的飞机驾驶员为了勉强完成任务,只好躲在云层之上作漫无目标的高空投掷。有的甚至没到长春上空就投,因此,经常一包包地落到解放军阵地上。大米,白面,服装,弹药。据不完全统计,仅空投大米一项,解放军就得到三千多包。
因食物缺乏,城内物价飞涨,一天几变。一封家书中专门记载了长春市五月三十日物价:小葱斤一万一二千元,韭菜斤一万七八千元。豆腐斤两万二三干元。猪肉斤六万五千元“每天仍在猛涨中。一天变三四次价格。如何活呀? ”
另一封妹妹写给“兴邦兄”的家书,妹妹说自己的丈夫“他(伟)每月只得薪七十多万元又兼军队每月的主食完全给钱,妹现在每日只有豆腐渣以及豆面等入腹”。那时,“高粱米卖到十四万元一斤”。时间再过半个月,“高粱米已经卖到七十多万元一斤,鸡蛋八万元一个,草同树叶也要五万到六万一斤”,写信的这位士兵自嘲:“将来也许土也要卖几万元一斤!”
千里送家书
网易专题上线第二天,吉林档案馆就接到了咨询电话。一位杨先生来电,说自己的父亲在1946年左右去长春经商,围城时肯定在长春,之后失去联系,不知道档案馆里是否有他的消息。
接电话的是征集处副处长陈景涛。他很清楚,经商的老百姓肯定不在这一批书信档案中。双方交谈几句后,陈景涛小心翼翼地说出自己的推测:以1948年的战况时局来看,父亲很可能已去世。电话那头的杨先生有些失望,但还是不停地说着“谢谢”。
第一个被找到主人的家书,是一位叫潘庆彪的人写的信。这一天,一位来自天津的李先生打来电话,问是否有潘庆彪的家书,可否提供书信内容。陈景涛很快确认,确实有这封信,但是需要潘本人家属与档案局联系。
又隔了两天,一个自称为“中国人”的网友打来了电话。大概二三十岁,口音是外地人,言语间带着怒气,质问刊登家书是否侵犯了个人隐私。对方还特别问到,寻找到收件人后,只发给信件的仿真件而不是原件,这是“土匪作风”!
陈景涛耐着性子解释,档案局并没有公开原信件内容。这项工作的初衷是为了寻找多年前因战乱而无法收信的人们,证实身份以后将信做出仿真件送给家人。
挂掉电话后,陈景涛立刻咨询了律师。一位律师答复他说,在媒体上刊登的内容篇幅要少些,多了则可能侵权。至于信件,它们已是国家档案资源,当时接收的手续合理合法,吉林档案馆有权利保留原件。
网上发布短短一周之内,档案馆就找到了二十封书信的主人。其中,安徽最多,有11封。剩下的分布在浙江、湖南等地。8月6日,陈景涛与同事乔会博一起,从吉林长春辗转到达安徽安庆。在当地媒体《新安晚报》记者的帮助下,安庆一地就找到了五位家书主人。
一位中年男人席一波,父亲席邦和早年上山砍茅草被抓壮丁,如今家里唯一一张照片因受潮湿而粉碎,这份家书和照片便是父亲唯一的遗物。在记者打电话告知这封家书的前一天晚上,席一波梦到了父亲。梦中看到父亲一生艰辛,他心酸得大哭不止。哭声吵醒了妻子,她把丈夫推醒。没想到第二天就得知,父亲还有一封信在吉林,“这真是亲人间的心灵感应吧。”他对记者说。
70岁的王国翠说,家书是家父寄给二叔的。她3岁时,二叔就去长春当兵了,在长春解放后也没有回乡。家书中,父亲在信的结尾处提到了她,“国翠过得很好,你不要挂念她,每次提到你的信,她就问我二爷(注:即二叔)什么时候回家来”。从这封家书中,王国翠第一次得知二叔的名字叫“王邦旺”。
陈景涛则亲自带着其中一封家书,去了安庆一位叫做查明祥的后人家里。查明祥肤色白净,戴着眼镜,如今在安庆城区做生意。写信人查怀根,是他的爷爷,解放后回到安庆太湖定居,很早去世。
家书中有一位年轻姑娘的照片,照片上盖三个印章都是“查怀根”。查明祥不认识,拍下照片传给家中哥哥,转给父亲辨认。父亲也不认识,只“猜测可能是奶奶”——查明祥的爷爷奶奶都去世很早,在父亲7个月大时,奶奶去世。父亲10岁那年,爷爷也在阑尾炎手术中离世了。
陈景涛一行人离开时,查明祥表示了感谢,但是并没有想象中激动。这件事离他的现实生活太过遥远——因为业务繁忙,他的手机已多次响起;而这封信的故事,连他的父亲都记不起来了。
接下来是浙江缙云与湖南长沙。东北人陈景涛,对8月的南方天气很不习惯。闷热潮湿,他们坐飞机转火车,10天的行程,女同事乔会博瘦了9斤。
这趟送信回家的行程,费用由吉林省档案馆负责。受信者不需付费,陈景涛和同事也不接受吃请。即便这样,还是有人怀疑他们是骗子。在浙江缙云,一位收信人的孙女一度“威胁”着要找当地媒体过来,验证真假。她不相信陈景涛说的故事,偷偷录了音。
缙云这位老人家名叫尚园梅,93岁了。她眼窝深陷,瘦削得像纸片一样,戴着一副大大的老花镜。1940年,尚郑两家换亲,17岁的她嫁给了郑志达,郑的姐姐则嫁给了她的哥哥。第二个女儿刚满3个月时,郑志达出门当了兵。
这个女儿再次见到父亲时,已经是44岁了。郑志达1943年离家,辗转至杭州、吉林等地,之后跟着国民党去了台湾。文革时,两岸彻底断了联系,郑在台湾娶妻生子,直到1988年春天,才在当地台办、统战部的安排下,回了一趟缙云老家。
“像看外星人一样。”女儿回忆起那场相聚。10天后,郑志达回了台湾,直至2011年去世,父女再也不曾相见。尚园梅至今住着的一幢三层毛坯小楼,也是上世纪80年代郑志达寄钱回来修的。
当陈景涛将信交给老人时,老人睁大了眼睛,努力看,但是似乎什么也看不见了。郑志达的信件非常简短,“日前给你的钱收到没有?是否买东西存起来?如若不买,那是有些对不起人。”
“我回家之日不远了,时时准备中。其他面叙。敬你安好。志达”,信的末尾是写信日期,六月七日。此时,长春围城刚刚开始。郑志达以为的“回家之日不远”,事实是,他再也没能回去。
尚园梅本来还保留着一些丈夫的家信,文革时全被烧毁了。两人没有领过结婚证,她最珍视的一张定亲帖,是结婚时郑家送过来的,也没能留下来。唯一剩下的一张证件照,是1988两人重逢时郑志达留下的。照片上,郑志达发际线后退、颧骨高耸,已然是暮年样貌。
女儿记得,父亲的信从来不超过一百字,“他总是牵挂两个孩子和一个老母亲,特别是老母亲,很少提到我妈妈。”坐在一旁的尚园梅,安静不言语。这一辈子,她只和丈夫相处6年。之后,她终身未嫁,独自把两个孩子抚养长大,还替丈夫为公公、婆婆送了终。
因为郑在台湾,文革时一家人深受其害,子女的上学、参军都受了影响。以前做农活、摘玉米时,她左手的小指被折断了,不能活动。还有一次,公社食堂里突然起火,她用双脚踩火苗,被深度烧伤后毛孔坏死,至今即便在最炎热的夏天,双腿依然不能出汗。
陈景涛眼前的这位老人,似乎已经把这七十年的分离与艰难默默咀嚼,咽进了肚子里。她没有流泪,表情似乎也没什么变化。看完信后,老人家说了一句带着浓重乡音的地方话,“商商(深深)感霞(谢)你们。”随后,第一次笑得露出了牙齿。
乱世荒年
眼看着长春困局难解,蒋介石决定,从1948年8月1日开始疏散哨卡内人口,只准出哨卡,不准进哨卡。这是为了将大量居民疏散出城,以降低市内粮食消耗。于是,大量饥民开始滞留在城外中间地带。
据幸存者回忆,这片难民营地被他们称为“卡子”。卡子大概有一个足球场大,四周都是铁丝网,东西方向是双方对峙的军队。这个卡子实际上是没有人管理的。孟繁柏说他没有亲眼见到,但确实听说大批死难正发生在这卡子里。
此时的中国也并不太平。1948至1949年湖南省连续两年水灾,灾民四十多万。一位籍贯是湖南益阳的上尉梓湘写给父亲的家信中说,“儿虽力微不足以济事,白发苍老之待养,九泉未尽襁褓惠之天灵,与其幼妹出阁等繁重责任,儿当尽其所能,酬助你老于万一,虽不刻事收完满之效,亦当竭尽绵能为天任。”
一位媳妇张凤英在家书中向公婆汇报丈夫的离世:“印缅作战之期,因过于劳苦,那时纯良就患着轻的肋膜炎,并且数年来所积蓄的钱一共是一两多金子全部叫勤务兵给拐跑了,所以一着急就病倒了。”
国民党士兵洪信则对家乡的抽丁结果表示不满。那时的国民义务兵役制度,是由选出的保长甲长按照居民的出生年月,建立户口名册和壮丁名册。每年进行壮丁抽签,谁抽中签,就去当兵。这种办法容易徇私舞弊。洪信家中,四兄弟已有三兄弟当兵,保甲还要将家中唯一奉养母亲的大哥也抽去当兵。
洪信很生气,“请大人把乡长姓名、保甲姓名写来,我好写公函回来。这个不通人性的保甲叫他小心一点,都有一天能见面,等到见面再说,真气死我!”他附了一张“直接参与作战官兵证明书”,以此证明自己已在军中服役。
还有情书,写给“宏英小姐”:“英,你奇怪吧?凭空有一个如毛遂似的人。很冒昧的给你第一封信,说不定你惊讶,也许在你意料中。迢迢万里的飞鸿,投到故乡的海里,希望如精卫衔的石,也能引出了你。”
家书里,围城生活、家长里短、情意绵长。陈景涛也曾当过兵,刚入伍时想家,会独自一人跑到操场上冲着家的方向磕头。因此,他特别能理解这些70年前的军人们,“回家几乎是他们唯一的指望与精神寄托。”
家书中,有不少说自己打算逃跑的。一位名叫陈毓坤的国民党士兵,打算带着“胡三太爷”一起走,“胡三太爷是准背着一同走,什么东西都不要也得把太爷像背着。一路全仗他老仙灵保佑太平呢。”民间流传,胡三太爷在保家仙信仰中道行地位颇高,有降祸福于人的能力。
1948年夏,孟繁柏手下有一个排临阵起义。那位排长曾被解放军俘虏,然后又放回来。后来,孟繁柏听人说,解放军告诉这位排长:“你这样单独被俘,影响不大,位置不高;如果带一个排过来,那影响就大些。”
10月16日锦州沦陷的消息传到长春,第二天傍晚,守城国军60军通电起义。随后,新七军放下武器,第一兵团司令部举白旗投降。至此,长春和平解放,5个多月的惨烈围城终于告终。
孟繁柏随部队投诚,随后参加了解放军。新中国成立后,他被调往齐齐哈尔第七步兵学校任教,后来又去了劳动局技工学校、针织厂。退休时,他已是齐齐哈尔市政协常委、齐齐哈尔市民革委员会四、五、六届副主委,等等。
文革时,他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关在教室里十个多月。家里被抄,大衣、自行车都被拿走,解放纪念章也不见了。有一段时间,他还被撵回老家做了农民,直到平反后才回到齐齐哈尔。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见过一次薛天白。薛在解放后回到安徽老家,做了中学教师,三四年前去世了。见面时,两人都没有再提起这封信的事儿。那67年前的颠沛流离、战场硝烟,已然远去。
目前已找到的30位家书主人,收信写信人在世的寥寥无几。去年,吉林省档案馆曾见过一位写信的国民党军官,还向他们细致描述战场上的种种;今年再去,老人家毫无印象:“你们是谁?”
在这场与时间的竞赛中,他们胜算极少。不过,这场被时代阻滞、被光阴埋没的寻找,仍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