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袁安卧雪到官渡之战,梳理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和诸侯争霸之路
“四世三公”是一个震撼度极高的词汇,历史上曾被用以特指东汉时期名门望族——汝南袁氏。在漫长的岁月里,袁氏家族通过几代人的奋斗,在汉室朝野官僚体系中编制了一套极其庞大的人脉关系网络,以至于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许多官员都可以追溯到自己与袁家的渊源。
正是凭借历代族人的奋斗,袁家逐渐成为天下士族领袖,并经历了东汉数次政治风暴而伫立不倒。那么汝南袁氏究竟是如何发源崛起的,本文就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这一旷世豪族的发展脉络吧!
起源,困雪伸冤与弹劾权臣的袁安
汝南袁氏,最早记录于西汉平帝时期,据说先祖袁良曾师从当时的大儒孟喜,学习《孟氏易》(孟喜撰写),并以此为传家之学。及至刘秀开创东汉王朝之后,袁良被任命为成武令。虽然袁良的官职并不高,但却在恩荫氛围浓郁的东汉王朝为后世子孙开创了很好的局面,到了其孙子袁安的时候,汝南袁氏开始了第一波爆发。原来,有一年洛阳暴雪,许多房屋都被积雪压塌了,大街上遍地都是乞求食物的人。此时的袁安尚未做官,洛阳令巡街之时发现了他家的院子已经将房门堵塞住了,因为他颇具贤名,故而洛阳令叫随从打扫出一条路到袁安的屋前,这才发现了正冻得蜷缩发抖的袁安。洛阳令颇为惊奇,询问他为何不联络亲友打扫院落,他却回复说大雪之下不忍惊扰旁人,史称“袁安卧雪”。洛阳令佩服他的贤德,于是举荐袁安为孝廉。
从此袁安踏入仕途,并先后担任过阴平县长和任城县令,政绩斐然、民望颇高。公元71年,袁安出任楚郡太守时,恰逢明帝时期楚王刘英谋逆案爆发,当地官员为虚报功劳,刻意将涉事人员扩大化,因此牵连了数千无辜人群。到任之后,袁安经过调查捋清了一大批冤假错案,并力排众议、坚持将重审材料如实上报,向皇帝条理清晰的阐明了此事的来龙去脉和翻案的重要性。汉明帝毕竟是一代贤名君主,他被袁安的奏折打动,释放了四百多户无辜人员,袁安也因此博得官场美誉,并于一年之后调任京畿、担任河南尹。到了汉章帝时期,袁安正式进入权力中枢,并相继担任太仆、司空、司徒,成为袁氏第一任“三公”。
章帝之后,和帝继位,此时的朝中权柄几乎被名将窦宪一手把持。作为外戚,同时也是东汉早年帮助刘秀创建东汉王朝的六大家族之一(窦融家族),窦宪当时的气焰嚣张到连公主的土地都敢抢,这招致袁安的弹劾。慑于当时袁安的贤名和官声,即便是窦宪也不得不退避三舍,这让袁家成为帝党对抗外戚的旗帜。后来袁安逝世、窦宪倒台,汉和帝感念袁家当时的功勋,给予袁安诸子非常丰厚的回报,袁氏由此跻身于顶级豪族序列。
散叶,道德标杆与多轨同开的袁家
汉和帝朝,袁安的长子袁裳官至骑都尉、次子袁京官至蜀郡太守、三子袁敞官至司空。这其中,袁敞便是汝南袁氏的第二任“三公”,袁家也因此继续官运亨通。此后袁京之子袁汤承袭父辈恩荫,在汉桓帝之时出任太尉,并被封爵为安国亭侯,成为袁家第三任“三公”。后来袁汤虽然于永兴元年因灾异免官,但并未影响袁家的后嗣仕途。此后,袁汤的三个儿子皆有所成,其中嫡长子(家主继承人)袁成官至中郎将,次子袁逢(历任太仆卿、司空、执金吾)和三子袁隗(历任太尉、太傅)则在汉灵帝一朝并为“三公”。也正是从袁成、袁逢、袁隗一代开始,袁家开始了第二波爆发。
“明章之治”以后,东汉王朝豪族崛起、土地兼并之风愈演愈烈,又时常会出现幼主继位的局势,这就导致后妃引援外戚(东汉外戚大多为豪族世家)稳固朝局,待到皇帝成年之后又从内宫培训宦官亲信夺权的循环戏码。因此,作为汉室士族巨挚的汝南袁氏,也开启了与先祖袁安推崇的道德标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首先,作为士族领袖的袁家在袁隗迎娶了当时经学大师马融(东汉六大家族之马援家族)之女,从而占据学术舆论的制高点;其次,身为士族领袖的汝南袁氏家主袁成,与当时的跋扈将军梁冀(外戚、东汉六大家族之梁统家族)交往甚密,以至于梁冀对他达到了言听计从的程度;最后,在同时与士族、外戚保持良好关系的同时,中常侍中同样有袁氏宗族成员,这也是后来梁冀倒台之后,袁家平稳度过的原因所在。由于中常侍袁赦与袁逢、袁隗两个“三公”同宗,后来爆发了两次“党锢之祸”,袁家皆得以幸免。
野望,袁绍、袁术的登场与时局背景
鉴于遭受梁冀牵连、“党锢之祸”中被贬谪的士族清流均与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汝南袁氏后来还参与了不少次营救行动,手中积累的牌面愈发丰厚。不过也正是由于自身名望和实力的增长,袁家逐渐萌生了更大的野心。既然有200年前王莽促使汉室禅让的成功先例、以及20年前外戚窦武的失败教训,那么在灵桓两帝、风雨飘摇之际,作为顶级世家的袁氏萌发出取而代之的想法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不过,真正布局和执行的并不是袁成、袁逢、袁隗一代,而是新一辈中的翘楚——袁绍和袁术。
袁绍和袁术都是袁逢的儿子,不同之处在于年长的袁绍是庶出,其母据说是袁家的一位婢女,而袁术则是袁逢的嫡出。然而问题在于上一代家主袁成早逝绝嗣,所以袁家就将袁绍过继给了他,也就是说从宗法角度来说,袁绍才是汝南袁氏的嫡长子和家主继承人。随后后来许多人,包括袁术都曾埋汰过袁绍的出身,但事实上在东汉那种宗法森严的社会风气中,即便袁绍真如史书中说的那样“天赋异禀、仪表堂堂,广交朋友,有领袖之风”,也难以完成后来那番事业的。
当时袁家已经拥有了席卷天下的气势,但依然缺少对军权的掌控。袁绍、袁术踏入仕途之时,东汉王朝正处于一个十分特殊的历史时期。不同于以往历次皇位更迭之后,外戚与宦官集团迅速对峙的局面,由于当时的外戚何太后是由宦官力挺上位的,何家也是东汉少见的不是豪族出身的外戚,因而双方实质上达成了一种诡异的“外戚宦官共同体”。而当时执掌京畿军权的正是太后的哥哥何进。作为东汉出身最寒微的外戚,何进迫切需要获得袁绍的个人贤名和“四世三公”的家族声望加持,因而很快将其提拔为虎贲中郎将(后为中军校尉),引为心腹,不久又将袁术委任为虎贲中郎将。
虽然当时以“十常侍”为核心的宦官集团基本都站在何太后一边,但其中有一人深受汉灵帝生前委托,欲扶持刘协登基,他便是西园军元帅蹇硕。正因如此,蹇硕与何进之间的矛盾在灵帝驾崩之后越来越激烈。恰在此时,袁绍向何进建议诛杀内臣(即掌权宦官),尤其是统领禁军的蹇硕,而这则消息又十分奇特的传到了蹇硕耳中。于是,蹇硕迅速行动起来,他写信给赵忠、张让等宦官头目,要求联手干掉对方。奈何当时包括“十常侍”在内的大部分宦官都更愿意刘辩继承皇位,故而反手就将蹇硕卖给了何进。最终蹇硕惨遭暗杀,宦官与外戚的联系更加紧密了。事实上,“外戚宦官共同体”的存在不仅成为蹇硕的催命符,也是袁绍取得执掌军权的拦路虎。
布局,离间外戚宦官共同体的袁绍
按理说,当外戚何家与“十常侍”宦官集团在翦除了蹇硕、董太后(灵帝母亲、抚养刘辩)等敌对宦官、外戚势力之后,将进入一段相对平稳的安定时光,然而这并不符合袁绍以及汝南袁氏的利益。作为何进的“心腹”,袁绍开始不断向他扇风,不断的阐述历史上诸如窦武等外戚最终均被宦官残害的往事,企图继续挑动何进与宦官势力之间的冲突。在他对何进的建言中,最具蛊惑效果的就是每次外戚宦官斗争时,禁军将士往往更惧怕太监,毕竟宦官的背后往往有着皇帝的支持。因此,袁绍建议何进从长远出发,不要安于现状,而应当趁当下刚刚取得的优势地位,连同兄弟何苗一鼓作气的干掉整个宦官集团。
事实上,如果宦官集团当真被何进消灭,袁绍的叔叔袁隗手中的权柄必然会获得极大提升,但更为关键的还在于兵权。一旦外戚与宦官发生正面冲突,作为大将军何进的“首席心腹”,袁绍必然能够为自己和袁术攫取更多的军事利益。不过,除了何进本人以外,包括何太后和弟弟何苗均与宦官联络甚密,也因此屡屡劝说何进不要得寸进尺。何家非常清楚,自己不同于先前其他外戚,他们与宦官是一损俱损的关系。正当何进踌躇不定之时,袁绍又游说他引入外兵以壮声势,从而达到胁迫太后、以清君侧的目的。此时的袁绍,在言语间早已为何进划分了阵营,他将自身算入以何进为首的正义联盟之中,却有意无意的将何太后排斥在外。更为重要的是,一旦何进大张旗鼓的令外兵入京,双方的矛盾将彻底公开化,宦官与何进势力必将陷入一个不死不休的境地。一旦双方一死一残,袁隗(与何进共领尚书事的)、袁术(控制皇宫的虎贲军)以及袁绍自己必将执天下牛耳。
眼见形势不对,最先对何进问责的并不是宦官集团,而是何家自己。何苗就曾要求何进看清楚自己家与宦官之间利益共同体的本质,奈何此时的何进已经覆水难收,毕竟令外兵入京的诏令已经发出,董卓、王匡、桥瑁、丁原等地方大员皆在向洛阳靠拢,有的甚至明确打出了“清君侧”或者诛杀宦官的旗号。不过此时朝臣中毕竟还有清醒之士,他们要求何进赶紧阻止外兵入京,而何进麾下的曹操、陈琳等人更明确指出何进对宦官的态度的纰漏(曹操认为宦官干政常有、外兵入京是大患,陈琳则建议何进不要做事不要踌躇延缓)。不过最终,何进还是决定相信袁绍,他任命后者为“司隶校尉,假节,专命击断”。最终何太后和宦官妥协了,诸常侍、小黄门被太后罢免,并愿意听从何进处置。见此,何进也做出决定,让这些宦官头目回归封国,离开中枢。按理说,事情到此为止就应该告一段落了,奈何这个结果并不符合袁绍的设想。
崩盘,执意进京、摘取桃子的董卓
袁绍并不同意何进放宦官回到各自的封国,而是在宦官们尚未离开洛阳之时就以何进的名义要求各州、郡官府逮捕宦官亲属,将宦官们返乡的可能性彻底堵死了。狗急跳墙之下,宦官们托人(张让的儿媳,即何太后的妹妹)向太后哭诉,要求再服侍太后一次,并趁何进入宫劝说太后之际在宫门之内埋伏了他。何进身死、宦官获罪,袁绍凭借当初何进给予的权力,联合何进的部曲吴匡、张璋以及弟弟袁术等人攻打皇宫,袁绍则与叔叔袁隗矫诏引诱樊陵、许相并斩之。随后,刚与袁术一起攻打皇宫的吴匡等人又莫名其妙的喊出了诛杀何苗(被打入宦官一党),为大将军何进报仇的口号,并在奉车都尉董旻的支持下将何家在宫外的势力彻底铲除。此后,袁绍开始对宦官展开无差别追杀,迫使张让、段珪等人不得不带上刘辩、刘协等人逃出皇宫(宦官的权力只能在皇帝存在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无法单独存立),后引罪自杀。
至此,拱卫皇权的两股力量,外戚和宦官集团全部覆灭,袁家的权势如日中天。奈何恰在此时,董卓进京了。虽然袁绍曾唆使何进令外兵入京,但也只是为了壮大声势、促使宦官与何进之间的矛盾公开化,并不当真希望有人贸然统兵进京,从而打乱自己的部署。事实上,对于不断向洛阳靠拢的几处军阀,袁家也有自己的预案方针,那就是在几天之内迅速整合洛阳的军队,并对外兵展开收编。只是董卓在并未获得朝廷指令的情况下就执意进京,这确实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究其缘由,最大的可能是董卓之弟、车都尉董旻为其提供了大量京城情报,这让董卓集团嗅到了机遇的气息。不过,即便董卓进京,袁绍也未必不能收拾局面,毕竟董卓仅有区区三千人马而已。问题是当骑都尉鲍信从泰山募兵回京,向袁绍建言率先下手擒拿董卓之时,袁绍犹豫了。
袁绍之所以犹豫不决,一方面是董卓为了壮大声势,让麾下的三千铁骑黑夜出城、白昼再入城,这一招的确唬住了不少人。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董卓同样算是袁家的门生故吏,而且当时并未翻脸。然而仅仅数天之内,洛阳的局势就翻了天。当时袁家手中拥有袁绍执掌的司隶校尉军、袁术的虎贲军,以及诸如鲍信等人手中的部队,而董卓手中不过三千人马而已。然而袁绍的踌躇让鲍信决定离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皇宫禁军、北军五校军和西园校尉军成为双方争夺的重点。原本,后两者归于何进麾下,后来何进身死、袁绍调任,他们便归为吴匡、张璋等人暂领。按理说,这二人从属于何进,应当与袁绍、袁术更为亲近才对,问题在于吴匡攻打宫门(与袁绍弟弟袁术联合)之后不久,又因怀疑何苗勾结宦官谋害何进而攻打他(与董卓弟弟董旻联合、袁术未参与)。这不能不让人怀疑吴匡攻打宫门之时,曾被袁术鼓动讨伐何苗,以消耗何进嫡系的力量,并为肃清吴匡等人埋下伏笔。
不过,既然奉车都尉(长期伴随皇帝身边,靠近中枢情报源头)董旻恰巧参与其中,必定也对吴匡进行过游说和拉拢。当吴匡想明白之后,何进、何苗的部队也就顺理成章的加入到董卓阵营之中了。前文已经提及,在袁氏的布局中并非没有考虑到对外兵的安排,参录尚书事的袁隗就曾下达指令,将并州刺史丁原调任为“执金吾”,从而将兵权剥离给了司隶校尉袁绍。可问题在于,董卓曾担任过很多年的并州刺史,在他的引诱之下,主簿吕布决定诛杀丁原,且率并州军归于董卓麾下(并州、凉州同属边陲蛮强之地,与“四世三公”的士族领袖袁家明显不契合)。至此,袁绍精妙的布局,最终变成了图做嫁衣的戏码。
止损,袁绍袁术掀起天下反董浪潮
当董卓基本整编了京畿全部军权之后,想要通过废立皇帝的方式进一步巩固自身权势,这遭到了袁绍的强硬抵制,双方甚至在朝堂之上拔刀相向,二人各有倚重、最终不欢而散。随后,袁绍出奔冀州,而董卓惧怕其名气而没有予以追究。不过董卓显然缺乏治理天下的基础,为了铲除反对者,他使用的手段太过残暴,激起了各地的强烈不满。不久东郡太守桥瑁就诈称京师三公之名向各地发布檄文,陈述董卓暴行,并联络各地州牧、刺史、太守联合伐董。至此,群雄并起,而袁绍凭借深厚的家族底蕴被各路诸侯共推为盟主,袁隗一脉也因此惨遭董卓屠戮。
迫于桥瑁、曹操以及孙坚等人的强悍锋芒,董卓决定迁都长安、火烧劫掠洛阳,从此名声狼藉。与此同时,袁绍却借机大肆积攒政治资本,并吸纳了诸多人才,一时间袁绍集团人才如云。“名豪大侠,富室强族,飘扬云会,万里相赴”,自此袁绍近乎成为讨董联军的精神支柱了,也为后来称雄北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后董卓、王允、吕布等人于长安厮杀,讨董联军也同时陷于内斗之中。当时袁绍只是渤海太守,受冀州牧韩馥节制,虽然韩馥也算是袁氏的门生故吏,但就如同董卓一样,韩馥对势力不断膨胀的袁绍同样称不上友善。最终趁韩馥部将鞠义反叛,一方面利用鞠义牵制韩馥、另一方面则密邀公孙瓒南下,相约夹击、瓜分冀州。最终乱了阵脚的韩馥,在荀谌、辛评(袁氏故吏)、高干(袁绍外甥)和郭图等人“择贤而让”的建议,将冀州拱手让于袁绍。
湮灭,绍盟、术盟对峙和魏武挥鞭
正当袁绍挟反董盟主之声势,在河北一带努力经营自己地盘之时,袁术同样以南阳为基地不断扩张。只不过,作为袁逢嫡子的袁术,从始至终都与事实袁逢庶出、名义袁成嫡出的袁绍关系不睦。当二人同属何进麾下,袁术还需要由袁绍引领仕途之时,双方还会有所配合,但是一旦龙出海、虎下山,在没有外敌威胁的情况下,一场龙争虎斗在所难免。最终,袁绍通过联合刘表、扶持曹操,与袁术、孙坚(名义从属袁术)、公孙瓒(与袁绍因冀州交恶)和陶谦对抗。两大军事同盟在豫、冀、兖、青、徐等地展开争锋,术盟前期曾占据一定的优势,但以孙坚陨落为转折点,即便袁术前后联络了黑山贼和於扶罗(南匈奴)攻打兖州曹操,亦无法挽回局面。
袁术转战江淮之后,袁绍首要地缘敌人就换成了公孙瓒,期间张邈、吕布曾趁曹操东征陶谦之时占据兖州,这招致袁绍(张、吕二人与袁绍素来不睦)、曹操的不满,并联手将二人势力驱逐出兖州(期间袁绍还占据了东郡大部)。此后不久,安定好南境的袁绍开始联合乌桓(与公孙瓒有暗杀降使之仇)、刘虞旧部(刘虞曾被公孙瓒所杀)共同对付公孙瓒,并占据了幽州、兼并了后者的军队。然而恰在此时,曹操的势力也在迅速膨胀,此时的曹操集团不仅扩张至徐州、河内等地,同时还挟天子以令诸侯、掌天下之权柄。相对于曹操,曾无限接近天下权力宝座的袁氏兄弟,显然并不打算将一位皇帝安置在自己的领地之内。最终官渡一战之后,袁绍势力逐渐陷于内斗和瓦解的局面。后来,袁绍长子袁谭被曹操诛灭,袁熙、袁尚兄弟逃亡辽东,最终被公孙康诛杀。至于袁术之子袁耀,则在父亲死后投靠庐江太守刘勋,并最终归附了孙吴。
至此,虽然汝南袁氏后世子嗣众多,甚至袁熙后人一脉在唐朝甚至官拜宰相之职(袁恕己),并参与过推翻武则天的“神龙政变”,但却再难重现当年士族领袖的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