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利安人的家园“:“波斯“为何改名为“伊朗“?

文:环球情报员

伊朗历史源远流长,其境内也存在着不少知名的历史古迹,是世界上知名的文明古国。不过有意思的是,无论是古代中国还是古代欧洲,都称这里为“波斯”。

事实上,伊朗人从古至今就没自称过“波斯”,只有外国人会这么叫。直到1935年,国际上才遵循伊朗政府的意愿,统一称其为“伊朗”。

伊朗和波斯两个概念很多时候是重合的,但总体而言,“伊朗”这一概念的范围要大于“波斯”。从民族角度而言,国际上一般仍称当代伊朗的主体民族为“波斯族”,而具有伊朗国籍的,则以“伊朗人”称呼。

至于通行国名为什么从“波斯”改为“伊朗”,就不得不说伊朗和古代雅利安人的渊源了。

雅利安人的迁徙路线假说之一

1

雅利安人的后裔

18世纪后期,英国殖民印度,学者威廉·琼斯在学习当地语言过程中,意外发现了波斯语、梵语和以希腊语为代表的多种欧洲语言之间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让他相信,梵语和拉丁语、希腊语存在着同一祖先。

同时,其他欧洲学者还发现,印度教经典《吠陀》和伊朗祆教经典《阿维斯陀》中都自称为“雅利安”,因此,欧洲人在当时把一些具有相似特征的伊朗地区语言和印度地区语言统一归入“印伊语系”(后来语言学者又因为欧洲语言和伊朗、印度语言之间存在相似性,而把“印伊语系”又扩大为“印欧语系”),而他们正是雅利安人的后裔。

雕塑家阿诺·布雷克制作的雕塑。这个作品反映了当时纳粹德国心中雅利安人种的理想特征

但欧洲学者在琼斯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研究时发现,欧洲人接受基督教之前的宗教信仰也来源于古代雅利安人对太阳神密特拉的崇拜,因此,更提出了印度人、伊朗人和欧洲人享有同一个祖先的说法。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密特拉崇拜,深受波斯影响

从公元前三千纪(公元前3000年)末开始,西起中欧、东至蒙古高原的欧亚草原上的原始居民,因不明因素纷纷南下,一部分进入欧洲,另一部分南下进入西亚、中亚、南亚。公元前15世纪左右,一批草原来客逐渐进入伊朗高原定居,他们自称雅利安人。

早在雅利安人进入伊朗高原之前,这片土地上就已有原住民——埃兰人定居,他们也是出现在伊朗的最早文明

到公元前7世纪,古伊朗的原始居民埃兰人因国力衰颓,被两河流域能征善战的亚述人所灭。埃兰人亡国之后,远道而来的雅利安人迅速崛起,成为伊朗高原上的新主人。

随着两河流域亚述帝国的不断扩张,进一步蚕食周边小国的领土,其中一支被称为米底人的雅利安人被迫走向联合,建立了雅利安人在伊朗高原的早期国家。

今伊朗的法尔斯省

进入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除了米底人之外,还有一支部落长时间定居于伊朗高原西南部的法尔斯地区(Fars)。由于古希腊语和古波斯语的不同发音,古希腊人就将这支雅利安人部落居住地法尔斯称作“Persia”,这也是当今“波斯”一词的词源。而自称为雅利安人的波斯人,则一直使用“伊朗沙赫尔”称呼自己的国土,意为“雅利安人的家园”。

不过,在伊朗历史上,无论是埃兰时代还是米底时代,都没有被远方的希腊人称呼为“波斯”。“波斯”最终成为伊朗国家的代称,是从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居鲁士二世统一伊朗高原,建立波斯第一帝国开始的。

居鲁士大帝之墓,但是遗体已经不存在

2

三大波斯帝国的兴起与灭亡

公元前559年,居鲁士二世统一了古波斯诸部落,几年后灭掉米底王国,并加冕为“四方之王”,将伊朗高原上的两大雅利安部落联合在一起。随着阿契美尼德王朝的一路开疆拓土,希腊人逐渐把波斯民族在伊朗的祖居地作为整个国家的代称,并把“波斯”一词传播到世界各地。

阿契美尼德王朝最大疆域

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国力和疆域,在大流士一世时期得到了空前发展,形成了东起印度河流域,西至希腊地中海沿岸,历史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个大陆的国家。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动机之一,便是为波斯曾入侵希腊一事复仇

为了开疆拓土,强盛时期的阿契美尼德王朝统治者多次发兵地中海世界的希腊,结果常年累月的战争严重损耗了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国力。

公元前4世纪中期,马其顿王国在亚历山大大帝的领导下,成功将希腊城邦纳入其统治,随后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亚历山大远征运动。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末代国王,面对亚历山大的精兵强将无力抵挡,最终身死国灭。马其顿王国在亚历山大去世后,迅速分崩离析。

这时,亚历山大部属开创的塞琉古王朝继承了大部分波斯领土。

亚历山大大帝死后,他的继业者和继业者的子嗣们为争夺亚历山大所留下的广大领土而陷入一连串纷争。

公元前3世纪中期,伊朗高原东北部,具有和波斯人相近族源的帕提亚部落逐渐崛起,取代塞琉古王朝成为罗马帝国在地中海东岸扩张的劲敌。

但由于帕提亚王朝常年和西方的罗马帝国、东方的贵霜王朝征战,消耗了大量国力,所以到了公元3世纪前期,帕提亚被自视为阿契美尼德王朝继承者的萨珊王朝所取代。

萨珊王朝统治时期,伊朗高原的社会文化和对外贸易进一步提高,并成为东亚和地中海世界交流的中转站,建筑、文学、艺术均有迅速发展。萨珊王朝强悍的军事作战能力,也成为拜占庭帝国在东方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萨珊波斯硬币。当时萨珊和中国保持了较为密切的联系,两国文化艺术交流较为频繁,因此国内也出土了众多的萨珊硬币。

不过,当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兴起后,古代波斯开始面临一段黑暗的时光。公元7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征服萨珊王朝,在伊朗高原确立了自己的统治。波斯原有的文化艺术在外来敌人的入侵殖民下,遭到严重的摧残。

阿拉伯人入主伊朗后,统治者在波斯大力推行伊斯兰化政策。不过,波斯民族因其特具的反抗精神,并没有选择主流派别逊尼派,而是选择了同样具有抗争精神的少数派——什叶派作为自己皈依方向。

但阿拉伯人也并没有在伊朗高原长时间确立稳固的统治。公元9世纪开始,伊朗高原上的各个民族纷纷建立割据政权,导致很长时间内,伊朗高原没有实现统一。

13世纪起,伊朗高原又先后迎来蒙古人和土库曼人的统治。直到16世纪初,自称为萨珊王朝之后的萨非王朝建立,伊朗又一次进入恢弘时期。

萨非王朝时期伊朗的文化、经济都得到了繁荣发展,波斯文化再一次在伊朗高原土地上得到了复兴。

16世纪末17世纪初,萨非王朝在阿巴斯大帝统治时期,国力达到巅峰,可以与东西两强——奥斯曼帝国和莫卧儿帝国相抗衡。

3

近代伊朗的民族主义构建

不过,萨非王朝的末代统治者治国无方,到18世纪初便国力衰败。而此时的欧洲列强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殖民,伊朗也多次遭到周边强邻的入侵,接连割地,进入了内外交困的弱国年代。

一战之后,世界政治格局重新洗牌,民族独立运动热潮袭来。波斯巴列维家族的礼萨·汗在这一国际背景下,成功取得伊朗统治权,开创了巴列维王朝。礼萨·汗上台后,为改变波斯国力孱弱的现实,决心在波斯国内进行改革。

当时在波斯国内,思想上占据统治地位的是伊斯兰教思想,为了减少世俗化改革的阻力,礼萨·汗开始主要宣扬民族主义,淡化宗教分歧。

通过宣扬民族主义,礼萨·汗试图用国王取代宗教领袖成为全波斯民族和国家的象征。出于这样的目的,波斯政府开始大力弘扬古代波斯丰富灿烂的文化艺术,主张波斯的民族构成和语言文化的单一性。

1934年,波斯举行了伊朗历史上《列王纪》史诗作者费尔多西的千年纪念会。波斯政府还建立了不少图书馆、博物馆等,向广大民众传播往日波斯风姿多彩的历史文化。

《列王纪》记录了从远古神话时期到7世纪波斯萨珊王朝灭亡,近四千年的波斯历史史诗。

除此之外,波斯政府陆续更改全国地名。二战前期,雅利安人是印欧语系民族祖先的概念成为大众共识。希特勒上台后,纳粹德国也大肆鼓吹雅利安人种的优越性。

波斯驻德国大使馆外交官见此情景,决定强化波斯民族为雅利安人后裔的概念,主张将波斯的国名改回“伊朗”(前文已提,雅利安人曾用“伊朗沙赫尔”称呼自己的国土,意为“雅利安人的家园”)。

1934年12月31日,波斯政府正式向全世界宣告,自1935年起,他们在国际上的正式国名不再是“波斯”,而是“伊朗”。

波斯湾周边国家

然而伊朗并没有完全放弃“波斯”的概念,相反,古代波斯帝国的强盛荣光仍然是今天伊朗人民引以为豪的历史。2010年,伊朗政府宣布,凡是不将伊朗南部的海湾称为“波斯湾”的飞机,一律不得在伊朗境内降落。其实,从古希腊时代开始,希腊人就把那片海域称为“波斯湾”,时至今日,诸多国际机构组织是沿袭了这个说法的。

亚兹德的祆教神庙。随着波斯文化艺术日益受到当代伊朗人民的重视,当下有不少伊朗人试图恢复古代波斯的官方宗教——祆教。

巴列维王朝统治者并没有处理好宗教问题,伊朗国家内部的宗教矛盾仍然存在。但通过礼萨·汗的改革,伊朗初步奠定了波斯文化在国内的特殊地位,推动了伊朗国家现代化进程,使得如今伊朗人对波斯的认同感越来越高。

对当代伊朗人来说,对古代波斯历史文化的认同早已深入人心,只是为了构建一种民族和国家认同,才选择了“雅利安”转音——“伊朗”作为当今的正式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