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三个女孩落榜清华,人们却直呼中国教育界的良心

文:启史

自古以来,人们无论在生活质量,还是在生活品质上,总是存在着差异。但是,总有一个打破阶级的办法,那就是学习!在古代就有寒窗苦读数十年,只为一朝科举中第。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发现那些学术造假,高考冒名顶替事件发生时,人们才会十分愤怒。

却不想,在1946年,三个女孩没能考上清华,给当时带来了很大轰动,人们直呼这是中国教育界的良心!事实的真相是如何呢?今天《启史》为您揭开谜题。

三女孩落榜引轰动

在1946年,是大学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的第一次招生,招生名额没变,但是抗战时期积压下来的大批学生都成了考生。清华大学作为数一数二的学府,尽管一再扩招,最终确定的名额也只有八百七十人,录取率甚至不足百分之五。

面对高考这座独木桥,自然有人成功有人落榜,不算什么稀奇事。但是,偏偏三位女孩的落榜,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她们就是梅祖芬,梁再冰,冯钟璞。当然,她们的名字并不显眼,但是她们都有一个好爸爸。

梅祖芬的父亲是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梁再冰的父亲是时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的梁思成,冯钟璞则是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冯友兰。三位父亲不仅在当时很有名望,而且共同点是都在清华担任重要职位。

要知道,在民国时期,信息没有现在那么流通,再加上三位父亲德高望重,而女孩们也都报考了清华大学,如果破格录取如何呢?事实上,确实有人对梅贻琦提出这个意见,但是被言辞拒绝了。正是这样的态度,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公正,才让免于战乱的人们,也见到了为未来的希望。

一世清白梅贻琦

出生书香门第的梅贻琦,尽管到他那一代时已经家道中落,好在家风被流传下来。立志做到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梅贻琦,通过优秀的成绩成为了首批清华留美公费生。

在学成归来之后,梅贻琦就投身教育事业,在清华大学当起了老师。在1931年的危难之际,梅贻琦接任校长,他也是清华担任时期最长的一位校长。在他任期内,教育出了无数人才,更使得清华大学跻身世界名校系列。也因此,梅贻琦被人称为清华的“终身校长”。

梅贻琦治学严明,甚至在女儿的事情上也没有过多干涉。但是他真的就没有破格录取过吗?其实是有的。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其实并没有好的学习基础,在入学清华之前,甚至当过售货员,教员等等。当梅贻琦发现华罗庚在数学上的天赋时,就破格录取了他。

事实上,梅贻琦是对的,华罗庚成长为了一名重量级的数学家。可见,梅贻琦并不是不会做破格录取这件事,而是认为梅祖芬不值得这样做罢了。相比较于古板守旧,循规蹈矩的人,梅贻琦这样的做法更加让人钦佩。

再查试卷林徽因

另一位女孩梁再冰,她的双亲都十分著名。父亲梁思成也许不太出名,但他的父亲是戊戌变法的梁启超,母亲林徽因更是在民国时期名声一时的才女。梁启超和林徽因甚至是清华建筑系的创建人,而梁思成也成为了清华建筑系的主任。

出生于这样的家庭,梁再冰自然收到良好的教育。因为小时候就耳堵目染,她对建筑十分着迷,而她高考时报的第一志愿就是清华大学建筑系。

可惜的是,在成绩出来之后,梁再冰仅差两分,就与清华无缘。林徽因对于这样的成绩也感到不可思议,就去复查试卷,可惜的是,没有误判的地方。一生好强的林徽因,没有为女儿开后门,让她去向往已久的清华,而是去了第二志愿。

后续如何?

这三位女孩的后续如何呢?梁再冰被第二志愿北大录取,而冯钟璞则去了第二志愿南开大学,在南开大学读了一年之后,以同等学力考到了清华大学。梅祖芬则是去了清华大学的先修班,在民国时期曾有这样的规定:先修班修业期满,各科考试均及格者,得免试升入该院校一年级。因此,梅祖芬也成为了清华大学的一员。

有人认为她们通过其他方法进入清华读书,也算是父母给予的便利,这就和民国时期的教育制度有关了。不过,至少她们是依靠自己考上的,而没有侵犯同时考试的其他学生的利益。

事实上,在民国时期教育也并不普及,即使在建国之后,全国上下的文盲率也有80%左右,我们至少应该感谢现代的教育普及,让我们站在了相同的起跑线上。而三位女孩的落榜,也让广大学子看到了教育的公平,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