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真是“60万对80万”?数据解读,双方参战兵力之精准计算

文:东北行营

老电影《大决战》之淮海战役中,广为流传的是老蒋的一句台词:“不管怎么样,60万对80万,优势在我”!而西柏坡的伟人也因为这个数字对比,形象地称淮海战役为“一锅夹生饭”。多年以来,关于淮海战役双方实际投入兵力的问题,一直存在着关于准确数字的各种争论,这里面涉及到历史情感、资料不一、部队编制以及国军空额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其实事情也没那么复杂,凡事只怕“认真”二字。

1949年2月,仍然位于西柏坡的军委作战部(兼解放军总司令部作战部),在整理淮海战役战史材料时明确讲到:“我集中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及华东、中原、华北等地区之地方军一部,共100万以上的强大兵力,于1948年11月7日在徐蚌地区发动了巨大规模的淮海战役”。这里首次正式提出了动用100万大军的这个数字,当然,这其中包括两个野战军的野战部队和三个一级军区的地方部队。

而国军方面在战后的战史归纳中,又拼命缩小和减少实际参战兵力,根据刘峙等人的回忆,认为“徐州剿总”战斗序列之内的可战之兵只有40余万人,言外之意,那就是总兵力大大少于我军,因此战役失败理所当然。其实这也是不客观的,最直接的错漏,那就是原隶属于“华中剿总”、战役打响后改由南京“国防部”直辖的黄维第十二兵团,尽管不归刘峙的“徐州剿总”指挥,毕竟也是淮海战役大决战中国军的主力参战兵团。

一、华东野战军战前的准确兵力数字

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将军,曾经在50年代的军事文献中回忆和说明:“淮海战役开始时,华野为36.9万人,战役结束时达到55.1万人,这中间除整补了几个地方团外,补进的主要是解放战士”。注意回忆中的两个要素,其一是特别说明为淮海战役开始时分,因为战役一旦打响后,既会出现伤亡情况也会有补充力量,那个准确数字就是动态的而难以统计了;其二是369000人的数字比较精准,有关这一点,笔者在之前的文章曾经有专门的罗列。

1948年9月济南战役打响前,华东野战军实有兵力32万余人,其中以14万人组成攻城集团另以18万人组成打援集团,由于杜聿明率领的三个兵团始终未敢真正增援,所以华野打援集团的18万人基本毫发无损。再加上攻克济南后补充的“解放战士”和由渤海军区、鲁中军区、鲁南军区地方部队升格而来的渤海纵队和鲁中南纵队,华东野战军已经有了十六个纵队的番号:第1到第13野战纵队、特种兵纵队、两广纵队、渤海纵队、鲁中南纵队(不含5纵、特纵主要是炮兵部队)。

其中十二个野战纵队的兵员数为310066人(重新算了三次),广纵、渤纵、鲁纵的兵员数为38745人,特纵为11164人,野司警卫团及直属部队3000余人,合计总兵力为362975人。为了分类清晰和计算直观,这362975人的数字不包括华野在战役初期指挥的中野第11纵、吴化文起义部队(确实也没有真正参战,仅第三阶段被调来担任了预备队,且兵员逃散较多,实有10000余人)和纳入作战序列的地方独立旅。

那么也就是说,华东野战军在全部投入作战后,参战初始兵力确实在36万余人,可能存在直属部队番号掌握不全的情况,我们基本可以完全引用粟裕将军给出的数字:369000余人。

附华野各纵战前兵力统计:

第1纵队: 司令员叶飞 兵力25055人。

第2纵队: 司令员韦国清 兵力26405人。

第3纵队: 司令员孙继先 兵力27245人。

第4纵队: 司令员陶勇 兵力23655人。

第6纵队: 司令员王必成 兵力26011人。

第7纵队: 司令员成均 兵力29010人。

第8纵队: 司令员张仁初 兵力26874人。

第9纵队: 司令员聂凤智 兵力31091人。

第10纵队:司令员宋时轮 兵力29728人。

第11纵队:司令员管文蔚 兵力25029人。

第12纵队:司令员陈庆先 兵力13086人。

第13纵队:司令员周志坚 兵力26877人。

渤海纵队:司令员袁也烈 兵力19185人,两广纵队:司令员曾生 兵力5515人,鲁中南纵队:司令员钱钧 兵力14045人,特种兵纵队:司令员陈锐霆 兵力11164人。

二、中原野战军战前的准确兵力数字

中原野战军的前身“晋冀鲁豫野战军”在1947年春,也曾经组建了第1到第13共十二个野战纵队,其中挺进大别山的为四个主力纵队(第1、第2、第3和第6纵队)12万余人,挺进豫西的陈赓兵团有两个纵队(第4、第9纵队另附起义之38军)。在逐鹿中原的过程中,为开辟和建设中原军区所属的七个二级军区,中野的7纵、8纵、10纵、12纵、13纵先后调出了野战军的作战序列,以上述纵队的各旅,以及第38军之第17、第55师等野战部队,分别作为新建军区和军分区的基干部队。

所以在淮海战役打响前,中原野战军仅有七个野战纵队,其中尤以转战大别山的四个纵队实力较弱。此时中野全部第1、第2、第3、第4、第6、第9、第11共七个野战纵队的总兵力,实有140913人(也算了三次),也就是14万冒头的意思。如果再计入野司机关和警卫部队的人数,中原野战军总兵员也不超过143000人。

其中王秉章第11纵队成立之后即临时划归华野指挥,直到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准备打黄维”时才正式归建,所以才有中野战前仅有12万人马一说,也不算错误。

因此,在淮海战役打响之前,我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实际参战的有二十二个野战纵队(华野之两广纵队有些名不符实,计为二十一个比较合理)的53个师(旅)519000余人。注意在纵队之下,华野称为师而中野称为旅,其中华野十五个纵队中野七个纵队,另华野组建了一个特种兵纵队,全部炮兵和部分装甲兵投入了作战。

附中野各纵战前兵力统计:

第1纵队:司令员杨勇 兵力17915人。

第2纵队:司令员陈再道 兵力15521人。

第3纵队:司令员陈锡联 兵力17724人。

第4纵队:司令员陈赓 兵力31695人。

第6纵队:司令员王近山 兵力21644人。

第9纵队:司令员秦基伟 兵力20755人

第11纵队:司令员王秉璋 兵力15659人

三、我军地方武装的参战兵力准确数字

由于淮海战役的作战区域非常广袤,所以我军动用了三个一级军区以及所辖的若干二级军区的地方力量,包括华东军区之江淮军区、鲁中南军区、苏北军区,中原军区之豫皖苏军区、豫西军区、陕南军区,华北军区之冀鲁豫军区。其中华东军区拥有地方部队30万人,中原军区拥有地方部队20万人,所以军委作战部给出“100万人”的数字,其实是将两大野战军所辖野战部队和两大军区所属的地方部队都计算在内了。

当然这是不精确的,因为各军区、各二级军区的地方武装和民兵,绝大部分的装备、训练和战斗力都是较弱的,是不足以遂行大兵团战略决战之战斗任务的,他们大多担负支前保卫、看押俘虏、兵员补充、后方警戒、交通线维护或者袭扰敌人等次要任务,完全计入淮海战役中我军的野战力量,是有违军事常识的。

笔者个人看法,真正可以视为参战部队的是两大军区的七个独立旅,因为它们虽然不属于两大野战军的建制,却在战时划入了野战军的战斗序列。

这七个独立旅分别是:临时划归华野司令部指挥的冀鲁豫军区独立第1旅、独立第3旅(军区司令员赵建民率领),江淮军区独立旅和第34旅(军区司令员陈庆先率领);临时划归中原野战军司令部指挥的豫皖苏独立旅(司令员张国华率领)、豫西独立旅(司令员曾希圣率领)和陕南独立旅(即陕南12旅,司令员刘金轩率领),各独立旅兵力有多有少,平均在6000余人左右,因此七个独立旅的兵力之和为40000余人。

所以结论就是,我两大野战军及其临时指挥的各地方军区独立旅,投入淮海战场的基本野战力量为60个师(或旅)约56万余人,这是也非常近似准确的数字,而其他地方部队和民兵等等,都属于配合作战的范畴,甚至有一些二级军区的部队,根本没有真正参与到淮海战役的战斗中来。

四、国民党军“徐州剿总”纸面上的兵力数字

南京“国防部”下辖的“徐州剿匪总司令部”是1948年6月间成立的,以陆军二级上将刘峙为总司令,另外有一堆挂名的副总司令,包括孙震、刘汝明、冯治安、韩德勤、李延年等人,其中掌握实际指挥权的,是后来从东北赶回的“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所主任”杜聿明。在华野南下发起作战之前,徐州剿总下辖四个大型机动兵团(第2兵团、第7兵团、第13兵团和第16兵团)和七个绥靖区,即第1、第2、第3、第4、第9、第11和第12绥靖区,其中王耀武的第2绥靖区在济南战役中已经灰飞烟灭。

这里需要认真说明的,就是徐州剿总所辖的其他六个绥靖区部队,“绥靖区”跟之前的整编军、小型兵团的级别是基本相同的,都是以抗战时期的集团军为基干改制而来,通常是用杂牌军或者战斗力较弱的嫡系军,以及战争期间被歼后的重建军、二线兵员的新建军来编组而成,担任某一重要地区的守备任务。各绥靖区所辖部队数量也不一致,是根据守备区域的重要性和是否属于交战区域来决定的。

第1绥靖区驻地江苏淮阴,司令官为黄埔一期李默庵,下辖第4军、第21军、第51军和第107军;第2绥靖区驻地济南,已经被消灭不再介绍;第3绥靖区驻地江苏贾汪,司令官冯治安,下辖第59军、第77军;第4绥靖区驻地河南商丘,司令官刘汝明,下辖第55军和第68军(西北军第33集团军余脉);第9绥靖区驻地江苏海州,司令官黄埔一期李延年,下辖第44军和地方武装;第11绥靖区驻地山东青岛,司令官刘安祺,下辖第39军、第32军和第54军;第12绥靖区驻地河南新乡,司令官陈鼎勋,下辖第40军和暂编第26旅等部。

仔细研究你会发现,其中第1绥靖区只有孙良诚第107军实际参战,第2绥靖区早已不复存在,而第11绥靖区和第12绥靖区根本就在淮海战役的战场之外,战役期间刘汝明第4绥区升格为第八兵团,李延年第9绥区升格为第六兵团,真正可以计入参战部队的只有第3绥靖区。而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第3绥靖区的部队就在贾汪和台儿庄一线举行起义,23000余人开到我军后方整训,某种意义上,淮海战役中“徐州剿总”所辖的七个绥靖区形同虚设,基本可以忽略。

所以在很多军事文献中,只是简单地罗列国民党军“徐州剿总”投入淮海战役的兵力为七个兵团(含增援而来的黄维兵团)和若干绥区,计有31个军78个师又17个独立团,以及空军一个大队,战役期间又新建了3个军7个师,总计共有34个军86个师的部队番号,那么当然貌似有80万人的兵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些部队的番号和理论上所辖的兵力数字,其实都是国民党军的纸面兵力,真正参战的没有这么多。

实际应为四个大型机动兵团(邱清泉、黄百韬、李弥和孙元良四个司令官)和三个绥靖区,其中两个绥靖区后来升格为机动兵团(李延年和刘汝明两个司令官),一个绥靖区起义,其他各绥靖区部队基本都远离战场,并未实际投入作战。

五、国民党军实际投入“徐蚌会战”的兵力数字

在敌人先后调动和组建的七个机动兵团中,最具实力和战斗力的是邱清泉第2兵团、黄百韬第7兵团和黄维第12兵团,其中邱兵团下辖第5军、第12军、第70军、第72军和第74军以及一个快速纵队,总兵力确实达到了14个师又1个旅12万人,属于敌人建制最完整的一个兵团,并且全部投入了淮海战场。但是考虑到第12军之第238师之前已经在灵壁被歼,所以邱兵团实际参战兵力在11。5万人左右。

黄百韬兵团原来下辖三个军7万余人,战役期间接收了第9绥区的第44军和剿总直辖之第100军,达到了五个军12万人,但是第25军有一个师在宿县担任守备任务,因此其实际参战兵力在11万人左右。黄维兵团则下辖第10军、第14军、第18军、第85军和一个快速纵队,理论上也有12个师12万人,但是第14军之第303师并未参战,且第10师和第85师各有一个团留在了武汉担任守备任务,所以第十二兵团实际东来的兵力应在10。5万人左右。

是故国民党军战斗力居第一梯队的三个主力兵团,总兵力已经达到了33万人以上,那么刘峙后来说参战总兵力只有40余万当然就是鬼扯。

比较混乱的是孙元良第16兵团、李弥第13兵团和李延年第6兵团,孙兵团原辖第41、第47和第96军共6万余人,李兵团原辖第8军、第9军和第39军共6万余人,但是在李延年兵团仓促组建时,将第96军和第39军都就近划给了第六兵团指挥(另辖第54军和第99军),所以这三个兵团拢一起计算实际共有八个军18万余人。而刘汝明兵团的兵力比较准确,因为他一直在逃跑和避战,下辖的第55和第68军尚存5万余人(后卫第181师被歼),所以这四个战斗力居第二梯队的兵团总兵力在23万人左右。

那么再加上冯治安第3绥靖区的3万人(战役打响才起义),可以得出结论,在淮海战役打响之前,也就是1948年11月6日之前,刘峙“徐州剿总”的可响应兵力和增援而来的黄维兵团,总计共有兵力59万余人。如果再加上剿总直属的机关、战车、工兵和后勤部队,总兵力超过了61万人,其直属兵力可以从杜聿明南逃时的兵力数字中推算出来(30万人中有24万作战部队和4万非武装人员)。

如此结论就非常清晰了,如果对淮海战役之前的态势进行兵棋推演,应该是我两大野战军的56万人主动歼击国民党军的61万人,双方野战力量不相上下,总体而言在数字上敌人略优。不过要是考虑到国民党军队的缺额情况,还真是半斤八两的野战兵力对比。

六、关于淮海战役中我军整体战果的说明

根据我军战史的说明,淮海战役战役我军共消灭敌人五个兵团部,二十二个军部,五十六个师、一个绥靖区,正规军连同其他部队共555099人,约占其参战兵力的69%(其中俘虏320355人,毙伤171151人,投诚35093人,起义改编28500人)。那么问题来了,55万歼敌数字之外,加上南逃的李延年和刘汝明两个兵团的大约11万人(在救援黄维的作战中伤亡2万余人),国民党军参战总兵力应在66万人以上,之间为什么会出现5万人左右的差额呢?

因为在战役期间还有一些杂牌武装(比如孙良诚第107军)、地方武装(各地的保安旅和保安团等)、特务武装(交警总队)、护路武装(比如宿县的张绩武所部)也被我军歼灭,这个总数肯定不低于5万人,其中仅孙良诚的部队就有1万余人。如果再加上第1绥靖区没有参加作战而直接南逃的第4军、第21军和第51军的6万余人,国民党军队在徐蚌战场实有兵力为72万余人,其中直接参战66万余人,被歼55万余人占比应该在76%左右(百科上69%的占比,其实是按80万兵力计算出来的)。

有些读者肯定看糊涂了,那么这个账究竟怎么算才合理呢?笔者个人意见,如果单纯计算正规野战部队的话,敌我双方的比例应该是67万对56万左右,如果按战场范围内的全部兵力计算,敌我双方的比例应该是72万对60万左右。也就是说,按我华东军区的约4万地方部队直接参与了袭扰和阻击作战进行计算。比如杜聿明集团南逃时,粟裕就曾命令豫皖苏军区的地方部队全力在涡河各渡口袭击和迟滞敌人,但也只能是袭扰,正面硬顶是不可能的,独立团、县大队和民兵,无力抵挡敌人正规军的大兵团推进。

那么在战役进行期间,我军是否一直保持在56万兵力的规模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尽管在整个战役期间两大野战军所属的各纵、各师(旅)番号没有增加,也付出了136524人的伤亡代价,但是期间各军区共为前线升级补充了10万以上的新兵,同时还有大量解放战士的火线掉转枪口,于是才有了华野战后兵力达到了55.1万的数字和中野战后达到20万人的数字。

淮海战役全部结束后,两大野战军分别进行了整补和整编,至渡江战役前夕,第二野战军已有28万余人,而第三野战军达到了58万人的兵力规模。

华东野战军消灭敌人最多的是陶勇第4纵队,战役中累计歼敌72863人,并且生俘了杜聿明;然后是聂凤智第9纵队,歼敌56492人并且俘虏了五个军长;另外叶飞第1纵队歼敌38830人、王必成第6纵队歼敌30154人等等,华野总计歼敌44万余人占比79%。同时必须要说明,在我军的兵力之外,不能忘记的是总数达543万人的支前民工队伍,其中包括随军民工22万人,二线转运民工130万人和后方临时民工390万人,是我军最初参战部队人数的九倍以上!

他们向前线转运了1460万斤的弹药和9.6亿斤的粮食,同时向后方转送了11万名伤员,面对如此齐心协力的数百万军民,国民党军队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战场失败毫无悬念,所以陈毅元帅曾经在战后感慨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