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上海滩的地价

前言
土地面积是不能无限扩张的,属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土地价格多数会随着城市拓展与经济繁荣不断上涨,但也会因战争破坏与经济萧条突然暴跌。

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地价在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演绎了一条反复曲折、兴衰不定的K线。近的见“地王”,稍远的有十几年前,一平米地价一两千块钱。

那么再往前呢?

从1843年上海开埠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这一个多世纪,由于人口集聚和工商业发展,上海滩房地产业翻天覆地,从一个小渔村变成远东第一大都市,成了世人瞩目的万国建筑博览城。

在上海房地产业发展的高潮中,上海土地的价格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房产和地产的发展当然是同步的,但地产的发展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在某些方面,土地的交易受法律影响,甚至牵涉到国家主权,特别在上海租界的这块土地上,更有它的特殊性。这当中,或有土地价格的自然增长因素,或有地产公司的炒作效果,当然影响最大的就是城市发展和战争因素了。

华界地价
沪南最贵 高桥最低

那时的上海被划分为三大块:华界、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上海市政府管辖17个行政区,面积共计647130亩。

1930年,上海市土地局指派熟悉各区地价情况的估价员,会同各区土地契纸发行员,携图实地勘察各区各地段交通位置、土壤性质以及实际使用等,并参酌市价依次评估,得出华界地价平均每亩1428元(指银元,下同)。最高是沪南的8262元,最低的是高桥304元,其他地区如闸北6058元、吴淞1571元、江湾914元、彭浦784元、真如605元。

另据资料透露,1921年为筹建虹桥机场圈地约300亩,每亩给价80元。1935年上海医学院为筹建中山医院收用枫林桥土地,每亩地价2000元左右。

租界地价
华洋杂处 推高地价

洋人最初在上海设立租界之意,无非是要一块土地搞“独立王国”。因此《上海租地章程》规定:租界内不容许华人居住。

1853年,太平天国打到长江沿线,大批难民涌入租界。1854年,到租界避难的有2万余人,于是一部分洋人或将土地租与难民,或建筑房屋供难民居住,地价随之上扬。

为顺应形势发展,《上海租地章程》修改了原先条款的规定。1860年太平军攻陷苏州,避难者络绎不绝,租界内的华人增至30万。以后居住人数逐年递增,到1930年,租界人口已达140多万。租界华洋杂处,人口剧增,极大刺激了地价上涨的走势。

1937年的上海外滩

上海租界分为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公共租界再细分成中北西东四区,面积共计33503亩。

地价中区最高,平均每亩150879元。而中区地价尤以外滩与南京路呈丁字形的一块地皮为翘楚,每亩冲过45万元。外滩中国银行所在地亦有33万元以上。

北区毗连火车站,便于陆路交通运输,因此地价较高于西东两区,均价每亩52947元;西区地段僻静,适于安居,多为民宅,且越界筑路连接了沪宁沪杭甬两铁路支站,交通不成问题。再是中区商业网点渐向西区延伸,住宅雨后春笋,房租也随之上调,地价自然攀升。西区均价每亩28612元。

东区地价排在公共租界中、北、西三区之后,因东区虽濒临浦江,为水运重地,但工厂集中,且该区居民多属产业工人,购买力不强。房屋也多为廉价楼房。由于工业用地价值比不上商业用地,东区均价每亩16594元。公共租界平均下来为37743元。

法租界又细分成新旧两区。旧区成立于1849年,北起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西接西藏路,东尽黄浦滩路(今中山东二路),南到华界。其余是成立于1890年至1914年的新区范围,面积共计15150亩。像万国储蓄会于1934年购入的毕卡第公寓(今衡山饭店)地价算是捡着便宜货,每亩仅12980元

从所占面积来讲,新区是旧区的16倍,但旧区地价每亩均价是新区的4倍。这主要由于旧区开辟早,同洋泾浜北首的英租界差不多起步;再是东边靠近黄浦江;北面离公共租界中区几步之遥,凡公共租界中区拥有的优越条件,法租界旧区皆享之,如爱多亚路以及公馆马路(今金陵东路)1930年的地价高于法租界的均价,约在22万元左右。

不过,法租界新区的霞飞路(今淮海中路)、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康悌路(今建国东路)等处因为商业突起生意兴隆,且电车交通便利,地价涨势迅猛,不仅大宗地皮难以购得,零星小块也不易觅得。

环境因素
人口密度作用关键

华界占全市总面积的93%,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55.6%;公共租界面积占4.8%,人口占31%;法租界面积占2.2%,人口占13.4%。即华界每亩平均人数是2.8人,公共租界是30人,法租界是28.7人。华界地价最高为6万元,最低为40元;公共租界最高为447552元,最低为2117元;法租界最高为220979元,最低为4895元。

道路宽敞、市容整洁、交通便捷、治安良好、公共设施等等是人们乐居现代化大都市的因素,但居住人口密度对地价的涨跌起决定性作用。租界仰仗洋枪洋炮撑腰和保护,不受中国法律约束,处于相对安稳状态,许多富有的国人纷纷在租界购置地产,人口密度增速甚快。

据工部局统计,20世纪30年代公共租界中约有7%的不动产属于中国名人份下。加上国内各种政党团体,往往利用租界做掩护,在租界里招兵买马组织反政府活动,这都推高了租界地价。

租界地价的日长夜大,不仅令投资者获得丰厚利润,且作为土地使用权证明的道契,差不多等同于现金,可以很方便地向银行或钱庄抵押。道契,即最初洋人要求租地、上海道根据外国领事申请核准发放的租地契约。后来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地皮几乎全是道契土地,并在各自领事馆注册。

不光如此,华界的沪南、闸北、吴淞、殷行等13个区里某些华人也跟风效仿,将一部分土地造册转换成道契。道契有备案可查,抵押手续简便,纳税较少,尤其是外国银行或洋行,均把土地是否拥有道契当作财产抵押的诚信依据。所以租界地价昂贵于华界,道契起了推波助澜作用。

西方先进的城市理念使得租界的市政管理优越于华界。就拿维持治安的警力来讲,1930年华界共有警员4420人,平均每一警员保护市民378人,保护范围146.4亩;公共租界共有警员4879人,平均每一警员保护207人,保护范围6.9亩;法租界共有警员1679人,平均每一警员保护256人,保护范围8.9亩。

差距显而易见。还有消防、卫生防疫等专职人员的匮乏,令华界治安不得力、火灾较多、传染疾病高发。于是投资者畏惧不前,华界地价自然远不及租界。

另一点,租界强调私有财产,凡房客欠租,房东可诉诸巡捕房立刻给予追缴,故租界内鲜有房租拖欠者。而这也吸引了大批有钱华人能够放心购入租界房产。

洋人也懂得“若想富,先筑路”道理,至1920年代末,公共租界共筑路28万多公里,法租界筑路9万多公里。华界虽然筑路23万多公里,但其所占面积大,平摊下来就明显见少。此外,租界马路几乎全是柏油路,华界则多以煤屑路、小方石路、弹硌路面貌出现。

设施因素
一看交通 二看商业

现在上海轨交附近的房子一直比较抢手,价格回落幅度较小,这和过去一样。

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电车线路纵横交错,设置站点合理,市民出行以电车为主,开销小费时少。公共租界有电车线路16条,法租界有9条;华界占地面积最大,交通网络却不发达,除沪南开辟了4条有轨电车之外,其余各区仅通几部公共汽车。不过华界的沪南临浦江码头,闸北、法华二区内建北站或铁路支站,促进了交通运输,所以华界的这三个行政区地价较其他区来得高。不过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同样占有水运优势,且经过越界筑路,逐渐接近铁路站点,遂使洋人在铁路运输方面照样得益。

公共租界中区的外滩、南京路、福州路、汉口路、浙江路等处,汇集了当时上海几乎所有著名大商店;东区的华德路(今长阳路)、西区的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北区的四川路等地段也开设不少商场。但无论规模还是贸易额,仍比不过中区的,因此中区的地价不仅为公共租界之冠,亦为全市最高。

法租界的爱多亚路、公馆马路、霞飞路,皆为重要商业地段,但是较之公共租界中区,依然稍逊一筹。至于华界,除了十六铺、小东门、中华路、宝山路以外,实无商业繁盛可言。

租界为全市商业中心,各种大小报章杂志盛行、书店林立,但开设的学校却不及华界多。据统计,1930年华界内有幼稚园15所、小学494所、中学48所、职业学校9所、专科学校4所、大学11所;而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内的幼稚园及小学加起来还不到华界的一半。但洋人门槛贼精,重视职业教育,公共租界和法租界里的职业学校和专科学校比华界的多。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公共租界竟然不开办大学,仅法租界里有3所。是不是英美两国政府只愿意培养中国人做蓝领?因此单纯以学校数目观察,华界占全市学校总数的59%,这是华界唯一胜过租界的地方。

不过在其他文化设施及娱乐场所方面,华界大大落后。租界内球场、游泳池、公园、俱乐部、餐厅、电影院等应有尽有,文化娱乐场所的兴旺也是造成租界地价高于华界的原因之一。

后记

1980年代人民广场地区,绿化处为人民公园即旧时跑马场

孙中山在《民生主义》一书中专门提到过上海的地价:

“像上海黄浦滩的地价,比较八十年前(即19世纪50年代),大概相差1万倍。现在每亩要值几十万。”

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一跃而居世界都市第五位,地价跟着暴涨(像永安公司1882年每亩地价才4200元,50年翻了60倍),足以令普通百姓咋舌。曾有学者大胆预测:

“今日租界最繁盛区域,昔日一水鸭凫游徜徉之所。若中国政府与社会人士能努力经营,安知今日黄浦江两岸荒凉土地,非他日沪上最繁华之区域?”

如此说来前人八十年前对上海的未来掐算得实在太准,今日之陆家嘴以及世博园区果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