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不应被湮没的乡先贤

石狮的历史人文积淀其实是相当丰厚的,很值得我们不断地深入发掘。譬如一百多年前,石狮出过一位著名的诗人、楹联家。他熟谙文翰兵事,追随左宗棠襄办军务;他爱国保疆,是慷慨激昂的海防志士;他曾经渡海入台,为两岸文化交流做出一定贡献;他学富五车,是福建著名的藏书家。这个人就是出生于石狮曾坑的清末举人杨浚。

(一)杨浚家世考略

杨浚(1830-1890),字昭铭,号雪沧,又号健公,清咸丰二年(1852年)举人。杨浚乃汉代关西夫子杨震的后裔,以“四知”闻名天下的杨震是杨浚的三十五世祖。迁居石狮曾坑的始祖为杨彦忠,祖父杨文宋,祖母系出晋江前港派施氏,父亲杨振声,母亲乃本村晋江后港派施氏,即系出施琅将军一支。

杨浚祖上世代为农,祖父杨文宋开始经商,并于乾隆丙午年(1786年)迁居省城福州振纪铺经营商行。到嘉庆朝,贩玉入关禁令开放,杨文宋抓住机会做起玉石生意,奔波贸易于苏州、泉州、厦门之间,前后20余年,发家致富,至道光元年(1821年)才不再商旅劳顿。

杨浚父亲杨振声于嘉庆癸酉(1813年)携带家眷赴省城福州虎节河沿定居,照料祖父杨文宋生活,以侍奉双亲为乐。当时,杨文宋家道殷实,泉州、厦门、金门的族亲乡亲但凡到福州,总要过访杨家,一时门庭热闹非凡。

虽然杨浚的祖父、父亲相继迁居福州,但杨浚是在老家石狮曾坑出生的。道光十年(1830年)秋,杨浚母亲施氏回到老家曾坑待产,祖母施氏偕回曾坑,并特地往晋江安海龙山寺观音像前进香祷告。不久,母亲施氏即产下杨浚,这一天是道光庚寅(1830年)十月初八。关于这件事,杨浚晚年赴厦门途经安海,为龙山寺撰联,在题记中有说明:

“浚祖居晋江曾坑乡,距安海四十里。先祖母施太夫人曾祷慈云大士前,蒙赐绣球。先母施太夫人遂产浚,时为道光庚寅。”(《冠悔堂楹语》卷上·祠庙)

杨浚在省城里长大,从小就喜欢读书,母亲施氏对他的督促很严。咸丰二年(1852年),杨浚中举人,年方22岁,可谓春风得意,声名鹊起。可惜之后十几年却是命运多舛,屡次应会试,都未能得中进士。同治四年(1865年),杨浚赴京,朝廷援例授为内阁中书,又充国史馆、方略馆校对官。冷曹小吏,居京不易,杨浚不到一年就告假归里了。

同治五年(1866年),左宗棠率兵入闽,莅任闽浙总督,提倡文教,延聘杨浚主持重刊先贤遗书《正谊堂全书》。同治六年(1867年),左宗棠挥师陕甘,召杨浚入幕。同治八年(1869年),杨浚赴游台湾,次年底返回大陆。同治十三年(1874年),杨浚赴厦门一带。光绪十年(1884年),甲申马江之战爆发,居留福州的杨浚抗敌卫城,颇有作为。此后,杨浚还是离开福州,赴厦门、金门、漳州诸书院执教。杨浚博学多才,勤于著述,其传世作品有《冠悔堂诗钞》、《冠悔堂楹语》、《淡水厅志》、《岛居录》等。光绪十六年(1890年),一代学问家杨浚终老于厦门,为后世留下他的七万卷藏书和数十种著述。

杨浚娶郑氏,生有七子;杨辂,字世洛,号樨嵋;杨辚,字世泾,号清如(早殇);杨轺,字世滋,号禾农;杨■,字世庚,号星仲;杨■,字世■,号幼雪;杨辅,字世垲,号希沧;杨轳,字世纛,号继六,又号季鹿。

(二)抗敌保疆的海防志士

2014年是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也是中法马江之战130周年。以史为鉴,引人深思。清王朝闭关锁国,落后挨打。幸有林则徐、左宗棠、沈葆桢一流人物开眼看世界,重视海防,尚得抗衡一时。清末石狮举人杨浚追随左宗棠、沈葆桢,颇具海防意识,在福州、厦门积极参与海防筹措,尤其在马江之战前后,表现出强烈的保疆抗敌的民族气概。

同治五年(1866年)初,闽浙总督左宗棠入闽,驻节福州,重视文教,访知杨浚藏书丰富,即延请杨浚主持重新刊刻《正谊堂全书》,传播先贤典籍。杨浚一时声名大噪。同年底,左宗棠奉命西征,召杨浚入幕,转战陕甘。杨浚追随左宗棠千里驰骋,筹办军务,沙场征尘,激扬文字,深得左宗棠信任。这一番艰难险阻的磨炼,令杨浚得以壮游秦陇漠塞,诗风为之一变,雄视高迈,沉郁苍凉,从此诗名远播。更重要的是,左宗棠在福州创办船政局,重视海防,对杨浚影响至深。

同治十年(1871年),新任闽浙总督李鹤年筹备海防,杨浚应聘入幕,并为福州海防厅署题撰一联:

钓台百尺越王高,前席托比邻,愿永清四海;

飞舶千层杨仆在,借筹参末座,期无愧一官。

汉代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南越王相吕嘉发动叛乱,杀害汉朝使节和南越王。汉武帝任命路博德为伏波将军、杨仆为楼船将军,率船队十万人会师广东番禺。次年冬,叛乱荡平,汉朝在南越地区开置儋耳、珠崖、南海等九郡。杨浚在联中以汉代楼船将军杨仆的功绩激励海防将士尽职尽责,保障海疆。

同治十三年(1874年),左宗棠部将彭楚汉调任福建水师提督,驻节厦门,召杨浚入幕。杨浚为厦门海防厅署大门题联:

方卌里左带右襟,对逝者长流,敢负初心有如此水;

第一重卯开酉阖,看巍然屹立,倘非公事莫入吾门。

又为花厅题联:

借尺地种心苗,五品命官斯称职;

为群艘护血本,百年元气要藏民。

同时,杨浚在福建水师提督府署题有十几联,如为头门题联:

第一重门,银棨当关蹲虎豹;

方千里地,金鞭断渡掣鲸鲵。

又为仪门题联:

横海楼船,南服阑干森百尺;

伏波铜柱,中流磐石奠千年。

据《后汉书·马援传》记载,东汉伏波将军援率楼船大军平定交趾叛乱,立铜柱以为汉之南边疆界的标志。杨浚借用“伏波铜柱”的典故,体现了保卫海防边疆的信念。他在另一副题联中表达了“振旅治兵,是真万人敌”的愿望。

在先后受聘李鹤年、彭楚汉期间,杨浚曾有一段时间跻身于船政大臣沈葆桢幕府,活跃在福州马尾的福建船政学堂。杨浚以《船厂》为题赋诗:“谁习博昌船,乃为今创局。立国贵自强,彼此交相勖。”据《汉书》记载,古时山东博昌临近渤海,故长于使船。杨浚运用此一典故,赞颂左宗棠、沈葆桢创立福建船政学堂和造船厂,致力于建造军舰,培养海军人才,发出了“立国贵自强”的呐喊。

在参与福建船政建设期间,杨浚结识了船政学堂培养出来的一批优秀的福建水师官兵。杨浚以联相赠,鼓舞士气,如赠伏波轮船管驾许挺业:

伏女受经存禹瀹;

波神借表读欧阡。

又赠振威轮船管驾林梦秋:

振蹑蓬山路;

威名铁轴舟。

两副赠联以轮船号冠头,“伏波”、“振威”都是福建船政局建造的军舰。同治十三年(1874年),船政大臣沈葆桢调集“伏波”、“振威”等舰船,巡视台湾海峡,逼退侵犯台湾的日本侵略者。

光绪甲申(1884年)农历七月初三(8月23日),侵入福州马尾军港一月有余的法国远东舰队,悍然攻击福建水师舰队,爆发马江海战。由于清王朝的腐败无能,一再贻误战机,致使福建水师被动挨打,短短半小时内,遭受重创,全军覆没。可贵的是,横遭突袭的福建水师官兵英勇反击,浴血奋战,许多将士壮烈牺牲。杨浚义愤填膺,作《甲申战事纪日》,又为阵亡将士作挽联。如挽“福星”舰管驾陈英:

英雄空有泪;

男子要全忠。

又挽福建水师“福胜”舰管带叶琛:

陈涛斜再见于今,刘秩本书生,涕泣莫谈覆辙事;

鸱夷革早拼一死,伍胥真贤者,喑呜长作怒涛声。

上联指在唐代安史之乱中,房琯、刘秩领兵与叛军战斗于陈涛斜(陕西咸阳东面),房琯、刘秩不懂军事,一败涂地;下联指春秋吴国名将伍子胥忠诚报国而亡。杨浚通过联语直斥当时负责福建海疆事宜的张佩纶、何如璋之流不懂军事,贻误战机;而对牺牲的将士感到悲愤不已。他在另一联中,发出了“伤哉士卒不生还,死矣男儿复何恨”的慨叹。

(三)赴游台湾的文化使者

清同治八年(1869年)秋,杨浚赴游台湾,至次年底返归大陆,这是一次富有成果的赴台文化交流活动。杨浚居台期间,应邀为台湾文化界做了两件很有意义的事。一是编辑《北郭园全集》,另一是编纂《淡水厅志》。

杨浚赴台的行程,大约是在同治八年九月,渡海从台南安平踏上宝岛台湾,随后又取海路经澎湖北上,抵台北淡水,次年正月到竹堑(今新竹),年底返大陆。台湾士人久闻杨浚声名,杨浚来台后,当地士人纷纷与之交游相从,诗联酬唱。

杨浚抵台北淡水后,应邀入住台湾首富板桥林家,与林维让、林维源兄弟共度除夕。原来,杨浚与林家乃是世交,两家祖辈早有生意上的往来,此前十多年,林维源赴大陆,即和杨浚相识。杨浚在林家过年,宾至如归,他曾赋诗云:“除夜枋桥城,相邀共守岁。连云看筑场,猫迎兼虎祭。”杨浚回大陆后,仍与林氏兄弟保持密切的联络,“别后感书来,多累伤时事。”数年后林维让去世,杨浚寄挽一联:

不劳下诏问冤言,破产输边,天子终知缑氏德;

曾记登堂成死别,驱车会葬,故人可待巨卿来。

多年后林维源50岁生日,杨浚寄赠一联:

一骑诵皇华,持节长悬霄汉日;

双躔占大衍,称觥遥捧海天云。

两副联语都对林氏兄弟慷慨捐输支持台湾加强海防作了肯定的评价。

杨浚在台南与另一对兄弟施士沅、施士洁的交谊,也是颇值称道的。施琼芳、施士洁乃台湾仅有的一对父子进士,其事迹在如今已为人们所熟知。而杨浚踏上台南时,施琼芳刚于两年前去世,施士洁年仅14岁,与胞兄施士沅正寒窗苦读。施氏兄弟祖籍永宁西岑村,与杨浚家乡石狮曾坑村相距不过几里地,并且杨浚的祖母、母亲都出自施姓人家。或许正是这样亲近的乡情使然,杨浚对少年兄弟施士沅、施士洁青睐有加。杨浚赋诗赠施士洁云:

海东拥一砚,皋比亦足豪。

时哉易白头,逝水看滔滔。

春明强别后,九日思题糕。

少年当努力,为底名山逃。

当时施士洁已崭露头角,杨浚在诗中告诫施士洁要更加勤奋努力,切不可骄傲自满。

后来,施士沅赴大陆,专程拜访杨浚。杨浚很高兴地为施士沅题诗,并嘱咐要带回台湾给施士洁看看,这首诗题为《赠施应濬茂才士沅,兼示令弟云舫舍人士洁》:

海外数人才,难兄今又来。

与谈忠节庙,谁让尉佗台。

独树西风猎,遥城大纛开。

五湖宜一舸,泛宅问蓬莱。

细细品味这首诗,可见杨浚对后起之秀施士沅、施士洁兄弟的赞赏和期许是很高的。施士洁后来中进士,成为台湾著名的诗人和教育家,也印证了杨浚的慧眼识人。

杨浚从淡水到竹堑(今新竹),乃是应淡水厅官方之聘,草创编纂《淡水厅志》,逗留竹堑明志书院。

居留竹堑期间,杨浚又应“开台进士”郑用锡之子郑如梁的邀请,在北郭园住了几个月。北郭园是郑用锡在竹堑城郊构筑的私家园林,为一时名胜。郑用锡(1788-1858),号祉亭,道光三年(1823年)中进士,致力于台湾文教事业,执掌明志书院,参与发起组织兴建竹堑文庙、修建竹堑城,鸦片战争中又积极募勇抗敌,抗击英军侵犯台湾。

杨浚寓居北郭园,与郑如梁结下深厚交谊。当年闰十月,杨浚喜迎有生以来的一年中两度生日。郑如梁热情为杨浚祝寿,还请来戏班在北郭园演出助兴。杨浚深受感动,赋诗两首:

名园两度笑衍杯,四十年来第一回。

天下及今半耆旧,他乡重见好楼台。

秦云荆树凤凰山,北辙南帆指顾间。

浮海著书容我拙,韬弓挂壁笑人闲。

第二首中的诗句“浮海著书容我拙”,“浮海著书”正是杨浚渡海入台编纂《淡水厅志》和编辑《北郭园全集》的真实写照。“容我拙”是杨浚的谦辞,事实上,杨浚编著的这两部书,对保存和传播台湾的历史文化有着可贵的贡献。

(四)眷念故土的性情中人

杨浚自幼喜爱读书,少年时代开始藏书,此后在母亲和妻子的支持下,悉心广为搜罗,经年累积,蔚成大观,藏书七万卷,为此专门盖了一座藏书楼,命名为“冠悔堂”。冠悔堂中有许多藏书相当珍贵,时人很是羡慕,杨浚由此成为福建著名的藏书家。

杨浚才气超迈,学识渊博,通晓经史子集,工书法,精金石,富藏书,与同乡两位翰林陈棨仁、龚显曾趣味相投,相互切磋。杨浚年长一辈,陈棨仁是杨浚的表侄,乃姑表,龚显曾又是陈棨仁的妹夫,彼此间的姻亲关系增进了交往的密切。杨浚每次从省城回石狮老家,总要逗留泉州,邀约由永宁迁居城内的陈棨仁、龚显曾相与盘桓数日,印证金石,论谈诗文。

在龚显曾所著《亦园脞牍》一书中,有十多则涉及杨浚的记载。《亦园脞牍》卷一记载:“杨雪沧丈贻我‘周明辨”题字一通,指为唐刻,乃陈恭甫先生家旧藏拓本。”又载:“王忠文书泉南佛国四大字,在晋江安海石佛岩……近得杨雪沧丈来书,谓葆芝岑中丞摹此四字,颠倒其文,为南国佛泉。”《亦园脞牍》卷五记载:“杨雪沧丈云:闽碑有三奇,一木刻,为唐季物,一瓷质,一牡蛎壳,则宋也。梁芷邻(章钜)先生尝言之。蛎壳碑闻在吾泉金门,今已佚失。”可见杨浚(雪沧)与龚显曾经常书信联络,探讨金石之学,尤其侧重与泉州,晋江相关的碑刻研究。

杨浚不仅与陈棨仁、龚显曾交往密切,也与当时泉州、晋江的诸多名士颇有交谊。如状元吴鲁、探花黄贻楫、进士庄俊元、举人许祖淓等一时俊彦,杨浚都和他们有过诗联酬唱。

而说到石狮曾坑,更是杨浚魂牵梦萦的故土。“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每当杨浚听闻家乡的族亲后辈学业进步,或者族中有喜事,总是为之感到欣慰。如侄子杨世德考中秀才,杨浚赠联云:

天下为己任;

长者是乡人。

并注释称:“同居曾坑乡,乡为曾长者所居,因名。”这条注释很有价值,如今已极少有人知道曾坑村名的来历。原来,在明代,曾姓人家最早聚居此地,故称曾坑。之后,杨、施、王诸姓迁入,曾姓反倒避居出去了。又如侄子杨世雍考中秀才,杨浚赠联云:

璧水蜚声,蔚为阿阁九苞凤;

云程发轫,喜是吾家千里驹。

联语对族亲后辈人才蔚起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又如长青堂嫂六十岁寿辰,杨浚贺联云:

笋水拜华鬘,蟾满一轮秋月皎;

蓉园开笑口,鹤衔六箭海云高。

再如侄子杨世远婚礼,杨浚贺联云:

笋水乘龙,登科有兆;

蓉园弋雁,戒旦能贤。

这两联中都提到的“蓉园”,即曾坑村里杨姓族人聚居的角落,俗称“杨园”,可见杨浚对家园的眷念。

当年,杨浚中举后,家乡曾坑杨氏族亲举行了隆重的竖旗杆仪式,并请杨浚为宗族昭穆再续命名行次。杨浚于是撰写一联:

华国景勋猷,祖武能绳,燕翼远贻百代;

传家承道学,儒宗永继,鸿图长葆三山。

这副对联镌刻在曾坑杨氏祖祠的厅柱上,联语作为曾坑杨氏族人字辈排行,至今仍在沿用。

(五)《冠悔堂楹语》的价值与特色

杨浚代表作《冠悔堂楹语》,是其一生楹联作品的汇集。清光绪庚寅(1890年)季春,杨浚亲手编定,几个月后即去世。光绪甲午(1894年)孟冬,由杨浚的五子杨■(幼雪)、六子杨辅(希沧)刊刻流传。《冠悔堂楹语》分三卷,每卷中分多种子目,有集句、祠庙、公廨、宅第(附市肆、岁时)、酬赠、祝嘏、喜庆、哀挽等八类,共有1500多副对联。

杨浚在《冠悔堂楹语》自序中称其联语“述之以志一时交游,且有轶事藉可钩稽。”其联语涉及左宗棠、沈葆祯、吴鲁、陈棨仁等历史人物,题联遍及陕西、甘肃、台湾、泉州、福州、厦门、漳州等地,内容丰富。杨浚所撰联语古朴隽永,雅切可诵,意境蕴藉,文情并茂,洵称一流作品,在福建、台湾一带颇具影响,是继林则徐、梁章钜、李彦章等楹联大师之后的闽台联坛重要联家。

杨浚受知于左宗棠,追随左右,感念一生。这在《冠悔堂楹语》中有集中的反映。在左宗棠七十大寿时,杨浚特为奉赠一副寿联:

四裔畏威,玉关定远;

三朝宣力,银州令公。

“玉关”即玉门关,在甘肃敦煌西北,“定远”指东汉名将班超,封定远侯,收复并驻守新疆一带三十年,有“但愿生入玉门关”之叹。“银州”在陕西,“令公”指唐代名将郭子仪,世称“郭令公”,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平定“安史之乱”。联语将左宗棠比诸班超、郭子仪,颇为符合左宗棠收复新疆、平定陕甘动荡的功绩。

清光绪十一年七月(1885年9月),再度入闽指挥抗击法国侵略者、保卫闽台的左宗棠病逝于福州,杨浚痛挽一副百字长联:

将相公侯尊显及身,独荷五百年梁木仔肩,居近濂游经洛,仕宦遍关闽,记曾创局有遗言,校字命重刊,自道生平,千仞干城立人表;

兄弟夫妇文章惊世,更凭十万里江山神助,韬继吕训续伊,讴吟比管乐,共痛盖棺无长物,匡时留一疏,不忘典学,满天雷雨启君心。

联语缅怀左宗棠一生的宦迹功业与韬略识见,“创局有遗言”、“匡时留一疏”指左宗棠临终前上疏建议“凡铁路、矿物、船炮各政应及早举行,以策富强之效。”

左宗棠去世后,福州、泉州、漳州、厦门等地建有左文襄公(左宗棠逝后谥号文襄)专祠纪念,杨浚为四地分别撰题祠联。光绪丙戌(1886年)十月,福州左文襄公祠落成,杨浚题联云:

黄阁听传宣,三朝佐神算荡平,画像立祠,胸甲长怀范楚国;

青门掌书记,一介感元戎赏识,捧觥贺厦,鬓丝自愧杜樊川。

“范楚国”指范蠡,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今河南南阳)人,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杜樊川”指杜牧,唐代诗人,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称“杜樊川”。联语称赞左宗棠有范蠡之谋略,愧叹自己无杜牧之才。

泉州左文襄公祠又称左宗棠将军祠,旧址在今鲤城区新府口,杨浚为题四联,其一云:

旌节驻温陵,易俗移风,剑戟万家铸农器;

楼船筦瘴海,畏威怀德,壶浆四裔迓王师。

“剑戟万家铸农器”语出《孔子家语·致思》:“铸剑习以为农器,千岁无战斗之患。”“壶浆四裔迓王师”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联语称颂左宗棠率兵入闽,稳定福建局势。

清光绪丁亥(1887年),杨浚执掌漳州丹霞书院,呈请当地于书院旁兴建左文襄公祠,祠成之日,杨浚书撰一联:

河山百战话从戎,口指亲承,佣笔昔曾司记室;

文字廿年感知己,死生难忘,横经今又托比邻。

该联有序,杨浚在序中写道:“同治丁卯(1867年),浚随文襄公西征,综营务处,昕宵列幕,受教良深。”

厦门南普陀寺内,旧设有左文襄公祠,杨浚题有一联,其上联云:

知己托文章,命综校儒林,专司记室,佐治军资,八千里秦陇相随,每饭忝上宾,谔谔到今,垂老依人惭一士。

上面几副对联中,杨浚分别以“一介感元戎赏识”、“文字廿年感知己”、“八千里秦陇相随”等语句表达了自己对左宗棠知遇之恩的深切感怀,也让人们从中略窥左宗棠与杨浚之间非比寻常的深厚交谊。

《冠悔堂楹语》中颇有一些反映闽台交流的联语,这也是此书的一大特色。杨浚与台湾早有渊源,可溯及他早年在福州的时候。清同治三年至四年(1864-1865年),福建闹粮荒,杨浚以士绅身份,接受福建巡抚徐宗干的邀请,组织船队往返台湾海峡,运送台湾大米,解救民间饥荒。杨浚有感于船队穿行两岸,波澜不惊,往返平安,因此为台湾淡水天后宫题撰一联云:

利济海天恩,市舶万囷蒙帱载;

援饥桑梓福,官书一纸格神祇。

在台期间,台湾人士闻知杨浚是一位楹联名家,乃纷纷向他求联,杨浚每有所应。如为台湾提督学政唐景崧之母祝寿联云:

八座奉起居,吹管黄门迎寿母;

双星瞻富贵,称觞赤嵌拜天孙。

杨浚从台湾归来后,以教书为业,先后执教于厦门紫阳书院、漳州丹霞书院,又渡海到金门,执掌浯江书院,为金门浯江书院题撰一联:

大海正携琴,互答好音,片席忝居二岛长;

名山仍负笈,商量旧学,一灯有味卌年前。

杨浚在历史上有一定贡献,以诗人和藏书家著称,其《冠悔堂楹语》在中国楹联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如今,据光绪甲午版刻本,将《冠悔堂楹语》点校出版,发掘乡邦文献,弘扬传统文化,让人们了解石狮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促进当前的文化建设,是很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