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信:明朝抗擊倭寇的湛江人!

来源:相约归渡头

明朝中期,我国发生震惊中外的平息倭寇入侵历史事件,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抗击外国侵略者。民族英雄戚继光领导的“戚家军”和沿海军民,维护国家尊严,奋力抗击入侵之敌,取得抗倭彻底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光辉的一页。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抗倭斗争中,有位抗倭英雄黄信,他是廉江籍人,时任福建泉州太守,抗击倭寇立下显赫战功,受皇帝授封,是迄今所知明朝参加抗倭斗争的湛江第一人。

抗击倭寇  军功显赫

15世纪,日本政权更迭,一些失志和没有出路的武士、浪人联合部分海盗,盘踞岛屿为基地,靠打家劫舍,杀人越货谋生,我国史称倭寇。这些倭寇一直对我国沿海地区虎视眈眈,明朝建立不久,国力强盛,海防严密,他们只好择机进行小型骚扰。到了明朝嘉靖年间,朝政腐败,国力日下,海防松驰,倭寇认为时机已到,便大规模集结对我国沿海一带进行疯狂抢掠,百姓深受其害。当地民众纷纷组织抗倭斗争。因朝廷抗倭不力,倭寇变本加厉更加猖獗,魔爪遍及浙江、福建、广东沿海,杀人放火,抢掠财物,沿海一带无法安宁。直至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明将戚继光奉命到浙江,任都指挥统领抗倭,才扭转局面。戚继光不辱使命,组成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戚家军”。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戚继光与倭寇在浙江台州激战,九战九捷,全歼浙东倭寇,取得抗倭斗争决定性胜利。随后,戚继光又奉命入福建剿倭。

戚继光在福建指挥抗倭之前,福建泉州郡守黄信,已为戚的抗倭斗争打下了部分基础。泉州是福建的重要商贸口岸和军事要塞,倭寇屡屡攻城,妄图占领,控制福建海域。黄信大义凛然,立下生死状,英勇指挥抗击,每次都击退敌人围攻,保住泉州城及附近海域不受倭寇骚扰。明、清编纂的《高州府志》、《石城县志》均有具体记载。有一次倭寇大规模攻城,气焰十分嚣张,城中百官都很害怕,打算弃城逃离。黄信临危坚定守城指挥奋战。他发动民众制造守城兵械器具,军民同心合力抗击敌人。他身先士卒,精选勇士数十人,亲自率领秘密从小道包抄袭击敌营,内外配合,大败倭寇,还俘虏很多敌人在城内示众,令倭寇闻风丧胆,保护泉州及附近海域安宁。黄信受万众爱戴,树立起抗倭必胜的旗帜,增强了沿海军民抗倭斗争的信心。黄信灭寇有功,提升为泉州知府,军功加一级,皇帝诰授其为中宪大夫,掌管泉州军政大权。他是明朝为数不多身具将、臣两籍的文武官员。

书香官爵世家  传奇人生历程

黄信又名达士,今廉江市石城镇上县村人。生于明宣德七年(1432年),出身书香官爵世家。高祖黄昱是元朝石城(今廉江)知县;曾祖黄凯珊是明朝国子监主管教育官史;祖父黄允是明朝山西巡御史,官二品。黄信自小受到良好教育,爱国观念甚强,立志成才报国,为国效忠。

黄信16岁那年,一股流寇窜入高雷海域抢掠民财,他毅然加入民众自发组织的抗倭队伍。在一次对敌的激战中,不幸在五里山海岸麻俸村近海(今属坡头区)被俘,面临生命危险。他机智沉着,终于伺机在深夜逃脱,游泳安全到达调顺岛。为报仇雪恨,他苦练武艺,钻研兵法,并考上国立学府,攻读诗书,年仅18岁中举。明景泰一年(1451年)上京会考,金榜提名,为琛榜进士,授广西全州同知官职,负责全州府督粮、缉捕、水利等政务。黄信为人正义,文武双全,办事公道,尽职尽责,在同僚中有口皆碑,不久提拔为福建泉州郡守。黄信前后抗击倭寇长达40年,并以军功卓著而闻名。他因长期领兵作战,很少顾及家庭,仅生一子。为国家安全,为民族独立,可谓公而忘私尽心竭力,在封建社会里,实在难得可贵。

黄信60岁时,朝廷腐败,被排挤解甲归田,但始终不忘报国。他是有功之臣,明孝宗皇帝恩准资助,在他当年在倭寇手中死里逃生的麻俸村建立蓉镜书院。他招集青年进院习文练武,培养爱国思想,日后为国为民出力。黄信操心操劳,为办好书院不遗余力,直至寿终。据“黄氏族谱”所载,黄信80岁终,与夫人何氏合葬于廉江河唇新屋仔村后鸡扒山,明进士翰林院编修著名学者杨钦,为其作墓志铭。

家乡人民对民族英雄的缅怀

黄信为国为民,抗击入侵之敌,奋斗终生,家乡及湛江的黄氏族姓,对这位民族英雄十分敬重,并引以为荣。曾在坡头麻俸村、霞山兴隆村、官渡潭村建有纪念祠堂拜祭。他葬在廉江新屋仔村后的陵墓,500多年来一直得到百姓保护。他创办的蓉镜书院旧址今仍在。黄信作为爱国民族英雄的典型事迹,在湛江广大地区传颂,教育一代又一代人。

明朝皇帝恩准资助所建立的蓉镜书院旧址。

最近,为纪念黄信诞生577周年(双七年),廉江上县黄氏大宗组织大型纪念活动,编著纪念册,计划修葺蓉镜书院,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黄信的爱国精神发扬光大,激励青年一代为振兴中华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