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天津,有人放热气球筹集善款

作者:钰鉴咖

“同情他人贫苦,济贫决不后人”“富人一席酒,穷人半年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947年的深秋,一年一度的冬令救济工作又开始了。这些标语被贴到了大街小巷的墙上,被贴在了移动的电车上,被各报纸刊登在显眼的位置,被印在纸上发到市民的手中。

旧时的寒冬腊月,对于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穷人来说是一道坎儿。那时,天津市冬令救济委员会每年都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号召人们捐款、捐物,以帮助贫民渡过难关。天津市档案馆中收藏着一组与之相关的老档案,呈现出民国时期天津赈灾的境况。

天津市冬令救济筹募委员会标语

曾经的天津,即使是像冬赈这样的常规性赈灾,也不是单纯依靠政府力量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动员社会各界进行捐款、捐物。根据天津市档案馆保存的资料显示,民国时的冬季赈灾,除了常规且传统的标语宣传外,还曾经以在电影院播放幻灯片的方式进行宣传

电影是高姿态进入天津的,出现不久即成为人们的主要娱乐方式。天津的电影院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光明、光华、平安、美琪……承载了几代天津人的记忆。当时,有“大片”上映时,常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因为受众广,电影成了政府进行各种宣传的途径,主要做法是在正式的影片播放前,各电影院必须先放映政府指定的幻灯片。

根据天津市档案馆的资料显示,政府一般会限定幻灯片播放的起止日期,少则几天,多则数月。天津市档案馆中保存着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冬季天津市政府为号召市民为贫困百姓捐款、捐衣物而责成有关部门制作的幻灯片,其规定的放映日期是“自十一月一日起至三十八年二月底止”。

从保存的幻灯片底稿可以看出,幻灯片一共有4张,其中两张写的是宣传语,分别是“同胞们:天津市有数万贫难民在等待大家的援助。协助举办一元慈善费济贫运动完成本年冬令救济”。另一则宣传语为:“诸位父老兄弟、诸姑姐妹们!现在天气已冷,本市贫难同胞无衣无食亟待救济。请大发慈心,概解仁囊。”

另外两张幻灯片分别写出了代收衣物和代收捐款的场所。其中代收衣物的场所包括天津市社会服务处、天津市救济院、《民国日报》《益世报》《新星报》的服务部等,代收捐款的则是各银行。根据政府规定,各影院要“每日轮流放映两种”。这4张底稿上的落款为“天津市冬令救济筹募委员会”。

与单纯的宣传相比,民国时天津还盛行一种集宣传与筹资为一体的方式,即“义务戏”。所谓的义务戏,是指艺人们义务参与的演出,除了演出时的必要开支外,演出所得全部用于慈善事业

当时的冬令赈灾工作分工细致,据天津市档案馆提供的资料显示,宣传工作由筹募委员会承担,对于捐献善款、衣物的单位和个人,天津市冬令救济委员会要出具通知单和收据。工作完成后,天津市冬令救济委员会还要做出总结。天津市档案馆中即保存有一张写于1948年的粥厂用米数量表,表中记录了各个粥厂用于施舍的小米用量以及食粥人数,其统计清晰明确。

天津市冬令救济委员会粥厂用米数量表

民国时期,筹集善款时常用的宣传手段,其实从天津华洋义赈会为筹集善款所采取的措施中基本都可以看到。

据《益世报》记载,当时采取的措施包括“请天津中外各报于募集赈款一事,竭力提倡”“请各报捐助广告地位,专劝各界将年例春酒之资,拨充赈款”“函请城厢以及各租界内居住之富绅豪商,慷慨捐助”“敦请各戏园各电影院主人,设法提倡捐助”“函请商会,转请各行董提倡商界赈捐”“分请各校学生,在天津全境分区挨户募捐”等。此外,还在各大商号设置捐款箱,其渠道之完备,令人称道。

与单纯的宣传相比,民国时天津还盛行一种集宣传与筹资为一体的方式,即“义务戏”。所谓的义务戏,是指艺人们义务参与的演出,除了演出时的必要开支外,演出所得全部用于慈善事业。

义务戏这种演出形式出现于20世纪初,其缘起要从一位名叫惠兴的女士说起。这位女士是杭州人,1904年创办了贞文女学堂。

那时的私立学校一般都靠筹资支撑,惠兴创办学校后一直为筹款努力,但处处碰壁,现实的艰难与她献身于女学的热情形成鲜明对照。1905年,惠兴在后续办学经费没着落的情况下服毒自尽,想用自己的死唤起人们对女学的关注。

经由媒体报道,这件事受到关注。据当时的《立言画刊》记载,媒体联合梨园发起“大规模之筹款义务戏”。

京城梨园界当时的代表人物谭鑫培等悉数参加,不仅义务演出,很多还以个人或者戏班名义进行了捐款。根据《立言画刊》当时的说法,这场演出“开创了北方地区社会募捐的新形式”。

天津是曲艺之乡,很快便受到这股风潮的影响。天仙茶园老板赵广顺专程到北京,邀请北京的名伶前来演出,并将演出所得全部捐献出去,由此成为天津最早的义务戏。此后,助学、助医、助灾、助残等都可以成为义务戏演出的缘起。

在天津参加过义务戏演出的名角,可以开列一个长长的单子:谭鑫培、梅兰芳、尚小云、孟小冬……几乎包含了那一时期所有的名角。这些名角的影响力使得义务戏演出的场面大多时候都非常火爆。

《北洋画报》曾报道过一次义务戏演出,称“票价售至五元、四元,包厢五十元”。最后,整个剧院内都没有缝隙了,连过道都站满了人。至于义务戏演出的收入,有一次杨小楼、梅兰芳在天津举行为期三天的义务戏演出时,媒体称“收入方面按照希望每天可达到六千元”。

在筹集善款方面,天津有一家外国人开办的公司,还采取过一次彻底打破常规的方式。1915年冬天,英美烟公司想以放热气球的方式筹款。

据当年的《益世报》记载,这家公司由美国运了一个极大的热气球到天津来。这在当时的天津,是一件稀罕物。

英美烟公司万里迢迢将这个热气球运来,实际上是想用它做广告。按照该公司总经理瑞德的计划,他们要在租界内放热气球,并在气球上描绘出宣传该公司的“三炮台强盗牌纸烟”的图画和文字。

认助天津市冬令救济慈善费通知单

当时在天津的很多外商公司,除了有外国经理外,还有华人经理。英美烟公司的华人总经理提议,在公园内放热气球,并且采取售票的方式,所得到的款项都捐给教养院,瑞德同意了这一提议。按照史料记载,不同的座位票价不同,“头等座位每位一元,二等每位五角,三等每位三角。”

公司所选定的演放热气球的时间是1915年12月13日,地点在河北公园。那时绝大多数天津人还没见过热气球,难以想象人站在气球下的篮筐中升空的情景,都很好奇。因此,票很快售罄,然而那一天热气球却没能升空。

事情发生后,瑞德专程去了教养院,解释热气球未能升空的原因。原来,热气球飞行受天气影响很大,12月13日那天“天寒风大”,不是放飞热气球的好天气。另一个原因是,那时热气球的燃料并不是稳定的煤气和天然气,而是靠镪水与其他金属试剂间的化学反应生成的燃料来飞行,其效果并不稳定。根据瑞德的说法,演放当天“上海运来之镪水及一切药料皆不适用”,也就是说,没有燃料。

虽然表演失败了,但瑞德并没有忘记他最初捐款的承诺,向教养院捐赠了100块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