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拘捕监杀秋瑾而负疚自尽的晚清官吏

人们都说晚清官场腐败至极、黑暗透顶,似乎从上到下也找不出几个好的官吏出来。然而,事实也并非如同人们所说的那样,晚清官场上个别的例外竟然也是有的。山东安丘县籍官吏李钟岳,在浙江绍兴府山阴知县任上,因拘捕监杀一代女杰秋瑾而负疚自尽,就足以表明了晚清个别官员虽身处黑暗官场却也良心未泯……

据史料记载,李钟岳(1855—1907),字崧生,又字申甫,号晴岚,山东省安丘县人。他出身贫寒,勤奋好学,十几岁便博览群书,能诗善文,18岁中秀才,39岁赴济南应试考中举人,43岁中进士,列第18名,从此入仕为官。19071月,李钟岳担任浙江绍兴府山阴县知县,其间遇上了革命党人秋瑾以大通学堂为掩护密谋反清举义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于是李钟岳受满清朝廷和上司指派直接参与了拘捕、审讯和监斩秋瑾的全部过程。

1906年(清光绪32年)冬,秋瑾与徐锡麟等光复会领袖在上海集会,密议由秋瑾负责在浙江组织起义,徐锡麟负责在安徽发动起义,以此推翻满清王朝封建统治。次年正月,秋瑾从上海回到家乡浙江山阴县,在光复会领导下的秘密据点大通学堂担任督办主持校务。

秋瑾到大通学堂后,迅速招纳光复会成员和一批进步青年以体育锻炼为名进行军事训练,并着手培养军事人才。与此同时,秋瑾积极联络浙江各地光复会成员,组织发展光复军队伍,推举徐锡麟为首领,而由秋瑾自任协领。

经过一番紧张而又秘密地筹划和准备,徐锡麟、秋瑾等计划于1907年的农历六月初十在浙皖两地同时举行反对满清朝廷的起义。

不料事情泄露,徐锡麟在安徽安庆仓促的起事旋即遭到镇压,徐锡麟本人被朝廷下令残忍杀害。浙江巡抚张曾扬闻讯后,急电绍兴知府贵福立即派兵查封绍兴大通学堂,拘捕徐锡麟的同党秋瑾。因秋瑾所在的大通学堂就在山阴县内,于是贵福便命令到任职不到半年的山阴县令李钟岳负责查抄大通学堂缉拿秋瑾。

    饱读诗书的李钟岳到任山阴县令后,在遍访当地名士贤人的过程中,十分钦佩和仰慕鉴湖女侠秋瑾的才学,常以秋瑾驰驱戎马中原梦,破碎山河故国羞的诗句,鼓励教育自己的儿子:以一女子而能诗,胜汝辈多矣,其爱才之情溢于言表。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李钟岳虽为领受上司之命的当地七品知县,但仍对秋瑾犹思竭力保护之。

    据《山阴县志》记载,山阴士绅深知李钟岳爱护地方之苦心,数十人相聚县署,恳求保全地方。李钟岳告诉大家:即诸君不来,我亦决不能鲁莽从事。于是,李钟岳立即赶赴绍兴府署,向贵福陈述该校并无越轨行动,不可武力摧残,惊动地方;容俟暗中调查,是否确实,再定办法。绍兴知府贵福心虽不悦,但起初也未十分拒绝。

李钟岳返回山阴县后,迅速与县内众位士绅共同商议,但一时苦无良策,只得故意按兵不动,以此拖延时间,便于秋瑾和该校师生悄悄逃走。

    1907713日午后,绍兴知府贵福将李钟岳传至府署,厉声加以喝斥:府宪命令,汝延不执行,是何居心?限汝立即率兵前往,将该校师生,悉数击毙,否则我即电告汝与该校通同谋逆,汝自打算可也。接着,他就把浙江巡抚下达的二次催促电令甩给李钟岳,随后拂袖而去。

李钟岳无奈,只好返回山阴县署,他告诉诸位士绅们情势至此,我已不能阻止,惟尽力之所至,少伤民命耳。于是,在绍兴知府贵福的监视下,山阴知县李钟岳会同抚标兵管带所率新军300余人,前往大通学堂捉拿乱党

据说,当时,李钟岳为了避免官府士兵开枪伤人,自己故意乘轿走在最前面,让清兵跟随其后,进入学堂后他又下令兵丁只许捕人,不许开枪乱射。于是,当场拘捕秋瑾、程毅等师生8人押至山阴县署。

随后,绍兴知府贵福又命令将秋瑾等人犯提至府署,与会稽县令李瑞年、山阴县令李钟岳连夜进行三堂会审。在会审大堂上,秋瑾神色自若,坚贞不屈,只承认自己有家庭革命、夫妇革命的行为,坚决否认参加推翻清政府的政治革命。绍兴知府贵福无奈,只好命令李钟岳将秋瑾等人押回山阴县署继续审讯。

据《山阴县志》记载,1907714日下午,李钟岳在奉命提审秋瑾过程中,不忍心对秋瑾下毒手用刑,而是在稍加审问后,便令文案将程毅等7人带到公堂审讯,自己则破例设座让秋瑾坐于椅上,同其单独交谈起来。两人对谈了一阵后,李钟岳让人取来纸笔给秋瑾。于是,秋瑾用朱笔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这句世人传颂的绝命诗句。李钟岳夸赞秋瑾女士的书法功力,秋瑾说:未见过贴,字实不能写,文章是能作几篇的。于是,李钟岳又让秋瑾作文,秋瑾说多年不用毛笔,书写不惯,李又另给墨水钢笔和英文练习簿。秋瑾提笔立成千余言,主要陈述其生平历史和申诉此次被捕之冤。李钟岳的整个审讯过程持续两小时左右,室内寂静异常,基本上形同会客。

李钟岳如此“审讯”的情形被人密报于绍兴知府贵福,贵福闻之大怒,气势汹汹地责问李钟岳:为何不用刑讯,反而待若上宾?李钟岳则以均系读书人,且秋瑾又系一女子,证据不足,碍难用刑来辩解。贵福见李钟岳如此立场,知道审不出什么结果,便于晚间亲去杭州,面见浙江巡抚张曾扬,因其邀功心切便谎称秋瑾已承认密谋革命,浙江巡抚张曾扬听后不加复查,便立即拟写了就地正法的手谕。

当日深夜,贵福赶回绍兴府署立即召见李钟岳,并出示了张曾扬的手谕,令其立即斩杀秋瑾。李钟岳仍据理力争道:供证两无,安能杀人?贵福厉声训斥道:此系抚宪之命,孰敢不遵?今日之事,杀,在君;宥,亦在君。请好自为之,毋令后世诮君为德不卒也。”  李钟岳知已不可以再争,怏怏返回县署,思忖良久,终无两全之策。

据《山阴县志》记载,1907715日凌晨三点,绍兴知府下达的执刑任务已不容再缓。于是,李钟岳将秋瑾提至山阴县署大堂,他对秋瑾说:余位卑言轻,愧无力成全,然死汝非我意,幸谅之也。说完,李钟岳当场泪随声堕,身边的吏役也都相顾恻然。李钟岳征询女士还有何要求,秋瑾对这位父母官的暗中保护深表感激,并提出了行刑时不要枭首、刑后勿剥衣服等要求。李钟岳答应了她的要求。凌晨四点,在贵福心腹的监视和催促下,李钟岳被迫押秋瑾步行至绍兴轩亭口赴刑,一代女杰英勇就义。

绍兴知府贵福对李钟岳袒护秋瑾、屡屡抗命的行为极为不满,处决秋瑾后立即电奏浙江巡抚张曾扬,并历数了李钟岳在秋瑾案中的种种消极表现。仅仅三天之后,李钟岳就因庇护女犯罪被革职。

据说,在李钟岳离任之日,绍兴绅士民众数百人乘坐数十只船,送至距城30里的柯桥,仍然恋恋不舍。李钟岳愧疚地对送行的人说:去留何足计,未能保全大局,是所憾耳!

李钟岳离职后寄住杭州。在杭州寓所里,他终日闷闷不乐,反复念叨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之句,对秋瑾之死深感内疚。

李钟岳经常独自一人将私藏的秋瑾遗墨秋雨秋风愁煞人拿出来注视默诵,并对此潸然泪下,甚至到了一天三五次、以至七八次的地步。也有人劝慰李钟岳,但李钟岳在良心的自责下始终不能释然,并渐萌殉身之念。他先是几次自杀未遂,一次跃井被救不死,数日又结绳老树,却被夫人发现,于是家人防范,不敢远离,但他死志已决。

19071029日上午9时许,李钟岳乘家人不备,在寓中悬梁自缢,年仅53岁。此时距秋瑾遇难只有百余日。

李钟岳自尽的消息传出后,浙江士绅民众无不哀痛惋惜,杭州城乡士绅们前往吊唁者三日不绝。上海《中外日报》《申报》《新闻报》等媒体争相报道了此事,一时间江南舆论哗然,社会各界纷纷谴责绍兴知府贵福与浙江巡抚张曾扬,为李钟岳鸣不平。上海还将秋瑾一案编成新剧《六月雪》演出,为秋瑾和李钟岳鸣冤。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亲笔为秋瑾女士题写巾帼英雄四个大字,并亲书楹联一副:江沪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褚慧僧、吴芝瑛、徐寄尘等人还于1912年在西子湖畔修建起秋瑾墓和鉴湖女侠祠,特将李钟岳的神位祀于祠中,上题清山阴知县李钟岳之神位,下书李钟岳先生,山东安丘县人,秋案中有德于女侠,以纪念李钟岳保护秋瑾和为秋瑾殉道的悲壮义举。

李钟岳作为一位晚清时期的七品县官,他的良知,他的义举,让后世的人们永远记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