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广州光复前后杂记

来源: 中国历史内参

一、广州的光复

孙中山先生领导国民革命的同盟会成立后,积极进行运动军队,联络会党,以推倒清廷,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在各省中,特别注重广东。因此,广东新军革命气氛异常紧张,致有庚戌起义之役。但自从这次起义失败,牺牲了很多烈士,加以清政府监视严密,曾做新军标统和黄埔陆军学校总办的黄士龙乘机为虎作伥,极尽收买的能事,以致士气一时低落,到了武昌起义,各省纷纷响应,它还没有起而发难。但一般人心,自从三月二十九日起义之役,逐渐趋向革命;四川铁路风潮事起,继以武昌起义,更加激动。党人方面,更加紧张作军事的布置计划,攻击广州。他们的布置是:朱执信、胡汉民负责广州发动起义,广州以外,分四路进军,相约会师广州。陈炯明起东江,称第一军;徐维扬起北江,称第二军;苏慎初起西江,称第三军;姚雨平起潮汕,称第四军。设机关于香港,居中策应。到了清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九月间,形势更为紧张,陈炯明、王和顺起义了,各民军也分别在西江、北江各属起义。民军中势力最大者为王和顺的惠军,有万余人;其次为香军,有数千人;此外有李登同(李福林)、陆兰清、谭义、周康、石锦泉等各部队。各路民军,声势汹汹,准备向广州进攻。据番禺县续志卷四十二载:是月(指辛亥年旧历九月)十八日夜总督张鸣岐闻革命军声势浩大,微服遁走;同城司道府县以次文武官员均先后遁走。这儿所指“革命军”,就是指各路民军,特别是惠军和香军。因为这两路民军势力既大,且距离广州又近。那时候,广州绅商害怕革命党到来,秩序紊乱,于己不利,于是联合一起,借口维持治安,保全大局,于是月初四日(1911年10月25日)在下九甫文澜书院务农总会开会,以当时所谓“在籍大绅”邓华熙、梁鼎芬为主席,议决:“(一)各省因乱事来电调兵,机饷、机械,一律不答应,截留协饷,以为防守之用;(二)即日成立监督官吏,改良政治总机关,由各界团体公举代表主持;(三)推举代表和旅港各团体联络。”当将议决案送达粤督张鸣岐,张复函,赞成裁兵、截饷。旗人也表示赞同。绅商方面,以为张似有允许独立意图。可是,议案措词含混,似独立,又非独立,商界人士,以为不能模棱两可。初八日(1911年10月29日),九大善堂、七十二行总商会召集各界人士又在爱育善堂会议,提出承认专制政府还是承认共和政府的问题。议决“公认共和政府”。即日由九大善堂、七十二行商代表领衔,将议决案正式呈知张鸣岐,并推举代表赴港接洽,传达意见;一面由九大善堂、七十二行总商会举力商团,以资自卫。下午又推派代表到文澜书院,出席融合满汉维持人道的集会。这个集会,也是由绅商、九大善堂、七十二行总商会召集的。八旗官绅也派代表出席。议决:“维持公安,彼此并无意见。极力保护满汉八旗生命财产,并要求将新政府军队对满汉八旗与汉人一律看待,因这一场是政治革命,不是种族革命。”代表回去复命,满汉八旗官、绅、军、学、耆老、兵丁,通通赞成,复函表示同意。正在文澜书院会议满汉融合事件时,有人持一白旗,旗上写着“广东团独立”六字,暨在书院门口,放鞭炮数万响,人人欢呼。各商店也悬旗张灯,燃放鞭炮,举杯饮酒,互相庆贺。不料张鸣岐闻得这一消息,马上派人将旗灯扯去,并出示力斥独立之非,严行禁止。群众受了这种打击,人心惶惑,全城罢布,城门关闭,这是初九日(1911年10月30日)事。有人说张鸣岐初时对独立已有允意,后因听到武汉清军小有胜利,又接得清廷电告“京安”,并着维持地方,即推翻前意,不愿独立。

初十日(1911年10月31日),民众因张鸣岐严禁独立,感觉大祸将临,全城骚动。城门只开大南门、小东门,其余关闭。商店一律闭门,停止营业。富户纷纷迁徙港、澳或乡间。所有渡船、火车,搭客拥挤万分。贫民因百业停顿,生活无着,甚至当押行也止当候赎,典当无门,只有束手待毙。于是劝业道、咨议局、七十二行总商会分别劝告民众安居乐业,商店照常贸易。巡警道出示禁止开会演说。但人心已倾向共和,这种办法,已不发生作用了。

十八日(1911年11月8日),九大善堂和七十二行总商会联合各界再行集议,要求张鸣岐独立。张也派代表出席。决定广东独立,并推举张鸣岐为临时都督,镇统龙济光为副都督,并于十九日(1911年11月9日)上午八时,在咨议局(现已划入广州起义烈士陵园范围,园内右边有大圆顶的建筑物,即其故址)开大会,宣布呈文,经大众通过,连同关防送请军政府临时都督启用,请他们即刻正式公布,一律悬竖独立旗帜。张接受了这种要求,出示安民。可是将都督印信送张时,张已逃遁(番禺县续志载:张于十八日夜微服遁走)。乃转送龙济光,龙也不允当副都督。代表折回,再开会另举胡汉民为都督,胡未到时,由协统蒋尊簋为临时都督。即将中华民国国旗悬挂于咨议局。群众欢呼震天,拍掌之声,不绝于耳。蒋尊簋就任临时都督,龙济光就任副都督,军政府乃成立。

张鸣岐为什么仓皇逃遁?向来传说,是给香港中国报的那条“京陷帝崩”的电讯所吓倒。这种传说,可能是真的。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受了民军的威胁,心中害怕,否则不会不调查消息的真假就仓皇逃遁。由此,说明了广州的光复,民军有相当的功绩。但后来各路民军几乎全部解散,此中原因,很少人谈及。又有人说,当时张所倚靠的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因大势已去,不愿死守(听说是一个同盟会员谢某向李游说),张和李就相率离去广州。

一说张、李离去广州后,人心惶惶无主,一班豪绅、富户、大商家在文澜书院集议,决议:举镇统龙济光为都督,率兵入城维持秩序。用书面转达。龙复书大意是:龙家军向来忠于清室,断不能不战而降。这封回书,吓坏了一班绅富和商家,马上又再集议。讲武堂总办韦汝聪献议,龙既不愿就,何不另举协统蒋尊簋,群众赞成。因韦与蒋是日本士官学校的同期同学,由韦再写一私函,请蒋以大局为重,就任广东都督。蒋复函赞同,答应率队入城维持秩序,并就任都督。可是,同时龙也有信来,解释前函,纯是误会,盼将都督印信即刻送到。他们左右为难,罔知所措。韦再献议,只有开群众大会投票公选。众从其言。结果,选出胡汉民为广东都督。于是一面拍电香港中国报转知胡上省就职,一面去函蒋、龙说明一切。

大东门外咨议局,已布置一新,候迎新都督。不久,有一中年男子身穿白斜企领民装,直入咨议局礼堂,在黑板上自我介绍是胡汉民。群众把他拥入休息。大家开始介绍戚友,并将新刻的都督大印捧出。胡一经签字,马上写委令盖印。单是顺德一县,也委出了九个县长。蒋尊簋即解除临时都督任务。各路民军,纷纷入城,时为九月二十日(1911年11月10日)。

二十四日(1911年11月14日),王和顺扯起惠军统领旗号和循军(惠州古称循州)统领陈炯明并肩来广州。

二十七日(1911年11月17日),军政府召集各团体、各界代表会议,公推陈炯明为副都督,黄士龙为参都督。军政府分部办事,推定人选如下:

军政:蒋尊簋、魏邦平;财政:李煜堂、廖仲恺;民政:黎国谦、伍籍磐;司法:王宠惠、汪祖泽;外交:伍廷芳、陈少白;交通:梁洗如;实业:王宠祐、利寅;教育:丘仓海;总顾问:何启、韦玉;枢密处不设长,以朱执信、李君佩、李杞堂、廖仲恺、黄世仲、陈少白等十余人为处员。

名单宣布后,征求各团体代表意见。各代表表示同意。即日任事,安定大局。

参都督黄士龙,不孚众望,陆军中也有反对他,因此,就职不久,即弃职离粤。胡汉民于是年11月,奉调南京总统府秘书长,离粤赴沪,都督一职,由陈炯明兼代。

二、民军的解散

各路民军,自广东宣布独立后,先后进入广州,分驻城厢内外。如惠军则驻扎南关、东关,而以旧海关监督署(在木排头西)为司令部;香军则驻扎西关一带。他们虽驻在城内外,与居民杂处,而对居民则甚少骚扰。他们的军饷,由政府发给,每名每日二毫。广东财政,在清朝时代,除自给外,还解款北京,并协助广西,因此,各省认为广东财政宽裕。其实当时广东财政收入,大部分靠赌饷和其他苛捐杂税。辛亥四月间,实行禁赌,光复后又宣布废除苛捐杂税,收入大大减缩,入不敷出。光复后数月间,政费和军饷,系靠香港各地华侨的捐助和广州住户、商店的捐租来维持。陈炯明代理都督后,以整理财政为当前第一要政。主张发行纸币,以增加收入;解散民军,以减少支出。故解散民军与整理财政,有连带关系。但还是片面看法,其实另有原因。他认为民军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陆军则有用而容易节制。不如解散民军,扩充陆军。解散民军之后,仅约一年,陆军由一个独立旅扩充成为两师一旅,便可明瞭。

陈炯明决定以武力解散民军后,采取“擒贼先擒王”的方法,于民国元年(1912年)三月间,首先向民军势力最大的惠军进攻。惠军司令部设在旧海关监督署,另有精锐部队驻扎东堤三马路挹翠楼。这楼颇高,附近甚少居民。由魏邦平率领炮兵步队向它进攻。它连中三砲,这里的惠军,很快被击溃了。另以大量的步兵部队向惠军司令部和附近的惠军进攻,剧战了两天。子勉当时住在高第街大屋,位置在两军交锋的中间。陆军在东北,惠军在西南。初时,驳壳之声,不绝于耳,枪弹在瓦面上横飞,屋墙上有数处中枪弹。后来觉得有军士伏在瓦面上作战。枪声停止了半天之后,战事已经结束,出外观察,见附近贴有布告,是用陆军方面名义,大致说,现在有军事行动,附近居民暂行迁避。这个布告是在开火时才贴出,不仅没有人能够在战事结束前看见这布告,更没有人于两军交锋对垒时能够迁避。又在稍远之外,见有一些伏尸。这样,经过两日之后,惠军全部被击散,王和顺逃走了。石锦泉部队,人数不多,但石本人短小慓悍,敢作敢为(魏邦平说他不知死,不是不怕死)。时常身挂驳壳,襟前白布襟章,上写“石锦泉”三个大字,骑马率队,在街上游行,路人走避,因此,大不理于人口。他与王和顺有联络,王失败后,他逃往虎门炮台。魏邦平乘坐小兵轮前往骗他,说:这是王和顺个人的事,与你无关,你可以安心回到省城。石听从他的说话,一起乘轮回省,行至中途,石见岸上有他的部队,要求兵轮停驶,魏不听其言,仍然航行。石见目的不达,大肆咆哮。魏命人把他捆绑,解往都督府(现在的民政厅),即在都督府门前把他枪毙。陈炯明以武力解散惠军和枪毙石锦泉后,只有简单的布告,并没有详细的具体的事实宣布。此后各路民军心怀恐惧,表示服从命令,因而陆续解散。只有李登同的部队,因朱执信和邓泽如向陈说情(民国成立前,李避清政府缉拿,逃往南洋,得邓收留。后由朱执信运动他起义),得以保留。

陈炯明原意解散民军、倚靠陆军。但后来“二次革命”发动,陈继江西、安徽之后,宣布独立,燕塘陆军开炮轰击都督府,陈自食其报,不得不仓皇遁走了。

三、光复时广州的紊乱和恐怖

广州光复,各路民军纷纷进驻。它们真是五光十色。某字营的统领部,到处皆是。因为找到两根废枪和四个人,便可以成立一个统领部,出卖营长和副官的委任状,营长又可以出卖连长,可以树立“势力”,捞回一笔,“名利”又收,因此,趋之若鹜。

当时有个李梦,称作梦字营统领。服装更千奇百怪,有将白布缝在乌缎靴上,算作白鞋的。

民军统领中,以石锦泉为最凶恶。除以上叙述外,他混名石鬼仔,本来是个打石匠,后来兼营头发生意,用头发包运军械,接济革命党人,立过多少功劳的。石和新军标统秦觉有点嫌怨,秦害怕石的凶焰,已经躲在咨议局第一师司令部,师长钟鼎基(秦毕业日本士官学校第六期,和部下管带钟鼎基是同期同学。光复后钟升任第一师师长驻咨议局)派人护送秦回家,谁料一出局门,便被石的党羽劫持,当堂将秦劏挖出心肝五脏,悬挂路旁树上,惨不忍睹,钟也无如之何。

当时南堤搭了一个大棚,和对台戏一样。棚口挂着一幅大红缎横额,上书“新汉云台”四个大字。来来往往的都是大褛、襟章(民军特别标志)人物。那些襟章是五色缎子制成,挂在大褛上,足有寸多厚,怕不只一二十个,那些咭片,更千奇百怪,有些印着“广东独立担旗人”的。

那时辫子已经剪去,颇觉不惯,为“整饰”仪容,外出大多戴顶帽子,以“美”观瞻。因此,毡帽大行其道,好些的总要八九块钱一顶。可是,一出大门,便不翼而飞,不知不觉,有人给你除去,戴在他的头上,他还说:“兄弟(那时不论什么人,都以‘兄弟’称呼),像我这样戴法,才不至给人家除去!”说罢,扬长而去。被抢的只有目瞪口呆,作声不得。

测绘学堂老教师罗海田,前后给人抢去十三顶毡帽。他拿玉香将第十四顶毡帽的帽边烧穿二三十个大洞,才得保留在头上。有一天,测绘学堂总办韦汝聪(由讲武堂总办调任)请吃饭,座中有个萧统领,知道罗老师烧帽边的缘故,席散后,他拉罗去大东门直街(现在大东路)新汉医社。入到后座,看见两边架子上摆满毡帽,他叫罗随便拣回几顶。罗才醒悟,原来这位萧统领是“百二友”的骨干分子,说不定就是头儿。因为抢帽子,都是“百二友”所为的。

光复时的广州“民军大叔”(当时人们对民军的称号)既如此横行无忌,“百二友”又如此猖獗,秩序异常紊乱。大家才感觉到胡汉民没有魄力。于是再举陈炯明为副都督。又因胡、陈都是书生,不懂军事,兼举“治军严明”的黄士龙为参都督,又找与民军素有联络的黄世仲为民军总长,专理民军,但紊乱的局面,仍不能扭转过来。

不久,胡汉民奉调南京总统府秘书长,陈炯明升任都督,裁去黄士龙的参都督和黄世仲的民军总长,开始整理民军。首先向王和顺、石锦泉二人开炮(均见以上所叙述),兼及杨万夫、关仁甫等。东堤挹翠楼,就是王、杨、关三人的司令部,当时给炮兵一炮轰毁了的。

自从解决了几个著名的民军统领后,其他就容易就范,于是缴枪的缴枪,解散的解散,改编的改编,调防的调防,从此广州的市街,清爽得多,不多见民军的影子。

那时的正规军,编成两师,一混成旅。第一师师长钟鼎基,第二师师长苏慎初,混成旅旅长张我权。他们分成两个派系,第一师是士官派,第二师和混成旅是速成派。

那些“百二友”,又给广东警察厅厅长陈景华消灭得八八九九。陈有命令,凡是穿白鞋、绿袜、吊带和头上前脑留一小撮头发的,都是“百二友”,一经捕获,便绑去东较场枪决(注)。

东较场天天杀人,杀得很“热闹”。全场分作四个杀人区域,一个是陆军司的,一个是海军司的,一个是广阳绥靖处的,一个是广东警察厅的。各区域都有几根黑旗,押到囚犯,各就黑旗旁边枪决,以绥靖处和警察厅两个区域杀人最多。

捉拿温生财(行刺广州代将军孚琦的烈士)的警察郑家森,结果也给人生劏。这是继秦觉之后给人生劏的第二人。但郑是死有余辜的。

四、其他

广州光复时,采用代议士制度。它的名额,女性占了十个。最有名的女师校长张源女士也当选。其余如庄汉翘、伦耀华、易月英、冯文凤、李佩兰等,都是当时的知名女士。最惹人注目的公妻案,就是易月英提出的。李佩兰和岑学侣在报纸上又打过一场笔墨官司,似乎是李在议会骑楼洗澡引出的。

注:

“百二友”,闻说是由一百二十个坏分子组成的集团,横行市井,无恶不作。光复之初,人们辫子剪掉,多戴毡帽,价颇昂贵(高者十余元,次者数元,尤为他们抢夺的目标。当时人们名之曰“射盔”。陈景华做广东警察厅厅长时,惩办盗匪,最为严厉,一经捕获,有杀无赦。曾记其报告中,有“景华以杀人著”之语。“百二友”既作恶多端,闻陈派人混入它的集团,得其名册,特别标志(白鞋、绿袜、吊带和头脑小发等)和其他秘密。因此,按图索骥,几乎一网打尽,盗风大戢,市面赖以小安。当时警察拿获“百二友”,除在东较场枪决外,也有在长堤枪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