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本溯源,一直在寻找出海口的俄罗斯人
摘自:战争事典
在讲述俄国海军与地中海的渊源之前,需要先交代一下他们的老祖宗——斯拉夫人的历史。斯拉夫人的故乡在喀尔巴阡山以北、维斯瓦河和第聂伯河之间的地区,即东欧大平原的西南部。后来他们不断向周围扩展,西达易北河,东至顿河、伏尔加河上游,北抵波罗的海,南到黑海。约在公元1世纪时,斯拉夫人逐渐形成东西两大支,即东斯拉夫人和西斯拉夫人。在欧洲民族大迁徙期间,东、西斯拉夫人大批南移,进入多瑙河流域和巴尔干半岛,并同化了当地居民。约至6、7世纪,又形成南方斯拉夫人。这样,整个斯拉夫民族便分为三大支:东斯拉夫人包括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西斯拉夫人包括波兰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等;南斯拉夫人包括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黑山人和保加利亚人。后来马扎尔人向西进入匈牙利平原,他们好似一个楔子一样把南方斯拉夫人和北部的东、西斯拉夫人分隔开来,因而斯拉夫人有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在6—7世纪,俄罗斯人的祖先已经驾船在地中海和拜占庭海军一起参加在意大利、西西里、克里特和叙利亚海岸的军事行动。
8、9世纪之交,东斯拉夫人渐渐形成两大部落联盟中心,即北方的诺夫哥罗德和南方的基辅。公元862年,瓦良格人首领留里克占领诺夫哥罗德,自称王公,建立留里克王朝。诺夫哥罗德公国的建立,标志着俄罗斯人的祖先——东斯拉夫人的经济与文化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俄国历史上,史书记载,罗斯人第一次进入地中海是860年6月,罗斯首领留里克派人率领200艘单桅帆船载兵8000人经第聂伯河到达博斯普鲁斯海峡,进攻君士坦丁堡,不过以失败告终。留里克死后,其亲属奥列格(Олег,879—912年在位)率兵于882年沿水路南下征服基辅,并将统治中心由诺夫哥罗德迁至基辅,建立了基辅罗斯公国。
911年,乌克兰大公奥列格率2000艘战船远征拜占庭,迫使拜占庭订立和约,缴纳96万格里夫纳贡银,并使罗斯商人获得免缴贸易税的权利。其后,他的继任者伊格尔大公(Игорь)在941年出动1000余艘船只(搭载陆军4万人),远征君士坦丁堡。不过浩浩荡荡的远征遭到对方神秘武器“希腊火”的打击,损失大部分战船后无功而返。944年,他再次出动8万人进行远征。这回拜占庭主动订立了和约。
941年,伊戈尔远征君士坦丁堡折戟
1043年,罗斯再次大规模远征拜占庭。基辅大公雅罗斯拉夫(Ярослав)派其儿子弗拉基米尔(Владимир)率领战船400艘(载兵2万人)来到君士坦丁堡城下,又一次遭到对方“希腊火”的打击,损失过半,人员被俘6000,不过包围了追击的拜占庭军24艘战船并俘获5艘。1054年开始,罗斯分裂为若干小国,各据一方,彼此混战达几十年。12世纪30年代,基辅罗斯彻底解体,分裂为许多独立公国,其中大的公国就有13个,并逐渐形成东北罗斯(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公国等)、西北罗斯(圣彼得堡和斯摩棱斯克之间伊尔门湖沼泽地带的诺夫哥罗德公国等)和西南罗斯(加利奇-沃伦公国等)三个地域中心。
在蒙古统治时期,莫斯科公国偏安一隅,又得交通和商业之利,逐渐强盛起来,成为东北罗斯的中心和反抗蒙古统治的中流砥柱。经过不断努力,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在1480年结束了蒙古人对俄长达240年的统治。其后,他的子孙先后吞并了特维尔公国、普斯科夫共和国、里亚赞(梁赞)公国。1514年,伊凡三世和拜占庭公主索菲娅•巴列奥略之子——瓦西里三世从立陶宛手中夺取斯摩棱斯克。至此,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基本形成,其疆域北达白海,南抵奥卡河,西及第聂伯河上游,东至乌拉尔山脉。
莫斯科公国的扩张(1300—1462)
不过在1558—1583年的立窝尼亚战争中,俄国战败,丧失了涅瓦河口、芬兰湾南岸及纳尔瓦、亚姆、伊凡哥罗德等重要城市,也失去了波罗的海出海口。而其失败原因之一在于没有海军舰队。同时,在俄国南部,生活在扎波罗热与顿河的哥萨克们,从1575—1637年先后对当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黑海沿岸与亚速海沿岸进行袭扰,期间曾攻克过卡法(今费奥多西亚)、锡诺普、特拉布松、亚速。
总体来说,17世纪末的俄国基本属于内陆国,当时唯一的真正的港口就是阿尔汉格尔斯克(城市于1584年建造)。当时的沙皇及他的继任者一直在为出海口四处作战,而俄国获得真正的出海口在彼得一世时期才实现。
在彼得一世的所有改革中,海洋和争夺出海口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认为,以顿河、涅瓦河和黑龙江作为出海口对于俄国而言是最重要的。因为控制了顿河河口就可以进入黑海,进而进入地中海和印度洋;控制了涅瓦河口就可以进入波罗的海,进而进入大西洋;控制了黑龙江口就可以进入鄂霍次克海,进而进入太平洋。而得到南方出海口(土耳其海峡和黑海海峡)是其未来可以进入地中海的首要条件。
1689年,他上台的第一年与清王朝签订的《尼布楚条约》规定俄国不能拥有黑龙江的出海口,这件事对他打击很大,他认为是一个灾难。因为此时另外的两个出海口——顿河和涅瓦河河口分别牢牢掌握在奥斯曼和瑞典手中。在向东发展失败后,彼得很清楚要获得出海口并能和西方往来,只能通过成功的军事行动来最终实现。他首先将目光转向了南方。
1695年,鉴于前两次进攻亚速失利(分别在1687年和1689年),彼得一世着手创立舰队。第二年,俄国陆海军经过50天作战,攻克了亚速要塞。之后,1696年10月20日(俄历10月30日,下同)俄国海军正式成立。1700年,俄国开始在塔甘罗格为亚速海舰队修建基地,历史上俄国第一次在黑海拥有了自己的海军舰队。然而好景不长,由于1710年俄国在普鲁特河战役的失败,南方出海口的计划失败。
彼得一世
所幸,在彼得一世统治时期里,俄国还是终于解决了出海口的问题,不过那是在北方。1702年10月11日(10月22日),俄国开始进入波罗的海。俄国在进入芬兰湾东岸后,于1703年5月16日(5月27日)在兔子岛为彼得保罗要塞奠基,它成为彼得堡的前身,这天也成了圣彼得堡的奠基日。为了更好地保卫彼得堡,1703年冬季,俄军在科特林岛附近的浅滩构筑炮台并在岛上建起炮垒,这座新要塞被称为喀琅施塔得,它最终于1723年被建设成为海军基地。随后,俄军在1704年6月占领纳尔瓦,从西南保证了彼得堡的安全。同年年底,俄舰队又驱逐了在拉多加湖和佩普斯湖的瑞典人,控制了涅瓦河两岸通往波罗的海的狭窄走廊。1712年5月19日彼得一世迁都彼得堡,从此彼得堡逐渐成为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