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讨论:从基辅罗斯到苏联,乌克兰与俄罗斯上千年的恩怨情仇

来源:香茗史馆

追本溯源,俄罗斯和乌克兰均属东斯拉夫民族后裔,两国在文化方面也有着明显的相似性,甚至时断时续的作为同一个国家出现,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北约东扩,乌克兰政府又表现出明显的亲欧美迹象,导致两国关系日渐紧张,近期更是爆发了剧烈军事冲突。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两国走到了如今这一步。今天,就让我们从历史角度理性讨论一下,俄罗斯与乌克兰上千年的恩怨情仇。

为何说乌克兰与俄罗斯是同宗同源?

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同宗同源,不仅源于双方都源于历史上的东斯拉夫人,同时还源于双方早期拥有共同的文化和信仰。无论是今天的乌克兰,还是俄罗斯,追本溯源都源自于历史上的东欧大国——基辅罗斯。

公元862年,由于东斯拉夫各部落之间相互攻伐不断,诺斯人留里克受邀前往东欧平原解决斯拉夫人内乱,并最终在诺夫哥罗德登上王公之位,建立了第一个罗斯王国,即留里克王朝。

留里克去世后,奥列格接替大公之位,他认为诺夫哥罗德地势偏僻,不利于国家发展,于是率兵南征,最终于882年攻占基辅城,并以此为都城,开始了基辅罗斯的统治。此后,奥列格又接连征服了周边的斯拉夫人各部落和非斯拉夫人部落,从而使得基辅罗斯成为了一个以东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国家。

到弗拉基米尔大公及其子雅罗斯拉夫统治时期,基辅罗斯国力达到巅峰,治下人口五百多万,占据着东至伏尔加河口、西抵喀尔巴阡山脉、北起拉多加湖、南近黑海的广大地区,乃是当之无愧的东欧大国。此外,弗拉基米尔于988年迎娶了拜占庭的安娜公主后,将东正教确立为国家,从而促进了东正教文化在基辅罗斯的发展。

弗拉基米尔父子统治时期,基辅罗斯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得到全面发展,而这也奠定了今天俄罗斯、乌克兰共同的文化基础。不过,由于统治层面残留了太多氏族公社制度的特征,导致其国内始终存在着一些势力极大的王公贵族,这为其覆灭埋下了隐患。

1054年,被誉为智者的雅罗斯拉夫去世,尽管其内部的各个公国仍然尊奉基辅为宗主,但其内部实际上已经分裂为了大大小小的各国公国,这些公国不仅拥有着独立的军事实力,同样拥有着独立的行政权和司法权(类似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

此后,由于基辅大公的频繁更换,基辅罗斯彻底走向分裂,到十二世纪三十年代时,其已经分裂为了十八个公国,东北部的弗拉基米尔公国便是由此分裂而来。十三世纪上半叶,弗拉基米尔公国又将其统治地区,划分为了十几个公国,其中之一便是莫斯科公国,而这便是后来沙俄的前身。

正如马克思在《十八世纪外交内幕》中所说,留里克王朝可以看作是现代波兰、立陶宛、波罗的海国家以及莫斯科公国的先导。现代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其实皆脱胎于基辅罗斯,然而由于历史的变迁,最终却又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蒙古西征和立陶宛东扩引发的割裂

十三世纪初,蒙古人的铁蹄开始踏入东欧,东部罗斯公国相继被蒙古人所征服,曾经基辅罗斯的都城基辅城也于1240年12月沦陷。将之征服后,蒙古人在这里建立了钦察汗国(也称金帐汗国),开始了对该地区长达240年的统治,而俄罗斯的崛起也由此开始。

1328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一世获得了替蒙古人向其他罗斯国公征税的权力,凭借着蒙古人的支持,伊凡一世最终取得了弗拉基米尔大公的称号,正是在蒙古人的庇护之下,莫斯科公国由此开始走向崛起之路。

到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1359年至1389年在位)统治时,莫斯科公国国力已经极为鼎盛,与此同时钦察汗国却是日益衰微,他不仅停止了向蒙古人进贡(虽然不久后便又因脱脱迷失的突袭而再度恢复),而且还抵挡了立陶宛的持续东进。

到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统治时期,在逐步兼并其他周边国家后,他先是于1472年迎娶了拜占庭末代皇帝侄女索菲亚·帕列奥罗格为后,并由此开始自称是拜占庭帝国的正统皇位继承人,之后则是于1478年再度停止向蒙古人进贡,并于1480年击败了蒙古人的讨伐,就此结束了蒙古人长达240年的统治,正式走向独立。

此后,莫斯科公国在多次对外扩张后,最终夺取了北达白海、南抵奥卡河、西及第聂伯河上游、东至乌拉尔山脉的庞大的领土,并于1497年颁布了推行于全罗斯的法典,使得莫斯科大公国从原本的罗斯公国之一,一跃成为了强大的统一国家。而随着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于1547年加冕称帝,莫斯科公国正式步入帝国行列。

在沙俄强势崛起的同时,西部罗斯诸国却在艰难求存。由于地处偏僻,原基辅罗斯西南部的各国罗斯公国虽然侥幸逃过了蒙古人的铁蹄,但很快他们却又迎来了另外一个对手。从十四世纪初开始,立陶宛大公国开始大规模东扩,西部的各个罗斯公国不是向立陶宛称臣,就是直接被吞并,基辅城也在1321年被攻陷,留里克王朝的最后一任统治者斯坦尼斯瓦夫被流放。

虽然莫斯科公国崛起后,也曾与立陶宛公国发生战争,但由于在1514年奥尔沙会战中的失败,导致其无法继续向西扩张。1569年,波兰与立陶宛合并为“波兰立陶宛联邦”,如今乌克兰西部的大部分领土都被纳入了该联邦的统治之内,只有南方的小部分地区处在奥斯曼帝国及其盟友克里木鞑靼人的控制之下。

波兰立陶宛不仅对境内的乌克兰人实行着严苛的殖民统治,同时还在当地极力推行天主教,而对于不愿改变宗教信仰的乌克兰人,则直接被官方定性为了“二等公民”。

如上,正是由于蒙古人的西征和立陶宛的东扩,使得原本同宗同源的古罗斯民族在文化和种族层面割裂了开来,不仅导致民族层面分裂为了东部的俄罗斯人、西部乌克兰人和西北部白俄罗斯人,文化层面更是严重割裂,其中东部罗斯受蒙古文化影响极深,俄罗斯突厥史学家古米廖夫便认为“基辅罗斯和莫斯科罗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民族”,而西部罗斯则受到了欧洲文化的极大影响。

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合并及再分裂

波兰立陶宛的一系列残酷统治,很快便激起了乌克兰人民的强烈反抗,从十七世纪初开始,反抗波兰立陶宛统治的起义便已经此起彼伏,并最终于1648年在特曼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领导下,乌克兰地区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民族大起义。

赫梅利尼茨基‍

1648年底,起义军攻陷基辅城,赫梅利尼茨基迅速成为全乌克兰统领,次年8月波兰被迫签订《兹博罗夫条约》,承认乌克兰为独立行政区,但1651年波兰便撕毁条约,结果乌克兰军队战败,双方于9月签订《白教堂条约》,乌克兰又再度被波兰统治。

眼看仅凭自身根本无法推翻波兰立陶宛的统治,赫梅利尼茨基转而开始对外寻求帮助,然而举目四顾,似乎只有与乌克兰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沙俄,存在着帮助自己的可能。1654年初,乌克兰与沙俄在基辅近郊的小城佩列亚斯拉夫签署了俄乌合并的《佩列亚斯拉夫协议》。

赫梅利尼茨基宣布《佩列亚斯拉夫协议》赫梅利尼茨基宣布《佩列亚斯拉夫协议》

按照协议规定,乌克兰虽然名义上隶属于沙俄,但在承认沙皇最高权力的基础下,却享有高度自治权,不仅保留着最高权力机关拉达(类似于议会),且保留着独立的军事建制和指挥权,同时财政、税收、司法等制度也全部独立。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次合并只涉及到今天乌克兰的东部地区,即第聂伯河左岸,而乌克兰西部地区仍然被波兰立陶宛所统治。直到十八世纪后期,历经沙俄、普鲁士王国和奥地利大公国三次瓜分波兰后,乌克兰大部分西部地区才被并入沙俄。

当然,即便是与沙俄合并的东乌,双方的关系也并非一直和睦,先是东乌盖特曼(军事最高长官)马泽帕因沙俄拒绝保护东乌,在北方战争期间与瑞典结盟反抗沙俄,后来伊凡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先后大幅度削弱了东乌的自治权。

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

随着西乌被并入沙俄,东乌的自治权消失,沙俄开始采取各种手段对乌克兰进行严厉的“俄罗斯化”改革,包括语言、教育、宗教等,这个过程持续了长达两百年。结果导致现在乌克兰主流的历史教科书中,仍然将这一时期视为“对乌克兰民族的残酷压迫和剥削”。

1917年,沙俄爆发“二月革命”,帝国统治迅速崩溃,乌克兰随即成立了自治政权,并希望通过外部势力介入,换取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为此,乌克兰不仅赶在沙俄之前与德国媾和,更是希望以提供粮食和农副产品的代价,换取德国军队入境帮助自己抵抗俄军,结果德国倒是派了45万军队进入乌克兰,但他们随即便取消了乌克兰自治政权,转而扶植了一个傀儡政府,而东乌则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二战前欧洲局势

一战结束后,由于德国战败撤军而留下了权力真空,苏联军队开始西征,但却败于波兰,结果西乌克兰的东加利西亚和西沃伦地区又被纳入了波兰统治。直到二战爆发之后,随着苏德瓜分波兰,东西乌克兰才得以合并,共同成为苏联的一部分。

近现代以来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恩怨情仇

一战结束后,虽然各国之间仍然明争暗斗不止,但世界格局总体基本稳定,各国都开始忙着恢复战后国内经济和秩序,世界经济开始进入蓬勃发展时期。然而就在这种大环境下,乌克兰却经历了一次地狱式的磨难,那就是“乌克兰大饥荒”。

从1928年开始,为了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斯大林粗暴的采取了农业补贴工业的政策,除了鼓励百姓将除自家口粮之外的粮食全部贡献出来,用以出口来赚取外汇之外,还在国内大力推行农业集体化。此举严重挫败了农民的积极性,导致粮食严重减产的同时,作为欧洲重要产粮大区的乌克兰对此反抗极为激烈,他们宁愿将粮食烧掉也不愿意交出来。

为了惩戒乌克兰人,斯大林不仅流放了大量乌克兰农民,更是在1932年下令没收了乌克兰的几乎所有生产工具,且封锁了粮食进入乌克兰的通道,并禁止乌克兰人逃离,结果在乌克兰引发了严重的饥荒。有数据显示,在1932年至1933年的这场饥荒中,至少造成了300万至350万人死亡。

乌克兰大饥荒纪念活动

直到如今,乌克兰人对于这场灾难也是耿耿于怀,不仅在2003年要求设立“大饥荒死难者纪念日”,更是在2006年11月28日通过立法,将这场饥荒定性为“针对乌克兰民族的种族灭绝行为”。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面对德军的入侵,乌克兰境内的民族主义者旋即发表了“乌克兰独立宣言”,并明确表示“愿与德军合作,共同抗击苏联”,但德国占领乌克兰之后,却对乌克兰人一点也不客气。

于是,1942年乌克兰境内又成立了“乌克兰起义军”,将苏联和纳粹德国皆作为了抵抗对象。1944年11月,乌克兰全境被苏军解放,但当苏军进入西乌克兰后,立即便遭到了乌克兰起义军等民族武装力量的强烈抵抗,直到1947年大规模的抵抗活动才基本停止。

实际上,关于这段历史乌克兰和俄罗斯始终纠缠不清,例如对于斯捷潘·班德拉的认定,曾与纳粹德国合作,将“消灭波兰人、犹太人和俄罗斯人”视为终极目标的他,被俄罗斯和东乌认为是纳粹德国的刽子手,但在西乌却又被认为是“乌克兰英雄”,甚至为他树立了大量纪念碑;又如对于苏联解放乌克兰的认定,1944年7月27日,乌克兰西部重镇利沃夫解放,然而西乌克兰人却认为这一天是“莫斯科集权制度开始统治热爱自由的乌克兰人民的日子”。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苏联国内的动荡,乌克兰积累的各种的矛盾开始表面化,民族主义和分离主义迅速抬头。1986年4月26日,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严重炉心熔毁辐射外泄事件,但苏联官方却选择了隐瞒事件真相,这同样造成了乌克兰人的极大愤慨。

1991年,当苏联这座大厦分崩离析后,乌克兰也趁机脱离苏联成为了一个独立国家,并采取去工业化,压榨乌克兰东部人口,竭力融入欧洲体系的策略。这种策略很快就遭到了剧烈反弹,结果不仅东乌百姓对政府满怀怨恨,乌克兰自身也被欧美各国视为遏制俄罗斯崛起的工具。

综上所述,由于东乌以深受蒙古影响、信仰东正教的俄罗斯人为主,而西乌则以受欧洲影响、信仰天主教的乌克兰人为主,再加上东乌在沙俄以来长期受俄罗斯统治,而西乌则长期受波兰等欧洲国家统治,导致东乌天然亲近俄罗斯,而西乌则天然对俄罗斯反感,结果便是乌克兰内部东西方也是矛盾极深。

而乌克兰和俄罗斯虽然也算同宗同源,但由于一系列历史事件,以及苏联解体以后克里米亚等领土争端,导致双方关系本就极为复杂。再加上其地处欧洲和俄罗斯之间,国内政局不断在俄罗斯与欧洲之间摇摆,亲俄势力与亲欧美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孰是孰非恐怕就连乌克兰人自己都搞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