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遗墨英灵寄

文:毕士雄

——名将卢象升的三篇传世之作

宜城街道东珠巷内,有一座祠堂,古朴端庄,具有独特的明清建筑风格,这就是卢忠肃公祠。

卢象升是明末著名将领,文武双全。如果不生于乱世,他卓异的文采也许会得到进一步发挥。他的作品,大多来自战场前沿,折射出作者艰苦卓绝的心路历程,闪耀着光明磊落的精神火花。收录于《钦定四库全书·忠肃集》的《军中七夕歌》《家训三章》《湄隐园记》,是他的代表之作。

明代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摧枯拉朽;关外清兵长驱入侵,直逼京师。大明政权内外交困,风雨飘摇。卢象升就出生在这没落王朝的乱世年代。

《军中七夕歌》:

借月明志 以身许国

卢象升(1600-1639),字建斗,号九台,宜兴张渚人。白皙清瘦,但膂力过人。他曾任大名知府,迁大名道。这样一位看似白面书生的文官,却在国难当头,领兵打仗,成为一名叱咤风云的骁勇武将。

崇祯帝曾三赐卢象升尚方宝剑,委以重任,历迁右副都御使、兵部侍郎、兵部尚书等职。卢象升不负皇恩,驰骋疆场,收郧阳,救汝洛,攻光州,守昌平,卫京师,督天下援兵。

然而,朝廷内主和派妒贤嫉能,从中挟制,抗清形势急转直下。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十一日,卢象升率五千疲惫饥饿之卒,行军至钜鹿贾庄蒿水桥,与清兵相遇,双方展开激战。面对数万清兵层层包围,卢象升毫无惧色,带领部下誓死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矢绝,壮烈牺牲,年仅39岁。

卢象升塑像

《军中七夕歌》,是卢象升在战争最激烈的前夜写下的。全诗长达47句,是他所有诗歌作品中最长的一首。

时值“七夕”,卢象升身处战场最前沿,遥望星空,他从牛郎织女被关河阻隔、饱受别离之苦,联想到自己戎马倥偬、远离家园,感慨“新月如钩碧空际,我心如月知何寄”。

此时,周围铠甲裹身的战士们已酣然入睡,战场静悄悄的一片死寂,预示着天明将面临一场残酷的生死恶战。他无法入睡,预感前途凶多吉少,但现今“重铠身被历战场”,身负救国重任,在时局动荡之际,岂有畏惧退避之理?他决心以身许国,力挽狂澜,报答君王的知遇之恩。他将这种决心与斗志写进他的诗里,融入这战争之夜。

这首诗,一改传统的“鹊桥”“乞巧”民俗,而抒写战争的严酷场面和人物复杂的心理变化,赋“七夕”诗以新意,写得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读来令人回肠荡气、感慨万端。光绪维新变法派的宜兴人徐致靖读后,曾在卢忠肃公《军中七夕歌》墨轴上题下一首诗,赞美卢忠肃公在战场上,壮怀激烈,以诗明志,决心效法平西将军周处尽忠报国的精神,激励多少后人为之潸然落泪,感奋不已!

卢象升手书的《军中七夕歌》十分珍贵。约上世纪初,宜兴名士储南强意外从朋友的手中征得这幅《军中七夕歌》墨轴。他专程赶至京城,通过徐致靖写信给康有为,请求他题字。徐致靖欣然应允。

康有为为储南强的诚意所动,深为卢象升的气节和书法所折服,即刻题词。储南强将康有为的题签墨轴珍藏起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储南强毅然将之捐赠给国家。

卢象升画像

《家训三章》:

笃行孝义 感天动地

烽火三月,家书万金。卢象升在戎马倥偬之间,操劳国事之余,顾念家人,写下三篇家书,向家中妻妾、子弟立下家道规矩。

他在《家训三章》小序中坦言,作为常人,总有儿女私情。身为朝廷命官的卢象升也不例外。他对家庭的依恋,对亲人的思念,更甚于常人,因为他以身许国,随时随地有为国捐躯的可能。这些情感通过他的家信反映出来。

第一封是写给子弟的,题为《寄训子弟》。大意如下:古人为官、治学兼顾,而我单单驰骋于军旅之中。既已承受了君王深重的恩泽,臣子应尽的情谊怎能推托?我委身于军队,没有能定期看望父母双亲;击破敌人安定天下的努力未见成效,危难困苦已经尝尽;忠孝两件事上我占了哪一样呢?希望我家的子弟,想想父兄的志向,不要把精力用于交际,不要过多去想谋求物质温饱,不要总想着祭祀、宴客的排场,不要看重战功光耀宗庙……日夜歌舞,奢靡欢乐,这是人世间的罪人。

在这封信中,卢象升表达了忠孝不能两全的苦衷和遗憾。他告诫子弟要继承父兄的志向,在家中过日子要至诚、朴实,在外面要低调,不要张扬,要谦虚自守,做对国家对人民有用之人。

卢象升印章

第二封是写给妻子的,题为《寄训室人》。信的大意如下:我做官十三年来,历任部郎、郡守、监司,以及治理郧地,安抚楚地。每天只以国家大事、天下苍生为念,不敢对自己的妻子儿子倾注私人的感情……现在我负责讨伐贼寇,千辛万苦……希望你作为我的配偶,体察我的心意,以儿媳的身份代替我这个当儿子的,忠于妇道,以母亲的身份代替我这个做父亲的,督促家规。务必要让双亲在家里感到快乐,让孩子好好学习。这样我的心愿就满足了,其他的事情就置之度外了!大规模的贼寇往西逃跑了,我正在率领军队入关,寄这封信给你作为勉励。

这封信中,披露了卢象升内心难以消除的牵挂,忠孝之心,令人感动。

第三封是写给妾的,题为《寄训副室》。在这封信中,卢象升告诫作为妾室要明确在家中的地位和义务。说明自己受专征重任,久谢儿女之情,这也是国事需要。

作为一个身处抗清前线的将领,卢象升没有因儿女情长而英雄气短,所写家训虽“忧思深念”,却无一语及私,充满着至大至正的坚刚之气。

1635年秋至1636年夏,男仆受家人所托,前往前线探望时,卢象升写了这三封书信。通观书信内容,卢象升不顾个人安危祸福和荣辱毁誉,唯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决绝态度,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明亡后,卢家先后赴难者百余人,堪称一门忠义,轰轰烈烈,与卢象升的严格家教和以身作则不无关系。

卢忠肃公祠

卢忠肃公祠一角

《湄隐园记》:

荨鲈之思 寄托乡愁

《湄隐园记》是卢象升生前最后完成的重要著作,是在他牺牲两年前即37岁时完成的。时值抗清最艰难、最危急之际,写作此文的动因,可能与家奴的远道而来密切相关。

此时,他最想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回乡修整和扩建他小时候读书的乐园——湄隐园。

其实,卢象升儿时就读的地方,当时并不叫湄隐。湄隐是他在文中给起的园名。那么,卢象升在这戎马倥偬之际,为何要写这篇“纸上园林”呢?认真研读原文,便可找到答案。

《湄隐园记》主要写了三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描写湄隐园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美妙的园林景观。宛然是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的再现。是读书、休憩、主客往来酬唱的绝佳之处。

其二是回忆离开家乡15年来的官场生涯。在这15年里,卢象升身处明末内忧外患之中,肩负力挽狂澜之责,南征北战,历尽磨难,其忠心可鉴,其壮心可叹。

其三是向往局势安定后,回乡过宁静的读书生活。卢象升小时候就爱读书,自己小时每次读到“生于忧患”,总是要低声反复多次吟咏这句话。

嗜书,是卢象升一生的爱好。可贵的是,他将读书与国家的安危、百姓的命运联系起来,使他从小就立下了胸怀天下、竭忠报国的雄心壮志,最终成为名冠青史的忠臣良将。

由此可见,《湄隐园记》的意义,就并不仅仅在于记录一个园林的风貌。

遗憾的是,卢象升的这个志向,前半段实现了,两年后他为国战死沙场,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半段自己却没有来得及亲身实现。

然而,先贤的理想,永远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去。在经过两百四十余年后的清代,一批有识之士,在宜兴张渚湄隐园原址建造了“国山书院”。

“忠臣遗墨英灵寄,留待骚人洒泪题。”今天,我们重读《军中七夕歌》《家训三章》《湄隐园记》等篇章,可以进一步认识卢象升艰苦卓绝的人生经历,可以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这位乱世英雄胸中的铁骨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