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当年有多狠?各种劣势刀刀致命,却被他反手拿来当武器

来源:众说

当年为争夺苏联头号交椅,赫鲁晓夫做的局究竟有多精妙阴狠?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讲讲这段历史。

1952年10月,在领袖斯大林的倡议下,苏联撤销了存在了35年的政治局,取而代之的是由选举产生的中央主席团;在这个基础上,高层又设立了主席团执行局,包括斯大林在内一共有5名成员,因此也常被称为“五人小组”。大伙儿仔细一看,连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这些当初跟斯大林一块艰苦创业,平日里像亲兄弟一般乐呵呵开玩笑的元老都没能入选,顿时意识到这次与以往不同——光跟领导走得近也远远不够了。斯大林需要一伙真正的狠角色来继续为其巩固权势,而从某个角度考虑,被称为“国王的班底”的五人小组意味着苏联的未来。

即便斯大林做了万全安排,但人算不如天算,随着他于1953年3月5日意外逝世,核心权力圈出现了巨大的权力真空,而当时苏联并没有一位真正的“接班人”。虽然大家手里捏着的牌各有好坏,但每个人也都多少有着触碰最高席位的机会,但从账面实力来看,有个人除外,这便是赫鲁晓夫。

我们来看看“国王的班底”中都是哪些人。首先,最有名的莫过于掌握着内务部的贝利亚,此君手腕强硬且手段够狠,做事赶尽杀绝,通常被视为斯大林时期的苏联二把手。贝利亚当初获得赏识,是因为在斯大林遇刺时舍身为其挡枪。但有观点认为,这起刺杀压根就是贝利亚策划的。不少人只把他当成一个恶棍,但笔者认为贝利亚的才华实际上被大大低估了,这一点咱们待会儿再细说。接下来便是被称作“斯大林接班人”的马林科夫。此人常被诟病能力有限且优柔寡断,但他十分擅长观察局势,揣测上司和同僚的心理,作出最有利于他的抉择。马林科夫有一大“代表作”便是一手缔造了“官员等级名录制度”,它极大提升了最高决策者对国家的管控,因此深得斯大林宠信。

接下来是布尔加宁,这是位万金油般的人物,最早在契卡中任职,后来被调到经济部门,二战中又在苏军中逐渐建立起了声望。比起同僚,布尔加宁更加低调,他兢兢业业地完成领导交代的事情,又无条件地与领导步调一致,从不质疑领导的决策,这样的同志哪能不受人喜爱?比起这几位,赫鲁晓夫的底子就薄多了。

直到1949年,赫鲁晓夫才被斯大林调回莫斯科。虽然苏联官方声称赫鲁晓夫凭借着他在乌克兰重建工作中的出色表现得到了斯大林认可,但不少学者认为,斯大林选择了赫鲁晓夫,主要是看中了后者的“绝对忠诚”。1894年出生的赫鲁晓夫仅比1878年出生的斯大林小16岁,他却到处宣称斯大林是自己的“再生父亲”。也许正是看中了这份“孝心”,再考虑到赫鲁晓夫也确实有些手段,斯大林终于在众人中选择了他,希望以此制约贝利亚和马林科夫日益膨胀的权势。

彼时,在贝、马二人的联手操作下,如日中天的日丹诺夫突然倒台。值得一提的是,日丹诺夫的政治才华极其出色,他牢牢掌握苏联意识形态长达14年,同时又是斯大林的亲家,权势无懈可击。后来对日丹诺夫集团清算时,贝、马二人斩草除根的报复行为引得斯大林警惕。由此可见,将赫鲁晓夫火速扶上高位,甚至短时间内直接越过了跟随自己多年的莫洛托夫等老臣,这样的选择其实多少有些无奈。

五人小组中既有锋利的箭头和柔软的海绵,这个机构的诞生意味着斯大林按照自己的设想初步完成了他对苏联权力版图未来的布局。然而,他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着手培养出符合自己期望的“接班人”,随着他的意外离世,局势立马就炸锅了。

在1953年这个时间点上,赫鲁晓夫的处境其实是极度危险的。贝利亚不但手握最大的权力,他还借助职权之便掌握着其他竞争者的“秘密”,是五人小组中最具实力的一位;马林科夫不但被认为是斯大林的“接班人”,又有贝利亚这个靠谱的盟友,两人一联手,头把交椅俨然已成他们的囊中之物。

再看赫鲁晓夫:他有个致命缺点——在莫斯科的根基远比其他人浅,朋友少势力单薄,影响力更是无法与另外三位对比;他的权势直接来源于斯大林,而斯大林把他安插进五人小组,多少有些用来对付贝利亚、马林科夫的意思。对后二者而言,这可是最直接的敌人,按正常考虑是要立马解决的。然而最大的不幸反而变成了眼下最大的幸运——当时赫鲁晓夫的存在感实在是太渺小了,并没有吸引太多的关注与敌视。

足够大的权力给了贝利亚过大的自信,几天后,眼看自己的盟友马林科夫顺利地被扶上头把交椅,贝利亚认为他们已经掌握了局势,他开始尝试着像斯大林一样掌握并改变苏联政治。

咱们刚刚提到贝利亚的政治才华被低估了。如今,这位苏联昔日的“二号人物”被钉在了历史耻辱柱上,人们单纯地将其看作草菅人命的恶魔,他在政治上展现出的一些亮点也因此被掩盖和遗忘了。得势不久,他就主动提出要约束内务部和其他类似机关的权力,将经济问题交给经济部委管理,各尽其责;莫斯科应适当向加盟共和国放权,在确保统一的前提下尽可能促进整个苏联的团结;他授意司法部门重审争议案件并大量平反,有超过200万人因此受益。贝利亚还主张削减军费,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着手提高百姓生活水平。

除此之外,他认为粉碎对前任的个人迷信是迫在眉睫的,甚至一度尝试通过媒体来削弱人们对斯大林的神化。不过,这显然是太过心急,在遭遇了来自各个阶层的巨大阻力后,贝利亚只能无奈停止了尝试。毫无疑问,贝利亚的这些政策几乎条条对症,都是眼下苏联所急需的。显然,贝利亚很清楚眼下苏联人民需要什么,这足以说明他有着高明的政治眼光。我们不能说他一定能让苏联走上更好的道路,但这套政策用来稳住局面还是绰绰有余的。眼看这场权力角逐似乎已经迎来结局,看似老实的“边缘角色”赫鲁晓夫偷偷布下了一个险恶且高明的局。

在此之前,赫鲁晓夫在五人小组中是个怎样的存在呢?在工作中,他的主要职责几乎相当于斯大林的“传话筒”,手中权力十分有限。而生活中,他更像是一个“小丑”:晚年的斯大林经常在自己的孔策沃别墅中举办晚宴,邀请心腹共进晚餐。他常常故意把赫鲁晓夫灌醉,然后再要求对方为大家跳舞助兴。这局面想想都尴尬,搁谁怕是都不愿意。但赫鲁晓夫没辙,他不但要跳,还要跳得开心,还得表现得乐在其中。简而言之,赫鲁晓夫在五人小组中权势最小、地位最低,或许其他人也只把他当成斯大林的附庸,跟着领导从他身上取乐,一不开心就逗一下。新的五人小组成立后,赫鲁晓夫的职权也只是集中在宣传和意识形态等方面,与其他人相差巨大。然而,卑微反而被他巧妙地运用,成了他的优势。

虽然在多数时间里充当领导的传话筒,赫鲁晓夫却是与机要部门靠得最近的人。比起同僚们令人炫目的权势和地位,赫鲁晓夫更加了解国家机器的运作和这套游戏的规则。

首先,赫鲁晓夫对贝利亚表现得十分顺从,后者又是搞平反又是搞特赦,一副大搞民主的架势,赫鲁晓夫表示:斯大林时代已经成为了过去,一言堂式的决策形式确实不用继续存在了。站在不同的角度审视这句话,得到的话外音也是不同的,尤其是对马林科夫而言,在贝利亚遮天蔽日的权势下,他也感觉自己这个“一把手”跟傀儡没啥区别。不久,赫鲁晓夫就偷偷去撩马林科夫,向他强调贝利亚以及内务部的可怕。对方一盘算,下了狠心决定除掉贝利亚。在相同的操作下,人们很快组建了一个旨在掀翻贝利亚的政治联盟。

贝利亚倒台的过程我们在此不多做赘述,即便是最大的山头倒下了,按照权力和地位,赫鲁晓夫也远不足以直接坐上首席。他的下一步计划便是除掉“接班人”马林科夫。彼时的马林科夫失去了约束,他在苏联国内的声望也获得了大幅提升,动作也渐渐多了起来。这一次,赫鲁晓夫立马脸色一变,反过头来做起了“坏人”。

他时刻敲打马林科夫:你千万别得意,别忘了你曾是贝利亚的“同伙”,我想搞垮你有的是办法。果然,即便地位更高权力更大,性格懦弱怕事的马林科夫也变得唯唯诺诺——或许他到此时这才想明白,失去了贝利亚这道屏障,他其实啥也不是。三下五除二,马林科夫的权力也被夺走。这一阶段,像列宁时代后期的斯大林一样,赫鲁晓夫也在疯狂地包揽着权力,每搞垮一位竞争对手,他就将对方的职权捆绑在自己的职务之下。很快,苏联国内绝大部分重要决策都需赫鲁晓夫签字点头,他掌握的权力丝毫不逊于前任——想想赫鲁晓夫后来对斯大林“独断专行”的唾弃,所谓“屠龙者终变恶龙”,放在这儿怕是在合适不过了。

接下来的历史大伙儿应当十分熟悉了: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大会上抛出了大名鼎鼎的“秘密报告”,把前任骂了个焦头烂额。此举直接引起了许多前朝老臣的激烈反对,如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等人,他们猛然意识到赫鲁晓夫与自己并非一路人,立马决定亡羊补牢,想法子把他拿下。然而,此时的赫鲁晓夫已渐渐坐稳了权位,他牢牢掌握着国家机要部门,同时还获得了苏联军队和克格勃的支持。莫洛托夫等人非但没能得手,反而被打成“造反分子”,被一网打尽。

两年后,布尔加宁与赫鲁晓夫在政治主张上出现分歧,后者顺手就将对方架空,至此,斯大林留下来的旧班底基本全部退出了苏联政坛。这个大伙心目中的“小丑”终于牢牢坐稳了权位,在无数的欺骗、伪装与算计后,曾经最不被看好、实力弱到几乎被人忽视的、随时可能被扫地出局的“边缘角色”反而实现了翻盘,这个过程只不过用了寥寥几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