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君自杀,是否应该由范雎来负责?

来源:瓜子心

前言

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代之后的大变革时期。经过春秋时代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晋,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天下从成百上千个小国家整合为十多个大实体国家,原本的战略缓冲空间不复存在,各个大国不得不面对直接残酷竞争的格局。资源的集中使得各国间的战争规模急速扩大,战争的激烈程度也急剧上升。

其中不乏经典战役,比如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战国时代的转折战役,参战双方是秦赵二国;此战,赵国失利,四十万投降的士兵被坑杀,从此中原诸国抵抗强秦的最后一道防线宣告坍塌,加快了强秦统一天下的脚步,而秦国的统帅武安君由于胜利有功,指挥得当,看起来似乎达到了人生巅峰。

但是就在武安君计划带领秦军直奔赵国国都邯郸时,却突然听到了班师回朝的消息,不免令他错愕,要知道,此时的赵地只有妇孺老幼残余,无力抵抗虎狼之秦,本是攻破赵国宗庙的好机会,却被要求班师回朝,的确让人不易理解。

此事虽然导致杀神大发雷霆,却不得不接受王命,最终和秦王意见不合,黯然自杀,一代名将落得悲惨结局。有人认为,导致他自杀的原因应该归于范雎的身上,正是他在关键时刻叫停攻打邯郸,才使得武安君愤懑,从而和秦王分崩离析。不过,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呢?接下来就让笔者带领大家走进历史的记载,拨开迷雾,来探寻事情的真相。

长平之战形势图

杀降不祥,冥冥中结局已定

中国人历来讲究”规矩”二字,比如尊重师长,靠右通行,保护弱者等等,不过笔者有个问题,这些规矩是谁制定的呢?是哪位先贤大儒,或是哪位帝王呢?其实,社会的进步,是在不断地演化下,在大量的规律与事实约定俗成后才产生的,如果大多数人对一件事达成了共识并遵守,从而导致遵守规矩的人受益,那么这就是规矩的形成。

比如古往今来,对待俘虏的态度就是投降不杀,优待俘虏。不必提远古时代,就算是二战时期,都有保护战俘的条约。据《日内瓦公约》中记载:

“战俘是处在敌国国家权力管辖之下,而不是处在俘获他的个人或军事单位的权力之下,因此拘留国应对战俘负责;战俘在任何时间均须受人道德待遇和保护,不得对战俘加以肢体残伤或供任何医学或科学试验,不得使其遭受暴行或恫吓及侮辱和公众好奇心的烦扰,禁止对战俘施以报复措施”

所以,虐杀俘虏自古以来是兵家大忌,古代的中国人也简练的概括了此事,那就是杀降不祥。

赵括在长平之战的表现可圈可点,可惜为赵王背锅了

回看长平之战,在主将赵括突围被杀时,由于无法和国内联系,四十万赵军不得不选择投降。按理说武安君有几种妥善的方式处置他们,或者将他们作为劳动力迁回秦地,或者将他们释放或者囚禁。也许是武安君有自己的苦衷吧,毕竟四十万士兵确实是不安定因素,也可能对粮食的供应造成巨大的压力。但是最后,毕竟是由他下达了坑杀俘虏的决定。

于是,冥冥之中,似乎形成了定数,武安君无法得到善终。虽然他一生杀敌超过百万,不过大部分是战场厮杀所致,只有这次是冒天下之大不讳伤人性命。作为武将,攻城略地击败敌人是天生的宿命,不过也就是因为这个污点,所以后世许多人谈到武安君之死时反而觉得理所应当,是报应所致。

比起报应之说,其实范雎,有可能更应该为武安君之死负责,在长平之战胜局已定的前提下,是他力劝秦王停止攻赵,继而才引发蝴蝶效应导致君臣反目,最终名将自刎身死。那么一个文臣一个武将是如何联系到一起的呢?这就要从范雎的出身说起。

提出远交近攻的范雎

苏代接棒,说范雎劝和秦王

范雎,字叔,魏国芮城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秦国宰相。看到这里,大家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魏国似乎是秦国的天然人才储备基地,范雎、魏冉、商鞅都是秦国统一六国最重要的奠基人,而且都来自魏国。不知道九泉之下的魏国国君们看到有没有想抽自己的感觉,自己辛劳一生,却为他人做了嫁衣。据《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记载:

“当此时,秦昭王使谒者王稽於魏。郑安平诈为卒,侍王稽。王稽问:”魏有贤人可与俱西游者乎?”郑安平曰:”臣里中有张禄先生,欲见君,言天下事。其人有仇,不敢昼见。”王稽曰:”夜与俱来。”郑安平夜与禄见王稽。语未究,王稽知范睢贤,谓曰:”先生待我於三亭之南。”与私约而去。王稽辞魏去,过载范睢入秦。”

范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被拜为客卿,之后又帮助昭王加强王权,因为功劳甚高被加封国相,昭王也十分信任他。

长平之战后,赵国危急,于是赵王四处寻求贤士去说服秦王退兵,这个时候,苏代登场了。苏代是著名纵横家苏秦的弟弟,当初苏秦闻达后,嘱咐两个弟弟努力学习,而两个弟弟也十分听话,终于也成了著名的说客,带着赵王的希望,苏代找到了范雎。他首先体现范雎,如果武安君太过于强势,得罪了魏冉的他的处境将岌岌可危,因为魏冉挖掘了武安君,是他的贵人。

除了在两人关系上做了提醒,苏代也义正言辞的分析了天下形势,据《资治通鉴·周纪·周纪五》中记载:

“赵亡则秦王亡矣。武安君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虽无欲为之下,固不得已矣。秦尝攻韩,围邢丘,困上党,上党之民皆反为赵,天下乐为秦民之日久矣。今亡赵,北地入燕,东地入齐,南地入韩、魏,则君之所得民无几何人矣。”

虽然纵横家善于雄辩,但是不得不说,苏代这两点说得确实非常有道理,深深打动了范雎。不同于武安君只钻研带兵,朝堂之上的范雎身处政治中心,显然思考的角度要更深一些。他思前想后,认为苏代言之有理,而且长平之战秦军虽胜,但是国力大大消耗,于是决定劝秦昭王停止攻秦。由于秦昭王之前十分信任他,所以下令要求武安君领军回国受封领赏。

蝴蝶展翅,杀神犯将者大忌

武安君之所以被称为战神,是因为他首先提出战争的意义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并非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使敌人无法形成有效的反击从而控制住胜利的局势。眼看邯郸一路畅通,无限可守,却突然被王命召回,武安君出离的愤怒。

笔者认为,虽然秦昭王可能犯了战略上的失误(也可能是正确的,毕竟没人能保证武安君一定可以攻占超级城池邯郸),但是他想封赏武安君和秦军的心却是真的,秦军之所以战无不胜的原因就是因为军功制度极其严格,能达到让高层将领和底层士兵都非常满意的局面。武安君虽然因为秦国严苛的法律而不敢违背归国之命,但是已经和秦昭王产生了间隙,为日后君臣关系的破碎埋下了伏笔。

接下来的事也正如事先所料,九个月后,秦昭王突然醒悟丧失了一次灭赵良机,心有不甘的他再度兴兵攻赵,并拜武安君为将,不过武安君却推辞是身体有病无法出征。秦昭王不是法西斯,听说国之重器身体不适,于是另换王陵为将,他还亲自关心武安君的身体,可见他还是很重视武安君。

武安君在国内得到秦王宠爱,那边的王陵可是焦头烂额,赵人长平之战十有八九丧失亲人,同仇敌忾,恨不能亲自报仇,结果秦军送上门来,于是上到踽踽老者,下到蹒跚孩儿,无不奋起作战,大破秦军,秦军损失惨重。消息传回秦国,昭王很是焦急,于是又去求武安君出征,可是没想到的是,武安君居然在这个节骨眼上又病了。

武安君作为秦之名将,功劳甚高,倒是有任性的资本,可是他却犯了将者大忌:功高震主。秦昭王就是在不灵光,也醒悟过来他是装病避世了,于是下令强制他出征,可是武安君又一次拒绝了。昭王怒火中烧,忍无可忍,于是决定赐死武安君,据《史记·七十列传·武安君王翦列传》中记载:

“使者赐之剑,自裁。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遂自杀。”

杀降不祥,古来杀神终于被他自己带走了。

白起墓

结语

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武安君死前的话反应了他真实的想法,那就是他虽然也对王命赐死有怨言,但是他也明白了自己长平之战做的事情不为世所容忍,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悠悠天道不停循环。所以他最后可谓是慷慨赴死,不留遗憾。

按说无论怎样,秦王一再下令,武安君都应该以国事为重了,毕竟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不过武安君却忘了功高必震主的铁律,没有收敛自己的锋芒,当然他也有他的理由,他毕竟太特殊了,他的军功在那个时代属于开天辟地第一人的存在。秦国因为有武安君,才能震慑三晋大地,取得出关的便利,为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至于范雎,则不应该为武安君之死负责任,从过程来看,正是他听信苏代的游说,继而让昭王停止攻赵,才有了后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武安君死亡。不过,当时苏代作为秦国重大事项的决策人,武安君领兵作战在他眼里不过也只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已,不管武安君是否会威胁到他,避免朝堂动荡肯定是没有错误的,而且苏代的话并不是空穴来风,是有事实基础做支持的,对于武将来说锋芒外露自是没错,但是作为国相,稳定和发展肯定比激进和冒险更为妥当。这就是二者的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