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的高端话术,300多字的清帝退位诏书是个范本
来源:趣史研究社
中国语言的艺术真可谓是博大精深,不说地方方言当中有些话可以说的让人模棱两可,很多正经的官方语言也都是非常多变的。
甚至说一些写出来的文字也都代表了不一样的意思。中国人善于在场面上说套话。而要说到历史上场面最大的,恐怕什么也比不了清帝退位这样一个场面了。
1912年2月12日,绵延几千年的君主专制王朝在中国结束了。而清代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退位诏书,其实就是用尽了中国人在说话上的最高水平,短短三百多字内容当中隐藏了多少较量和暗流涌动。
如今当我们再来看这封退位诏书的时候,其实也可以细细品读出当时在权利巅峰上的这些人曾经有着多少明争暗斗。又有着多少辛酸和无奈。而且这封诏书可以说是国人高端话术的一个范本。其中隐藏的玄机向我们揭示了当年溥仪被迫退位时的历史。
退位也得退的顾及脸面
这封诏书的第一句当中提到:“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这半句话说的非常有学问,其实它表明了退位的具体原因。但是细读下来会发现这个原因写的依然注意分寸和脸面。
“前因军民起事,各省相应”什么意思?
退位不是我大清的错!现在我退位了,原因是军民起事。
起什么事?造反呗!而且不光是军人和人民起事,如果起事是老百姓不服政府的管束或者是我大清确实对不起军人和人民。那这是可以通过各级政府调停的啊,咱们可以商量啊。
关键没商量的是“各省相应”。也就是说各级政府的官员,我大清的仆臣跟着一起造反。你们可对得起朝廷给你们的俸禄呢?可对得起朕的提拔呢?
“九夏沸腾,生灵涂炭”你们造反了,而且是所有人都跟着一起反。我作为大清的皇帝,看着你们这些造反的家伙在九州华夏的地界上胡折腾,难免生灵涂炭。我不忍心啊,我虽然是皇帝,但是我爱民如子所以我才退位啊。
但是这句话连起来看,说的还是非常中规中矩的。你们起事了,各省也跟着响应,全国都震动了,大清生灵跟着受苦。所以起这封诏书就是这个原因。可想当时签诏书时是多么心不甘情不愿。
退位这个事情具体是怎么办理的呢?
“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意思就是说,特别命令袁世凯派遣专员和军民的代表讨论一下大局。
讨论的是前面生灵涂炭的大局,讨论的是你们造反我确实打不赢你们的大局,讨论的是我退位了之后就别冲着我来了的大局。
“议开国会,公决政体。”这大局讨论的结果就是咱们别打了,开国会公共表决一下政体的归属问题。而且是先商议是不是开国会,再商议公决政体。那也就是说其实是我大度的和你们这些造反的人商量。讨论完开要开国会商议,然后商议的结果就是“公决政体”。
这半句明确了一件事,就是关于溥仪退位这件事情的主要操办人是袁世凯。事实上当时的袁世凯一方面是大清的内阁总理大臣,总领整个大清事务。
另外一方面暗自联系了革命军当中的军阀段祺瑞,可谓是里应外合演了一出戏。这开头的第一句话便把退位的事情原因交代清楚了,并且一边推脱了清皇帝的罪责,一边将对方的行为进行了批判,从而保留了清皇室的脸面。可谓是一语多关啊。
打不赢只好说是谈不拢
“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这是退位诏书的第二句。而这句话基本上就是一句承前启后的废话,但是废话不能废着理解。细品下来依然是有无限的学问。
“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要知道这两个月以来不是没有确当办法商量,而是没有确当办法打赢国民革命军。宣统三年十一月的时候,其实国民革命军已经打到了北京城下了,而这时清政府已经没有任何官员可以出任和革命军谈判的专员了。
总理内阁衙门还让那个两面派的袁世凯把控着,隆裕太后和载沣其实都知道想要继续保留清王朝是没有任何希望了。
当时孙中山的态度就是,溥仪退位,全国走向共和,其他都好商量。于是诏书上便讲了一个非常冠冕唐璜的理由为了能让“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途,士露于野,”的局面有所好转,退位是一个无奈之举。而且也只能退位,才能保证让国体有所决,让民生有所安。
所以国体决,民生安。最终的功劳是我大清的,我退位了,才让你们能决能安。
其实当时袁世凯为了能够得到更大的权利,曾经一度按兵不动。根本就没和革命军真打。北洋军当时炮轰武昌,也是因为“洋老爷”们看到武昌起义,革命军摧枯拉朽的架势。
如果不抑制一下的话影响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利益,袁世凯当时已经知道很有可能自己会是这场战争的赢家。因为他本身就摸清了孙中山的心态,知道他太天真。善于弄权的袁世凯明白,只要把握好大局,洋老爷一样给钱,自己一样是稳赚不赔。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这句话其实真实的表明了一个清政府的态度,诏书的前半段虽然借词暗讽,但是最终还是因为我大清打不过你们。
打不过不能说怎么办呢?于是就假借了一套词说,全国人民心里都想共和,南方的各省提倡了,北方的诸将主张了。那么大家都觉得这样很乐意,我大清怎么能光想自己的尊容,而不管老百姓喜欢什么呢?
这套假借的说辞实在是说的太有水平了,让整个退位变得如此的和平、如此的温顺。可笑的是乾隆爷在位的时候,六次下江南就为了欣赏湖光山色。何尝想过老百姓喜欢什么?何尝不是只想着皇家的尊容。怪就怪人心所向,天命可知,这都是上天的安排没有办法。
“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这句话终于说到了退位事宜的重点:退位是将皇帝的统治权交给全国,并且全国实行共和立宪政体!
但是要看明白,这里写道“特率”二字。意思非常明确,不是皇帝真的不想干了,而是我隆裕太后带着皇帝将统治权交给全国的。公诸的可是“全国”,意思非常隐晦,这统治权我不玩了,赏你们了你们自己商量着办吧。最后面的“慰心”“协义”那基本上就是说给祖宗听的。
“面子”和“里子”
要知道中国人说话讲究一个有里有面,面上的是一个意思,内里又是另外一个意思。整个诏书的最后一段深刻的反映了国人说话办事的隐藏含义。
“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这一大长段就一句话,但是隐含着透露出了两方面的意思。
首先定义袁世凯的身份,他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的总理大臣,现在虽然新旧政权交换了,南北统一了,但是袁世凯依然还是我大清的总理大臣,还是我大清的官。再有定义了大中华民国的成立原因是皇太后和皇上想要“退处宽闲,优游岁月”了。
所谓滴水不漏的典范就在于此。袁世凯的身份是大清的臣子,天下虽然表面上现在组织了临时政府,但是里子依然是我大清的天下。
而且“满、汉、蒙、回、藏”满在最前面,永远都排在“汉”的前面。我满族依然尊贵荣华。这就是这段话的“里子”!“面子”上,退位只是想要“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礼”。当里子面子都有了,那么退位之后我和皇上还是希望“人民安堵,海宇乂安”的。
总结
皇帝的退位,意味着皇帝再也没有了统治权。也意味着,自己的命运掌握在了他人的手里。但是并不代表这份统治权就一定是完全没有机会拿回来的。
袁世凯复辟了,张勋复辟了。虽然最后溥仪也没有再次回到皇位上,即使是伪满洲国时期还是皇上,但掌权者也不是他。但是通过这封诏书,我们可以窥视中国文章字里行间的学问。诏书所写事件明确,但即使退位是无奈之举,话也要说的有腰杆。即使权利不再,也得拥有体统。